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歧视原因及对策研究

 2024-02-04 05:02

论文总字数:9731字

摘 要

大学生求职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一道门槛,但求职就业过程中总是遭到歧视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不仅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成为高校、社会和政府各界关注的焦点。社会各界应从经济、法律、高校等方面提出应对就业歧视的措施,缓解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为大学生创造有利的就业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歧视;原因;对策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Zhang Wen

(Wentong College,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001)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re in the process of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not only aggravated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but also caused the waste of human resource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society, the school, the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In this paper, various aspects of gender discrimination, experience, college students in employment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are classified, analyzed the reason of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f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reason;measures

近年来,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各种各样的不公平层出不穷,就业歧视就是其中的一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遭遇的歧视多种多样,遭遇的歧视类别主要有:性别歧视、地域歧视、学历歧视、社会关系歧视、身体健康状况歧视和经验歧视等,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 大学生就业歧视概述

(一)就业歧视内涵

就业歧视指的是那些具有相同能力、教育、培训和经历并最终表现出相同的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由于一些非经济的个人特征所引起的,在就业、职业选择、晋升、工资水平、接受培训等方面受到的不公正待遇。[[1]]

大学生就业歧视是针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就业歧视现象,是企业针对学历、专业、社会关系、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使得大学生被剥夺公平竞争就业岗位资格的权利,引发了种种社会冲突和矛盾。

(二)大学生就业歧视的表现

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是是社会人群之间经常议论的问题。大学生遭到的就业歧视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经验歧视

在企业的招聘要求上,总是会出现要求具备1-2年甚至更多的工作经验人士优先考虑的招聘要求。比如洋河企业就是要求要有工作经验2年才能考虑。许多招聘负责人给出的解释不外乎“工作中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处理,我们哪有多余的时间去培养新员工,多加点工资找个有经验的更好。”企业不愿意花钱培训没有工作经验的人是有顾虑的,比如用人成本增加、被培训者学成跳槽等。说实话,对于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怎么会有相关的工作经验? 学校即使安排过实习,也只是敷衍了事,看似锻炼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其实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2.学历歧视

在企业的招聘要求上总能清楚的看到某职位的学历要求:某岗位要求大专以上文凭或本科以上文凭等,这些岗位要求没什么不妥,但是学历和能力不是对等的。学历高,能力就好?学历低,能力就差?学历可以伪造,但是工作能力是做不了假的,仅凭学历就将一部分求职的大学生拒绝是不明智的做法,可偏偏有些企业还是乐意招收高学历的学生。比如一些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就做了错误的示范,企业之间相互炫耀,相互攀比。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失去了有实力却没达到学历要求的人才,也许理论知识敌不过高学历的学生,但是实践能力却未必输于高学历的学生,即剥夺了大学生之间公平就业竞争的机会。另外,有些企业却对本科生不待见。比如成都富士康规定本科生要承诺与专科生同工同酬。

3.性别歧视

主要表现在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除了一些特别的岗位外,否则企业都不应该拒绝录用女性。但是仍然阻止不了对女性的就业歧视,比如企业要求经常出差的人必须是男性、野外高空作业以男性为主。某些企业就算录用女性,也是要求已婚有孩子的女性,这样可以节省用人成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一些行业里,也出现了对男性的歧视。比如医院就很少甚至不招收男护士。

4.身体健康状况歧视

身体健康状况包括身高、体型、容貌、血型、健康等方面。用人单位不会明显写在招聘条件里,而是通过上交一份健康报告来决定是否录用。如果健康报告不理想,就不会考虑录用。长得不美观的和有生理疾病的学生,用人单位都会用“正当理由”拒绝录用他们。比如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聘要求中提到:五官端正,身体健康状况达到南航入职体检要求。

5.户籍歧视

本地生和外地生、城市人和农村人之间就业存在明显的户籍歧视。必须是本地人、必须是城市人等条件严重剥夺了外地生与农村人就业的权利,反而为本地户口、城市户口的学生创造了相对较多的就业机会。例如一些北京类的大城市,就会清楚表明表示北京人优先,或者是只招收北京生源等。这种做法使外地生和农村人不得不离开找不到工作的地区,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当然,也有更愿意聘用农村学生的,尤其是销售行业,企业认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能吃苦。政府把一切的就业机会留给本地大学生,是为了保证当地大学生的就业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给当地大学生提供了方便,却给外来毕业生增加了找到工作的难度。

6.社会关系歧视

大学生因其家庭社会关系、经济状况等背景原因而在就业过程中得到了不同的际遇,差别的对待。就业市场对强势群体身份的认同和特殊对待,相对的就是对弱势群体的不公正对待。[[2]]拜托亲戚朋友和人脉关系找工作是最快速、最省事的求职途径。这种“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行为带来了一种负面影响,使得就业者的就业公平和就业权益受到威胁,实际上体现了就业制度的腐败,掺杂了太多的水分,大大地打破原有的就业平衡。再不及时制止,就会滋长了关系户,埋没了真正的人才。比如某学校应届毕业生杨华,就因为的企业的老板是他父亲的老朋友,所以杨华比别人早一步找到优越的工作,毕业后就可以转正,这与另一位应届毕业生陈可形成了鲜明对比。另外,有些行业需要有社会关系的人。比如保险,原因是工作的需要,没有人脉关系是很难胜任这工作的,是没法为公司赚钱的。

7.专业歧视

当前,专业之间呈两极分化,热门专业依旧火热,冷门专业受到冷遇,农学、林学、历史学、物理化学等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困难。在信息飞速发展时代,电子、通讯和信息等符合发展需要的专业,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比如在招聘会上,平面设计、销售、客服等依旧是急需的劳动力。

