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校企合作路径研究---以高职院校为视角

 2024-01-03 09:01

论文总字数:6775字

摘 要

高职院校应与地方经济发展接轨,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通过校企联动、校企互动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对于促进地方企业的发展与技术革新,将发挥积极作用。因此,为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高职院校需要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校企双方互动协商,探索校企合作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中小城市;校企合作;创新

Research o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ration Path Of Small-Medium Citi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Perspective

Liu Yao

(Wentong College,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Huai’an Jiangsu, 223001)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e positioned to serve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mbination through exchanges and coop rationed school-enterprise linkage, school-enterprise interaction and other form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local enterprise, will play a positive role. Therefore, to strengthen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combine their actual, through School-enterprise mutual consultation, innovation path explor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Key Words: small-middle citie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innovate

当代校企协作是抬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一种人才培养形式。高等院校开展校企协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的内涵所在,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时代意义,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同时,高职院校应与地方经济发展接轨,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通过校企联动、校企互动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对于促进地方企业的发展与技术革新,将发挥积极作用。因此,为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高职院校需要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校企双方互动协商,探索校企合作的创新路径。

一、中小城市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企业与高等学校的合作开展较迟,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和企业之间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协作是在1991年于上海成立的中国合作教育协会。21世纪,高校扩招、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递增的现象,导致就业问题凸显,国家开始重视校企合作推动就业工作,下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专家们入手钻研校企协作形式、互助动力机制、协作改进、合作中的知识分散、新制度经济学、高校科技成果变动、校企合作的演变博弈等方面。”[1]校企协作的重点在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校企合作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缺乏与校企合作相适应的理论研究作为基础

在当今社会,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校企协作具有现实意义的这一课题,并提出了校企合作的模式,比如说“双证书”、“顶岗实习”等。其实在校企协作的名目中,若是想要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赢,就必须要展开深刻的校企合作理论研究,但当前却显现的是这一方面的钻研相对滞后。因为,校企合作深层次理论的研究是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些仅仅只是依靠高职院校的能力是不够的,必需得到来自政府与企业的支持。

(二)缺乏健全的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

当今,我国还没有出台完善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而且还没有涉及到具体细致的层面。因为,企业主要目的是盈利,如果企业无法从政府颁发的法律法规中获得一定的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补偿,然后,企业不愿意花太多的人力、材料和财政资源放在校企合作的项目。在合作中,学校和企业的责任和权力是不明确的。学校虽然与企业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然而结合力和驱动力不强。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两个利益主体之间互助,在合作过程当中无第三方机构进行协调、监视。学生实习中安全问题的法律保护,导致了企业和大学是很难承担安全风险的学生实习。

(三)合作深度不够,基本停留在浅层次合作模式上

专业培养计划是校企合作众多模式之一。大专培养计划是按照院校的筹划拟定以及设立课程与内容,并且都以文字讲授为主。因此,在实践环节中,总是得不到企业的配合和认可。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得到不到企业的认同。从企业的角度考虑,,因为不是在企业人才培养的规范下,企业比较容易缺少对实习学生进行人才培养的责任感,也不愿意花费过多成本去投入到校企合作项目中。

(四)校企合作的持续性有待加强

在校企合作的开始,双方的合作意愿比较强,但更容易出现问题。一方面,企业为了获取廉价劳动力,承诺与学校合作。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为了解决学生就业的问题而盲目的与企业合作,从而没有考察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校企协作相对较短,容易将生意不好的企业进学校,而企业将不执行学校的需要合作项目。院校得到的教训后与协作企业提早中止,致使一次性合作现象频频发生。在与好的企业的协作的质量上看,由于缺乏新的合作,合作功效不稳定。

(五)缺乏互惠共赢的动力机制和利益激励机制

合作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校企合作,覆盖面狭窄,只是一些专业的特点,没有整体性;合作伙伴也只是某些重点企业,不具有全局性。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协作必然以利益为主,,利益是两边发生合作驱动力的前提。企业寻求好处最大化,不会把心思放在培养新人上,因此企业不会自动培养人才,是以对待校企合作的并不怎么用心。

(六)缺乏互动交流的合作平台

目前,校企协作大多是临时的,当发生定单培育、顶岗实践等事情时,校企双方才会接洽。“因为校企双方无联合机构,也无牢固的交流场地与互动协作平台,特别是在愿景,规定,校企协作的资本上的缺乏上。因为缺乏这样的协作平台,校企合作想要深入发展非常困难,校企文化方面的融合还需要时间沉淀。并且校企两方一起合作的人员联系不多,自然而然无法一起深入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钻研。”[2]

二、中小城市校企合作的意义

校企合作的基本条件是以职位和岗位能力的要求为焦点,以院校的硬件条件为前提,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使得企业对人才的最佳需求和院校学生的最佳就业相匹配,实现校企合作双赢的目的。

