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中心理病症剖析及其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启示

 2022-01-19 11:01

论文总字数:18299字

目 录

1引言 4

2犯罪大学生与拉氏相似的心理病征 4

2.1矛盾的自我意识 4

2.2交际障碍型性格 5

2.3脱离现实的期望值 6

3不同的社会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衍变 8

3.1从反抗心理走向报复行为 8

3.2 欲望型动机代替贫穷之恶 9

3.3 道德谴责演变成网络暴力 10

4对家庭、学校、社会的启示 11

4.1父母需要一颗“平凡心” 11

4.2学校走出“精英教育”误区,加强理论指导 12

4.3警惕过度物质化,加大人文关怀 13

5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罪与罚》中心理病症剖析及其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启示

范钇君

,China

 

Abstract:Raskolnikov, the central figure of Dostoevsky's 《Crime and Punishment》, created the "ordinary and extraordinary" theory, which shows the spiritual crisis of the Russian intellectual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oda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ist economy, the similar mental problem has appeared in the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owing to various social reasons, which has arouse people's concern and reflection.we are trying to get some inspir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 by analyzing the tragedy of Raskolnikov and some recent extreme cases.

Key words: Dostoevsky; Crime and Punishment; mental disease;ordinary;Raskolnikov

1引言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极具现代性的作家[1], 他的作品在今天的中国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亲切的共鸣感。《罪与罚》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一部现代人心灵的史诗。《罪与罚》是陀氏在中国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文中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作为青少年成长的反面典型,代表了知识分子身上的精神危机,他的“罪与罚”也不断地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反复上演。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犯罪案件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之一。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案例占了刑事犯罪的70%-80%左右,其中高达17%是大学生犯罪案件[2]。大学生犯罪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异常严峻的社会问题,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态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本文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来对比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悲剧,力图得出一些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启示和解决途径。

2犯罪大学生与拉氏相似的心理病症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创作的时候,都会选取一些具有典型性的人物。拉斯科尔尼科夫也不例外,他是19世纪俄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贫困而清高、善良而麻木、热爱思考却缺乏行动力。陀氏一向自称“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是公认的心理描写的大师。在《罪与罚》中他精细刻画了这位大学生在整个心灵博弈流程中的状态和转变,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心灵世界的最好范本。

2.1 矛盾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认识,即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包括生理、心理等方面。正常的、健全的自我意识具有内在一致性,主观的自我和客观的自我必须处于同一认知下。但是如果自我意识处于矛盾、甚至分裂的状态,一个人就无法拥有内在一致性,往往会出现意识的分裂。就像拉斯科尔尼科夫一样,他完成了恐怖的谋杀,用斧头劈死了老太婆及其表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杀人犯,残忍冷酷。如果说他杀害老太婆,是因为憎恨老太婆的贪得无厌和狡诈,但是接着又杀害了老太婆的表妹就完全说不过去了。这个可怜的老姑娘和拉斯科尔尼科夫一样也是一个被压迫、被侮辱的对象,她常年处于老太婆的折磨和劳役之下,没有生存的尊严和为人的自由。拉斯科尔尼科夫之所以也谋杀了她,只是因为这个可怜的倒霉女士无疑闯进来他的作案现象,拉斯科尔尼科夫必须麻木不仁地解决掉了这个唯一的目击者。如此嗜血无情,如此草芥人命,拉斯科尔尼科夫在这起谋杀中表现得完全就是一个邪恶的恶魔。

