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生态自然观的价值意义及其培育的创新路径探析

 2023-08-26 02:08

论文总字数:13656字

摘 要

: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思想与当下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实存在,使生态自然观及其内化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人们在确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思想的同时,于实际生活中践行生态保护理念,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解”。确立生态自然观的当代价值在于:是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论”的扬弃;能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指明方向;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生态自然观培育的可行路径在于:树立人类生态共同体思想;通过实践将生态自然观的思想内化为行动;在对系列多元思潮的批判反思中培育生态自然观。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自然观,价值,培育路径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Ecological View of Nature and the Innovation Path of Its Cultivation Under the Vis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Ma Bing-qian

(School of Marxism , Huai yin Normal University , Huai’an, Jiangsu, 223300)

Abstract:Comrade Xi Jinping"s innovative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current existence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made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nature and its internalization a hot topic of concern. The core of ecological view of nature is to emphasize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dvocate that people should establish the idea of respect, adaptation and protection of nature, and at the same time, practice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real life, and finally achieve the “reconcilia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society.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establishing ecological view of nature lies in: it is the solution and abandonment of traditional “anthropocentrism”; It can point the way to solve the global ecological crisis; It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At present, the feasible way to cultivate ecological view of nature in the view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to set up the thought of human ecological community; Internalize the thought of ecological view of nature into action through practice; Cultivate the ecological view of nature in the critical reflection of the series of pluralistic thoughts.

Key Words: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nature view,value,cultivation path

人类的生命与认知起源于自然,自然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资源。古往今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重视生态文明的传承与发展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和“美丽中国”的建设思想,表现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人与自然、中华文化兴衰与民族命运、生态环境与人民幸福生活的辩证关系方面,对生态自然进行了许多深刻的论述,对人类发展和生态问题的认识上升到了历史新高度。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在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此我们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野下,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自然观,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奋斗。

一、生态自然观的历史形成和科学内涵

自然观经历了从古代朴素自然观到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再到生态自然观的嬗变。自然观的变革彰显了时代的特征和要求,而研究其历史形成及科学内涵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生态自然观的历史形成

在农业文明时代,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使人们逐渐地摆脱依靠自然界天然的物质资源,不再迷信自然的神秘力量,开始了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随着文明的发展,古希腊的哲学先贤们首次对自然进行了哲学意义上的思考,探究自然的本源、自然与人的关系,使人对自然的认知由感性认识转向理性思辨,由此古代朴素自然观逐渐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后,人类文明从农业文明迈进工业文明时代,机械自然观逐渐形成。西方哲学家用还原论的思维方式来解释自然,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被动臣服的,将自然的地位无限放大,忽略了人在自然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这实际上陷入了一种机械决定论的自然观。由此,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反机械论的自然观,强调人的价值权利,认为人类具有支配控制自然的权利,具有能动的改变、创造自然的能力,但却忽略了自然的独立意义,割裂了人与自然的统一。这两种观点实际上都将人与自然看成是对立的两个方面,陷入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

由于这种人与自然二分的自然观,人们在发展经济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带来的工业污染、环境破坏、能源资源紧缺等问题日益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越发尖锐。人们不得不开始反思与自然的关系,反省科技工业发展给自然带来的破坏,努力调整与自然的关系:尊重、顺应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对于自然的研究必然也会以生态自然为最后的落脚点。131年前,“现代分类学之父”林奈出版了《自然的经济体系》,他在书中第一次阐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学思想,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一大进步,为生态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科学基础。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自然观,而生态自然观此时已经呼之欲出了。

(二)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内涵

生态,就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通过相互影响和协调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生态自然观就是人类在对自然树立一个总的看法之后,通过对自身活动的控制和改变,使生产生活方式与自然之间在一定时期内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它的实质是协调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之间的矛盾,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根本体现。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就是为了解决二者矛盾、在辩证自然观基础上所提出的一种科学生态观,深刻阐释了人类与自然的整体一致性。他指出人生于自然,与自然本质上是融合的,最终也必将归于自然。“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 [1] 人类应该与自然界一起成长,再强大的科技和生产力也不能脱离自然,摆脱对它的依赖和制约而发展,因此我们不应该破坏、偏离它。

当前的生态自然观是在马恩生态思想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关注人和自然,核心就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主要理念是:树立尊重、珍爱自然的意识,同时怀着敬畏自然之心,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中落实环境保护,努力化解工业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异化冲突,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解”。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是等于自然界与自身相联系,因为自然界是人的一部分。”[2]人的生存发展与自然也应当是和谐一致、休戚与共的关系。为此他提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及人同本身的和解。”[3] 在当代,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关注生态问题,在把握生态自然观的基础上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价值论,他提出的绿色生产力和民生福祉等理论为生态自然观注入了时代新内涵,为科学认知生态问题和科学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价值指导。

