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朱熹天理人欲观及其现代意义

 2023-09-13 08:09

论文总字数:11036字

摘 要

朱熹作为中国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儒学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伦理思想集中体现在对于“天理人欲”这一思想的系统论述上。长期以来,人们对朱熹这一思想有诸多误解,而对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选择性忽视。本文将从朱熹思想的来源、“天理”“人欲”的概念解读、关系分析、实质阐释等方面入手研究朱熹“理欲”思想所具有的真正意涵,并由此探寻其思想对于当下道德建设所具有的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朱熹;天理;人欲;当代意义

Analysis of the Zhu xi"s view of "natural and human desire" and it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Cheng xue-bin

(School of Marxism,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 Huai’an, Jiangsu, 223300)

Abstract:As a master of Chinese Confucianism, Zhu Xi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His ethical thought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systematic discourse on the idea of "natural and desire". For a long time, people have had many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Zhu Xi’s thought, and they have neglected the profound philosophy contained in it.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from the source of Zhu Xi"s thought,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natural" and "human desire", the relationship analysis, the substantive interpretation, etc., to study the true meaning of Zhu Xi"s "natural and desire" thought and explore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for the current morality from his thoughts.

Key Words: Zhu xi;natural;human desire;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目录

1 前言 3

2 朱熹“天理人欲”思想由来 3

2.1 朱熹“天理、人欲”思想溯源 3

2.2 朱熹“理欲”思想产生的社会环境 4

2.3 朱熹整肃世风的责任意识 5

3 朱熹“天理人欲”观的主要思想 6

3.1 何为“天理”“人欲” 6

3.2 “天理”与“人欲”的关系 7

3.3 朱熹“天理人欲观”的实质 8

4 朱熹“天理人欲”思想辨正 9

5 朱熹“存天理,去人欲”的后世命运及当代意义 10

5.1 追求物质欲求要适当合理 11

5.2 正确处理公私关系 11

5.3 重视道德教育,提高个人修养 12

结 论 13

参 考 文 献 14

致 谢 ‥‥‥‥‥‥‥‥‥‥‥‥‥‥‥‥‥‥‥‥‥‥‥‥‥ 15

1 前言

在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伦理道德观念大多与政治、哲学、宗教等相融合,使得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宗教思想具有较强的伦理意涵,构成中国哲学的一大显著特征。朱熹作为中国古代哲学集大成者,伦理思想构成其哲学思想建构的最终落脚点,其伦理思想集中体现在“存天理,去人欲”这一理欲观的系统论述上。这一思想观念也使得朱熹在后世褒贬不一,饱受争议,五四、文革时期均遭受到极其激烈的批判,导致对整个朱熹理学思想的误解。20世纪80年代之后,不少学者撰文对朱熹这一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反思、研究,做出了比较客观公允的评价。在进入到21世纪后,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导致人们对于物质的过分追求,伦理道德领域出现严重的滑坡趋势,对于朱熹“天理人欲”思想的再次回顾,必然会使得我们有所反省,对社会的发展、人们道德修养的提升也必将有所补益。

2 朱熹“天理人欲”思想由来

2.1 朱熹“天理、人欲”思想溯源

“天理”“人欲”这一对伦理范畴首次出现于《礼记·乐记》中,“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于物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1][1]在这里天理指的是人之天性,是“天生而静”;而人欲则是人与物相接从而产生的欲念,亦即“感于物而动者”。在知接触物的过程中形成了人之好恶,人之好恶的无节制最终导致人欲流行,灭绝天理。《礼记·礼运》中讲“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1],在此,“欲”是指人所不学而能的本性,与人所具有的喜怒哀惧等情感本能相同。既然是生而具有的本性,其本身也就并无善恶之别。在《礼记》中“天理”“人欲”呈现出相对待的特点,但也明确指出作为七情之一的“欲”并无善恶属性。

