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创新精神之培养析论

 2023-09-01 09:09

论文总字数:13660字

摘 要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这四大核心素养的提出就教育理念而言不仅本身就具有创新的意义,而且,皆与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政治认同为创新精神提供不竭动力,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相辅相成,法治意识为创新精神培养提供保障与规范,公共参与为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现实途径。因此,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过程中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同时,在贯彻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培养较强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创新精神

An Analy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Accomplishment and Innovative Spiri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iscipline in Senior High School

Ding Feiyue

( School of Marxism,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 Huai’an Jiangsu, 223300)

Abstract:The core qualities of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isciplines include political identity, scientific spirit, awareness of the rule of law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 four core literacy is put forward in terms of education concept is not only itself has the significance of innovation, and, with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ve spirit: political identity provide inexhaustible driving force for innovation spirit, scientific spirit and innovative spirit to supplement each other, the rule of law consciousness which guarantees innovation spirit and the specification,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ractical way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ve spirit. Therefore, innovation spirit can be cultivated in the process of core quality education. Meanwhile, students can be guided to develop strong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through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core quality implementation.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the core quality,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核心素养一词,是各国结合自身情况,在经济全球化,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现实条件下提出的。在我国,教育部2014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一词首次被提出。[1]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不断地在改革中丰富与完善,早先一直注重最底层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随着时代更新、学生发展,“双基”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改革不仅更重视教授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也就是“基本方法”;也强调了对学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基本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2]因此,“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与价值观构成了新‘四基’,共同构成了学生终身发展的必要条件。”[3]核心素养也随着时代的更替,不断地创新发展。一方面,从素质教育到素养教育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创新所在,素养更注重后天因素,更强调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弥补先天不足、或在先天优势的基础上再更进一步。当前,“核心素养指人们成功应对实际生活需要的‘胜任力与竞争力’,创新之处表现为素质是具体的、影响具有侧面性,而核心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超越了以往直接传授知识与技能,还创造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能力以及反思革新能力等要素,素质是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4]另一方面,“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得出,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这对培养中学生科学创新精神、积极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5]2014年我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核心素养应该根据不同学科的不同情况,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落实核心素养。”[6]思想政治学科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也是个值得深思与探索的课题。

  1.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涵义及其创新性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受到国内专家学者赞同,其中明确阐述了核心素养的定义,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修养和重要的能力,并且能够勉励学生前进。”[7]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着力于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创新探索之中,思想政治学科也不例外,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思政课堂慢慢超越了以往的一言堂和填鸭式的上课模式,创新探究出许多旨在让学生自主、全面、创新学习的方法。但也伴随着只重视分数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一味地追求学校升学率,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缺乏社会责任感等问题。[8]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未能从素养教育的角度出发,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能力不足,素养水平不高等,因此,要加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面临复杂的境遇时,能够应用思想政治学科所教导的学科理论、实践能力以及价值观念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够坚持正确的三观,并具备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品格。对于之前《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4版)》并没有核心素养的相关解释与阐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便新添了学科核心素养,从政治、思维、法律和参与将核心素养分为四大部分,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9]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本身就是创新理论的存在。

  1. 政治认同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以往强调的是引导人们将政治方向与学生成长特点相结合,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学生政治意识的培养,旧课标更强调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合理选择可传授的政治内容,这就导致学生对我国政治局面、国际情形了解不全面,也缺乏接受政治知识的主动性。在新课标中,政治认同是核心素养中最核心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提出政治认同的创新意义就在于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认同国家政策与制度的能力,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所传递的政治信息,使得学生对我国发展的政治方向有更明确、具体的了解,继而自觉遵循政治方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一书中指出:“政治认同是人的一种思想活动,是对所处的社会政治生活的归属感。”[10]当前我国定义的政治认同主要是指“认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制度、道路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信仰、理论自信;支持社会主义本质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体现本质、价值观自信。”[11]认同是情感,更是一种信仰,不仅要将其内化于自己内心,更要学会在行为中表现出来,并养成行为习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要更加强调环境熏陶和主动接受,围绕政治主题,创设政治环境,构建相关活动,引导学生在环境渲染下中树立正确价值观,在活动探究中生成认同感。政治认同是其他三个要素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标志和魂魄,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要达到的目标。面对复杂的政治信息,要科学理性地学习,并且要培养好学生的法治意识,并在社会公共事务中进行积极锻炼,才能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感。

