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路径探析

 2023-07-06 08:07

论文总字数:9895字

摘 要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公民权责、公民道德、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公民意识主要包括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不仅是自身发展和学校德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但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还不容乐观,存在着主体意识淡薄、国家意识模糊、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有着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因素。针对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提出了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和增强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性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对策;

On the Path of the Cultiv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ivic Consciousness

Sun Ran

(School Of Maxium,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30)

Abstract: Citizen consciousness is the rational knowledge of citizen"s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civic virtue and citizenship. Citizen consciousness mainly includes subject consciousness, right consciousness,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and so on. The cultivation of civic awarenes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only the need of their own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but also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modernization. B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itizen consciousness is not optimistic,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weak consciousness of subject consciousness,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weak legal consciousness, and so on, which have the factors of family, 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 environmen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itizen consciousness,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create a good family environment, school education environment, social environment and strengthen civic awareness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Civil consciousness;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引言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增强公民意识,我们国家更加重视公民意识方面的教育。大学生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他们将会很快地发挥这个作用。当前,他们的公民意识的状况不仅反映着自身的公民素养,也会对整个国民的公民素养起着相应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这个特殊群体的公民意识的现状,找到了相应的对策,从而把他们塑造成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1. 公民意识的内涵及其内容

(一)公民意识的内涵

“公民”这个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它原本的意思是“城邦的人”。亚里士多德说“凡是具有议事和审讯职能的人,那么他就是某一个城市的公民”。由此可见,古希腊城邦中的公民只是城邦中具有公民权和公民资格的那部分人,享有公民权是成为公民的必要条件。在法令上享有特权的自由民,才是公民。然而,奴隶并没有公民应享有的自由和权力。因而,在古希腊时期,只是少数统治者享有平等和自由的权利,而广大的奴隶并没有平等和自由可言。公民真正地适用于所有人,却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之后。

随着社会的变迁,公民的含义又有了新的发展。我国的宪法也对“公民”一词的含义加以明确的规定,而且强调公民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也是统一的。

所谓意识,指的是人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和反映,并且它是人脑的机能。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看来:意识是由物质决定的,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是人所特有的,而人又总是社会的人,所以意识就会具有社会性质的属性。公民意识也是一种带有社会性质的概念,反映了公民自身的现实情况,带有人的主观性。并且,其也能够自觉地反应公民的内在精神。

公民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公民产生以后才出现的。民主和理性都是其重要的特征。因此,公民意识的内涵也就不难理解了。简言之,公民意识即公民对自身与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自觉性的认识,也是对其权责、道德、身份的理性认识。大学生公民意识则是指大学生作为国家公民如何认知其与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基本关系的深刻反应[1]

(二)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

1.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实际上是一种成员资格的意识。公民的这种主体意识促使公民要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现代的公共生活之中。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国家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应该有作为国家主人的态度。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在当代中国,作为一名中国的公民,要有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主人意识和行为自觉。

2.权利意识

权利意识是公民自身所拥有的各方面权利的认识和理解。权利意识包含着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认知的阶段,也就是公民对其所拥有权利的认识和理解;第二个阶段是主张的阶段,也就是公民对其所拥有权利的行使与维护;最高阶段是要求的阶段,这是一种公民要求新权利的意识。想要拥有权力,就必须要做到尊重他人。公民的权利意识不光表现在对自己所享有权利的维护,也表现在对他人所享有权利的维护。在我国,权力与义务并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统一的。

3.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公民基于自身的角色,对自身应作为和不作为的一种自我认知。公民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不仅仅是宪法和法律的要求和规定,更是公民实现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路径。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带有很明显自律性的责任感。对于每个公民来说,权利与义务是相一致的。公民想要享有权利,必须要履行和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并妥善地处理好自己国家、社会、集体的关系,从而促进我国的民主法治社会的发展。

4.国家意识

国家意识是一种情感和心理,主要表现为国民对自身所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认同、归属和热爱。一是爱国意识。爱国是公民对国家的尊重和热爱,爱国主义激励着中华儿女共同奋斗。二是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是公民对自身所在的政治体系的承认与接纳。三是奉献精神。每个公民都要立足于本职、乐于奉献。