陀氏在全书的前半部分,细腻真实地交代过日常的拉斯科尔尼科夫,一个谋杀案之外的拉斯科尔尼科夫。他是否也是一个穷凶极恶的青年,一个明显的潜在杀人犯呢?显然不是,拉氏寄居在圣彼得堡的一位穷苦大学生,就读于法律专业,因欠缴学费已辍学多日。但是他还是表现出善良、古道热肠等美好品质。比如他曾在路上碰到过一个衣衫不整的醉酒女孩,并发现有人尾随该女孩身后意图不轨,就叫来警察说明情况,并从仅有的钱中拿出几卢布叫辆车安全把这位小姑娘送回家中。这个女孩与他素不相识,他自己也处于窘境,但他依然自发地关心、保护她。这种善良、热心的品质本就难得,况且在拉氏异常悲惨的境况中,他依旧可以守住自己初心,实在令人钦佩和感动。还有像用自己仅有的钱救助重伤的马尔美·拉多夫等义举,都证明这不是一个歹毒心肠的年轻人,他也有善良助人、富有同情心、乐于自我奉献的一面。

谋杀完成之后,拉斯科尔尼科夫除了恐慌之外,一直在拷问、折磨自己的灵魂。他的心中充满了关于谋杀的各种争议和质疑,他反复询问自己“我怎么可以这么做呢?”“我到底做了什么!”。面对许久不见的母亲和妹妹,他甚至都没有勇气去接受她们的拥抱和关心。他惊恐地发现自己再也不能像曾经那样自然地表达爱、接受爱了。他一动不动地站着,好像是一个死人,他极力从亲人的怀抱中挣脱出来,却被误认为身体不适,于是母亲和妹妹愈加关心起他来。但是现在这种关爱对于拉斯柯尔尼科夫而言,简直就是最残酷的惩罚、最尖锐的讽刺。杜尼娅说,“我们让他觉得痛苦,这可以看得出来”。最后拉斯科尔尼科夫通过这种残忍的自我折磨意识到自己身上的“罪”,他渐渐地向索尼娅靠拢,自觉地选择了赎罪的道路。

整个“罪与罚”过程,我们也可以看到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自我意识是充满矛盾的,他不是典型的反面人物,他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他始终在两者之间不断地做出选择。贯穿于整本书的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心灵博弈,其根源就是他自我意识的矛盾和对立。

发生在八年轰动一时的药家鑫案件中也。药家鑫事发当年就读于西安音乐学院,是该院的一名大三学生,他驾驶私家车返校途中无意撞伤受害人,但他发现了受害人已看见自己的车牌号,担心日后会有无穷的麻烦琐事,竟折返出事地点从车中拿出利器连刺受害人八刀,最终致其死亡。事件一被披露,就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全国人民都对这个大学生残忍麻木的举动感到震惊和愤怒,此案件在社会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最后当事人药家鑫得到的判决结果是死刑。出乎大众意料的是,西安音乐学院有400多名师生在之后的一次审判中出庭为药家鑫求情。我们暂时不去讨论这次出庭师生中有多少是自愿,有多少是出于别的原因。但校方呈列出来的药家鑫的各种证书和奖状确实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网上爆料和当日的师生回忆都一致表明,药家鑫平时是一个脾气温和、待人友好、成绩优异的好同学、好朋友、好干部。无疑,在案件之外,药家鑫的品性绝非是恶人之流,但他在案件中捅在受害者身上的八刀却也是狠毒至极,之后他也在狱中写下过忏悔书,完全意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是多么丧失人性、不可原谅。药家鑫被判死刑是否过重,到今日还有人不停地争论,当事人药家鑫本身就如同拉斯科尔尼科夫一样,不单纯是一个反面人物,在谋杀中和谋杀外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甚至是矛盾对立的“自我意识”,所以对药家鑫案社会上也是众说纷纭,多种观点各执己见。

