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大五人格特征对非经济报酬选择的影响

 2022-01-18 12:01

论文总字数:23055字

目 录

一、绪论 …………………………………………………………...1

二、文献综述

2.1 人格的内涵 ………………………………………………………………………1

2.2 大五人格的相关研究……………………………………………………………..2

2.3 非经济性报酬的内涵…… .………………………………………………………2

2.4非经济性报酬的相关研究…………………………………………………………3

2.5大五人格对非经济性报酬选择影响的研究………………………………………4

2.6研究思路以及技术路线图…………………………………………………...........4

三、非经济报酬维度划分——基于扎根理论的实证研究

3.1数据来源…………………………………………………………………………....6

3.2开放性编码………………………………………………………………………….6

3.3 主轴编码……………………………………………………………………………7

3.4选择性编码………………………………………………………………………….8

3.5 研究结果讨论………………………………………………………………………9

3.6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9

3.7调查问卷的测量学特性分析……………………………………………………....10

四、大五人格对非经济性报酬选择的具体影响

4.1 描述性分析………………………………………………………………………...11

4.2 责任心维度对非经济性报酬选择的影响………………………………………...14

4.3开放性维度对非经济性报酬选择的影响…………………………………….…...15

4.4 宜人性维度对非经济报酬选择的影响…………………………………………...16

4.5 外倾性维度对非经济性报酬选择的影响………………………………………...17

4.6 神经质维度对非经济报酬选择的影响…………………………………………...18

五、结论与建议

7.1研究成果与建议…………………………………………………………………...19

7.2不足与展望………………………………………………………………………...19

参考文献…………………………………………………………...20

附录:非经济性报酬调查问卷…………………………………...21

原始资料初识编码分析表…………………………………..........22

访谈大体内容………………………………………………27

致谢…………………………………………………………………29

大学生大五人格特征对非经济性报酬选择的影响

吴沐辰

,China

Abstract: Moder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ory suggests that employees nowdays do not only receive the financial rewards which can be measured in currency from organization ,but also the non-financial rewards which can not be represented by material objects and so on.At the mean tim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hina now steps into a now ear where the basic contradiction of society has been changed.Thus Non-financial rewards will only be more important in the future.This study angles in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of undergraduates and try to analyze it’s effects on their choices of non-financial rewards.On this basis the writer puts up some new advices for the organization which wants to recruit employees in a more sufficient way.

Key word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Non-financial rewards;The Big-five theory;Grounded interview theory

1.绪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物质的极大丰富以及精神需求的高速增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付出劳动并期望从中获得的报酬早已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经济性报酬严重影响着人们对岗位以及对组织的选择的时代已经在逐步落幕,伴随而来的是人们对组织可以提供的非经济性报酬的选择,对于非经济性报酬的研究,各路学者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例如非经济性报酬对员工绩效的研究以及非经济性报酬对员工幸福感的研究,但是正如非经济性报酬的特性所决定的,非经济性报酬的维度划分以及具体含义因为它的无形性而一直难以定义、难以划分,至今没有一个得到广泛认可的关于非经济性报酬的维度划分以及准确定义。 非经济性报酬可以影响员工绩效乃至员工幸福感,那么什么影响了员工个体对非经济性报酬的倾向呢?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对非经济性报酬的选择是一样的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些影响具体体现在哪里呢?本文就是要尝试从这些角度出发,探究大学生大五人格特征对非经济性报酬选择的影响,探究出每个性格特征维度对哪些非经济性报酬选择的影响大,这种影响是什么样的影响,从而使组织在在招募员工时更有方向、更有效率,也为员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与组织提供理论上的建议。

