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地鸡毛》中知识分子的困境与挣扎

 2022-01-20 12:01

论文总字数:18809字

目 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2

1 新写实下的卑琐生存…………………………………………………3

1.1应时代之新的新写实小说……………………………………………………………………3

1.2鸡毛人生:生存的琐屑与荒诞………………………………………………………………3

2 精神世界的逐步崩塌…………………………………………………4

2.1权力对人格的侵蚀……………………………………………………………………………5

2.1.1老婆工作:隐藏的反讽…………………………………………………………………5

2.1.2孩子入托:权钱的倾轧…………………………………………………………………5

2.2权力寻租的恶性循环…………………………………………………………………………6

2.2.1无处不在的权力滥用……………………………………………………………………6

2.2.2权力帮凶:心灵的异化…………………………………………………………………6

3反思中的抗争……………………………………………………………7

3.1面对老师:知识分子的沉沦与挣扎…………………………………………………………7

3.1.1小林老婆:情感的沉沦…………………………………………………………………7

3.1.2小林:思想的挣扎………………………………………………………………………8

3.2深厚的文学意义………………………………………………………………………………9

3.2.1刘震云和鲁迅:20世纪末与初的共通血脉……………………………………………9

3.2.2与时俱进的批判继承…………………………………………………………………10

结语………………………………………………………………………13

参考文献…………………………………………………………………13

致谢………………………………………………………………………15

论《一地鸡毛》中知识分子的困境与挣扎

马英杰

,China

Abstract:Liu zhenyun's novel "chicken feather" is the work of the new realistic novel, "zero emotion" depicts the trivial life of the main character, presents the survival status and mental trajectory of intellectuals in the new situation of market economy. The chilling irony is the struggles of humanity and the author's critical stance under the "light of the chicken feather". Liu zhenyun and lu xun carried out a collision of thoughts through time and space, stirring up the dark flow of the ideal feelings and the predictable resistance. Xiao Lin is not a born individual, he follo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mag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ry intellectuals,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changing times, serves as a major link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Key words:New realistic novels; Destruction and struggle; Liu zhenyun and lu xun; critically inheriting

1新写实下的鸡毛人生

1.1应时代之新的新写实小说

80年代中后期,新写实小说作为一股创作的潮流继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出现后风靡于中国文坛。1989年6月《钟山》文学丛刊以较大的篇幅,颇有声势地推出了“新写实小说大联展”,该栏目的卷首语称:“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的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实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借鉴、吸收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1] 从该描述,结合具体作品,明显可以感受到新写实小说更新了传统对于“现实”的理解与表达方式。不再如传统的写实那般将现实生活进行加工处理,以表现出明显的意识形态、反映出生活背后隐含的本质。不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以碎片化生活流的方式取代了传统以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贯穿的叙事结构模式,消解了崇高与澎湃。转而用“零度情感”把零散的、细碎的、平面化的日常生活片段“冷漠描述”, 将凡尘俗世中小人物生存中的琐屑以近乎赤裸的方式呈现出来,将其尴尬、无奈、挣扎、沉沦展示得淋漓尽致。

新写实小说产生和发展可以说是当时大社会大背景的使然,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因素。八十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的成果已经初步显现,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化时期。社会的重心开始从政治转向经济,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直至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俗化、快餐式、充满欲望的生活,让人文精神开始迷失,让理想追求开始被放逐。原先满怀抱负的知识青年也在现实与个性的夹层中挣扎着渐趋沉沦。现实生活的世俗化,消解着作家的精英意识,也消解着作家的启蒙精神。于是,作品的叙述主体也在发生改变,由启蒙的精英者变为世俗民众。[2]众多新写实小说家普遍采用客观冷静的旁观者立场去展现原生态的生存状态 ,隐匿了作者的价值立场与感情介入。在 “毛茸茸”的生活流中传达作者的思考与追问,在生存的无奈中体现生活的坚韧。

《一地鸡毛》应运而生成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甚至其题目正是对于新写实小说的直观解释。主人公小林生活时代的中国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急速发展社会急剧变动的环境里,新的信仰还未形成,旧的价值观却已被时代抛弃。小林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社会责任感、崇高使命、远大理想逐渐让位于对物质生活、功名利禄的渴望,一切落入俗套。他的困境与挣扎,不仅体现了新写实作品的深刻内涵与独特魅力,还以冷静的语调娓娓道来了国家变迁的沧海桑田,透过历史的眼眸在转换的时空里让人体会到作品厚重的人文意蕴。

