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

 2023-07-27 09:07

论文总字数:8040字

摘 要

在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瞩目的世界性议题,而中国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想要走出这一困境我们或许可以从孟子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中得到些许启示。本文以《孟子》为依据,对孟子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天地关系的观点进行整理与分析,并对其观点进行分析;将其观点进行归纳,得出孟子生态观的主要内容;最后结合现在社会发展中的生态问题,分析孟子环境保护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思想;孟子;天人合一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mencius"s ecological thoughts

Wang Liu yang

(Institute of marxism,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300)

Abstract: In modern times, In the contemporary, the world issu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 has become the attention, and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China。 Want out of this dilemma we may from,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f mencius thought some revelatio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mencius" of mencius thoughts about human and nature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heaven and earth in the point of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and analyzes its views; Will its views are summariz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ain content of mencius ecology; Finally combining with ec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now, analysis of mencius though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 The ecological thoughts ; mencius ; Nature and humanity

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的智慧创造了高度繁荣的物质文明,但是也给整个人类带来了新的问题。人类依靠工业和技术力量获得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和舒适的生活条件,但同时也导致物质欲望的膨胀和精神世界的匮乏,社会分层严重以及大自然的破坏。为了资本的积累和享受生活的欲望,人类近乎于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开发方式导致自然秩序打乱以及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本就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人类无法在自然环境的破坏中独善其身。生态平衡的失调,珍稀物种的濒临灭亡,极端气候的频频出现都是大自然对我们的警示。面对这样的警示,我们需要思索如何去行动才能改善如今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哲人孟子的思想可以给我们提供思路,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人与自然要和谐、均衡、统一、“仁民爱物”以及生态美学的思想:“斧斤以时入山林”、“数罟不入洿池”。

孟子哲学思想证实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要性,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升华出去,秉承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成功的必要条件。

一、孟子的生态思想

战国中期,百家争鸣,各家流派宣扬自己的思想,主要是注意探索人类社会的进化,并以此作为作为他们的理论基础。孟子提倡儒家学说,从历史经验中学习,根据当时社会的现实,对不同时期的社会变革的探索,表现出他对社会变革的丰富想法。丰富的社会变革想法孕育了他的生态环境思想。孟子的生态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仁民爱物”与“时养”

1.仁民爱物

仁民爱物的思想出自于:“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1]”孟子对孔子的仁爱思想进行了补充,将“爱物”填充进仁爱的内涵,提出了“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主张。“物”即飞鸟、禽兽、花木,亦可指万物,万物便是我们所生存的环境。爱物可以理解为对大自然的珍惜与保护。

“孟子主张人们首先要认识大自然。他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 肯定了与人相对存在的自然外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表明了客观存在的自然万物并非以整齐划一的形式存在,需要人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探察、去体会和认识。[2]”“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表明了客观存在的本质是不存在统一的形式,需要人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探索。认识自然事物之间的差异,强调客观事物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自然和谐共生的特点和规律。孟子认为,牛羊想要茁壮成长,必须有丰富的草料以及良好的放牧。丰富的湿地有利于植被茂盛,植被茂盛有利于生存的野兽,因此沛泽和野兽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和谐共生的有机统一。有了认知的基础便能产生感情的羁绊,对事物的认知是孟子仁爱思想的前提。

“对事物的仁爱是孟子仁思想的重要体现,这种博大的仁爱之心也是其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在动力。[3]”首先孟子认为人与飞鸟禽兽是有区别的,“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4]”区别在于人是会进行感性的思考的,人的感性便体现在人所具有的同情之感、怜悯之情,这样的感情不该仅作用于人,还应该作用在“物”。这些思想表达了孟子思想中对飞鸟禽兽即动物的恻隐之情,提倡关心与保护动物,也说明了对自然万物的爱护是孟子环境保护思想的核心内容。

