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阶层固化消解中政府责任构建

 2022-01-20 12:01

论文总字数:24742字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一、阶层固化概述 1

(一)阶层内涵 1

(二)阶层固化内涵 2

(三)阶层分类 2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的历史考察 3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分化沿革 3

1.中国社会阶层分化过程 3

(1)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阶层考察 3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状况 4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特点 5

(1)构成多样性分化 5

(2)地位强弱度排序 5

(3)观念多元化碰撞 5

(4)流动纵向性固化 6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固化考察 6

1.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现象 6

(1)“二代”盛行 6

(2)新底层阶层形成 7

2.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特点 7

(1)悬殊性 7

(2)继承性 7

(3)静态性 7

3.中国社会阶层固化诱因 8

(1)社会资源代际继承诱发固化趋势 8

(2)公共权力约束机制缺失引发权力寻租 8

(3)现行教育体制难保社会阶层流动 8

三、中国社会阶层固化造成的社会问题 9

(一)侵蚀权力合法基础,透支政府公信 9

(二)扩大社会贫富差距,固化阶层对立 10

(三)损害社会公正要求,激化社会矛盾 11

四、中国社会阶层固化消解中政府责任构建 13

(一)内部整治 13

1.约束用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13

2.严格录用,避免任人唯亲乱象 14

3.惩治腐败,推进廉洁行政建设 14

(二)外部革新 15

1.优化税制,调节阶层贫富差距 15

2.完善就业,消解阶层身份偏见 16

3.秉持公正,引导阶层代际流动 17

结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20

中国社会阶层固化消解中政府责任构建

张尹

,China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social stratification,appearing the status like inter-generational succession of social resources、lacking public power restriction mechanism、weakening of the function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system,caused stratum solidification under the action of relational capital formed gradually。The disparity、the inheritance and the static property of the stratum solidification put forward a difficult problem for our government public safety management.The public security crisis caused by stratum solidification like eroding legal basis of power,damaging government credit;Expanding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reinforcing stratum opposition;Destroying social justice requirements, intensifying social contradictions,requires the government not only strict internal regulation, but also to strengthen the external innovation, and broaden the social flow channels, to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nto a state of hysteresis.

Key words:Stratum solidification;Stratum differentiation;Public safety;Government management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场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全面改革之风刮遍全国。政府逐步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缺乏活力的僵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历经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十三大、十四大等会议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研究,最终于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在此过程中,中国的经济活力迅速得到恢复,在繁荣的经济市场的推动下,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不断发生分化,开始出现不同的社会阶层。阶层的分化并非稀奇,本就是经济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但我国由于阶层的分化使得各阶层之间产生了利益对立,更是使利益差异趋于固化,阻碍了阶层纵向间的流通。这种阶层上的断裂与离疏不仅让各阶层群体间缺少尊重与沟通的平等性,而且给我国政府治理社会、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带来难题。

一、阶层固化概述

(一)阶层内涵

我们在谈“阶层”之前首先要厘定“阶级”的概念。“阶级”一词起源于古罗马,当时主要用它来区分人们的财产状况。在马克思的著作中,“阶级”一词首先是被作为经济学的概念而使用的。马克思认为,阶级不是一直就存在的,而是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衍生出来的产物,并与社会分工有着紧密联系,每一个时代都存在两个阶级: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他强调没有社会分工就不会产生阶级,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的必要前提,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分工的范围内,私人关心关系的必然地、不可避免地发展成阶级关系,并作为这样的关系固定下来。”[2]列宁在对于“阶级”是这样认为的:“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3]通过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将“阶级”定义为以生产资料关系、社会劳动作用、所得报酬方式与数量等的不同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集团。

“阶层”一词,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也曾多次使用,但没有给过明确的定义。他在划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时,又在这两个阶级内部细化出许多社会阶层。《共产党宣言》指出:“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为多种多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个特殊的阶层。”[4]“阶层”在这里是“阶级”的内部再划分的产物。 马克思·韦伯认为“阶层”一词是指社会群体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征形成不同的社会集团,因而在社会层次中居于不同地位,例如我们把以复杂脑力劳动为主的社会群体称之为知识阶层。阶层作为研究阶层结构分化问题的重要理论概念,韦伯主张从经济标准、政治标准和社会标准三项标准来对社会阶层进行划分,“他认为在社会分层中,阶级、地位群体、政党是某一个共同体权利分配的三种现象。韦伯的理论为西方社会学形成以财富、名誉、权力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奠定了基础。”[5]虽然在韦伯以及马克思对于社会分化问题的经典著作中经常混用阶层与阶级这两个概念,但是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有相互联系的地方,也有相互区别的地方。从社会主体来看,阶级和阶层具有一致性,都是某一社会群体,之间都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关系,但是从分层角度来看,阶级分层又有别与阶层分层,例如一个农村务农的农民与在工厂打工的工人收入相同,同属一个收入阶层,但是他们的阶级属性却是完全不同,一个是农民阶级,一个是工人阶级。总的说来,阶级是处于同一生产关系地位的社会群体组成的集团,阶层是在此基础上,以群体社会特征为根据的进一步细化,因此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既有交合处也有差异点,在现在的社会结构理论研究中,学者更多的还是引用阶层概念进行分析。