1.2鸡毛人生:生存的琐屑与荒诞

小说由一斤豆腐变馊开场,继而引发发生于大学毕业后作为公务员的小林身上的一个个切片式生活场景。由这斤变馊的豆腐,自然地引出了小家庭中两夫妻老是为鸡毛蒜皮小事吵架的情境。曾经安静而富有诗意的老婆,不过几年就已变成一个爱唠叨、不梳头、还学会夜里滴水偷水的庸俗妇女。接下来便是一连串看似不大却随时晃悠在生活中的庸俗琐屑之事,提醒小林自己困窘寒酸的处境,损耗着其个性精神。因为家住得离单位远且没班车,老婆决意要调单位,然而无权无势又不知晓个中门路的夫妻俩聪明反被聪明误,没调成。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夫妻俩想尽办法没办成的窝心事,不过是头头的小姨子搬了个家就沾了光解决了。孩子生病了,保姆只顾自己不干事害得孩子病情加重,又让小林很窝火。但是,畅想一下九月,孩子入托辞退保姆,老婆上下班问题解决,小林就又马上高兴起来了。去买鸭子偶遇了老同学,两人寒暄后约定了小林去帮忙卖鸭子,看着到手的人民币买衣服买吃的能让老婆女儿都开心他觉得面子真的也就那么回事。年轻时曾给大领导喂过马的查水表老头来求小林办事,这事对于小林来说很好办,但这时的小林已经深谙其中门道了,还顺带收了个微波炉。孩子不愿意去上幼儿园,原来是因为小林夫妇元旦没有给老师送炭火,于是小林跑遍全城高价买到炭火送给老师让女儿恢复了正常,女儿一恢复正常全家也就高兴。

生活碎片随意无序的排列组合下,生存的卑琐与压抑滚滚而来。而这无止尽的鸡零狗碎却正是生活的真面目,极具销蚀性地吞噬着人们的个性、尊严、良知。在单位加班车 “沾光”、孩子当 “陪读”事件中,小林得知真相前后的心理反差,更讽刺地加剧了生存的荒诞。

正如作者在《磨损与丧失》一文中说的:“生活是严峻的,那严峻不是让你上刀山下火海,上刀山下火海并不严峻,严峻的是那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琐事……生活固然使我们一天天成熟,但它也使我们一天天衰老、变假,一天天远离‘我们’自身。”[3]正如其所言,于是温水煮青蛙,到最后便盖着鸡毛舒适得度年如日。鸡毛与皮屑混乱琐细却倒也柔软舒服容易,让人渐渐沦陷其中。就像社会上的事,只要你学着去弄明白那些道理,按那些道理办事,一切也是很简单的。可是在这荒诞的世界里,渺小的个人往往难以掌控自己的人生,主动的选择里掺杂了太多的被动与无奈。芸芸众生总是逃脱不了命运的作弄,从一无窒碍的初心逐渐到言不由衷的萎顿。小林也是如此,在外界的不断刺激下终于面缚舆榇,从最初消极的被迫接受到最终同流合污式的认同与参与。

2精神世界的逐步崩塌

小林大学毕业之初也曾是踌躇满志、心比天高的热血青年,他有着大理想大追求,爱读书做笔记,根本不把单位里复杂的关系、高高在上的领导放眼里。到最后,却成了只要能喝瓶啤酒吃点烤鸡就没什么不满足的小市民。这个中缘由不过是,物欲横流大环境下的物质欲望取代了最初的志向,权力重压下枯燥乏味的世俗生活磨灭了崇高的理想。其中,权力对于人精神的压迫和意志的消解表现得尤为突出。福柯认为,权力广泛存在于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它不是具体的某样存在,却聚集了的各方面的力量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处,在人类活动人类关系中发挥着个人意志无法把握的巨大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官本位”历史悠久的国家,数千年封建专制统治将权力推到了最高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一传统并没有因“现代化”而衰退消失,反而借助“现代化”的东风更加招摇。《一地鸡毛》展现了权力对小林全方面无死角的侵蚀。小林作为一个已被边缘化的小知识分子,在卑微的生存中窥视权力,揭开了权力神秘的面纱下道貌岸然的模样。小林单位领导、幼儿园园长、幼儿园老师等都带着“官本位”思想的烙印,随着社会的开放“发扬光大”,对权力极度崇拜又极度利用。对小林的生活和内心都造成巨大的冲击,对其心灵扭曲直至异化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受其深刻影响后小林便放下骄傲随波逐流,也当起了权力的拥护者,这在帮查水表老头办事收微波炉的事件中有着深刻的体现。

2.1权力对人格的侵蚀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8809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