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内涵与实践价值

 2023-09-12 08:09

论文总字数:10652字

摘 要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其科学内涵可以理解为: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一切发展依靠人民,一切发展由人民共享。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有着科学的理论涵义,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意义,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行动指南,是实现中国梦的助力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方向指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内涵,实践价值

The Connotation and Practical Value of the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Thought in the New Era

Shi Xin-jie

(College of Marxism,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Huai’an,Jiangsu,223300)

Abstract:The thought of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is the fundamental idea of action for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to carry out all work in the new era.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can be understood as: all the development for the people, all by the people, all the development shared by the people.In the new era, adhering to and developing the development thought of "people-centered" not only has scientific theoretical meaning, but also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t is a guide for action to solve the main contradictions in our society, a booster for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a guide for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consolidating the ruling position of the Party.

Key words: new-era, people-centered,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practical value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毫不动摇,多次强调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至关重要性。“以人民为中心”一直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发展始终的重点内容,不仅是全党上下长期以来的价值导向,也为我国在新时代的发展指引方向。中华民族取得的一系列发展成就,都离不开我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以人民为中心”这既是发展经验的总结,也是未来方向的指引。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人民”一直以来都是新时代我们强调的重点。由此可见,无论历史发展到何时,我们都必须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承并发展下去。

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

始终着眼于追求 “人”的价值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论述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的确如此,纵观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始终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可见,使得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担当的神圣使命。除此之外,人民群众还具有着巨大的力量。因而,研究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一直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突出重点。同时,人民主体的思想也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之中。在《德法年鉴》中马克思就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任何事物归根到底都只有依靠人才能发现其本质、理解其根本涵义,再经由人的发展,最终再反过来达到彻底的造福于人。这也就是马克思最初所理解的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主体地位。随后马克思通过对一系列社会现象具体的论证与思考,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共产党宣言中》中,反复强调了广大人民群众在推进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作用,逐步形成了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而这一重要论断变革了整个历史观,从此以后,历史不再仅仅只是某个君主或是英雄人物来创造的,而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了整个历史。虽然并不是单个人就能决定整个历史的发展,但是现实的人则是具体的历史活动和事件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同时,一个个现实的人又在自己创造的实践中得以发展与进步,恰恰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反过来又更为加倍的凸显着人民的主体地位与主体性。至此,“人”才成为马克思主义最终所论述的联合体实现的必要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只有人人都可以实现发展,那么我们整个人类才有可能实现全部意义的自由全面发展,换句话来讲,最终要想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美好目标,我们就必须借助广大人民群众所具有的不容忽视力量。

历史发展到今天,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主体的思想依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恰恰是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基础上不断构成的。该思想继承并发展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它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主体思想的全新解读,更是在进入新时代的这一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治国理政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党和国家开展工作的的实践指示,是新时代在发展理念上的最新理论产物。它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人民自己的利益诉求相结合在一起,使人民认识到自己不单单只是中国梦的享受者,更是建设者,使每个人的发展都与社会主义的发展事业相连接,在党和国家的建设中促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都渗透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它是党领导人民建立伟大事业的价值指引和行动依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其科学涵义可以归纳为:党和国家开展的一切工作、取得的一切发展都是从为了人民出发,取得这些成绩的实现方式则是依靠人民,以及最终达到人民共享一切发展成果的目标。这不仅是对以往关于人民主体思想的延续,更是与时俱进的发展与创新。

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曾指出:“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4]这是关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首次准确表述,随后在多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阐述这一思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又再次强调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要性。这一个论述进一步答复了身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关于发展的出发点、发展的实现方式以及发展的目的的问题,同时明确要求在新时代这一崭新背景下,要始终谨遵以人民为中心的方向导向,要深刻、准确地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内涵。此外,“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也是为解决新时代我国发展所遇到的诸多短板提出来的。它明确了要以人民为中心毫不动摇的根本态度,指明了发展的主攻方向,避免了盲目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说,“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做到一切发展都是从人民出发,通过人民的努力,最终达到人民共享我们创造的全部发展成果的目标。归根到底,“人民”才是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要素,唯有抓住这一点才能实现事半功倍,这不仅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者地位,而且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者地位。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起点