总结:毋庸置疑,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歧视表现各式各样,因此上述的整理还不算完整,还存在着其他就业歧视。不及时调整,无论什么就业歧视都会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也不利于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的就业环境。

(三)大学生就业歧视带来的影响

大学生期待找到满意的工作,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工作中,同时也为家庭分担经济压力。可是就业歧视阻挡了大学生的就业道路,对大学生和社会产生了影响,带来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就业歧视使大学生产生挫败感

现在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就会胡思乱想,会在心里琢磨是不是自己哪里不如别人,产生挫败感。

2.就业歧视打破了社会的公平原则

社会是追求公平的,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平等的权利。对大学生来说,就业公平是他们所期望的。如果不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象特别重视,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3.就业歧视使大学生产生对社会的仇视心理

大学生希望社会能给他们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就业中遭遇歧视却让他们感受到现实社会的冷酷无情,产生了悲观失望情绪,在屡屡受挫、彻底绝望的情况下,如若没有及时地对这种情绪加以正确的引导,就有可能产生对社会的仇视心理。

  1. 大学生就业歧视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造成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因素

劳动力越来越多,企业占据了优势,企业可以选择的劳动力有很多,所以企业为了经济效益,对大学生就产生了就业歧视。

1.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失衡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生早已不再是稀缺资源,大学生从“优势方”演变成“劣势方”。企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可是大学生却是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处于有利的地位,毕竟根本不用担心招聘名额达不到,反而是可选择的劳动力太多了,于是就随意的提高招聘标准,列出了各种各样的招聘要求,刁难找工作的大学生。

2.用人单位追求利润最大化

企业作为劳动力接收的主体在招聘时最先考虑的就是招聘的人员是不是能为企业赚钱的问题,也就是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多的收益。培训无经验的学生到上岗熟悉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财力,难以为企业立刻创造价值。反而有经验的求职者更受青睐,因为有经验和技术的可以立刻就投入到工作中去,节省了培训成本和培训时间。这样的做法是对大学生的就业歧视,大学生失去了要培训的机会,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也是企业不负责任、缺乏社会责任的表现。

(二)主体因素

用人单位和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歧视是根深蒂固的,是很难改变的。当然,歧视也是相互的,大学生对就业的岗位也会有歧视。

1.用人单位方面

对大学生的健康严格要求,对于某些疾病,不了解清楚,就主观的排斥不接受。比如乙肝,企业认为乙肝会传染,即使知道不传染,但为了稳定其他的员工的情绪,也就不接受有乙肝的人了。企业喜欢宣扬所拥有的高学历人才,总是认为高学历的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强,学历差的学生则难以适应工作。企业盲目的以学历作为用人标准,这种错误的观念,造成了人才的缺失,加重了大学生的就业负担。在工作经验方面,总是觉得大学生没有社会经验就没有独自完成工作的能力,处理工作会不谨慎,突发的应变能力差,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差。

2.政府方面

政府在对本地大学生的就业还是重视的,为了保证当地人的就业率,会阻止外来人口的大学毕业生进入本地区就业。政府的考虑就是:外来的毕业生会是本地毕业生的竞争对手,可能会出现本地毕业生比不过外来毕业生的现象。基于这样的想法,政府为了本地区的大学生就业率和本地区要达到的就业任务,制定了一些针对非本地生源的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本地生找到工作的机会增大了,造成外来毕业生在本地区找到工作的机会变得渺茫了。虽然这些做法带有一定的地方主义保护色彩,但却是各地的政府和用人单位所认同的。

3.大学生方面

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企业的歧视。大学生太有优越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想的太美好,对自己的能力太过高估。大学生的想法有:大学毕业出来干嘛要去做销售或客服、大学生最好找工作、这家企业不好不愿意去、想考进事业单位、对这家企业给的工资待遇不满意等。大学生可以有选择,但也要掂量下自己的能力,不要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都没有争取到。还有大学生老是抱着指望着家人为你托关系找工作的想法,家人毕竟能力有限。

(三)法律因素

大学生遭到歧视不懂得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体现了就业歧视法律的不健全、不规范以及政府没有创造一个公平的大学生就业环境。

1.就业法制环境不完善

政策文件紊乱,互有冲突,以及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力造成了混乱的就业环境。

(1)法律文件之间多且重叠,而且达不到制约的作用

每一年各地方政府都会提出许许多多的关于就对大学生遭到就业歧视的现状做出调整整顿的制度,但是虽然有下达政策性文件,制度始终停留在表面,起不到约束作用,而且文件的种类多又繁杂,互相之间有冲突重叠,处理起来难以裁决,至今还未形成一套合理的法律体系。

(2)部门之间职责分工不明确,监管秩序混乱

管理大学生就业这一板块的部门很多,这些部门都负责监督大学生就业的事情,可是部门多就会出错。各部门之间职责分工没有明确对应,导致了部分的监管无人负责,部分的监管多人负责,出现问题,各方之间各持己见,无法严厉打击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及时纠正各类就业歧视现象。

2.大学生法律意识不够

大学生没有争取权利意识少甚至没有。面对企业以对你的性别、年龄、专业等不满意不符合为理由而拒绝雇佣你的时候,大学生就会放弃了。即使有想要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却不知该走什么程序。

大学生同样缺少对《劳动法》的认识,搞不清楚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不同,使得很多大学生糊涂的签订了劳动合同,了解不到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待到和用人单位有矛盾时候,才乱了分寸。

3.相关法律不够完善

(1)内容分类不够细

就业歧视在法律中一直都有提及,都一直要强调不要出现大学生就业歧视,但都是泛泛而谈,完全没有真正把就业歧视做好分类划分,没有对存在的问题多加重视、提出正确的处理措施、总结出相应的判定标准,不及时解决,会引起一大堆问题。

(2)列举的就业歧视太少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9731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