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低段绘本教学的策略

 2023-07-07 08:07

论文总字数:8915字

摘 要

在小学低段进行绘本教学符合学生思维特点,能够落实课程标准的阅读要求。以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依据,可以采取适宜的阅读策略。从“兴趣激发和保持”方面来说,有大胆猜读策略、困难分解策略和联系生活策略;从“过程指导”角度来说,有先学后教策略、创设情境策略和合作策略;从“评价指导”角度来说,有教师评价策略、同学互评策略和自我评价策略。这些策略为绘本教学提供若干合适的操作建议。

关键词: 小学低段,绘本,绘本教学

Abstract: 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 of lower grades in primary school satisfies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of thinking, implementing the reading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On the basis of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and the humanist learning theory, we can adopt appropriate reading strategies. In the aspect of ‘interest stimulating and maintaining’, there is a bold guessing reading strategy, a difficulty decomposition strategy and a strategy of life education; in terms of ‘process guidance’, it includes the successively teaching strategy, the strategy of creating situations and the autonomous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strategy; in the aspect of ‘evaluation guidance’, there are strategies for teachers’ self-assessment and students’ mutual and self-cooperative evaluation strategy. These strategies offer several proper and practical suggestions to 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

Key words: lower grades in primary school, picture books, 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

“小学低段”指的是小学第一学段,即通常所说的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多在7-8 岁之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这一学段学生提出了明确阅读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5 万字。”[1]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 阅读水平低,这一任务难以完成。但是,如果在教学中引入绘本,情况就不同了。

绘本符合小学低段学生的阅读心理。小学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具体运算”阶段,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形象性思维、自我中心主义和想象力丰富。[2]他们善于从自己的视角认识事物,并且这些事物必须是他们所熟悉的、可感知的,所以具体形象的事物更易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趣。绘本正是这样“适合儿童”的事物。所以,研究小学低段绘本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综述

绘本就是英文所说的“picture books”,简而言之就是图、文共同讲述故事的书。绘本研究,国外起步较早,直到最近二三十年,国内才渐渐引入绘本,渐渐有了绘本教学研究,但多集中在幼儿园,小学阶段的研究还很少。总体上看,国内研究者对小学低段绘本教学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绘本的选择、绘本教学的目标定位和方法指导。

(一)绘本的选择

绘本阅读的首要环节就是选择好的绘本,2009年李忠玲老师和叶小敏老师提出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这是一次大胆的提议,但在小学低段绘本教学中,实施起来并不容易。2010年王林和余治莹合编的《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精选了25部绘本,如《小蓝和小黄》、《花婆婆》、《我爸爸》等,为教师选择绘本提供了参考。现在学者一致认为绘本的选择应师生合作完成。

(二)绘本教学的目标定位

绘本教学目标定位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的实施。2006年深圳市后海小学首次提出“悦读”这一概念,受到广泛关注。2012年李忠玲老师以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托,认为多元智力理论中的言语智力、数理智力、自然智力、社交智力均可作为绘本教学的目标,此提法别具一格。较为普遍的认识是:很多学者认为应围绕着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厘定绘本教学的目标。我们认为在当前教学实际情况下,这是合适的。

(三)绘本教学的方法指导

有关绘本教学指导方法上,目前有这样一些研究。

2008年徐雨燕老师在《谈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研究》中提出开展绘本阅读的四个途径:一、激发阅读兴趣,引领阅读之路;二、创设阅读环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三、培养书香家庭,拓宽阅读的空间;四、学生模仿借鉴,提高综合能力。[3] 她给出的建议是宏观的,在具体实施策略方面涉及甚少,且关注重点不在课堂教学上。2012年戴晓梅老师把绘本教学分为四个步骤:在游戏情境中走进绘本;在开放空间中解读绘本;在细节处理中演绎绘本;在互动参与中感悟绘本。[4]对学生走进绘本的过程作了生动的描述,但不具策略上的统整性。2016年田禾在《绘本故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中的教学策略探析》提出了两个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疑问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5]文章对于如何开展实际教学,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学界对“绘本的选择”“绘本教学的目标定位”并无多少争议,但有关绘本教学指导方法上,目前的研究还比较粗浅。本文将围绕 “如何保持学生绘本阅读的兴趣”“如何从学生情感入手建立绘本教学情境”“如何恰当评价学生的绘本阅读”等问题对小学低段绘本教学有所探索。

二、理论依据

在小学低段,如上所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喜欢阅读”“有感情地阅读”“在阅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些目标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小学低段阅读教学的人本主义倾向,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学生的阅读情感和自我体验上。笔者认为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能够有效的指导小学低段绘本教学。

(一)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人本主义提出有意义的自由学习,即学习者自发的,有意识的,全神贯注的参与学习活动。他们肯定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以人为本”。