一切发展为了人民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出发点。不管是历史、现在还是未来,无论在何时我们党和国家开展各项工作举措时,首先应考虑的就是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新时代更是如此,只有始终坚持正确的立场方向,才能指引社会主义朝着正确方向不断向前发展。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给人民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以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尤为重视的发展思想,而我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自从成立以来就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必须奉行的使命,在一切工作中都落实着群众路线。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直是治国安邦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发展至今,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党开展的一切工作就是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的,人民属性自始至终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属性。解决新的主要矛盾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从根本上来说要实现这一目标,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从而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在新时代必须坚定的站在人民立场上,进行科学决策和指导,这将始终指引着中华民族在新时代朝着美好的未来奋勇拼搏。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一直是不忘初心,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就是其必然逻辑。我们要永远致力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向往的理想生活,只有从人民出发,党和国家才能方向明确。这就是新时代一切工作的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也是全党上下永不改变的价值向导,是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初心。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实现方式

一切发展依靠人民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现方式。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不单单只是以往思想的继承,它还根据新时代、新任务不断丰富和发展。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发展目标的“最后一公里”,想要突破这个攻关时期,致胜的必然要素就是人民。所以,党和国家开展各项工作和计划都要尽可能的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蕴含的巨大主体力量,因而,实现发展依靠人民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落实:首先,要对人民的主体力量给予高度的信任就“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5]总而言之,一旦离开了人民群众一切皆为纸上谈兵。其次,充分激活并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经验,可以得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群众始终是创造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只有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才能将潜在的力量转化为现实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要想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就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自己动手劳动。的确如此,只有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内发动力才能产生出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最后,要充分组织、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人多力量大,但是倘若没有主心骨将其凝聚起来,便形不成合力,就如同散沙一般毫无力量。所以,必须广泛动员和号召人民群众更加积极、主动、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在党的指挥下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中,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要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而不能让群众当配角当观众”,[6] 真正成为主角的只能是人民群众,这样才能激发起其投身于建设的热情和力量。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目的

人民共享我们所创造的一切发展成果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致力于达到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人民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最终检验者,发展成果好不好,不是党员干部自己可以评价的,而人民才是唯一的评判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7]人民群众的全部社会实践与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为了满足利益的需求。因此,坚持人民共享一切发展成果最重要就是要致力于处理广大人民群众时刻担忧以及时刻关心的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各方面的利益都得到根本、切实的保障。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人民利益的重要性。这就是要求党和国家开展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实现全体人民进一步享受到所有发展成果,最终实现新时代我国取得的一切发展成果都由全体人民共享的最终目标。

二、新时代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价值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只有具有指导实践价值的理论才能彰显其生命力与活力。在新时代全党上下始终秉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理念,一切按照人民的意愿来谋化,在现实生活中着力解决人民所遇到的一切问题与难题,不断满足人民的需求,进而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不仅是新时代发展问题的倒逼所致,更是推进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发展所需。因而,党中央时刻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党和国家开展的各项工作之中,紧紧依靠着广大人民群众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度与满意度。总之,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所以能够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正是因为其伟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指引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曰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8]这一矛盾变化就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新时代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目的都是妥善解决好这一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就是要落实到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向往的美好生活,逐步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准确认识到人民在美好生活方面的需求发生了何种新变化,正确辨别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真正问题所在,从而在新时代才能将以人民为中心真正落实到党和国家开展的各项工作中,只有这样党和国家才能真正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和计划。

怎样才能创造出使人民满足的美好生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治国安邦所需要解决的阶段难题,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价值所在。在历史发展中逐步产生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它的指导下我们明确了方向,并且正在一步步的解决发展矛盾中关于平衡和充分的问题,始终致力于做到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与人民群众时刻建立紧密的联系,贯彻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积极深入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真正了解人民群众需求的变与不变,从而为解决人民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困难,从而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助力实现中国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古以来都是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奋斗追求,而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国梦的乘胜时期,就更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接续努力。回顾历史,党和国家始终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意愿与要求,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始终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尽力提升人民的归属感,从而激励亿万人民群众投身到伟大中国梦的建设中。实现中国梦首先就要努力实现每一个中国人的小梦想,这样一个个小梦想才能汇聚成国家复兴的大梦想。中国梦将全国各族人民结合起来,让大家一起凝聚成磅礴的力量,将国家、民族和个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既是国家梦、民族的梦,也是个人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9]。确实如此,离开每一个个体的努力,就根本形不成聚合的力量。只有人人都树立高度的国家意识,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将其自身的发展前途与国家的兴旺发达、民族的繁荣昌盛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中国梦的实现凝魂聚气。