5.参与意识

政治参与,也就是公民要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从而影响政府决策或公共决策的活动。政治参与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参与政治的人主要是公民或公民群体。第二,政治参与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第三,政治参与是一种政治行为。第四,政治参与是一种民主行为。在当代中国,公民通过参与政治生活,即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来呈现自己的诉求和意愿,从而提高了政治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6.公德意识

社会公德,是调节人们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系列的规范。它是公共生活中最基本的准则,并且其还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和维护这样的规范。在某种程度上,公民的公德状况折射出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出公民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态度。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社会公德,那么这个社会与野蛮社会根本就没什么区别,那样后果真的是不敢想象。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必要性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公民意识的强弱不光关系到整个国民的素质,还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不但能为国家培育合格的公民,而且可以通过他们来促进国民意识的提高。

(一)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的这个时代,高校的学生的发展应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公民意识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学生可以通过有一定体系的公民意识教育来掌握有关公民的理论知识,并领悟到现代文明的精神力量和价值取向,从而高自己作为一名公民应具有的品质。大学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就要有现代化的公民意识。激发大学生对政治生活的热情,并提高他们对政治的分辨力和敏感性,这就要求我们须重视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2]因而要让他们具有一定的国家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和公德意识,并引导他们励志、修身、博学、报国,从而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二)现代学校德育发展的需要

目前,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也是融合在学校的德育之中的,这使得学校德育的内容更加丰富。把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学校思想品德的教育之中,这是现代化的发展对德育培养人才的新要求,并且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公民意识的培养实现了德育目标的价值转换。学校思想品德的教育的目标是要培育出具有现代化意识的公民,公民独立化的人格是当今社会的必然要求。选择以培养独立人格作为当前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这既是德育内容的价值转换,也是德育目标的转换。人的独立性由此得以彰显。

公民意识教育创新了德育评价方式。学校公民意识的培育不仅追求对道德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追求道德生活的合理性。对学生的道德水平进行评价时,我们提倡的是一种具有实质性内容和效果的道德评价。在这种评价方式的导引下,学生的道德潜能得以充分的开发。把德育的评价延伸到社会生活,而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得到社会的认同才表明德育取得了时效。

(三)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了民主,那是不可想象的。在当代中国,民主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的特性。民主化程度与公民意识的状况有着很大的关系,成熟的公民意识是实现政治民主化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方面,通过公民意识教育,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观念,使他们对自身所担任的公民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有所认知和了解。另一方面,要促使公民积极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之中,公民积极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之中是现代民主社会健康运作的要求。美国的政治学家科恩认为:社会的民主的程度与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是密切相关的。某种意义上,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会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民主化的水平。因而,我必须要重视整个社会的有关公民意识方面的教育。我们要培养公民积极的政治参与的心态,并提高他们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能力,从而使得具有我国特色的民主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总之,当代大学生要具有民主的概念和意识。

(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如果一个社会缺少公民意识的教育,那么这个社会也很难实现现代化。相关专家也发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及制度安排与现代化的人之间的联系。他们指出:假如公民缺少能够给他们真正生活力量的意识,并且也缺少相应的精神上的支撑,而他们本身在思维、立场、心态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未发生相应的转化,那么就会出现人与社会的发展相脱节的现象。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此情况下,公民拥有了更多的政治和社会方面的权利,其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也日益被激发出来。并且公民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与强化,因此要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并且要让他们勇于承担责任。

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那么其国民必然要有现代化的公民意识。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而公民作为发展的关键力量,他们必须要有现代化的公民意识。大学生也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要有现代化的公民意识。

三、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分析

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但当前他们的公民意识的现状并不是很理想。

(一)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存在的问题

1.主体意识淡薄

当前,大学生对自己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也能够注重并勇于寻求自身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但他们在主体方面的意识还是不强。

2.国家意识模糊

当前大学生的爱国的情感还是比较浓厚的,但他们对国家的基本情况的认知还是比较模糊。目前,我们也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心还是非常强烈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这都让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我们也发现,当前大学生对国家的基本的制度和传统文化的认识还是太少。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大学生对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形式等还不甚了解。