(一)促进专业建设

为了促进校企合作的实施,学校可以根据行业的发展态势和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加强与企业合作,听取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意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与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企业共同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是由校企联合开发,充分考虑学生,企业要求的专业技能,质量,不仅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岗位能力要求等方面的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还将企业的文化融入其中,使的学校专业结构设置更加合理,可以较好地顺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二)推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的开展,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从而为学校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可以在协作企业中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累积实际工作经历,同样也可以提高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聘用企业的专业人才进学校当兼职教师,可以确保学校应用型和实际性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促进实践和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与企业合作,学校可以按照“集中、满足要求、资源共享、提高效率”的原则,共同建设校园实训基地,满足对人才培养的实践和培训基地的需要,为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实训、提高实践能力提供有力保证。校企协作共建实训、实践基地,有利于提高的学生动手能力。毕业生的优势在于对工作的认识和实务能力上,要想获取这两方面能力的提升,仰赖于体制健全、实训基地以及学校和企业共同营造的实践环境。

(四)保障课程改革的成功

学校课程变革的方向是设立与培育应用性人才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专业内容要突出应用型性和实用性。其课程体系主要由知识传授的教学系统的开发技术,在实践教学培训系统的基础技能训练。校企合作为这两大课程体系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五)搭建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有力平台

校企合作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学校在招生、教学和就业等方面的盲目性,校企合作使企业明确了学校是在为自己培养后备人才,使企业愿意提供资金支持学院办学。这就由传统的学校单方办学变为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办学,那么学校就会开展办学的广度,由此教学的空间将会变大,由传统的学校发展到企业、由课堂学校延伸到实训基地,这样就会为学生的成才提供了更加具有信度和效度的平台。

(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学生可以学习基本技能,培训,专业知识和工作所需的基本掌握,加入企业后,也能感受到公司的文化,以加深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为学生尽快适应企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现象为中心,,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现优化配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资源。“按照职位要求,重新编制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紧密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进修积极性和“顶岗”能力,以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3]

三、中小城市校企合作的路径分析

(一)学校和企业要更新理念,明确责任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以此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是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学校要踊跃革新观念,自发自动建设地方经济,办学方式要开放、培育目标要有针对性、教学方法要灵活、教学进程注重实践、师资队伍具有复合型。学校要重视校企协作,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出发点,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开拓合作思绪,加强服务企业和社会的认识,提供一致的服务,积极为企业技术进步,经济效率,服务质量上对企业的认同和支持。而企业它同样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企业一方面可使自身获得人才储备的保障、技术进步与更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有效支持了学校,提供了实习、实训场所和就业机会等,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

(二)创新运行机制和完善制度建设,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保障校企合作顺利进行

如果学校与企业的想要进行长期的有效合作,就必须从机制上和制度上进行创新。学校和企业要制订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并成立相关的配套制度和激励措施,同时,我们应该加强企业积极参与培训过程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以及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计划的拟定、专业设立、课程变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的门径。在校企协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阐述政府的思想指导方针和实际管理的机能。政府部门要制定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学校、学生和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各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在校企合作中要突出强调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宏观调控作用。在政府的指导下,学校和企业双方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形成机制。有了政府出台政策的支持,将会极大的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三)成立校企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校企双方人员的流动机制

为了使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该由双方接受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规则,这是一个长期的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利于升高校企合作的质量。“双师型”教师拥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可以从事课堂纯理论教学,又具有充足的实践能力,熟识企业运作形式的教师。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和学校通过协议等形式确定各自在人才培养中的权利和义务。

(四)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坚持产学研一体化,,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校企合作办学重点是造就应用型的技能型人才,在此前提下,院校的讲授模式和课程编制应该按照专业培养要求来设置。校企合作办学强调的是“产学研一体化。”[4]通过合作,可以使研究对象在高职院校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更接近于当地经济,有利于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不管选择哪种教学模式,都应符合学生的接受特点,课程体系要符合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求。

(五)学校要以市场为导向,分析地区经济特色,按企业需求设置专业。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标准、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以市场要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率、提升自我、满足企业需要、实现贡献社会的意愿。学校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一方面需要调查、了解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深入企业掌握人才需求的专业结构、知识能力等信息,作为专业的设置、培训计划、对教学内容的更新提供依据。积极踊跃运用校企协作的好处,充分利用企业资本,实现专业设立紧贴企业需要。

(六)开展“订单式”校企合作以及校企共建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使用“订单式”人才培养形式,有利于学校和企业明确具体合作点,防止校企合作流于形式。”[5]订单式培育是以就业为导向,方针是抬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有利于企业、学校和学生形成多赢局面。学生来到实训基地实习是走向社会、进入企业从事相关岗位的实战训练,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效场所。加强校企合作,学校的职业教育才会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出受企业和社会欢迎的高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

(七)建设校企合作的互动型信息平台系统

校企合作是一个知识与信息共享的过程,学校从企业获取和使用用人信息,而企业从学校可以学习前沿理论知识,并招聘合适的人才。因此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应建立一个全面涵盖学生、企业与学校需求的信息平台系统。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系统,在信息系统中,学校随时掌握企业的用人需求以及招生生源信息。企业可以利用信息和需求,通过信息系统及时与学校共享,通过学生信息系统的就业指导学校定位,实现人才充分流动,消除就业信息的条块分割,达到就业平衡。

参考文献

[1] 邬丽群 张丽媛.构建服务型“四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管理方略研究,2013,(263).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6775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