(二)科学精神

旧课标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基本理论,以此为指导来应对时局,只强调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要遵循的理论指导,却没有阐释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态度。而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科学精神不仅是理论学习方面的求真务实,也指实事求是地去坚持真理和规律等。”[12]在我国,“科学精神”是任鸿隽先生在1916年出版的《科学通论》中首次提出的。思想政治学科所培养的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使学生深刻理解并高度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新旧课标中关于这部分的阐述有相似之处,但新课标更贴近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出科学精神是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正确态度,体现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相关原理与方法论,是实现其他三个核心素养的基本条件。从古至今的哲学家、教育家们都把科学精神看成是人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性内核与底蕴的重要基础。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3]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曾经总结了科学精神的三个特点:“(1)不盲从,不附和,以理智为依归;在遇到困境时,应该不轻易屈服,明辨是非,不计利害,不畏惧权威。(2)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3)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14]近现代科学精神的本质体现是沉着、全面、不被情感所束缚并追求真理的理性精神,只有科学认识现象,才能够清晰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才能够总结潜在的客观规律,才能够制定应对现实挑战的方针、任务、策略和步骤。在四大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是基本条件,是增强政治认同感、掌握并学会应用法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只有认真学习辩证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才能够内化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精神,进而实现政治认同感。

(三)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源于人们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是公民对于法律的深刻理解和实践运用,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是每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品质。“法治意识具有层次性,第一是规则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第二是权责意识,法治就是原则规范,所以在社会中,法律用来调节一切社会关系,公民权责意识主要有守法意识、维权意识、民主参与意识。”[15]在以往的课程标准中,没有着重提到中学生关于法律的学习,新课标弥补这一不足,创新提出法治意识这一核心素养。政治学科的法治意识是指,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案例、活动学习到的法治理论以及遇到问题时未成年人应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方法与手段,这便是中学生在法律方面应该具有的知识和能力。法治意识和政治认同都要求学生要遵纪守法,不能轻视或者无视法律法规,法律对一切人民都有制约作用;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懂得将抽象的法律知识细化、具体化,让学生的法律意识在生活中、活动中、情境中有所提高。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对公民法治意识提出更高的要求。法治意识是人们的必备素养,只有不断地知法、懂法、用法,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养成科学精神,在此基础上以更高的道德素质参与社会实践,人们的政治认同感也会相应提升,因此,法治意识是公共参与的理论前提,是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的重要要求。是公民尊重、理解、执行和维护我国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也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1. 公共参与

旧课标要求课堂要立足生活,加强教学形式的实践性,这仅仅重视了参与能力的锻炼。而新提出的公共参与是指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和公共治理,承担社会责任,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集体意识的意愿与能力。既包括公民积极参与的热情,也包括公民参与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素质和能力,使人们有更大的热情和能力参与社会。一个成熟的社会,必然有公共参与度高的群体;一个优秀的公民,必定是社会责任感强的个体。公共参与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责任担当,是在其他三个核心要素的行为与实践中的必然表现。公共参与不仅是参加集体活动,还要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政治生活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而不是只有政府工作人员与领导干部才能参与其中,人们可以针对政治决策发表意见、监督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参加一些政府部门的选举工作等。先要参与进来,才能承担重任。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公共事务中,了解我国国情和国际形势是非常必要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这些要素最终都要落实于公共参与这一核心素养上,所有的素养只有通过言行才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因此都需要公共参与来检验与提升。公共参与作为四大核心素养内容之一,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的集中表现,前三者的实施都是为了公共参与的实现,公共参与的提出既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中学生发展的必备素养。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与创新精神培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获得了迅猛发展,创造出不少造福人类的科技成果。并且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的社会,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创新精神时不我待。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强大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精神是在实践基础上,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改变客观世界的意识,它既包含了创新的意志、情感和动力,又包括了人们维护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责任感。培养中学生创新精神,是为国家塑造一批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是促进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推进了教学深化改革。