2.文献综述

2.1人格的涵义

“人格”一词在不同的学者眼中有种不同的涵义,也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流派:特质理论认为人格是许多个别特点的组合。卡特尔就曾罗列出16种人格因素,分为根源特质以及表面特质,并且指出根源特质都是各自独立的,普遍地存在在每个人身上,而每个人之所有会展现出不同的行为就是因为这16种因素不同的排列组合;相比较于特质理论,以佛洛伊德为创始人的精神分析学派则认为,人格由“本我”(人格的原始系统)、“自我”以及“超我”构成,该理论认为“自我”遵循着现实原则,“本我”遵循快乐原则;以班杜拉为代表的人格学习论学者们则认为,人格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这一理论认为个人和环境彼此影响,每个人的人格特点是个人和情境变量持续作用的结果,个人由于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境遇以及随之产生的经验的不同导致了人格的差异;当代人本主义理论则更关注与人本身,坚持强调人而不是动物所拥有的尊严以及自尊和自我实现等,认为人本性的实现是自我潜能得到发挥的结果,其中被人熟知的当属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行为的心理驱动力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力比多(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

综上,本研究认为人格是通过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出的表明其内心的稳定地、持续的、深刻的价值选择。

2.2大五人格的相关研究

由于对人格不同的理解近现代产生了很多不同的人格模型,这其中,大五人格模型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得到了各行各业的认可并被不断投入应用,McCrae和Costa(1997)最终确定了人格的五因素:外倾性(Extraversion)、神经质(Neuroticism)、开放性(Openness)、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

建立在该理论之上的大五人格量表,即NEO人格量表,截至目前共经过两次修订,中文版由中科院的心理学家张建新教授修订。在国内,虽然大五人格量表已被各个行业所知晓,但是由于版权等原因该问卷一直未能在国内研究和实践中得到充足的推广,为了弥补这些不足,王孟成和戴晓阳等编制了一份适合中国人语言表达习惯、信效度良好、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人格问卷——《中国大五人格问卷》(The Chinese Big Personality Inventory,CBF-PI),后来为了满足多种场合对此问卷的应用,在CPF-PI的基础上,王孟成和戴晓阳又挑选了合适的条目组成了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示版——CPF-PI-B。该版本包含40个题目,每个维度8 个题目,采用6级计分:1=完全不符合,2=大部分不符合,3=有点不符合,4=有点符合,5=大部分符合,6=完全符合。

CPF-PI-B在大学生大五人格测试中信度、效度均表现良好,因此本研究决定采用该问卷。

2.3 非经济性报酬的涵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报酬不再仅仅只限于货币或者直接折合为货币的东西,还包含着心理上的收益,因此报酬通常被划分为经济报酬(financial reward)和非经济报酬(non-financial reward)。

1990年,在著作《薪酬方案一如何制定员工激励机制》中,John E.Tropan第一次提出了非经济性报酬的概念,在书中,他认为传统的薪酬体制已经无法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因此应该把基本工资、附加工资、福利工资、工业用品补贴、额外津贴等货币性收入和晋升机会、发展机会、心理收入、生活质量以及个人因素等非货币性收入作为一整体考虑,将有形报酬和无形报酬结合,而不是拘泥于传统的、以工资和福利为主要的货币报酬。

美国薪酬协会曾在2000年提出了第一个将工作体验作为模型框架组成部分的总报酬模型,并在2006将工作体验进一步划分为平衡工作与生活、绩效与赏识、个人发展与职业机会三个部分。

虽然我们可以将非经济报酬简单地理解为总报酬中除去薪酬和福利之外的任何对员工来说具有激励作用的回报,但是理论界对于非经济报酬的内涵的认识仍然处于非统一状态,廖泉文(2003)认为非经济性报酬包括工作环境、企业形象和工作本身三个部分;彭剑锋(2003)则将非经济性报酬定义为员工工作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工作本身、工作环境以及组织特征带来的效用;赵曙明(2007)强调非经济性报酬是雇员因完成工作而形成的心理思维形式,对个人而言是内在的,通常因为参与特定的任务和活动而产生[1]

总的来说,由于研究角度以及重点内容的不同,国内外学者对非经济性报酬理解虽然都有各自的优点,但却缺乏系统性,只能靠简单地列举完善和丰富其内涵,更没有对其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因此本研究将在扎根访谈的基础上对非经济想报酬做出更加详细的维度划分。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3055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