绘本阅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应该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引导者,教师的教不能决定学生的学。只有学生主动投入到绘本阅读中去,亲自享受到绘本阅读的快乐,凭借自己的探索在绘本阅读中学到知识,教学过程才是有价值的。这就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自主感受绘本。小学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感性阶段,学生对绘本阅读的表达是最直观的感觉,感觉是人对事物认识的第一反应,这种反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对这一事物的判断和喜好。因此,在指导绘本阅读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对绘本阅读的感受,积极建构学生自己的绘本世界。

(二)教学观

建构主义强调教学情境的重要性,主张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建立一个学习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知识和感受探索知识的快乐。提出情境性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通达教学等教学方式,重视将学习放到真实问题和具体情景中。人本主义提出非指导性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而非命令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为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创造绘本阅读情境。

这种绘本阅读情境的创造应从学生的情感出发。人们常说“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这个时期的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教师提供的绘本教学情境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小学低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绘本阅读本身就很有热情。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点,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强化这种阅读兴趣。如果学生的绘本阅读指导能在这样自然而发的情感下开始,那么学生绘本阅读兴趣的保持也将是持久的。在绘本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情感特征,从学生的情感出发帮助学生走进绘本,了解学生的阅读感受,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绘本阅读的兴趣。

(三)评价观

人本主义主张自我评价,他们反对传统教学由教师进行评价的方式,主张让学生自己设计学习的目标,根据自己完成的程度进行自我评价。

课程标准对小学低段的阅读要求主要集中在激发学生阅读的乐趣,那么在进行绘本教学评价时,教师也应该考虑到学生阅读绘本时的感受和成长体验,而不应该用简单的对、错来判断,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评价和同学间互相评价的机会。这要求教师不能带着标准答案去“绑架”学生的理解,而要充分考虑学生在阅读时的具体感受。如学生从绘本阅读中感受到了快乐;从绘本阅读中感受到了新鲜的事物和想法;学生在自己的理解上把绘本复述的比较完整;学生回答问题时表达的很流畅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绘本过程的的成长体验,教师应该珍视,更应在评价中给以保护。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被倾听,更需要被肯定,每一次勇敢的回答都需要被鼓励,所以我们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开放的、个性的、多元的。

三、绘本教学的指导策略

根据以上学理和指导思路,笔者认为以下三个策略,即兴趣激发和保持策略、过程指导策略以及评价指导策略,能够有效的指导小学低段的绘本教学。

(一)兴趣激发与保持策略

绘本教学应该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继之以采取相应的策略来保持这种阅读兴趣。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绘本阅读兴趣,主要有“大胆猜读策略”“困难分解策略”;为了保持阅读兴趣可以采取“联系生活策略”。下面分别阐述。

1.大胆猜读策略

大胆猜读,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激发绘本阅读兴趣。很多绘本自始至终都暗藏着“神秘”,需要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探索。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绘本的时候,应适时地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猜测。

比如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故事围绕着毯子和约瑟成长的关系进行发展,毯子的每一次变旧都使读者禁不住去猜想爷爷会想出什么办法,为读者设置了很多悬念,非常适合猜读教学。其中有一段情节写到,当约瑟的外套变得又破又旧时,爷爷拿起剪刀喀吱、喀吱地剪,然后说道:“这块料子还够做……”,读到这里,教师应该停下来,让学生想象这件外套在爷爷手中会变成什么。等学生猜读后,再揭示谜底,可能此时的学生早已迫不及待,个个心情激动了。

2.困难分解策略

建构主义提出支架式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框架,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笔者将这一理论运用到绘本教学中,称之为“困难分解策略”。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在他的学习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先行因素的影响。”[6]他把这种先行因素定义为自我效能感,即人们对自己是否可以完成某一行为的预测,这种预测会影响行为的实施。在小学低段的绘本教学中,过于困难的绘本,学生的畏难情绪很可能影响到学生的绘本阅读过程,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这时候需要将困难分解,让学生逐步实现阅读期望,为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如《小蓝和小黄》是一本有关颜色混合后变化的科普绘本,因为涉及到抽象的光学原理,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易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困难分解策略,将不易理解的抽象知识转化为学生可感知的具体的形象。如可以根据绘本中光学原理将蓝色和黄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绿色的内容,先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粉笔末或蜡笔尝试,在此基础上,再开展绘本教学。这种巧妙分解困难的方法,不仅使学生避开了对晦涩科普知识的畏难心理,又利用了小学低段学生乐于动手的特点,从而激发了学生绘本阅读的兴趣。

3.联系生活策略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7]教育与生活是相互交融的,生活中有教育,教育中体现生活,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小学低段学生的已有经验几乎全部来自于他们亲身体验过的生活,要让学生对绘本阅读产生共鸣,教师不仅要选择体现学生生活的绘本,更要引导学生把从绘本阅读中获得的体验和启发应用到他们平时的生活中。