2.时养

其次,孟子认为事物之间所形成的和谐共生、相互依赖的有机统一不应该被打破,更应该得到合理的保护。这就是孟子对其他先秦诸子所阐述的“时养”的思想观念。“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檀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5]”孟子通过这段话引导梁惠王治理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生动物的自然资源。孟子指出,作为一个君主,如果不去干涉农业收获,食物不会供不应求;如果你不使用细网捕捉大湖深池,鱼类水产品不会变得短缺;如果木材伐木者砍树符合季节,木材也不会缺乏。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檀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这些方法是“时养”的必要手段,从这些“时养”手段中可以分析出孟子所认为的“时养”在“时”的概念上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按时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也包含对人类农业生产活动进行节制,按照自然发展规律从事相关活动的一层意思。这一层意思也是“时养”思想中的核心,对人类物质欲望的合理限制,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以促进万物的生长。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无度的索取只会带来永久性的损害,导致自然资源的短缺甚至是枯竭。“时养”思想在注重“以时”不违背规律,节制自身欲望的同时兼具“养”的思想。“养”不仅仅是对原有的生态进行养护,还有着通过适当的方式对生态环境进行调节,改良生态环境的一层意思。在进行农业活动时应该注意环境的条件,发展因地制宜的农业,不能盲目注重经济利益而放弃对环境的养护。这里的因地制宜,即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的思想,重要的实现方式是植树造林以及适当的畜牧业发展。如“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6]”。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收益是一举两得,“养”的思想是实现持续发展的最原始的方式,也是启示当下走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能兼顾的困境的重要思想。

孟子“时养”的概念是“爱物”这一思想内容的直接体现,也是生态伦理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的“时养”思想指出了自然界客观发展规律的重要性,人类面对自然发展规律必须遵守规律,不逾矩,做到合理的利用自然规律才能实现生态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贯穿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百家都构建出自己的天人观,这其中儒家学派的天人观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主脉。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命题,这样的命题放在今天对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孟子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代表。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集结了“性善论”、“仁民爱物”、“万物皆与我备”等重要思想成果。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性”受于“天”,“天”是具有人的属性的。孟子主张“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意思是,不停的探究自己的内心,才能了解自己的本性,了解自己的本性就能够通晓天的属性。将自己的本性存于心中进行滋养便能够探究天道的本性。由此不难看出孟子认为“万物皆与我备”、“尽心上”为世间万物的根本原理,这些原理实际上存在于我们本身之内,需要的是通过自身的后天努力去发掘。孟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是一种人与自然高度统一的理想状态。

孟子在天人关系的考究中不仅仅注重对天人合一这一理想状态的追求,还侧重于“以人为本”即人本位思想。他认为人行事应适应天命,自己也应该寻求更多的幸福,即自然与人的统一的基础上,人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它突破了先秦局在天人思想中只注重联系而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因此,孟子的思想更全面,更能够对当下的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引导,有益于构建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

(三)关于生态美学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对美好的生态环境极度向往从而对人与社会以及自然关系重新反思与探索的背景下,生态美学这一新兴学科便应运而生了[7]”。虽然生态美学是一门诞生时间较短的学科,但是人类对于生态美学的思考却早就开始了。

孟子作为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对此也有思考,“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 ?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 ?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8]”这句话意为原本繁茂的森林,自然风光很美,可是因为森林砍伐和放牧牛羊的人,并显著破坏森林和植被,牛山由原本的风景秀丽变得寸草不生。孟子从自然的美丽到丑陋的变化,想到人性的善变,从二者的联系中延伸出去,阐述了他关于生态美学的思想。这种由美丽到丑陋的认知上的改变就如同对人性的认识。人生来本是性善的,由于没有正确的引导或适当的教育而导致性善到性恶的转变就像被砍光树木的牛山,如果先前没来过牛山,没有见过牛山的迤逦发光,自然会认为牛山本就是丑的,因此孟子认为自然的美丽就犹如人性的善一样,是需要培育以及后天的保护的。“穷山恶水出刁民”这是一句古话,这句话正好与孟子的思想相对应,事物和人的美好由于没有正确的培育和引导而走向丑陋,未尝来过此处的人自然会认为山水本就是“恶”的,人本来就是“刁”的。因此,美丽的生态环境是需要认为的保护的,不能对树木进行滥砍乱伐,不能放任牛羊肆意的吞噬绿油油的草皮。只有通过茂密充满生机的森林,没受到污染和过度开发的水土资源,人们才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享受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对于破坏环境美丽的行为应当给与严厉的惩戒,借助这些严厉的手段达到对生态美学的保护。“固善战者服上刑,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9]”倡导对那些过度开发草皮、迫使人们耕种、破坏自然植被的人进行用刑,用刑仅次于激进好斗分子和带动激进好斗风气的人。孟子使用法律来强制对自然的保护,提倡使用法律来保护植被表。孟子提出了具体措施,如果实施,将有效地保护植被,保持生态平衡,使人类生活的家园更美丽。

