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

 2023-08-09 09:08

论文总字数:10385字

摘 要

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更基础,更深远的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以及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文化自卑心理、高校文化教育及网络传媒等原因,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有所缺失,主要表现为对传统文化认同低、当代主流文化关注低,以及对外来文化的盲目追从。因此,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加强高校的人文教育和思政教育,加强网络文化的引导,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大学生 ; 文化自信 ; 缺失; 培育路径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Confidence

Zhao jiarong

(School of marxism,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Huai’an,Jiangsu,223300)

Abstract:Cultural confidence is the more fundamental and far-reaching power of the nation and nation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is the key to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College students is the main force to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confi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to promote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to realize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undertaking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ollege students" free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However, due to the cultural inferiority mentality, cultur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network media, such as college students lack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main show is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low attention, contemporary mainstream culture and foreign culture blindly follow.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core values, strengthen the humanities educ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network culture, so as to enhance the cultural confi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confidence; Missing; Cultivating way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基,要实现文化的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到“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兴盛”,确定把文化建设纳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大学生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否继承、发扬都与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息息相关,“历史和现实也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1]所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网络文化、经济全球化以及多元文化充斥的背景下,大学生在文化自信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积极探索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唤起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

  1. 文化自信的内涵及特点

1.文化自信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国家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它是伴随一个民族发展始终,是各民族得以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就此而言我们更要唤醒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其内涵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学说以及优秀文化传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信任和珍惜,对当代核心价值体系的威望与魅力有一种充满依赖感的尊奉、坚守和虔诚。”[2] 文化自信会使人们自觉的对本民族文化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只有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我们才能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创新先进文化,使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能够充分融合,焕发出文化自身的魅力。

2.文化自信的特点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各类文化表现出来的不同态度,所以文化自信应该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世界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必修要深刻掌握文化自信的特点。其特点一般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这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根基,没有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发扬,便无从谈起文化自信,失去传统文化这一根基,文化自信就成了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但对传统文化的尊奉并不是盲目的全盘接受,而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同时去其糟粕。

二是对当代主流文化的坚守和尊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顺应当下潮流的主流文化,我们必须要对当下主流核心价值体系信任和虔诚,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包容与开放。文化自信要求有一个开放的胸怀,文化自信并不单单意味着只对本土文化的自信而排斥一切外来文化价值,相反我们要以开放的思路吸收各种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挑战,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丰富文化自信的内容。

四是对文化发展前景的自信心。文化自信不仅要立足于过去更要面向未来,我们要对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充满信心。

文化自信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也是对当代主流文化的坚守,更是吸收和改造外来文化的勇气与魄力,还是对文化繁荣发展的坚定信念。彼此相互促进,又依次递进,前三者为文化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1. 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可以帮助大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和当代主流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认同和肯定传统文化和当代主流文化。因此,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为:

1.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而文化软实力又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国家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文化的竞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底蕴和根基,只有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对我们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念,我们才能有坚实的文化软实力,从而才能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独占鳌头。换句话说,文化自信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正是因为我们对文化的认可与自信才使中华文化具有归属感,拥有强大的凝聚力。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国家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各国的文化也不断涌入,其中也不乏有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腐朽文化,这些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因此,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迫在眉睫,大学生必须要重拾文化自信,从内心相信尊崇热爱中华文化,做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发扬者和坚守者,以应对这些腐朽文化的影响,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使它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优势。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创新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因此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薪火相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也必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的繁荣发展。青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肩负着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任。因此大学生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3] 才能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基础。

  1. 对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坚定文化自信除了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以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有重要意义之外,对大学生自身也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为:

(1) 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大学生物质需求得到不断满足后,精神文化需求也应提上日程。但是现如今,部分大学生深受西方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的腐蚀,甚至深陷物质财富的泥潭无法自拔。同时大学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所以要时刻防止大学生的思维意识被落后腐朽文化占据。更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抵御腐朽文化的侵蚀,从而提升自身文化涵养,丰富精神文化需求。