2.2交际障碍型性格

“在大学里几乎没有什么朋友,他躲避一切人,不与任何人来往,也厌烦别人来找他。因而,大家也就很快不再理睬他了。无论是同学聚会,无论是闲谈聊天,也无论是娱乐活动,总之他一概什么也不参加。”拉斯科尔尼科夫为人孤僻,有交际障碍。即使在路上碰到大学里唯一谈得来的朋友拉祖米欣,也会莫名其妙地装作看不见,故意绕着路走。这样,尴尬的拉祖米欣也只好装作没有看见,免得打扰了他。其实拉斯科尔尼科夫不是一个不值得交往的同学,他学习努力,成绩拔尖,备受班里同学的尊敬,所以他的同学也是非常乐意和一位具有良好学习品质的同学交往的,但是拉斯科尔尼科夫面对他的同学时,却总表现得非常清高、目空无人,导致他的同学都觉得在他眼里,他们就是一群无知的孩子,他瞧不起他们的“低级”兴趣和品味,渐渐地拉斯科尔尼科夫也就被同学们孤立了。

拉斯科尔尼科夫仿佛是一个不需要朋友的人,然而在谋杀完成之后,他唯一找的人还是拉祖米欣,他说“除了你,我不认识旁的能帮助我的人……帮助我……因为你比他们大家的心肠都好,也就是说比他们聪明,能够全面地考虑……”他肯定了拉祖米欣的美好心灵和优异的人格,也一直将他视为大学里唯一的好友,并且相信他们之间的友谊,所以才会在谋杀后第一时间找到他,但拉斯科尔尼科夫接着又说,“我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和帮助,包括你。够了,我一个人可以……”。很显然,拉斯柯尔尼科夫来找拉祖米欣,就是需要从朋友这里得到帮助和安慰,但他明显前后矛盾的发言和他一贯的交友行为都表现出拉斯科尔尼科夫在社交中焦躁、矛盾、逃避的心理,这是典型的交际障碍心理。这种心理让本来就多思聪颖的拉斯科尔尼科夫在困境中选择把自己封锁在沉思中,他一日一日地躺在出租屋里沉思,甚至走在路上就习惯喃喃自语,最后他创造出“平凡与不平凡理论”,陷入了一个理论的死胡同,造成了谋杀的悲剧结果。

广州某大学大三学生黄某在深夜连砍五人,此案件被报道后,有相关同学透漏黄某性格内向,为人孤僻,喜欢独来独往,很少有什么朋友,平时就喜欢玩电脑游戏。这个信息之后也得到了黄某的确认,他告诉警方自己在大学里根本没有朋友,看着同学们出去聚会、参加社团都很羡慕,有时候宿舍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所以常常会感觉到很孤独,所以会选择打游戏来打发时间。他也曾尝试过出去结交新的朋友,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到了大三,各种学业和实习的压力都让他觉得喘不过气来,但是他没有任何知心的同龄人可以倾诉,父母又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常常与自己发生争执,所以他由之前的孤僻发展到后来的厌世心理。他被逮捕后说:“我砍死人后,又对警察说些挑衅的话,就是为了激怒他们,以求能够当场击毙我。”黄某面对最后的法院判决,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只是再次提到自己求死的心情。面对五位受害者,黄某说,“他们与我素不相识,这是我的错,我伤害了他们,我接受法律的惩罚。”黄某作为此案件中的施害者,也是一位可怜人。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生来就需要各种社会关系的支撑,才能感觉到真实的存在感,友情、亲情都属其中。但是如果一个人有交际障碍,无法真正融入群体或社会,总感觉自己生活在边缘地带,没有一种被他人、社会需要的感觉,会极易产生厌世或者反社会的心态,就像黄某和拉斯柯尔尼科夫一样,这种交际障碍恐怕也是当下很多年轻人都沉迷于网络的原因之一。