3.权利意识淡薄

当前,在法律素养方面,大学生还是不能让人满意。大学生一方面具有较强的法治权利诉求,但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法律知识缺乏、维权意识的淡薄,维权途径的消极。第一,法律知识缺乏。经过多方面的了解,很多学生都不知道相关法律的内容。第二,维权意识不高。在“如果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犯,你会怎么对待?”问答中,大部分的学生会选择容忍和沉默,只有很少的学生会选择努力争取自己的权利。可见,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并不高。第三,维权的途径消极。在“如果你的同学侵害了你的基本权利,你会怎么做?”只有少部分的人选择主动调解或和解,而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人不知道该怎么做。我们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发现他们的权利意识很是淡薄。

4.责任意识缺失

我们知道,公民不仅仅是感性的,还有理性的特点。所以他们在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的时候会表现出主动性。当前,大学生在责任方面的意识还不强,并且他们缺乏主动性。

5.参与意识不高

当前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并不理想。有以下的表现:一是政治知识模糊。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该关心国家时政,了解国家的政策。但实际上,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部分同学并不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对政治知识并没有系统的认知更缺乏思考和实践。二是政治参与热情不高。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追求的是实用,和功利。为了在以后求职中,能够让自己的竞争性更强,更多的大学生忙于考取各种证书,学习各种各样的语言和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对国家的政治生活并不关心。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并不高,甚至缺失性比较严重。

6.公德意识缺失

当前大学生缺少一定的道德方面的实践。通过考察,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方面的意识比较强,他们对于在学校中的违反公德的行为和事件还是深恶痛绝的。比如对于买饭插队、乱涂乱画、抢占座位现象,大部分同学都表示深恶痛绝,但也有部分学生承认自己也做过这些事。对于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大部分同学选择无视或沉默,这部分同学认为:这和自己也没太大关系,管了也不一定有用。由此可见,大学生在公德方面的认知和行为已不在一条线上。

(二)影响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因素

  1. 家庭因素的影响

每个人自出生后最先接触到的教育来自的是家庭。一个人的公民意识与家庭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人的公民知识最初是从家庭之中获得的,个体正是在家庭之中开始形成公民意识的。家庭也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模型,会对一个人的公民意识培育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中国的家庭,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家之主”之说,这就导致民主的氛围一直很难形成。对于父母的要求和命令,许多孩子都是言听计从的。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孩子很难形成民主意识。并且在当今的教育背景下,父母更多地关心是学习成绩,而给自己孩子学习公民意识的时间却很少。

  1. 学校教育的影响

就当前来说,公民意识的教育要通过成体系的教育手段来实现。如今,我国的大学教育往往会忽视公民意识的教育,更多地重视智力和技能方面的教育。首先是思想上不重视,目的也不明确。大部分的高校认为他们的任务是培养专业技术的人才,而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成为一名合格公民。在实际中,大部分的高校是把公民意识的教育糅合在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但是,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主题并不明确。其次是缺乏系统的指导机制。在我们国家,许多高校的公民意识教育,大都是基于类似于《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样的文件。最后是缺乏规划,效果也并不明显。在我国,大多数的高等学校的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和规划都没有形成体系。在教育的手段上,大都以说教为主,形式相对单一,内容较空洞,效果并不明显。

  1. 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是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场所,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必然也就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现今,我们的社会中还存在着各种消极现象。首先是传统思想的影响。几千年来,传统社会中的那些迂腐思想还在影响着现代化社会中的人。这就会使得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意识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现在仍有很多的人以熟人和家庭的关系来开展活动。有学者认为:“传统的中国人只讲自己的小圈子里的道德——遵守家庭、朋友、熟人的道德规范,而一旦脱离这种血缘或类血缘的环境,到了陌生的公共环境中,就往往对公共秩序中应该遵守的东西熟视无睹。” [3]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思想还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妨碍着人们的公民意识的形成。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环境,大学生们肯定会受到影响。其次是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带来了一些先进的思想,如自由、民主、平等等观念,促进了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但我们也不可忽视地看到西方价值观中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形成所带来的冲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果不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和道德的弘扬,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自由”、“人权”,不顾中国的国情主张无政府主义,这样会使人忘记国家意识,失去民族的自豪感,造成公民意识的缺损。

四、加强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对策

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对于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本人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9895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