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林黛玉形象研究综述

 2022-01-19 11:01

论文总字数:20652字

目 录

1.引言…………………………………………………………………4

2.清末民初索隐派的阐释论…………………………………………4

3.二十世纪前半期的多视角价值阐释论……………………………5

4.建国后至改革开放时期的单一性思维阐释论……………………6

4.1五十年代的林黛玉阐释………………………………………………………………6

4.2六十年代的林黛玉阐释………………………………………………………………7

4.3七十年代的林黛玉阐释………………………………………………………………7

5.改革开放后的多元价值阐释论……………………………………8

5.1八十年代的林黛玉阐释………………………………………………………………8

5.2九十年代至今的林黛玉阐释…………………………………………………………10

6.结论…………………………………………………………………13

参考文献………………………………………………………………14

致谢……………………………………………………………………16

20世纪林黛玉形象研究概论

林新宇

,China

Abstract:Lin Daiyu, one of the most lasting charm, the most able to make readers sympathetic tears of the name, she is China's most literary achievements of the classic masterpiece,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the first female protagonist. She set beauty, spirituality, brilliant classical beauty in one, but sensitive self-esteem, cautious Zhijiu, finally unlucky tears away". Over the past two hundred years, a lively discussion, the artistic image attracted generations of readers critic called each one according to his lights.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presents and comments on the researches of the image of Lin Daiyu over the periods of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untry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as well as contemporary China. Meanwhile, it also reviews and summarizes the studies on Dream of the Red Mansion.

Key words:Lin Daiyu;Image;Study;Present;Summarize

1.引言

林黛玉,作者倾注心血和情感着力刻画的一个怀着悲愤、理想和激情的女性叛逆者形象。她美丽聪慧、才华超凡、淡泊名利,在她身上,蕴含着一种别人没有的美,一种心灵美,一种独特而稀少的美,这种美不仅在于她拥有率真、倔强的性格,还在于她愿用一生的眼泪控诉那个暗无天日的社会,用瘦小单薄的身躯顽强地抵抗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认真梳理总结不同时期学者们对林黛玉形象的评论和看法,对于我们加深理解《红楼梦》的思想内涵,正确认识林黛玉的艺术形象,总结红学研究的得失以期对当下红学研究有所启示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红楼梦》一经问世,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对其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兴趣。这些学者的学术背景、审美标准、艺术情趣大相径庭,因此他们皆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点评、索隐、考证,并阐释自己的看法。据有关资料显示,最早点评的是清朝末年的脂砚斋、畸笏叟、松斋,之后是姚燮、王希廉和张新之等人;民国初期,有许多学者试图寻找隐藏于小说中背后的真实故事,逐渐形成了“索隐派”;二十世纪上半叶,国学大师王国维发表了《红楼梦评论》,开启并引导了中国现代学术之路以及红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的方向;建国后的三十年间,阶级理论占据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整个社会的政治环境都推崇以斗争来解决问题,因而政治学图解也会不可避免地会用在《红楼梦》的研究上。在分析人物形象方面,主要是运用阶级分析法,林黛玉形象也不外乎会带有阶级的烙印,此时的阐释方法、研究思维都比较单一;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重新贯彻双百方针,红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多元化时代,此时的学者们不再首先关注其时代性和阶级性,更多的是从情感、气质和性格等方面,深入挖掘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所散发的艺术魅力。正是一代又一代学者的不倦努力,红学研究才能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林黛玉形象的阐释才能绚丽多姿、丰富多彩。

2.清末民初索隐派阐释论

索隐派是几乎与红学相伴而生的。早在清朝时期就已经有人不断地“索隐”,试图探索出“所隐之事,所隐之人”。最早的评论者是脂砚斋、畸笏叟等人,此后索隐之作绵延不断,逐渐形成并盛行于清末民初,主要代表人物是王梦阮、沈瓶庵、蔡元培、季新(即汪精卫)等。早期的索隐派认为,《红楼梦》里面的人物是影射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人物,尽管他们在林黛玉的原型和身影等问题上提出许多看法,但这些看法既无系统性,也没有足够多的证据,大多源于传说,止于猜想。后期的索隐派仍承袭清朝时期的观点,说法更加不着谱,远离小说本意。如王梦阮、沈瓶庵就认为林黛玉实际上就是明末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但集美大学文学院教授王人恩却不认同该观点,他认为,索隐派浪费精力,好钢没用在刀刃上,研究出一些旁门左道、歪门邪道的东西,对红学的研究“裨益极少”[1]。蔡元培是索隐派的重要人物,他把小说人物和历史人物相连接,认为《红楼梦》里所有人物都是明清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为揭露清末政府的黑暗腐朽,表达其爱国之情,他以《石头记》为线索,写出了《石头记索隐》一书。但由于该书研究方法同一般索隐派基本一样,经不起辨驳,被胡适倡导的科学主义强力压制,索引派逐渐陷入衰落期。胡适虽猛烈地抨击了索隐派红学,但他自己却没有对林黛玉形象做出具体的评价。不过,和胡适同属考证派的俞平伯提出了一个“钗黛合一”的观点,他认为,每当将钗黛并提时,钗黛就像两座山峰在对峙,或像两条河水分流,各有千秋,各尽其妙。这一观点在当时是相当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他不再局限于对单个人物进行道德伦理评价,而是把黛玉和宝钗相结合,进行美学、文学评价。尽管这个观点在五十年代以后引起了诸多学者的批驳和反击。

