浅析杨绛《我们仨》的艺术特色及人文情怀

 2024-02-05 03:02

论文总字数:7316字

摘 要

作为一部回忆性散文,《我们仨》中包含丰富的文学价值。本文主要从作品的语言艺术特色角度进行分析,体味杨绛在作品中的独特艺术手法与温情的内心世界。论文第一部分论述作品的语言风格,即落笔平静从容,委婉中蕴含真情的写作风格;论文第二部分论述作品的表现手法,主要分析虚实相生、象征和叙事的艺术;第三部分分析作品蕴含的人文情怀,即杨绛在作品中表达的一种人生境界,通过前两个部分对作品的深入分析,来进一步论证杨绛的“人如其文”。

关键词:杨绛;《我们仨》;语言;艺术特色;人文情怀

Abstract: As a prose recalls, "We Three" contains a wealth of literary value.This paper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anguage Art works, in the works of Yang Jiang appreciate the unique artistic and warmth of the inner world.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the work of language style that put pen to calm calm, tactful truth inherent in the writing style;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performance practices of works, mainly analyzes virtual and real, symbolic and narrative art;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works contained human feelings, a realm of life that is expressed in the works of Yang Jiang,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first two parts of the work, to further demonstrate Yang Jiang, "the person whose text."

Key words:Yang Jiang; "We Three"; languag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human feelings

“最才的女,最贤的妻”钱钟书用几个字诠释出杨绛在他内心的形象,作为一个好妻子好母亲,这个称呼,至少在钱钟书心里,杨绛是当之无愧的。杨绛原名是杨季康,祖籍在今江苏省无锡市,她在北京出生,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更是当时知名的学士。杨绛也承袭了家里的知识传统,毕业于东吴大学,后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她与钱钟书也是因此结识,婚后二人一起赴英、法留学。返国后,二人先后分别担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和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杨绛是当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专家,她在小说,戏剧,散文等领域皆有独树一帜的成就。杨绛的散文以平淡之处见深情而在当今文坛很有影响力,本文主要从杨绛的散文着笔,全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语言风格、表现手法、作品中的人文情怀,从这三方面分析《我们仨》中的艺术特色。

一、语言风格

《我们仨》这部作品以温婉平淡为主要语言风格。优秀的散文语言,我们读起来都是清新明快的,具有朴素自然、亲切感人的特点。当然,不同的作家的作品中语言都会呈现给我们不同的风格特点,有的作品呈现出粗犷,有的则呈现出细腻,有的放眼全文都是豪放之气,有的通篇读过后感受的都是情感的婉约。语言风格的不同,是与作家对艺术的追求、自身个性以及人生经历息息相关的。杨绛的散文语言质朴、自然、隽永,这与杨绛的处世哲学、生活情怀有关。“‘我们仨’不论在安泰平静的港湾还是在风浪乍起的海面,都能相濡以沫,以坚韧的力量互相扶持走过人生旅途”[1]。在整部作品里,杨绛以她波澜不惊的笔触,将故事娓娓道来,读来像是与一个温婉平静的人对话一般,委婉中蕴含着真情实感。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一)温婉含蓄

在作品第二部分结尾处杨绛写道:

“还没到客栈,一阵旋风把我卷入半空。我在空中打转,晕眩得闭上眼睛。我睁开眼睛,我正落在往常变了梦歇宿的三里河卧房的床头。不过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九七年春到九八年冬,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杨绛的女儿钱瑗和丈夫钱锺书相继去世。家人先后离世,使杨绛的内心遭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她回忆当初的情景,觉得自己心上似乎有一只只满含泪水的眼睛,在一瞬间泪如雨下。寥寥数语,心在流泪的感觉,我们感同身受。这段文字节奏不紧不慢,好像遇到天大的事情也能够娓娓道来,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杨绛的内心独白:就算人生最后的旅途要一个人度过,就算三里河只是人生最后的客栈,也要一个人好好活下去,不为了自己,为了我们仨。整段文字不带一个哀字,却字里行间倾诉着着悲伤。温婉含蓄的语言,是杨绛散文的主要特色之一。