例如绘本《大卫上学去》讲述的是顽皮的学生大卫初入学时在学校“学规矩”的故事,大卫做的事情就是学生当下的生活,极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进行这堂绘本教学课的时候,教师先引导学生关注每一幅图画的细节,大卫在做什么?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老师为什么一直说“大卫,不可以”?放慢阅读的节奏,慢慢引导,让学生细致观察画面,师生深入交流。学生很快会发现,每一次“大卫,不可以”的背后,是教师对他成长的关爱。然后采用情境阅读法,同学间合作学习,一个扮演老师,一个扮演大卫,像绘本中一样教调皮的大卫学规矩。最后让绘本“介入”学生当前的生活,讨论“我们的班级,该不该有《大卫上学去》中那些规则”,引导学生对班级规则进行调整和修改,收获更多的学习体验。

我们认为,这种联系生活的阅读策略,使得绘本与生活实现了无缝对接,对学生阅读兴趣的保持有很好的作用。

(二)过程指导策略

1.先学后教策略

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8]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有利于教师把握学情,开展学生个性化的绘本阅读。所谓“先学后教”就是指在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绘本内容之前,提供给学生自己阅读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自我阅读和摸索,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走入绘本内容,从而留下深刻的阅读印象。然后教师有针对的根据学生的困难点和阅读兴趣点进行指导,这是教师了解学情的必要手段。

如绘本《月亮的味道》讲得是小动物们通过合作尝到月亮味道的故事,主题明确,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读绘本,然后交流感受。这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自我表达的机会,教师还可以了解到学生阅读绘本时的关注点和喜爱点。抓住学生对小老鼠的喜爱之情,然后教师以此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高高在上的月亮,最后竟会被体型最小的老鼠给掰到呢?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阅读加以引导,由此进入绘本教学。

2.创设情境策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在一定情境之下进行的,并且提出抛锚式教学,人本主义也强调要给予学生适当的环境。因此教师在进行绘本阅读指导时需要通过创设巧妙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是绘本中的人物,增强他们的直观体验。笔者认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参与绘本演绎,再现绘本内容,通过身体的表演去感受、理解绘本故事。

比如在学习《小熊不刷牙》时,学生和小熊均有被爸爸妈妈逼着刷牙的体验,他们讨厌刷牙,觉得麻烦。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没有牙齿的小熊看到喜欢吃的坚果,鲜鱼,还有干蘑菇时的情景。学生为了表演的生动,就会设身处地的想象没有牙齿的小熊想吃却吃不了的痛苦,努力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模仿,这种直观体验可以超越说教的力量,帮助学生建立刷牙的意识,加深记忆。

3.合作策略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小学低段的学生喜欢和别人分享,尤其爱与同龄人交流。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动和分享,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分享后的成就感,还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听取别人的意见,创造多元解读的绘本。小学低段绘本阅读需要生生、师生间的多元交流。

例如《逃家小兔》中兔子妈妈和小兔子的奇妙对话,“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文字回环往复,富有韵味,充满了诗意,足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兴趣盎然。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阅读,一个读小兔子的话,一个读妈妈的话,小组间互评,比比谁读的最有表现力。同学们通过合作朗读的方式,不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了绘本的内容,同时在交流中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

(三)评价策略

恰当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反之,则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阻力,绘本教学需要正确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9]本着小学低段绘本阅读“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评价理念,笔者认为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法是有效的。

1.教师评价策略

教师的评价是小学低段学生阅读活动的重要动因,教师评价的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日后的学习状态。及时评价能够加深学生对获得的学习成就感的记忆,能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增强学习的信心。在绘本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可以是口头语评价,也可以用体态语言进行鼓励。总之既要贴切真实,更要及时多样。一句你很棒、一个点头、一阵响亮的掌声等,这会让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极大的鼓舞,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绘本阅读中。

例如绘本《蜡笔小黑》是关于许多蜡笔作画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图画的结构,先引导学生观察画纸的变化:从一张白纸,到五颜六色,再到乱七八糟,一片黑暗,最后变成绚丽多彩的烟花。然后抛出问题,整个过程,谁的贡献最大?可能学生有的说,铅笔哥哥;有的说,蜡笔小黑。他们说得各有道理,也各有缺失。教师需要作出及时的评价,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如说:你很细心,发现了小黑的用处,但是你再想一想只有小黑的努力,我们能看到五彩的烟花吗?及时的评价,能够给学生积极投入思考的暗示。

2.同学互评策略

在小学低段绘本教学评价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同伴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发挥同伴的评价作用,可以使学生学会欣赏别人,更能激发学生互助学习的动力。洛克主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与其让孩子记住规则,还不如给孩子树立榜样。”[10]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在同伴中树立的榜样,更易引起学生的认同感。

例如《我家是动物园》讲述得是小猴子祥太对自己和家人的介绍,内容简单,文字浅显。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祥太的口吻介绍自己和身边的朋友,然后让学生自己请朋友评价。通过同伴的夸赞,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成功体验,而且学会了欣赏他人的优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8915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