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始平公造像记》与《郑文公碑》对比研究

 2023-07-19 08:07

论文总字数:8094字

摘 要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各时期出现的新书体,它的形式有造像记、摩崖、碑刻、墓志等。单从其点画用笔特征上又可分为以龙门造像记为代表的方笔体系和以云峰石刻为代表的圆笔体系。

本文由“方笔”和“圆笔”切入,选择龙门造像中著名的《始平公造像记》和云峰石刻中的代表作《郑文公碑》在笔法、章法、结体、艺术特点等一些方面进行比较,以此揭示魏碑书法艺术的独特风格,同时对当代的魏碑书艺创作和研究起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魏碑;方笔;圆笔;比较

Abstract:Rubbings is our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including the Northern, Eastern, Western Wei, Northern Qi Dynasty, Northern Zhou period of each new book appeared the body, it forms Statues, Cliff, inscriptions, epitaphs and so on. Single from their Pointillism pen features can be divided into Longmen statues referred to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party system and the pen to Yunfeng stone circle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pen system.

     This article from the "party pen" and "round pen" cut, select the Longmen statues in the famous "beginning level public Statues" Yunfeng stone and the masterpiece "Zheng Wengong monument" Some aspects of brushwork, composition, guitar body, art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were compared in order to reveal the unique style of calligraphy weibei, while contemporary book arts creation and research Rubbings play some useful lessons.

Keywords:Rubbings; square pen; round pen; compare

目 录

1 引言 3

2 魏碑书风的形成与概述 3

2.1 魏碑书法艺术形成的背景 3

2.2 魏碑书法艺术类别及特色 4

3 《始平公造像记》与《郑文公碑》介绍 4

3.1 《始平公造像记》简介 5

3.2 《郑文公碑》简介 5

4 《始平公造像记》与《郑文公碑》综合比较 5

4.1 地位背景 6

4.2 石刻材质及刻工 6

4.3 艺术特色 7

结 论 9

参 考 文 献 10

致 谢 11

1 引言

清代乾嘉时期以前北魏的书法艺术一直处于尘封的状态,南北朝至清代的书法家也鲜有提及者,更何况取法于其中者。人们对北魏书法的重视,缘于清朝乾嘉时期金石考证之学的发达。首倡北魏书艺价值的是清代学者、书法家阮元,开启了清代书家研究取法“魏碑”的历程。但他只是提出了“北碑”这个宽泛的的概念。之后的包世臣大力宣扬北朝碑刻,到光绪后期,康有为才明确提出“魏碑”的概念。在这之后的晚清至民国这段时间里,碑学理论所倡导的魏碑书法蒸蒸日上,而且学习的核心与重点便是康有为所倡导的北魏迁都洛阳以后盛行的以“洛阳体”为核心审美观的“魏碑”书法。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论述了北魏时期不同审美风格的碑刻、摩崖、墓志和造像记等形式的艺术风格和他们的经典意义,而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其对方笔与圆笔的阐述。他将龙门造像题记奉为“方笔之极轨”,将云峰山摩崖石刻推为“圆笔之极轨”,这是康有为树立的学习经典——方笔为龙门造像题记,圆笔为云峰山摩崖石刻。具体到某一块碑刻上,《始平公造像记》是北魏龙门造像的代表性作品,而云峰山摩崖石刻的代表性作品即为《郑文公碑》。

因此本文以魏碑中的“方笔”与“圆笔”为切入点,选取方笔代表《始平公造像记》和圆笔代表《郑文公碑》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达到以点带面之效果。通过对其艺术特点、笔法、结体、章法、刀刻、产生原因等多方面进行比较,来揭示魏碑石刻书法的独特魅力,并通过研究发掘魏碑书法对我们书法创作的启迪与意义。

2 魏碑书风的形成与概述

魏碑书体作为北魏时期一种特定的书体,其产生的过程有着特殊的社会根源与文化背景。清末时康有为提出“魏碑”这个概念:“北碑莫盛于魏,莫备于魏。盖乘晋、宋之末运,兼齐、梁之流风,享国既永,艺业自兴。孝文黼黻,笃好文术,润色鸿业,故太和之后,碑版尤盛,佳书妙制,率在其时。延昌正光,染被斯畅。考其体裁俊伟,笔气深厚,恢恢乎有太平之象。晋、宋禁碑,周、齐短祚,故言碑者,必称魏也。”[1]历史上人们用峭拔、雄强、拙厚来形容魏碑书体,而这种书体的形成有它自身特定的轨迹。

2.1 魏碑书法艺术形成的背景

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氏建立北魏政权,结束了北方“十六国”割据纷争的局面,公元534年分裂为东、西魏,共历经一百四十九年。鲜卑族的发展历史和北魏王朝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思想等等方面的原因是形成北魏刻石书法艺术——“魏碑”的主要原因之一。

鲜卑族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政权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本民族的产生、发展和壮大的不同历史过程中,又形成了鲜卑族鲜明的文化艺术审美意趣。直到北魏政权建立后,他们入土中原,不断地与其他各民族进行文化的交流融合,特别是与比他们文化先进的汉文化互相融合,共同构成了他们复杂的民族文化审美背景。北魏的书法艺术也在这样的交流、融合中向前发展着。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迁都洛阳之后,北魏民族的审美思想也发生了先后的改变,产生了平城与洛阳时期两个不同但又具有承进关系的书法风貌。清康有为一类所提倡的则是北魏迁都洛阳以后所盛行的“洛阳体”。

大体上来看,北魏前期书风是对十六国时期书法的自然延伸,保持着汉魏以来的崔氏旧法。而在“汉化”政策日益深入的情况下,渐渐形成了舍古求新、弃质趋文的新的书法风尚,这也是我们研究魏碑应该关注的书风大背景。

2.2 魏碑书法艺术特色

北魏时期的刻石书法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别:造像记、摩崖、碑刻、墓志等。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认为魏碑书体美之所在“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可宗,可宗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铜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日血肉丰美。”[2]……康有为在倡导碑学的思想指导下,对魏碑书法艺术风格和特点做出了精辟的总结,其目的就是要利用魏碑书法艺术自身的特点矫正清代“馆阁体”书法毫无生气的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8094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