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吃”的隐喻研究

 2022-01-19 11:01

论文总字数:15110字

目 录

1引言 1

2 关于“隐喻”现象的文献综述 1

2.1西方隐喻学研究综述 1

2.2国内隐喻学研究概述 2

2.3“吃”的隐喻研究现状 2

2.3.1从句法、语义角度进行研究 2

2.3.2 从语用角度进行研究 3

2.3.3从认知角度进行研究 3

2.3.4从文化角度进行研究 4

2.3.5前人研究述评 4

3汉语中“吃”的隐喻现象分析 4

3.1现代汉语中“吃”的研究 4

3.2“吃”的隐喻现象分析 6

3.2.1 与吃的对象相关的隐喻 6

3.2.2与吃的行为过程相关的隐喻 9

4 “吃”隐喻产生的文化渊源 10

4.1 汉语独特的形象思维 11

4.2汉民族独特的饮食文化 12

4.2.1食物原料选取的广泛性 12

4.2.2饮食文化的层次性 12

5结语 13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汉语“吃”的隐喻研究

倪璇璇

, China

Abstract: Eat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way of human existence, and metaphor is an important means which reflecting human thinking, metaphor is everywhere. China "eating" culture has mapped in the language and formed a number of unique language phenomena of the "eating" metaphor, such as "chicu", "chixiang", "chi baozidan" and so on. This paper tries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metaphorical phenomenon of "eating" in Chinese, and analyze its cultural origin from the unique images thinking of Chinese and the unique food culture of Han nationality.

Key words: Chinese; Eating; Metaphor

1引言

中国有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可见从古至今“吃”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使得汉语中与“吃”相关的隐喻性表达十分丰富。其中有大量诸如“吃闭门羹”、“吃力”、“吃救济”、“吃老本”、“吃小灶”、“吃香”、“吃豆腐”、“吃醋”、“吃豹子胆”、“吃软饭”等词汇,其内涵并非字面意义所示,而是具有更深层次的隐喻意义。一直以来,传统修辞学家都把隐喻归为一种修辞现象,而现代认知学家却认为隐喻并非仅仅是一种修辞,从根本上来说它更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文化积淀。

正如莱考夫(1980)所说:“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表层现象,它来源于人脑中的文化积淀和经文化熏陶的深层认知机制,由我们的思想塑性,从而形成我们自身的判断,也包含着巨大的语言生成力。”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隐喻构成了文化的一部分,也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因此,本文选取汉语中“吃”的隐喻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描述和剖析,并试从文化角度浅析汉语中“吃”隐喻普遍存在的原因。

2 关于“隐喻”现象的文献综述

2.1西方隐喻学研究综述

西方隐喻研究史从研究的范围和方法来看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

一是隐喻的修辞学研究阶段。亚里士多德在其经典名著《诗学》(1986年版)中,首次对隐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在《诗学》中所谈及的隐喻的定义、隐喻的构成规则和隐喻的实际功能等理论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至于在其后的两千多年里,西方隐喻学家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解释都基本沿用这一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与明喻均为修辞的一种,且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们都是用一个词暂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他们的主要功能均为修饰功能。亚里士多德的这种“对比论”将隐喻看作是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装饰,是对正常语言规则的偏离。其后,理查兹在《修辞哲学》(1936)中首次提出了“隐喻互动理论”,这个理论打破了亚里士多德“对比论”的观点,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对比或是意义的替换,而是一种创造新意义的过程。这一理论从语义层面上将隐喻词放在整个句子环境中来考察,突破了隐喻的词汇学研究范围,将隐喻研究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其二是隐喻的语义学研究阶段。约从20世纪初到七十年代初,包括从逻辑学、哲学和语言学等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雅各布逊(1942)将隐喻的形成定位在词与句子之间,或者说是系统与过程之间。他认为隐喻这种语言现象不仅仅属于“结构侧”,也属于“过程侧”,即隐喻对语义的创新和对用法的创新均发生于言语过程中,突破了传统隐喻将研究注意力片面集中于词语层次的局限,把隐喻作为一种话语现象,在更为广阔的言语环境中找寻隐喻意义的基础。

其三是隐喻的多学科研究阶段。从70年代至今,西方语言学家对隐喻的研究开始向多角度、多层次方向转变,其中包括从认知心理学、语用学、符号学、现象学、哲学、阐释学等角度对隐喻进行的研究,至此欧美对隐喻的研究达到了高潮。莱考夫和约翰逊是这一时期引人注目的隐喻研究者,他们系统地论述了隐喻是一种思维、经验和行为方式而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修辞手段这一观点。莱考夫《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的出版,把“语言就是隐喻”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种别树一帜的观念和研究角度为隐喻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探索空间。