(二)哀而不伤

在《我们仨》的结尾处杨绛写着: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这是读来触动内心最深处的一段话,生离死别的痛苦,经受过的人都会知道其中的滋味。对于杨绛来讲,先后失去家人,她没有消沉下去,她认识到以前当做“家”的寓所,不过是人生旅途上的驿站。已到暮年,独自一人,这种感觉一定是无助的,孤单的,但杨绛并没有一味低沉,她的文字中还蕴含着一丝清醒与希望。这段话开头时就说“人间没有永远”,说明她内心很清醒,面对生死,她更多了一份平静,她仿佛看透了世间的种种磨难。这段话的结尾又说“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此时的她已经把人生作为一场旅途,她现实的家已经不在了,但她的内心还在寻觅一个归途,这个归途或许是某种希望,或许是某种寄托,不论哪种,都是杨绛面对生死一切看淡,哀而不伤的思想体现。

  1. 幽默风趣

行文中加入幽默元素,使作品增添活力,使人读来莞尔一笑之间,更体会另一层无法言说之意。在《我们仨》的第三部分中,杨绛写道:“……,方知我得把全身最精粹的一切贡献给这个新的生命。在低等动物,新生命的长成就是母体的消灭。我没有消灭,只是打了一个七折,什么都减退了。”对于女人来讲,生育对身体有太多的影响,就算抛开生育后身体器官的一系列劳损,仅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辛苦,非为人母,都无法体会其中的辛酸。杨绛也是一位母亲,我们看到她只是轻描淡写地用“打了七折”几个字,把孕育的辛苦一笔带过,表面读来很风趣,可深入地去体会后,字里行间满是对女儿的爱。有句话说的好:因为有爱,所以做什么都是心甘情愿的,都是值得的。

杨绛这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拉近了她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在平静从容的语言中加入幽默元素,不仅使原本平淡的语言有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文字的灵动之气,而且微笑之余,更启发读者深一层的思考,可谓一举两得。

二、表现手法

《我们仨》从题材上讲是记叙散文,以写人述事为主。杨绛选取了她与家人之间真实的故事作为主要题材,在创作过程中,从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运用了虚实结合与象征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自身亲身经历,为读者展现了一家三口人的悲欢离合。下面分别从虚实结合、象征艺术和叙事抒情角度对作品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一)虚实结合

“第一部lt;我们俩都老了gt;以梦境来开全书的序幕……第二部分就是完整的记录这一‘万里长梦’。前两部关于死亡,都是虚写;第三部则以平实的语言记录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2]

作品的第二部分写我们仨失散了,杨绛说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中的情景非常逼真。从这可以看出借用梦境的方式讲述故事。但梦又不完全是虚幻的梦,其中夹杂着许多真实的场景,如三人的关系,父母、夫妻、子女的关系是真实的,杨绛作为“联络员”两边跑着传送消息也是有现实依据的。所以说虚幻并没有完全虚幻,还结合着真实。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的思想感情更加丰富了。

(二)象征艺术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在这部作品中,象征手法运用的较多。如作品第二部分“我们仨在古驿道上相失”,作者把人世间抽象的生死必经之路比作一条具体的“古驿道”,这个古驿更有旅途的意味,不仅仅表达是一条路,更有人生是一场不能回头的旅程的意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再比如作品第二部分的“山上开会”,其实象征着命运或病魔,钱钟书晚年生病,这“不得不开的会”就象征着“生死离别的定律”一般,即便不服从,但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无奈地叹息。把抽象的定律转化为必开的会议,给人以形象的实感,寓意更加深刻,这样的象征手法更加能够丰富读者的想象。

(三)叙事抒情

《我们仨》这部作品属于叙事散文,叙事散文不同于小说等文体的一点就是没有固定的情境,却恰巧因此而可以在行文中得任意时刻将情感推向高潮。整部作品里,写的最多的就是杨绛对过往生活的回忆,这些回忆像零落的碎片一样却又有棱有角地拼凑在一起,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学者的三口之家在生活的风雨中互相支撑互相鼓励的画面,温暖人心的同时又引人深思。既然是叙事散文,提到叙事,就想到它有多种方式进行叙述,这部作品主要采用倒叙的表达方式。作品的前两部分虽然是想象中的情境,属于虚写,但从叙事的角度看,第一部分写我们都老了,为下面的梦境埋下伏笔,作品第二部分写的是我们仨失散在“古驿道”上,第三部分写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以第一人称角度,回忆了一家人在人生的风雨中几十年相扶相守。由此我们不仅能够体会杨绛对家人的情感,更能感受到家庭带给我们的温暖:家在实际意义上是我们抵御寒冷而建立温暖的巢;在精神上是我们心灵的寓所,避风的港口。