(2) 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由多方面组成的,主要包括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等几大块。其中文化素质主要反映的是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准则等多个方面。文化素质是更基础的一种素质,它影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可以激发大学生了解学习民族文化的热情,体会到民族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优秀的价值观念。通过对这些优秀文化的学习,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此同时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不断提高,使其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自由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为大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1.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

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低

提及传统文化,很多大学生都会提到诗歌、先贤、建筑、节日等各种各样的实体,但是还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解,无法了解到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苦难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我们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4] 但是当代一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价值不甚了解甚至产生了质疑,“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5] 然而在当下市场经济背景下,大学生深受西方金钱消费、过分享乐极端利己等消极文化的影响,而对传统文化的“意欲、调和、持中”的根本精神气质缺乏认同,更有甚者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下流行的消费文化脱节。很多大学生诗词储备量很少,文言文功底浅薄,提笔忘字已是常态,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已渐行渐远,致使很多优秀文化得不到继承。最近几年,中央卫视相继推出的“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以期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而这一类节目的出现也恰恰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淡忘,因此需要利用大众传媒来宣传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2) 对当代主流文化的关注度低

当代主流文化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理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基本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6]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担负着中国的未来,必须高度关注当代的主流文化,认同并坚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然而,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容易受到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会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产生消极情绪,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对共产主义的否定。高校开展的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相关课程是传播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由于这些课程在教授方式上有所欠缺,甚至加深了大学生的排斥心理。由此也导致大学生对当代主流文化的关注度低,也阻碍了他们文化自信的确立。

(3) 对外来文化的盲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文化的交流日益密切,各国文化不断涌入,当代中国呈现出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状况。多元文化的格局给我们提供吸收他国优秀文化的机会,但是伴随而来的庸俗文化如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也得到传播,这些文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目前,大学校园普遍存在着崇洋媚外的文化氛围,手机必须是“苹果”的最好,即使经济条件不允许贷款也必须买到,它已经成为大学生攀比炫耀的物件,日常用品也要以外国进口代替国产品牌,西方节日在校园十分盛行,圣诞前夜苹果身价是日常十倍,但仍阻挡不了大学生狂热的心,外国明星、影视剧、真人秀等节目受到大学生过分追捧,而对传统文化、当代主流文化视而不见。这种“‘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美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7] 导致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逐渐淡忘与忽视,这也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重要问题。

2.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 文化自卑的心态还在继续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一直以东方大国自居,自认为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但1840年后,中国被西方的洋枪大炮打开国门,深受西方列强欺辱,在国家处于风雨飘零之际,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在与西方文化的接触中逐渐改变了中华文化为尊的观念,并由当时的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虽然为西方优秀文化传入开辟道路,但是亦有其局限性,如对西方文化的全盘肯定,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新中国建立后,一洗中国百年耻辱,但是建国初期中国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的距离,直至改革开放才渐渐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改革开放前几十年里中国落后的情景深刻影响着国人,导致国人惯性认为西方国家比中国发达先进,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任何事物都以西方为尊,很少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气。这种历史形成的文化自卑心态一直延续至今影响着部分大学生,从而导致大学生对外来文化趋之若鹜,无法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

(2) 高校文化自信教育不足

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需要各种高技术人才,校园则是培养各种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许多高校以为社会提供应用人才为目的,更加重视理工类课程的设置,轻视人文课程。文化课程开设较少,且一般以选修课形式出现,像中国国学课程、文化通识课程等得不到大学生的重视,更多的是为了修满学分,而不是内心真正喜爱。同时受课程时间限制,教师无法系统详细教授相关知识,一般挑拣简单易懂章节进行讲解,大学生得不到深入的了解,所以此类课程名存实亡,使学生无法获得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还有一类主流文化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即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虽然是必修课程,但是高校思政课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心理诉求。传统教学模式一般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使思政课程变得更加枯燥乏味,因此学生并不喜欢这种课程,自然也不进行深入研究,而为了成绩过关,一般以期末突击的方式来应付考试。这种被动教育使高校的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削弱,也就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的弱化。