(二)阶层固化内涵

阶层固化,作为社会学概念,至今国内学者也未给出一个十分准确的定义,我们通过对中国目前社会阶层固化的情况可以将其概括为,阶层间由于社会地位、所处职位、掌握资本以及获取资源的差异所表现出来的隔阂逐渐扩大,并呈现固化的趋势,阻碍阶层间的纵向流动。不难理解,在这样的阶层结构中,一部分人手中聚集着权力与资源,而且让这些权力与资源代际间传递,把社会底层群体隔离在外,封闭了弱势群体向上流动的通道,迟滞了更新社会结构的速度。阶层固化在社会上的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富人更加富有,穷人更加贫困,穷人改变自身职业地位、晋升上层社会的难度堪比登天。从理论角度来看,决定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先天条件,即一个人出生所处的家庭条件;一个是后天条件,即个人付出的努力。一般说来,这两个条件都能行之有效的帮助个人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社会地位,有家庭背景的只是更轻松些,出身不好的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阶层身份的转换。然而,在当前社会中先天条件几乎是决定性因素,大多数指望通过教育等途径一跃而为上层的寒门子弟与弱势群体只能被现实浇一盆冷水。

阶层固化与阶层分化都表现在阶层流动中,看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实则内沿相关。阶层分化指的是社会阶层在流动过程中分化出多种不同的阶层,丰富了社会结构。阶层固化则是各阶层纵向上的流动受到阻碍,甚至流动通道遭到封闭,减缓了社会结构变化的速度。阶层分化出的新阶层对经济资源和公共权利的掌控度有所区别,部分掌控度低的阶层被迫游离在社会结构附近,逐渐成为弱势群体,上层群体为维护自身利益,不断将优势传递给下一代,不断复制当前的社会结构,让阶层固化静态化稳定下来,给政府管理社会造成极大困难。

(三)阶层分类

国内外对于社会阶层分类的研究从未停止过脚步,分类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

采用的主要是由陆学艺教授提出的十大分层标准,同时又根据各阶层的收入状况进一步的归类为上层阶层、中层阶层和底层阶层。我们采用的十大分层划分将我国的社会阶层划分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这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这十个阶层。本文认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这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这三个阶层群体能够获得社会较多的财富与资源,同时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将这三个阶层归为上层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这三个阶层群体所拥有的财富居于社会中等水平并且享有一定的社会声望,我们将其归为中层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这四个阶层由于占有的社会财富少,缺少获得社会资源的手段,也没有太高的社会地位,属于社会底层群体,因此我们将其归为底层阶层,至此,便是本文主要的阶层分类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阶层固化的分析。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的历史考察

社会阶层固化并非一个新的社会概念,而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阶层分化而早就存在的社会现象,并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社会阶层分化是纵向上的阶层流动,阶层固化则是这种流动的迟滞化,可以说两者相关联而存在。我们研究阶层固化需要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阶层分化为背景,厘定两者发生作用的契合点,更好地为我国政府管控阶层分化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分化沿革

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分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分化的实质在于社会各阶层间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性,也就是利益差异的固化。“事实上,阶层分化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造成某些阶层利益受损,而且在利益重新分配过程中各阶层之间更容易产生利益冲突。”[6]要避免阶层间固化趋势的扩大,就有必要对我国目前阶层分化的状况进行分析,并把握其特点与趋势。

1.中国社会阶层分化过程

(1)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阶层考察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至1978年改革开放的这段时间里,中国无论在政治制度还是在经济面貌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政权推翻了原来的官僚资产阶级与买办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初步展露头角,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阶层结构上,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存在,并服从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的完成,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改变带来了一次我国社会阶层的分化,“这次社会阶层分化带来了两个直接的后果:‘改造’掉了民族工商业者等一部分社会利益群体,手工业者等群体也由此进入了不断‘改头换面’的时期,并于20世纪60年代基本消失。”[7]那么剩下来的基本就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所以从理论上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社会阶层结构就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8](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知识分子阶层又被划归在工人阶级里面,成为了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状况

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前,我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浓厚的政治性色彩,充分体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党和国家逐渐把经济建设作为工作重心,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再一次进行分化,并呈现多元化特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4742字

相关图片展示: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