3.二十世纪前半期多视角价值阐释论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章回体长篇小说。清代作家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2],呕心沥血之作。可以说《红楼梦》的评论几乎和它的文本一起问世的。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身处风雨飘摇的封建末世,一批先知先觉的学者、思想家受到维新变法以及西学东渐的影响,跃过旧学的樊篱,开始尝试用新的思想和观念解读《红楼梦》,探析林黛玉形象。

《红楼梦》的浓重悲剧色彩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不禁会让人们进行更多思考。曹雪芹的几句自我评价“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2]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什么是“荒唐言”?什么是“辛酸泪”?有这么多人研究《红楼梦》又有谁能真正“解其中味”?“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是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女为他唱的最后一首曲的最后两句,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否暗含贾府最终事败抄没、家破人亡、各奔东西、树倒猢狲散?是否折射出曾经繁荣昌盛、子孙满堂的贾府最终落得个一切皆空的悲惨结局?弄懂这些问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林黛玉形象的深层内涵。

梁启超是中国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关键人物,在近代小说史上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他认为,当今若要改善社会治理,必须先从小说界改起;当今若要创造新型民主社会,也必须从小说界开始。社会要进步,必须要进行改革,而小说对改革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他大力倡导“小说界革命”。在小说评论史上,梁启超所起到的作用可以说是承上启下、导夫先路的作用。因为他承接了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传统,又直接推动了新小说的创作热潮,打破了千百年来小说地位低下的传统局面,将小说提升到和经史、律例、语录一样高的地位。

王国维是中国学术史上最早用西方哲学和美学思想阐释《红楼梦》的典范人物。他在《红楼梦评论》中指出,林黛玉的悲剧性结局是无法避免的,也可以说是命中注定的。在当时的那种社会因素和道德背景的支配下,这种结局亦是无力回天、无法变更的,即《红楼梦》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他认为悲剧有三种:第一种是坏人做坏事;第二种是意外不幸降临;第三种是人类明知道这么做是错的,却不得不这么做,与前两种相比,第三种悲剧才是真正无法逃脱、无法避免的。《红楼梦》恰恰正是第三种悲剧。可见,王国维不仅突破了中国古典哲学的传统模式,还首次在人物形象研究上运用了西方哲学、美学的思想,揭示了书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美学思想体系,对近代中国文学的研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十年代,政治斗争频繁发生,限制了许多学者自由发挥,束缚了学术研究。因此,学者们开始关注社会,关注当下。这段时期学者们对林黛玉的认识产生了新的观点。

比如说,李长之写的《红楼梦批判》就从心理分析的角度,高度赞扬曹雪芹刻画人物形象的深厚功力,他认为《红楼梦》之所以能打动人,就是因为读者的灵魂和书中人物的灵魂能进行畅所欲言的谈心,“有着赤裸裸的感应”[3]。再如,牟宗三的《红楼梦悲剧之演成》从美学内涵出发,探讨了《红楼梦》酿成悲剧的原因,即书中人物的性格和见地差异悬殊。

四十年代,有些学者对林黛玉形象的评论带有一些感情色彩。有说林黛玉气量狭窄、多心、可嫌、不够霸道的,比如,胡兰成说林黛玉是个弱者。也有说林黛玉能说能笑、殷勤体贴、专诚于爱、直爽热情的。

木村欣赏林黛玉的贞烈不屈,认为她是“贞烈领袖”、“烈性女子”[4];雅兴推崇林黛玉为爱专情,认为林黛玉是“天生的情种”[5];李辰冬从环境因素分析了造成林黛玉性格“伤感”、“善妒”[6]的原因,其一为寄人篱下的生活,其二为薛宝钗胜过一筹的好人缘;王昆仑总结了半个世纪以来的红学批评,他认为林黛玉是浪漫的,是“有性灵和满足文艺兴趣”[7]的,是勇敢追爱的,是超越现实的,人们之所以称赞林黛玉,一是不满足于现实世界,二是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期待。与此同时,王昆仑十分欣赏黛玉的率真和诗才,并承认黛玉这个形象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需要后人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用新的思维探讨之、挖掘之。总之,王昆仑将作品和历史文化相结合,为后人做形象阐释开辟了新的领域。

4.建国后至改革开放时期的单一性思维阐释论

4.1五十年代的林黛玉阐释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0652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