到了宋代,“理欲”及其关系的探讨已经成为理学诸子研究的重要内容,成为其思想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载开北宋“天理人欲”研究的先河。“上达反天理,下达循人欲者与!”[2][2]张载将天理与人欲做出明确的区分,进行对立研究,确立了理欲二者之间的严格界限,并且认为人们应当修养自身,上达于天理之中,而不应陷溺于人欲。“所谓天理者也,能悦诸心,能通天下之志之理也”[2]天理不仅只是抽象的形而上本体,也是能够愉悦人心,能通天下共同之志的至理。另外张载提出“天理者时义而已”,明确指出了天理并非是死板的原则,而是具有具体随时随地而适应的义理。

此后程颢、程颐二兄弟在整合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对天理人欲做出系统阐释,并使天理人欲相关思想成为其思想理论建构的最终目的。在二程思想中,天理是其最高哲学范畴,等同于天道,是能够体现万事万物统一性的本体论概念,天理论为其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形上基础。“物理须是要穷,若言天地之所以高深,鬼神之所以幽显”[3][3] “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之间皆是理”[3]。也就是说,“理”即是“物之所以然”。另外,作为物之所以然的“理”是可以脱离物而独立存在的。“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乎?不为尧存,不为桀亡”[3],在此指出了“理”作为本体性概念的独立性。程颢说“人心莫不有知,唯蔽于人欲,则忘天理也。”[3]从认识方法上指出天理与人欲的区别以及人欲对于体认天理的障蔽作用。程颐提出“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3]在区分人心为私欲、道心为天理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人欲即私欲,提出天理明于私欲灭尽之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此程颐将人欲限定于私欲,即不正当的欲望,并非笼统地反对人的一切欲望。

2.2 朱熹“理欲”思想产生的社会环境

朱熹对于天理人欲的研究更有其现实性原因。首先,到了北宋时期,古老的天命观念经过统治者的改造彻底失去其对君权的限制意义,反而皇帝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天意,因此皇帝几乎可以为所欲为。朱熹希望能够以天理对君权进行限制。天理观念与天命观念不同,君主禀受天命,但其实际的思想言行却并不一定处处合乎天理,由此天理对于君主不正当的行为就有着一定的矫正作用。朱熹认为自秦汉后的君主大都是以人欲为主,到了宋代则更是“人欲肆而天理死”。在北宋中期之后,“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政策导致土地兼并成风,超过百分之七十的耕地集中于地主官僚阶级,普通百姓基本只能依附于地主。下层民众生活于水生火热之间,而上层阶级却沉溺于奢靡。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在这种情况下,较有远见的知识分子都认为有必要减轻人民过重的负担以缓和矛盾,要求统治者以及地主官僚阶级克制私欲,对人民的剥削要适当加以节制,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对于朱熹而言,恢复天理、节制私欲也就迫在眉睫,这也使得朱熹完成了提倡“存天理,去人欲”的《程氏遗书》的编撰。

其次,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刺激以及统治阶级上层的浮华奢靡,导致实景民间也盛行起奢靡贪腐、败坏淳朴的不当风气。“京师士庶,迩来渐事奢侈,衣服器玩,多镀金为饰,虽紧加条约,终未禁止”[4][4]“辇毂之下,奔兢奢侈,有未革者,居室服用,以壮丽相夸,珠玑金玉,以夺巧相胜不独贵近,比比纷纷,日益滋甚”[4],奢侈生活导致社会上下沉湎于纸醉金迷、荒淫无度,不仅不利于封建统治的稳固,也有害于底层劳动人民利益,助长了社会不正之风。

2.3 朱熹整肃世风的责任意识

儒家崇尚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在内修养自身德性,在外立志于为民求安居乐业、为君谋万世太平。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使得朱熹不仅具有维护政治秩序稳定的愿望,更重要的是为黎民百姓谋求生存空间以至于达到天下大治的责任感。在朱熹的天理人欲思想中尤为重要的“存天理,去人欲”以往常常被攻击为是礼教杀人的典型,然而这一提法实际上却主要是针对上层统治阶级的,朱熹所言“去人欲”即是想要限制他们过度膨胀的私欲,以免以少部分人的私欲干扰百姓生活、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进而导致社会动乱甚至危及国家政权。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1036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