二、生态自然观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义探析

生态自然观所包含的深刻的生态意蕴,对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解决生态危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的权力超越了万物,一切活动都应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基础,人类依照自身的利益去对待其他事物。人类中心主义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不断改造超越自然,实质就在于这种价值观的引导,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使人更关注自身的价值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最终构建现代文明。这种观点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正如默迪所说:“物种的存在,以其自身为目的。若是为了其他物种的利益,它们就不能存在。从生物学意义上说,物种的目的是持续再生。”[4]人类中心主义对整个人类发展和文明的构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问题在于过去人们对“人类中心论”做出的狭隘化、片面化的诠释,脱离了社会制度的框架,而仅仅从价值观的角度出发,过分夸大了人自身的价值,导致人们在后期的发展中不仅满足于自身的生存需要,为了满足物欲、实现利益最大化,甚至开始生产对自然、对地球具有破坏性的商品。这实质上是一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同时,这种片面化的思想还使“人类中心主义”陷入了一种机械自然观,认为自然仅仅是谋取利益的工具,是被控制的一方,而忽略了它的独立价值,导致人与自然走向了对立。因此,两次工业革命后,随着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人类中心主义逐渐显示出它弊端的一面。

生态自然观实质就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扬弃”,在其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辩证科学的生态思想。它在坚持唯物史观与自然观的统一下赋予了“人类中心主义”新的价值内涵:一方面,人类应当并且必须追求自身的利益和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种发展不是随心而欲的、不是对自然的极度控制,而是建立在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之上的、适度的、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的发展,同时要坚持保护和珍爱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不把人的主体地位绝对化,尊重自然的价值和权力,在能实现人的价值和自由的条件下合理的调节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从而解决人与自然资源占有之间的矛盾。

生态自然观弥补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片面性与不足,使人在追求价值利益的同时,更注重思考与自然的关系,脱离狭隘、局部的个人利益,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能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最终解决指明方向

人类的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但同时过度利用科学技术,对生态系统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引发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物种大规模灭绝、自然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这些问题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性粮食短缺、区域经济发展困难,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空前的威胁。

生态自然观正是基于社会层面对自然展开的研究与思考,认为生态危机实质上是社会问题在自然中的反应,是社会异化的产物。从社会关系来看,企业过度追求剩余价值的增值,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只关心它必须花最少的成本,以便生产出最大限度的交换价值”,而“不是经济发展与生态自然相平衡、社会生产与人们的生活相和谐,也不是如何让产品仅仅服务于公众,使劳动变得更加愉快”。 [5]这种生产方式不仅过分的压榨、剥削了工人的劳动力,破坏了社会公平,同时也导致了人类消费价值观的异化。 “消费至上”观念的形成以及对物欲的无限追求,促使人类进行一些反生态的实践活动来达成对资源的最大利用,造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双重矛盾。从国际视野来看,生态危机的全球化趋势激化了各个国家在环境保护上的矛盾冲突:发达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扩张,将生态污染转嫁给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为了经济建设,也加快了对自然掠夺的步伐。

为此生态自然观从全局视野出发提出两方面的要求:一、通过制度建设规范人的实践活动和行为,改变现有生产中不合理的成分,实现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解决人类在自然资源占有方面的利益矛盾。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使各个国家摒弃各自为营的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共同的生态价值观。因此,只有坚持生态自然观的引导,解决社会异化带来的各种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除生态危机,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三)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解决问题必须经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现阶段,我党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政策实际上是生态自然观在中国的具体化和实践化的体现。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强调要坚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实质上是对生态自然观核心的继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及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都是继承了生态自然观关于实现永续发展的理念,强调要坚持尊重、保护自然,实现绿色发展,扭转向自然过度索取而忽视环境建设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观点。这种理念的转变成为全面建设生态文明逻辑前提和价值导向。

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和“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问题,更是赋予了生态自然观以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我国特色的生态文明价值论,主要表现为:一、建设美丽中国是习总书记在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生态自然观的自然意义和社会意蕴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思想。生态本身就是一种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的实践活动而形成的一种美的体验与享受,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实现对自然美的追求。同时,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又有利于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最终建成人际关系稳定、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发展和谐的“美丽中国”。二、“两山”理论是在哲学方面对生态自然观的辩证把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实际就是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同等地位,是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双重体现,二者辩证统一。三、“两山”理论实际上孕育着绿色生产力思想,“从把将生态环境作为自然生产力的高度,重新认识和理解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价值”。[6]生态环境本质上就是一种生产力,“绿水青山”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产品,还可以美化地球,提升人的审美需求和生活幸福感,因此它兼具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重价值,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充分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通过优势互转,使社会发展与生态系统达到一种良性和谐。“两山”理论是习总书记关于生态思想的核心价值论,在落实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注入了新时代关于绿色生产力的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科学范式。  

由此可见,随着时代变化,党根据生态自然观的核心理念不断更新方针政策,使其适用于中国实际发展,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大力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如当前河北雾霾问题的治理、郑州的绿道和太仓电站村生态园等充分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笔者曾经有幸去过太仓电站村,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了一次简短的调研(详见附录)。调查发现凡是生态文明建设好的地方,都是生态自然观教育践行好的地区。电站村当地村民都十分关注周围的环境,并且对环境污染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对生态保护有着高度的意识自觉,并能有效的落实到行动中,积极的参与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把握和继承生态自然观,发扬和创新生态自然观,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在理论上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还有助于将建设落实到人民群众的内心和行动中。