在迈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时,要时刻着眼于人民的利益,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大公约数,激发全社会的活力与动力,不断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只有全国各族人民人人都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人都在为自己的美好梦想而努力拼搏,定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党就能带领着亿万人民向着中国梦的美好目标奋力前行,最终走向光明未来。“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10]这就是在明确的告诉我们: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是制胜的法宝,永远都要将为人民创造满意的生活作为我们党前进的目标。同时,我们还需明确要想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要有一个和平安定的国内、国际环境。要想统筹国内外环境,就更需要贯彻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在全球视野下,我们所说的“以人民为中心”并不只是中国人民,而是全世界各国人民,只有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才能将中国梦与全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连接起来,才能从全人类的高度来把握人类的共同命运,实现全人类共创美好未来的美景。

(三)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单单是远大的宏图,更是近在咫尺的奋斗实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是影响着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准,是决定着新时代我国发展任务完成状况的指标,是关系着人民生活发展进程的重要环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国家发展布局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决定性作用,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则贯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具体工作中,为实现这一目标指引方向。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这一时期开展的各项工作都事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不仅如此,十九大还给出了实现这些奋斗目标的具体办法,就是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面面俱到的贯彻到党和国家开展的各项工作与计划中。新时代为了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一奋斗目标,我们就需要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通过党和国家以及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奋力,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我们要牢记我们的小康是全面的小康,是一个都不能够少、一个都不落下的小康,尤其是要特别关注贫困地区的发展水平,这些地区才是真正的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展情况,只有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小康,才能算最终建成全面的小康社会。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表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11]也就是要求全党上下都要时刻秉承着一颗“以人民为中心”的心,时刻谨记在决胜时期,我们既要注重从治国理政的高度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打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又要全方位、高效地落实扶贫、脱贫工作,聚焦精准、精确扶贫,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以及人口的支持、扶持力度。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采取脱贫措施,找准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所在,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绝不是简简单单的数字扶贫或是虚假扶贫。不仅要逐步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更要通过给予人力、物力或是财力的支持,来鼓励各个农村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打造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业等项目,不断增强贫困地区人民的幸福感、自豪感以及归属感,最终将激发广大贫困人民的内生力量,建成没有贫困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小康社会。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美丽乡村、脱贫攻坚等一系列工作都是在帮扶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让人民真正享受到美好生活,这是党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践行。可以说,只有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来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真正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奋进,在新时代实现一个又一个发展目标。

(四)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提出了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提出就是在秉承宗旨、奉行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党的执政经验进行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不断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必要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时刻将人民放在心中,要时刻对人民群众负责,这就是新时代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迫切要求。对此,党和国家围绕着“人民”这个中心提出来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使人民自觉地围绕在党中央周围形成强大的力量,不断巩固着党的执政地位和基础。正如新时代我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一样,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人民”这一词提出来的,我们要明确广大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体;逐步缩小人民之间的发展差距是致力于达到的协调发展目的;绿色发展是关系着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的长远发展;开放发展则不仅让我国人民生活的更美好,而且力求世界各国人民都能友好相处;共享发展是实现更多的人民群众共同享有我们所取得的一切发展成果。总之,这些理念都是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最终都将落实在党的根本宗旨上,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一切发展理念的提出以及落实实施,都是在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践行,都反映了我们党在发展、建设中对其根本宗旨的奉行以及创新与发展。我党自成立至今,就立下无论发展到何时都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将此作为不变的真理。不管是提出的理念思想,还是执行的各项具体工作,都自始至终着眼于全体人民群众最切身、最根本利益的实现,让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最终形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血肉关系,这也正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原因所在。

在此基础上,我党开展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强调在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时要加强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既是对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成功的历史经验总结,又是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新时代对党治理国家的要求。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一直保持执政优势的致胜法宝,而与广大人民群众发生分离则是最大的执政危险,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就意味着全党将难以再与人民保持心连心的密切关系,也会永远失去其长盛不衰发展的生命力与活力,这就决定着党是否能赢得民心的关键。因此,我们党能否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关键在于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因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不断提高我党执政水平和能力的必要条件,所以,新时代我们要谨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与要求既是衡量党工作好不好的重要标准,也是提高党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参考。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决的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现到问题所在,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到人民所需,做到“投其所好”,才能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提高党的威信力和亲和力,从而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总而言之,这一切都在时刻要求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以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一切都从人民切身利益出发,真正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总之,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我党在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与创新,是指引党和国家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价值指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党上下都要将以人民为中心放在不能动摇的位置,在与人民心连心中走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未来。

参 考 文 献:

[1][7][8][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北京:人民日报,2017-10-28,(01)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0652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