(一)政治认同是培养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必备条件和重要精神动力

首先,具有较高的政治认同感是发扬创新精神的前提与条件,是人们进行科技创新的必备情感。当前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多数是积极向上的,对于党和国家具有高度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他们普遍拥护党的领导,并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望。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对于我国政治理论掌握不够深刻全面,这就导致在国家制定政策时,可能有极少数中学生会存有异议,甚至传播消极信息。另一方面,政治认同以及政治参与过于功利化,一味追求附带的物质利益。例如部分学生入党是为了以后有较好的就业或者获得周围人的崇拜,而不是全心全意想为人民服务,从而滋生腐败。政治认同感的缺失使得学生无法树立正确的三观,更难以积极进取地改造客观世界,创造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新理论、思想和成果。因此,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明确的发展方向,中学生会根据国家与社会的需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加强培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制度不偏离,是中学生创新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其次,对祖国较强的政治认同感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并且将这种热情转化为培养创新精神的强大动力,因此,增强学生维护国家与集体利益的意识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现如今,各国之间是以经济实力与科学技术为标准来衡量综合国力的,中国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科技实力的差距,近年来一直虚心学习、艰苦创新,才有了中国创新将引领世界的美好前景,由此可见,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尤为重要。因此,为了让祖国能有更先进的科技、更辉煌的未来,创新为国理念为培养中学生创新精神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引导学生积极创新。

(二)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共同点,都是崇尚理性、勇于探索的思想源泉,但也有区别之处,科学精神更注重引导学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理性地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而创新精神是指学生对新发现、新理论的追求和探索。没有创新就没有科学的发展,同时唯有理性的态度、科学的思维才能解放思维、创新技术,二者之间相辅相成。

一方面,创新精神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是突破旧有的思维模式并向新的目标和方向前进,这个过程必然充满了质疑和艰辛,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扬创新精神,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原则,深入挖掘我国的中医药科技资源,促进其创新性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使其与现代医学融会贯通,成就了中国的中医药事业。因此,在思政教学中亦是如此。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打破惯性思维,走出舒适区,学生才能够以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才能创造出更先进、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造福人类的科学技术。

另一方面,科学精神为创新发展指引方向。科学精神作为科研活动的一项重要素养,所展示的正是科学家的积极精神气质和风貌,在科学精神的引导下,研究创造出来的成果更多的是为了造福人类而不是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利润,要将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这样才不会因为急功近利发明出一些反科学、反人类的技术。在科学精神的引导下,创新精神会朝着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党的十九大也规划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新目标的号召下,创新型人才会据此发挥自身潜能进行创造,为社会做贡献。在此背景下,思政课堂传授学生科学理论,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热情,锻炼学生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开创思维,发展合乎科学的理论和技术。

(三)法治意识为培养中学生创新精神提供了规范与保障

法律对人们的不良行为起到严格规范的作用,也对保证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利的支撑,人不可无纪律、社会不可无章法。所以青少更应该从小培养较强的法律意识,家庭、社会、学校要重视对他们法治意识的培养。法治教育是依法治国的思想基础,也是青少年全面教育的重要基础和环节,增强中学生的法治意识,不仅有助于依法治国战略的顺利实施,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实现教学目标;而且也促进了学生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一方面,中学生必须掌握我国基本法律制度,养成知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坚持在法律的范围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实践创造,确保创新成果的合法性。新事物、新理论的创新,不是指出现时间的先后及历史过程中的有无,其衡量标准是是否合乎法律、是否有利于人民进步和社会发展。因此,有学者认为,中学生要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进而明确其言行的红线,确定基本的司法和法制常识,真正做到心中有法,依法创新。[16]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引导中学生运用法律规范来维护自身的创造权益、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以及利益,让法律为创新保驾护航。在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在法律的监督下严禁剽窃他人的创新成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为了自己的创新利益去侵害他人的智慧成果。

(四)公共参与是实现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途径

首先,具有公共参与意识的人们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会推动创新精神的培养。公共参与是一种社会担当。担当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如果人人没有责任感,又怎么会有为了国家统一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又怎么会有为了国家繁荣昌盛而投身于科学事业的一代代科学家;又怎么会有为了社会美好和谐而任劳任怨的社会基层工作者。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未成熟,对集体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因此,需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调作用,让学生走近社会,加强其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从而增强他们参与社会集体的积极性。中学生对集体、社会、国家有强烈责任感,才会激发出创新活力,创新意识也只有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才能成为现实。