三、生态自然观培育的创新路径

重筑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自然观的重要指导,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生态自然观的培育,保护环境,爱护自然。这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培育。

(一)树立人类生态共同体思想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7]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有利于各个国家放弃小我利益,互相尊重包容,寻求国际的共同追求和发展。而当前出现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全球生态问题,是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应当重视和解决的棘手问题。面对地球这个唯一的家园,我们必须超越地区和国家界限,树立人类生态共同体思想,遵循同一个生态原则:努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一个天蓝、水清、地洁的美丽世界。生态共同体不仅包含人与自然的共同利益,也包括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共同命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为此,各国应该就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达成“摒弃利己主义,胸怀全人类”的共识,深化生态合作,达成生态安全问题公约,主动承担环境保护的重任,积极进行生态治理,预防生态安全问题,共享生态保护的红利,共担环境破坏的风险。同时,各国应在解决生态危机后继续合作,致力于后期的生态文明建设,珍爱自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推动全人类的共同发展。人类生态共同体不是一种短期的政治主张和追求,而是一直存在,且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只有全人类共同尊重、遵循、保护自然,才能得到自然最好的馈赠。

(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内化生态自然观思想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生产实践是人的类本质,“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8]劳动是人类获取物质满足的手段,人通过物质生产从自然界中获取生存的基本资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不仅可以改造客观世界,也可以改造主观世界。“离开人的实践活动,任何社会都是因为失去生机和活力而无法维持下去”。[9]只有在生产生活中树立尊重、保护自然的观念,并将这种意识转化为劳动实践,才能落实到生态文明的具体实施中。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公民的支持和广泛参与,在实践中逐步将保护环境的思想内化于自身的行动。首先,在消费和生活方式上,公民应该积极采用生态消费模式—在满足正常消费的基础上注重环境保护,以“崇尚节约、合理消费”为核心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增强消费者的生态消费自觉,并将生态消费的理念转化为一种内在行为。其次,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倡低碳清洁生产,追求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建设。企业应该树立环境保护思想,重视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技术,实现绿色生产,以科技进步推动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此外,还要结合我国国情,加强环保教育。青少年是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生态思想直接影响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刻不容缓。而当前的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社会化,使学生成为社会人,但人不应该只在社会中发展,同时也要在环境中成长,时代要求我们更应该努力成为“生态人”。为此要在德育中注入绿色思想,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生态知识竞赛和各种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生态观,加强环境意识,使其自觉担负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和使命。

(三)在对多元思潮的批判中培育生态自然观思想

前文中笔者提到的“人类传统中心主义论”过分夸大了人的主体作用,使人成为自然的征服者。除此之外,当前的多元思潮还有“极端技术理性”“科学万能论”等,它们都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技术理性的最大的特征就是将世界程序化,一切为实用和理性服务,只注重效率和效益。技术理性一经问世便迅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同时过分追求结果,不问后果的极端方式,使人陷入了理性的迷失中。人类过度依赖技术,丧失了主体地位,丧失了精神自我。同时技术发展对自然的掠夺式开发,也使人与自然走向分离。技术统治了人,统治了自然界与整个社会,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极端技术理性带来的弊端要求我们立足于生态学角度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培育生态自然观的思想,摆脱技术带来的精神虚无,回归自然,重拾自我。

“科学万能论”则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追求和利益满足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科学为现代文明所做出的贡献使人似乎相信,只要依靠科学,人类在征服自然的道路上就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10]人们秉持对科学无限度信赖的理念,相信科技最终能解决环境危机,解决一切问题。这种“科技万能论”不仅造成人类对科技的滥用,同时导致科技价值观的异化,使人从自然中抽离出来,过分极端的浪费自然资源来满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引发了生态危机,也为代际间的利益冲突埋下了深深的隐患。而科技本身并不能解决它所带来的问题,因此,我们要解决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在摒弃“科学万能论”中培育生态自然观,从人的道德意识出发,对科技的运用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使科技在人与自然的整体发展中发挥最大的积极作用。

综上,近现代几种主流思潮都在技术发展中完全割裂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忽视了生态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在批判这些多元思想中培育科学的生态自然观,尊重、保护环境,解决人与自然的现存矛盾,从而推动生态文明的不断发展。

结 语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协调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前提下改造客观世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稳定的生态系统所取得的成就和追求。生态自然观思想为人们描绘了一副“天蓝水清”的美好图景。因此,在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等全球性危机层出不穷的当代,人类更应该尊重、善待自然,树立生态自然观的思想,努力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一方面,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人们应注重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转变传统的消费模式,提倡绿色生产生活,实现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另一方面,要在对多元思潮的批评与扬弃中培育和践行生态自然观,加强生态文明思想内化,完成从传统单一的人类共同体建设向“人-自然”生态共同体建设的转化,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黄斌.马克思自然观视域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J].理论导刊,2009(11).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3656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