2.2国内隐喻学研究概述

与国外蔚为壮观的“隐喻热”相比,我国学者对隐喻的研究便显得有些的沉寂,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打破与“比喻”研究相结合的修辞学藩篱。真正以系统的认知语言学为视角来对隐喻进行研究的历史是非常短暂的,1994年赵艳芳率先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上发表了“隐喻的认知基础”,引发了国内学者对隐喻认知研究的关注。林书武(1996)介绍了E.Morgan Kelley在跨文化语言学研究中隐喻理论的应用。束定芳(1996)在综合性研究论文中简要回顾了西方隐喻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近年来国内语言学界对隐喻现象的研究概况。林书武(1997)介绍了Gibbs“思维的比喻性”理论,并考察了隐喻的本质和对隐喻性话语的理解。束定芳《隐喻学研究》(2000)一书是国内隐喻学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具有里程碑意义,该书充分整理和吸收了西方的隐喻理论,并全面分析和论述了隐喻产生的多方面原因、隐喻的工作机制、隐喻现象的本质特征以及隐喻的功能等。此后,胡壮麟《认知隐喻学》(2004)一书集中探讨了隐喻、语言和认知的关系,至此国内终于掀起一阵认知隐喻研究的热潮。其后又有相关隐喻研究的论著陆续面世,进一步促进我国隐喻研究的发展。时至今日,许多青年学子,包括诸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对隐喻的认知问题也颇有兴趣,可以说学界已形成一支日益壮大的隐喻研究队伍。

2.3“吃”的隐喻研究现状

“吃”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高频自主动词,因其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有关“吃”的隐喻性短语的研究成果斐然。

2.3.1 从句法、语义角度进行研究

陶红印《从“吃”看动词论元结构的动态特征》(2000)以“吃”为例,对论元结构进行动态分析,并将非典型受事“吃 N”中的“N”称为伪受事。他认为“吃”的论元有典型论元和非典型论元之分。

王青、薛遴《论“吃”对“食”的历时替换》(2005)从历时角度,对“吃”、“食”的历时替换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文章通过对“吃”与 “食”的演变过程的描述,为我们勾勒了这一对词语更替的基本轮廓。

王馥芳、张云秋《优选论视角下的“吃 N ”结构研究》(2005)从优选论角度来研究“吃 N”结构。他们认为由“吃”所形成的论元结构在某种意义上可看作汉语各类动宾论元结构一个缩影。文章用优选理论对“吃 N ”结构内部各种不同类型的输出限制条件及其层级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各类“吃 N”结构的产生是各种竞争性限制条件之间的相互冲突和语言自身调节的结果。

谢晓明、左双菊《相关动词带宾语的多角度——“吃”“喝”带宾语的个案研究》(2007)从历时发展角度对饮食义动词“吃”后带宾语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并阐述了动词“吃”的动态历史发展轨迹。文章将动词“吃”后面的宾语划分为语义和内容类两种类型。依据“吃”与其宾语关系将语义类分为处所宾语、受事宾语、工具宾语和来源宾语几类;根据受事宾语所指事物的具体内容又把内容类分为食物宾语和非食物宾语。

2.3.2从语用角度进行研究

贺文丽《从顺应论看“吃食堂”动宾结构的成因》(2003)一文从顺应论角度来解释“吃食堂”这类结构的生成过程,指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语言所具有的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决定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能够快速地做出恰当且顺应言语环境的选择。

2.3.3 从认知角度进行研究

聂亚宁《从体验论看汉语“吃”的转喻和隐喻认知模式及其特点》(2008)从体验论角度研究现代汉语中动词“吃”的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文章认为意义源于人类与自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自然体验,隐藏在汉语“吃”后面的认知机制源于人们的体验与文化背景。

任鹰(2000)《“吃食堂”与语法转喻》指出在动宾结构“吃食堂”中,“食堂”并非处所宾语而是受事宾语,该结构之所以能够成立是人的认知在起作用。

王占华(2000)在《“吃食堂”的认知考察》一文中,对 VO 这类结构中宾语“O”的性质作了分析,认为 VO 结构“吃食堂”中的宾语“食堂”既非处所类宾语,也非方式宾语,是受事宾语转喻形式。

2.3.4从文化角度进行研究

王文征《动词“吃”的文化心理透视》(2001)从审美观念、饮食观念、文化观念及字形联想等方面对以“吃”为代表的饮食类动词进行了文化心理透视分析。

熊金星、谢晓明《“吃”“喝”带宾现象的文化表征》(2006)从地方物产的不同、行业文化的迥异、民俗文化的特色、民族文化的差异以及时代变化等角度来探析隐喻性动词“吃”“喝”带宾语现象的文化表征,认为语言的文化特征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形象性和时代性。

2.3.5前人研究述评

在对语料的搜集过程中,我们发现以往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从句法、语义、语用和认知等方面进行研究,而把这种语言现象量化并从文化方面进行专门论述的文章还很少,研究也不够全面、深入,这就为我们提拱了进一步探索的空间。我们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探讨“吃”隐喻产生的文化渊源,以期弥补学界在其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

3汉语中“吃”的隐喻现象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5110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