三、人文情怀

作为读者,我们品味杨绛作品的艺术特色。而对于杨绛自身来讲,她自身的人文情怀丝毫不逊色于她作品的魅力。下面从作品的整体思想出发,对杨绛的淡泊名利和人格力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淡泊名利

杨绛在作品中的主要风格是平淡从容。文品如人品,其实杨绛本身也是一个淡泊名与利的人,或许可以说她们一家三口都是这样对名利淡泊的人。她的记忆里晚年钱钟书每天都会收到读者来信,回信是钱钟书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要务,虽是礼貌性地回复,可回信还是变成了像“还债”一般。两位老人淡泊名利,可仍然躲不了名人的烦扰。回复万千读者的来信,成了钱老每天清晨醒来的第一要务,钱老并不求名,回信只是讲求做人的一个基本的礼貌。放眼当今文坛,有几个作家能做到这点?杨绛说如果没有名利,那他们一家该多么清净,作为崇尚平淡安静的生活的两位老人,即便想躲清静,也始终逃不开内心待人的礼貌,想想也终究有其无奈。钱钟书去世后,晚年的杨绛也曾说希望少些采访和报道,免去人来人往恭贺问候之扰,她只想安安静静度过晚年。淡雅质朴的文字,折射出一个人内心的朴实。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淡泊名利的人,才能落笔处尽显平淡高远之感吧。

(二)人格力量

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决定他的语言特点,反过来,一个人说的话同样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人格修养。“散文是‘文品即人品’得到最好体现的文体,杨绛散文的持久魅力源于作家渐绝响的人生境界和淡定从容的人格力量”。[3] 从杨绛语言风格来看,杨绛是智者,她并没有一味沉溺于悲伤而无法自拔。杨绛曾说三里河寓所就像我的家,因为这里有她的丈夫和女儿,三个人相依为命。可是怎奈彩云易散琉璃脆,生老病死是上天给每个人的命运,亲人不在了,家也就失去了意义。她又觉得她这一生并没有虚度,因为“我们仨”在一起。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体会到杨绛笔下那种哀而不伤的语言风格,和她冷静温和的人格力量。试想想,对一个人来讲,她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亲人走了,家也不复存在,仅剩下这个暮年的老人,她内心一定是孤独的,但她把内心的悲痛转化为继续前行的力量,她乐观地看待自己的一生,她觉得自己这一生是充实的,充满着意义的,并没有虚度此生,虽然人生的道路上只剩下自己,但即便孤身一人也要奋力前行,这不仅是因为在精神上,逝去的亲人永远陪着自己,“我”不是一个人,而是“我们仨”,更是因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笑对苦难,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把生活的磨砺当成前行路上的垫脚石,积极乐观地走下去。

杨绛的作品是她生活真实的写照。作品中的“我们仨”诠释了亲情是人间情感最温暖的表达,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仨”同样为后人所称道。后人这样赞杨绛的学者情怀:“钱钟书、杨绛伉俪,可说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钱钟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绎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锋刃” [4] 。学者伉俪,不仅为当代文坛的文学灌输了养分,他们给后辈留下了珍贵的文学作品,更成为当代文坛的一段佳话,为现代婚姻做了典范。我觉得这种人格上的力量,值得我们每个人借鉴和学习。当代散文家陈家萍也说过这样一段话来评价现实中的“我们仨”:

“想到蓝印花布:摆在案头作清供,作艺术养眼养心;或作头巾、披肩或量体裁衣,亦最为养身舒心。而钱杨经营的婚姻也是蓝印花布,棉质,白地蓝花,积淀着历史的厚重,散发着太阳的清芬,是绚烂之后的平淡,真正的极品。 ”[5] 陈家萍用蓝印花布象征杨绛温馨美满的家庭生活,言及了杨绛的爱情和生活是“绚烂后的平淡,真正的极品”。杨绛的学者家庭不仅温文儒雅,还在岁月的齿轮里散发着太阳的清芬,如同当年的蓝印花布。现代时尚设计层出不穷,布料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空气棉、蕾丝、雪纺早已遍布大街小巷,可还是有人爱那曾经缤纷了那个年代的蓝印花布,或许布的表面已经被水浸得泛白,但用手触摸后,你可仍可感受到它的温暖与厚重。我们喜爱蓝印花布不仅是因为它承载了那个时代的故事,更是因为它拥有着独特的质地。我想,杨绛含深情,一个人去追忆“我们仨”,她心里的“我们仨”,是家,是爱,更是一段用一生珍藏的记忆。它就像蓝印花布一样,历久弥新,或许已经被生活磨砺得失去了原来的样子,可试着用爱浸透,仍可感受到它的芬芳与温暖。这是杨绛这部作品蕴含的真正的人文情怀,也给了我最深刻的启发和力量。

关于以上对杨绛作品《我们仨》的艺术特色及人文情怀的分析论证,下面对本篇论文做一个总结:

在丈夫和女儿的相继离世后,杨绛用简洁而沉重的语言,以平淡温婉的笔触,完成《我们仨》这部作品,记录了一家三口相扶相守的幸福又艰难的岁月。全书想要向读者表达的是:家是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是人间情感中最温暖的表达。通过对作品的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的分析,我进一步地体会到了这部作品的深意的同时,对杨绛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文如其人,言由心生,是我对这部作品最深的感受。余光中先生有云:

“在一切文体之中,散文是最亲切、最平实、最透明的言谈,不像诗可以破空而来,尽尘而往,也不像小说可以戴上人物的假面具,事件的隐身衣。散文家理当维持与读者对话的形态,所以其人品尽在文中,伪装不得”[6]

读完杨绛的《我们仨》,就好像与她面对面的谈天一样,了解了她的故事,也更了解了她这个人。有人说杨绛是“冷”的,但“冷”中又有“雅”,杨绛的冷,大抵是因她的文章都是看似轻描淡写,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雕琢,这不免让人觉得杨绛是个很淡然的人,觉得她冷冰冰的。杨绛的“雅”又体现在她的谈吐,她的才情上,她的文字都是在平淡中见深情,在波澜不惊中早已扣住读者的心弦。故“冷中有雅”是对杨绛作品的语言风格和性格的准确概括。

通过对杨绛作品的人文情怀的分析,我体会到了家的温馨,也感受到面对生活逆境时的那种温情力量,这也是杨绛的散文给我最深的感悟。这部作品里每一页都有“我们仨”的缩影,杨绛觉得即便是重温往昔岁月,依然可以再聚首,就像当时在一起一样,哀而不伤,隐隐透露出文字的力量。读到这里,我的脑海里有这样一个情景:傍晚时分,在一个庭院里,有一位老人,她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或许眼镜的线还悠闲散在耳后,夕阳的余晖安静地在她的肩头,她抬起头,望着院子的某个角落出神,过了一会,她提起笔,嘴角展露出幸福的微笑……读了这部作品后,这幅画面总会在我脑海里来来回回。现代美学讲,美是无法定义的,那个画面,虽然只有一个暮年的老人,但我觉得那不是孤独,那是一种历尽沧桑后的美,是一位老者度过了一生的起起落落,安度晚年的悠然情怀。

钱钟书说过:“在遇到她以前,我从未想过结婚的事,和她在一起这么多年,从未后悔过娶她做妻子,也从未想过娶别的女人。”在一个家庭里,一个女人有着多重的身份,而杨绛作为一个妻子、母亲和女儿,无论是从文学的创作、自身的修养以及对家庭的关爱和责任上,这位淡泊朴素的学者身上有太多品格值得当代人学习。她经营的生活、爱情和婚姻,就像蓝印花布一样,历经时间的洗涤,烙满时代的印记,却留下最温暖最厚重的质地。

“最才的女,最贤的妻”,杨绛可谓实至名归。

参考文献:

[1]沈新燕:《价值何在,美在何处——二读lt;我们仨gt;》,语文学刊,2007年版。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7316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