其次,公共参与更多的是以实践的形式完成,而创新理论与成果也能在参与实践中得到检验,检验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深入社会基层,贴近人民群众,才能了解并掌握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根本需求。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只有参与到人民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创造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创新成果。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唤醒其主人翁意识,激发其创新精神,是对学生未来发展非常有利的途径。

最后,团队工作能够鼓励成员互相切磋,迸发思想火花,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现如今几乎所有的创新成果都是在团队协作中创造出来的,即便是具有较高创新素养的个人,在面对具体的复杂问题时,也无法仅靠个人能力去解决,个人只有在参与到团队创作中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潜力。同时,在团队中,成员们之间也能互相激发创新活力。因此,使学生掌握团队合作的能力,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在贯彻核心素养教育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

学科核心素养是主导课程实施的引擎,应用于课堂的教学模式应该严格履行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在中学生培养坚定态度、塑造鲜明人格、明确正确方向的“拔节孕穗期”,思想政治课程应该使学生理解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导中学生培养科学思维,遵守法律规范,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并在社会实践中,培养激发创新活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本身即蕴含着创新精神,并且在贯彻核心素养的教育过程中能够促进创新精神的发展。同时,在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也可以通过实施隐性教育,在班级中开展创新活动,教室里张贴激励创新的宣传标语,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一)坚持政治认同,强化创新意识

政治认同是指对国体、政体的认可与支持,中学生作为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强大力量,不能置身事外,而是要明确理想信念和发展目标,以国家利益为重心,充分理解掌握国家颁布的法律、制定的政策以及实施的方案等,做一个关心国家大事的中学生。一方面,增强中学生的政治认同可以明确他们对社会的科学认识,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社会是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引导学生在增强政治认同的过程中意识到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在引导学生增强政治认同感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精选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使学生在课堂学习政治知识中培养创新思维。

例如在政治生活第八课第二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中,体现了当前国际社会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多极化发展阶段,各国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多样,国家间交往时有经济的竞争、文化的碰撞、科技的比拼等,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与冲突,因此,维护本国利益是所有主权国家对外交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权国家是绝不容许自身利益遭到侵犯,也不能因为自身的强大去欺凌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不再是追求一家独大,而是要追求百花齐放的盛景。因此,人们应该增强民族认同感,以本国利益为重。在这一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列举中美贸易战的案例。该案例既体现了美国依仗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了夺取更多利益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挤压,又反映了创新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组织学生讨论合作、各抒己见,多角度地分析中美贸易战。从美国的角度,作为世界发达国家,应该以自身的发展带动世界的发展,协助发展中国家,而不是一味地打压与排挤;从中国的角度,在对外贸易时,要具备高度的民族自信,不畏惧美国的强权政策,不崇洋媚外,始终认同并支持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坚决维护好本国利益。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科学技术上的不足与欠缺,虚心学习美国的先进科技,发展科技创新。因此,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能让他们认识到科技创新是强大国家的重要因素,他们的政治认同感越深刻,创新意识便越强,由此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创新探索,树立创新为国的理性信念,在未来能够发挥自身的创新活力,投身于先进科学技术的创造中。

(二)树立辩证批判态度,培养理性健全的创新思维

科学精神核心素养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思想性,引导学生崇尚真理、实事求是,看待问题能够有全面、准确、批判的理解与分析,而不是随波逐追,丧失自我理性判断的能力。一方面,具有较高科学精神的人会发挥较强的创新精神,具备强烈的创新活力。实事求是会教导人们创新不脱离实际,全面批判会引导人们创新不片面极端,理性思考会指导人们创新不盲目从众。因此,要在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中,激励人们勇于突破惯性思维,以全新的角度去探究问题,激发创新思维,在普遍的思想潮流中,要引导中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批判主流思想,开辟新思路。另一方面,在提高学生科学精神水平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培养创新精神齐头并进,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自觉树立科学精神,形成创新意识。

