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笔下的扬州-以《全唐诗》为中心的考察

 2023-05-17 08:05

论文总字数:18806字

摘 要

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扬州主要有维扬﹑江都﹑广陵﹑芜城之称。作为威尼斯式的水城,运河水路交通发达,尤其是伊娄河的开凿在保障漕运畅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全唐诗》看,扬州稻作农业分布广泛,手工技艺尤其是铜镜技艺高超,商业繁荣。唐代扬州城区形制发生新的变化,罗城应运而生;坊市布局突破时空限制。

关键词:唐代;扬州;全唐诗

Abstract:In the Poetry of Tang dynasty, Yangzhou is mainly known as Kweiyang, Jiangsu, Gangling, Watching. As the Venetian Watertown, canal waterway traffic developed, especially the Yolo Riv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keeping the grain transportation unimpeded. Yangzhou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not only displays in rice agriculture widely distributed; the superb craftsmanship skills especially bronze mirror and in the prosperity of the business. Yangzhou city shape and the city layout change, Lunching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fang city layout break through the limit of time and space.

Keywords:Tang Dynasty, Yangzhou,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

目 录

一、《全唐诗》中的扬州称谓 4

二、《全唐诗》所见扬州的运河水路交通 6

(一)威尼斯式的水城 6

(二)伊娄河的开凿 8

三﹑从《全唐诗》看唐代扬州的社会经济 10

(一) 分布广泛的稻作农业 10

(二) 技艺高超的铜镜制作业 11

(三)繁荣昌盛的商业 12

四﹑从《全唐诗》探索扬州城区形制与坊市布局的变化 15

(一)“罗城”应运而生 15

(二)坊市布局突破时空限制 16

结 语 18

参 考 文 献 20

致 谢 22

近年来,学术界对唐代扬州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随着考古的新发现,有关唐代扬州的研究日趋深入。早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学者安腾更生就著有《唐宋时代扬州城的研究》,可以说是研究扬州城的开篇之作。此后,许多学者对唐代扬州进行了深入研究,代表性著作如蒋忠义的《唐代扬州河道与二十四桥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朱福烓的《扬州史述》(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的规模与形制﹑河道与桥梁﹑中外文化与经济交流﹑扬州铸镜﹑胡商等方面,不仅视角开阔,研究方法多样,而且见解独到。李廷先的《唐代扬州史考》论述了唐代扬州农业﹑手工业﹑商业﹑寺庙﹑诗人与扬州等诸方面,奠定了唐代扬州地方史研究的里程碑。虽然唐代扬州研究成果颇丰,但史料运用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全唐诗》中描写唐代扬州的诗句颇多,本文以《全唐诗》为主要史料,结合其他文献史料及考古发掘资料,阐释并探究唐代诗人笔下扬州的历史变迁与社会发展,为唐代扬州社会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与路径。

一、《全唐诗》中的扬州称谓

地名称谓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地理客体的名称,具有社会性,有着特定的文化含义。对于城市而言,它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凝聚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彰显出这座城市的内涵,展示着这座城市的魅力,更是这座城市诞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因此,厘清扬州称谓变化对历史文化名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据《全唐诗》统计,唐代诗人笔下的扬州称呼主要有维扬﹑广陵﹑江都﹑扬州及芜城,具体情况列表如下:

表1 《全唐诗》中扬州主要称谓一览表

地名

诗句

资料来源

维扬

维扬吴楚城。

卷19刘希夷《相和歌辞·江南曲八首》

前程入楚乡,弭棹问维扬。

卷154萧颖士《舟中遇陆棣兄西归数日得广陵二三子书知迟晚次沙垫西岸作》

广陵

广陵实佳丽,隋季此为京。

卷328权德舆《广陵诗》

客游广陵郡,晚出临江城。

卷355刘禹锡《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

江都

江都宫阙,清淮月映迷楼。

卷892韦庄《河传》

炀帝都城春水边,笙歌夜上木兰船。三千宫女自涂地,十万人家如洞天。

卷535许浑《送沈卓少府任江都》

芜城

莫爱广陵台榭好,也曾芜没作荒城。

卷697韦庄《杂感》

金谷诗谁赏,芜城赋众传。

卷456白居易《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二十四韵》

草玄寄扬子,作赋得芜城。

卷816皎然《兵后与故人别予西上,至今在扬楚,因有是寄》

首先,维扬是扬州区域最早的称谓。这一称呼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其云:“淮海惟扬州”,后人据此指称扬州及其附近区域。维扬区域在历史时期归属多变,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春秋时期楚威王伐越,“尽取故吴地至浙江”[2]卷41 P1751。据《太平寰宇记》记载:“七国时属楚。秦灭裂楚,为九江郡地。”[3]P272刘希夷有感于这段历史,发出了“维扬吴楚城”[4]卷19 P203的感慨。萧颖士收到来自扬州的书信,回忆起数日前在扬州的情景:“前程入楚乡,弭棹问维扬”[4]卷154 P1595。诗人未提扬州,却问维扬,可知维扬也是扬州的别称。可见,维扬最初是一个广泛的地理概念,其疆域“实兼今苏﹑浙﹑闽﹑赣﹑皖数省”[5]P3。大概到了唐代成为扬州的别称。

其次,广陵与江都均与隋朝有不解之缘。《史记·六国年表》载,楚怀王十年,“楚城广陵” [2]卷15 P731。即在邗城的基础上再次筑城,自此有广陵之称。据传因为忌讳“广陵”(杨广之陵)之称,隋朝将其改为江都。但据《太平寰宇记》载,江都之名,源于西汉。“项羽封英布,高帝封其兄子濞。景帝四年,更名为江都国。自此或为郡,或为国。废置不恒”[3]P2441隋朝曾在此建立宫殿,作为陪都,“炀帝改为江都郡,移于坊内,于州置官。號江都宫。”[3]P2441权诗与韦诗描绘了隋朝江都宫奢侈繁华的生活场景。刘诗中的广陵郡,始于唐天宝年间。天宝元年“改为广陵郡,依旧大都督府”[3]P272。乾元元年“复为扬州”[3]P272,至此扬州之名正式确立。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8806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