二、孟子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正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生态赤字也逐渐扩大。[10]”其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剧减、物种多样性减少、水污染严重、大气污染严重以及环境污染范围的不断延伸。以这些日益严重的问题为代价曾经换来的是经济飞速发展的黄金时间,现如今也正是这些问题成为掣肘我国经济发展与转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想要处理好生态环境的所面临的困境需要解决多方面的问题,如何理清诸多环境问题的关系,抓住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不妨从孟子的哲学思想中寻找借鉴。

首先,我国生态环境所面临着巨大的工业化压力。由于我国工业化起步晚,造成早期工业化进程中资源利用率地下,以环境为代价换发展,重视短期利益,忽略长远的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平上升。“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檀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5]”孟子通过这段话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这段话也包含着孟子对于“时养”的重视,“时养”包含的双重含义对当下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启示。孟子强调的第一层含义是按时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由于我国任然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由于工业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农业还没有达到机械化的水平,因此我们的农业生产活动还是可以从“时养”的思想中得到启示。伐木业“以时如山林”,捕鱼者不涸泽而渔,不干涉农作物的收获季节,严格的遵照农作物的产出周期自然可以做到农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时养”思想的进一步可以理解为对自然规律的遵循和适当的利用,在科技水平与两千年前不可同日而语的今天,我们适度的利用自然规律的能力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孟子“时养”思想所包含的这一层意思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客观的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是我国农生产所必须认识到的,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6.21亿吨,实现了粮食产量的十二连增,十二连增固然是喜讯,但是也影藏着问题,那就是粮食的过剩。粮食的过剩得代价的是土壤的贫瘠化,因此我们应该正视土地利用的规律,借鉴孟子的“时养”思想,合理的利用土地,真正的做到“藏粮于地”,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孟子的思想对当代生态环境的启示不仅在于单方面的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着重于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把握与自然相处的度。如今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人类由于过度的开发以及对自然的改造,导致了大自然的一次次“报复”。面对大自然的报复,我们所思考应该是如何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给了我们足够的启示。“建设良好的人与自然关系需要把人和“天”即自然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整体当是和谐的,人与天是有机共存的而不是对立的。[11]”在面对大自然的时候人应该有着基本的敬畏之心,在自然面前生命是渺小的,片面的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只会适得其反。

孟子的生态美学思想也对如今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孟子认为生态美不仅能带来视觉和其他感官的享受,生态美还能够对人的道德素养进行滋养,对人的本性进行提升,生态美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如何进行生态美的保护方面孟子也给了我们借鉴,他认为要维护森林不被破坏,草皮不被践踏,水源的清澈见底需要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即通过“用刑”的手段来保护美好的生态环境。这里的“用刑”即为法律手段,法律是具有强制性的工具,在立法体系相对完善的今天,使用法律来维护环境的美好比几千年前的可行性已经更上层楼。孟子认为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要予以严惩,仅次于“好斗者”。对于这些破坏行为当然要给予严惩,仅仅写进法律是不够的,还需要执法者的秉公执法,使其不沦为一纸空谈。严格的执法是一种手段,但是治理环境保护同样需要思想道德手段的辅助,孟子所提倡的“仁民爱物”思想是一种可以引导人爱护环境的思想,孟子将万物纳入爱的范围,人之所爱应当包含万物,即对大自然的博爱之心。“仁民爱物”思想深入人心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人是人类所有活动的主体,人的行事准则需要指引,将“爱物”思想进行理解并接受,才能使人在进行生产活动时有所顾虑,对大自然的博爱之心是引导人与自然和谐,走向生态文明社会的重点。

总而括之,《孟子》一书所孟子有关“爱物”与“时养”,天人合一以及生态美学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同时也为今天挣扎在生态环境改善中的人类给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启示。在的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当下,人类必须提升自身对自然的理解,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放在中心的位置,承担人类各种生产活动所带来的后果,积极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利用《孟子》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美好生态环境的主张所带来的启示,引导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5.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8040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