例如在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一课中,介绍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解读名人名言,例如,朱熹:“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句话就教导学生在学习时如果没有批评精神和敢于发散思维、质疑权威的态度,就会缺乏创新意识;如果可以时刻存疑,那就会不断激励学生去探究思考,因此,保持批判态度的科学精神是创新精神发展的动力。《大学》记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就告诉我们需要每天有所进步,不断进入新的境界。并且敢于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突破与实际不符的成规陈说和旧思想观念,这样社会才能日益呈现出崭新面貌。通过名言教学,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创新精神的重视与培养是自古就有的,而当前崇尚科学的时代更需要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增强法治意识,规范创新探究能力

法治意识是指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法律规范,并在解决问题时充分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意识是既定的、不能轻易更改或臆断的,因此,在应用法律时需要严格依据法律规范执法、守法。但中学生对于法律知识、法治制度等的掌握还处于概念记忆、课本熟悉的程度,对法律的重要性也没有深刻的感悟,这就使得当下未成年人无视法律规范,违反法律,引发校园暴力。同时,由于缺乏法律常识,不少中学生在受到利益侵害时,不能及时理性地采取法律措施去解决问题,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因此,在增强学生法治意识的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构建活动课堂,使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能充分学习法律知识,还能发挥其探究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例如在政治生活第五课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介绍了我国的三大国家机关,分别职责是行政、司法和立法。其中司法机关包括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这两个机关是严格依据法律规范进行执法的重要部门。在此教学中可以构建活动,让学生身临其中,组织一场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活动,给学生分配好角色:法官、审判长、人民陪审员、原告代理人、被告代理人以及一些公诉人等,针对某一社会热点案件进行审判。学生课后查阅搜集资料、学习我国关于这方面的法律知识以及各个职位应该履行的职责,合作探究、创新思考。课堂上,及时引导依照法律规范明晰各方责任,增强创新意识,杜绝断章取义,辩证看待案件发生的各方面原因。在这个活动中,形象生动地让学生体验法律的重要性,并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以新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培养团队与责任意识,联系生活实际创新参与

公共参与是指人们积极参与到集体中,各自发挥自身潜力。一方面,在团体中可以激发成员的创新意识,一个公共参与感强的集体具有较为突出的创新实力。例如头脑风暴法原则就是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法,让人们无限制地自由讨论、碰撞火花,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新观念的产生。因此,公共参与能够激发人们的创新潜能。另一方面,在落实公共参与核心素养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参与生活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并且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把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其中,不能只是单纯地照搬课本进行理论说教,而要丰富教学形式,在生活实践中加以引导。

例如生活与哲学第八课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介绍了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质变。在本框教学中,可以创设停车资源短缺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合理配置停车资源,合作探究出新措施,教导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身份,自觉履行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随着经济发展,家庭用车数量飞涨,停车位短缺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全社会采取措施缓解矛盾,高中生也是义不容辞,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新措施的实施必定经历许多复杂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创新。因此,学生应该发散思维,创新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利益的多种新措施,例如建设地下停车场,社区车位循环使用、一位多主等。同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集思广益,一个人的智慧不是无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个人只有参与到合作探究中,才能使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在团队中,不是简单的人数的叠加,而是相互促进,扬长补短,激发整体创新活力和潜力。综上所述,新理论、新制度、新成果的出现,既需要制定者深入群众,总结社会发展需要,使其有利于社会;又需要创造者互相协作,合作创新,共同参与社会生活实践。

四、结语

核心素养是集以往教育理论之大成,推陈出新,发展成适应学生发展、社会进步的综合性理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在核心素养理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出具有本学科特色的四大核心素养,每一个核心素养本身皆具有各自的创新意义以及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作用。政治认同是必备条件和重要的精神动力,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相辅相成,法治意识提供规范与保障,公共参与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实现路径。针对四大核心素养与创新精神的关系,结合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本,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能够创新课堂模式,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学生也能够在核心素养中发展自身创新意识,并在参与新课堂时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当然,本文着重从四大核心素养的角度探讨高中政治学科与创新精神之培养关系,这并不意味着创新精神的培育仅仅局限于高中政治学科,其它学科、其它学段都有各自独特的培养创新精神的能力与具体实施方法。各门学科及不同学段创新精神之培养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之间的关系及在培养创新精神举措中的异同,由于学养与篇幅等原因,留待以后再作阐明。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M].人民出版社,2014(3).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3660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