(3) 网络媒体的影响

当代中国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之快无法想象,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遭到歪曲,而且西方的一些庸俗文化也借机利用网络媒体大肆传播,从而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大学生是互联网的主要参与者、使用者和传播者,同时他们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对各种新奇事物都十分感兴趣,所以最容易受网络上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对于那些网络媒体传播的庸俗文化,大学生并没有全面正确的认知,不经意间也就成了这些庸俗文化的传播者。长时间与之接触,就会不自觉地受到这些文化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当代主流文化缺乏关注,并盲目跟从外来庸俗文化,失去自己的文化自信。

  1. 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1.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增强文化自信

我国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所以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并不意味着让大学生简单的背诵下来,以便随时抽查时能脱口而出,这样只会增添他们的厌烦感。一般大学生都采取机械背诵,并不关注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和主流文化。我们的目的是需要他们关注其中的深层含义,所以在考察方式上方式要多元化,如此才能帮助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高校可以通过采取电子屏幕、校报及举办相关的知识问答活动等方式,宣传社会主义价值的内容和内涵,也可以在教师、图书馆等学习场所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大学生活,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自信。

2.提高人文教育在高校的地位以增强文化自信

提高人文精神教育对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也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高校普遍存在着人文精神教育被轻视的现象。所以高校要重视人文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使文理处于平等的地位,淡化两者的界限,尤其要鼓励理工类专业学生对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使他们真正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使他们把文化价值内涵内化为日常行为,融入到其专业素养中,成为一个能为社会主义做贡献的优秀大学生。同时也使大学生拥有能够抵御外来腐朽文化的文化底蕴,使他们的文化自信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越来越坚固。

3.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增强文化自信

思政课堂是高校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首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使大学生接受并认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社会培养出先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功能,强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使大学生在知与行上达到高度统一。再次也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文化创造功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弘扬中华文化,另一方面也要倡导当代主流文化,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最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鼓励大学生积极加入到文化事业的建设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而针对大学思政课堂具体存在的问题,高校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的质量,教师要把教材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以提高课堂的针对性。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与时俱进,要重视实践课堂的设置,例如组织学生参加革命文化基地,爱国主义基地,让大学生亲身体验到中国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的精髓,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4.加强网络文化的引导以增强文化自信

网络化、信息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它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除此之外,网络上的多元文化还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它已成为大学生接触各类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在公共场所随处可以看到人们在低头看手机,大学校园同样也不例外,很多大学生走路吃饭机不离手,经常可以看到的画面就是几个大学生坐在一起但没有任何交流,都沉浸在自己的手机中。网络信息的多元化,使大学生无法辨别哪些文化是精髓,又有哪些文化是糟粕,长期接触难免会受其影响,正如“媒介‘传播’的世界不是世界本身,而是已经被选择和解释过的世界。这个‘世界’很可能是扭曲的、变形的,但它总是被当做真实存在的世界传播受众的。在大众传播无孔不入的今天,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媒介对世界的选择和解释”。[9] 这种影响也是两面性的,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主动权,占领利用媒体解释世界的先机,发挥网络的积极影响,使网络媒体成为宣传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阵地。例如,可以在网络上设立各种优秀文化网站,传播先进文化;也可以塑造有坚定文化自信的网络红人,通过他们的影响来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净化网络环境;大学校园网也可以建立各种文化论坛和社区,以便师生交流,通过教师的熏陶,使大学生提高对传统文化、当代主流文化的兴趣等,以此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伟大复兴的精神指导,所以全民族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而这其中青年学生则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0] 所以大学生能否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关乎着大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否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高校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教师要重视这方面的培养,在课堂上注重渗透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的塑造也要体现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价值内涵。同时,高校教育者也要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增强大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进而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0385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