2.3脱离现实的期望值

拉斯科尔尼科夫很喜欢思考,所以他总是在狭小的出租屋里像一个口袋一样整天躺着,送饭的女仆问他为什么不去教书了,整天宅在公寓里,啥事也不干。他严肃地说自己在工作,所谓的工作就是指思考。女仆被他的回答逗得大笑起来,前仰后翻,接着又问他有没有想出赚很多钱的方法了,拉斯科尔尼科夫不屑一顾地说反正不是教书,教书他才瞧不起,一个月才赚几个戈比,派不了什么用处。还跟女仆透漏自己想的是怎么发大财。这段可笑的对话暗示着拉斯科尔尼科夫对自己的定位很高,但是这种定位和他的现实情况完全脱节。他自己早因没钱交学费辍学多日,又因房费拖欠问题被警察局传讯过,但是他仍然喜欢在“斗室”里做着自己的好梦,不愿意去教书,而是幻想一下子赚大钱。这样,经济上的压力完全转移到了母亲和妹妹的身上,也就造成了妹妹委身卢仁的选择。在这个选择之前,他的母亲也曾抵押过多次“养老金权”来给他筹借生活费。不仅他自己的定位过高,他家庭对他的希望也同样不切实际。在母亲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是他是百依百顺的,甚至母亲还打算委屈妹妹的姻缘来成全哥哥的学业,另一方面妹妹对这种牺牲竟然也选择了妥协的态度。母亲在信的一开头就表达了对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期望“你知道我是多么爱你;你是我们的,是我和杜尼娅唯一的亲人,你是我们的一切,是我们的全部希望,我们的一切期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3]。之后在信尾,母亲表达了自己和妹妹对拉斯科尔尼科夫毫无保留的爱以及重复了一下开头的期望,“你要爱杜尼娅,你的妹妹,罗佳;要像她爱你那样爱她,你要知道,她对你的爱是无限的,胜过爱她自己。她是天使,而你,罗佳,你是我们的一切——我们的全部希望,全部指望”[3]。一头一尾,首尾呼应,我们可以得知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母亲和妹妹都在他身上寄托了非常高的期望。

这种现象在当下大学生身上也异常突出,这个群体的主力军是90后“独生一代”,他们在享有绝对“话语权”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父母长辈过度的关爱是这一代身上明显的特点。同时,他们也承担了父母长辈的过高期望,承担着“光耀门楣”的家庭重责。看看马加爵—“加官进爵”,张华富—“荣华富贵”,就知道他们的父母和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母亲一样都将孩子视为家族的全部希望,全部指望。但是这种不切实际的定位是否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成才呢。他们含辛茹苦地将孩子培养成“天之骄子”—大学生,却没想到自己的宝贝孩子在梦寐以求的校园里不但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还同时搭上了一条甚至几条同样、年轻生机蓬勃的无辜生命。29岁的宋成也是这种过高期望下的受害人,但他也是一起故意杀人案的作案人,而且当时他只有15岁。他逃匿了整整14年,他说自己在这14年里都活在黑暗之下,不敢结交朋友,总觉得有人在看自己,晚上也不敢睡觉,在看守所里是他14年来第一次体会到了一觉睡到天亮的感觉。15岁的宋成就读于当地最好的高中,本二率高达90%左右,而宋成的成绩更是稳居班级前5,所以是很有希望考取北大清华这样的知名大学的。所以父母和老师都对他寄予厚望,尤其是父亲,对他非常严格。如果宋成做错了事情,他的父亲可以讲上两个钟头不重复的道理,宋成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任何负面情绪或退步表现都会让父亲感觉到十分伤心。直到高中毕业,他能记起的最后一次在外玩耍是他小学时放学后在河边玩石子,之后父亲就再也不许他“浪费时间”了。宋成的母亲也希望儿子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业上,所以中学,她还在给宋成打洗脚水、陪写作业。多年以来,对父亲权威的恐惧和对母亲苦心的成全都让宋成养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如果被我爸妈知道了会怎样?这位自己都已经升级为父的男子说起那种恐惧感,竟然在审讯过程中,失声痛哭了起来,他说这种恐惧感来自于“父母沉重的爱”和“害怕让父母失望的压力”。所以他在面对一位偶遇自己行窃过程的陌生老太时,感觉脑子一片空白,所有的想法不过是这件事决不能被我父母知道,我必须让她闭嘴。就这样,一位曾经的“天之骄子”在15岁那年便早早地结束了自己本该正常、快乐、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8299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