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信用政府管制的法律边界研究

 2022-07-07 10:07

论文总字数:21497字

摘 要

当下,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正如火如荼。社会信用是一种以大数据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法律规则作为保障的管理制度。善治需依良法,像社会信用这样威力巨大的技术手段,必须与法律规则的建立健全相对接,只有完备健全的法律保障,才能使得社会信用体系真正实现其最终的目的——信用治理和权益保护。

本文的主旨是探讨我国社会信用政府管制的法律边界,具体为分析我国政府目前在实际管理社会信用信息中的现状及不足之处,并从立法和信息管理制度两个方面提出建议,规范政府收集管理利用社会信用信息的行为,减少公权力的滥用,帮助信息主体树立权利意识,社会信用体系朝着法制和规范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社会信用政府管制的法律边界,就是建立一套中立和规范的信用法律体系,既要有规范,合理的公共信用信息管制制度,发挥技术手段最大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信用、政府管制、信用治理、权益保护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a social credit system is in full swing. Social credit is a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big data,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 means and legal rules as a guarantee. Good governance requires good law, and powerful technical means such as social credit must be linked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legal rules. Only comprehensive and sound legal guarantees can make 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truly achieve its ultimate goal—credit governance and rights protection. .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legal boundary of China's social credit government regulation, specifically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inadequacie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 the actual management of social credit information, and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from two aspects of legislation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ize the government to collect Manage the use of social credit information, reduce the abuse of public power, help the information subject establish awareness of rights, and develop a social credit system in the direction of legality and regulation.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legal boundary of the government control of social credit is to establish a set of neutral and standardized credit law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standardized and reasonable system of public credit information control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technical means.

Key words: Social credit, government regulation, credit governance, rights protection.

目 录

摘要Ⅰ

abstract

一、引言1

二、社会信用及政府管制概述2

(一)社会信用的内涵2

(二)政府管制概述4

三、国外社会信用政府管制经验4

(一)发达国家的信用法制4

(二)发展中国家的探索5

四、社会信用的法律边界及保护原则5

(一)公共信用信息法律制度5

(二)信用主体权益保护6

五、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现状8

(一)我国社会信用相关重要文件及法律法规8

(二)我国社会信用法律规制的不足之处8

六、确立社会信用法律边界的建议10

(一)法律法规方面的完善措施10

(二)制度上的完善措施11

七、结语12

八、参考文献14

九、致谢15

引 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各部委、各部门也发出相关领域的指导意见,推进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和共享,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但是,社会信用信息的使用管理缺少规范的制度,导致社会上出现许多信用信息乱共享、乱收集、不收集、无依据联动奖惩以及滥用行政裁量权等破坏政府公信力,打击公众对信用体系的信心的现象。同时也出现了类似武汉名校女博士晚到误机掌掴机场工作人员被列入法航黑名单和徐玉玉因个人信息泄露离世这样的与社会信用有关的例子,两个例子,一个是联动奖惩制度的必要性以及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必要性。

信用治理和权益保护是信用立法的两大目的,也是研究政府管制社会信用的法律的目的所在,比例原则和合理行政原则必须贯穿信用立法之中,要遵循最小干预与最小侵害原则,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本文借鉴前人研究的理论成果,总结关于信用立法的原则和规则,并提出一些我个人的看法,使得政府在管理利用社会信用信息时,能够把握其中的度,使用好行政裁量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这对于厘清政府管制社会信用的法律边界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社会信用及政府管制概述

(一)社会信用的内涵

1.社会信用的概念

社会信用,其发源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天下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利益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使得人们必须合作才能生存和发展,没有人能切断社会联系独自生存发展。而合作要达到各自的目的就必须相互信任,这种信任从宏观看就是所谓的社会信用。社会信用伴随合作这一概念产生,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道德、法律、政治、金融、文化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都有它的身影,是一个诸多因素交织有机结合的整体。正是这种对社会生活全方面的影响和渗透,让其成为影响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因素。而信用,信用是一种被有限认可的交易媒介,其功能是便于商品的流通和价值的转移。有限认可是指对不同借信方的信用有不同的认可程度。[1]

从法律上看,社会信用是信息主体遵守法律规定义务和履行法律规定或者与其他信息主体所约定合法义务的状况。社会信用所指的信息主体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其享有民事权利,有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同时也能通过自己行为自主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社会信用的客体是社会信用信息,按照收集使用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公共信用信息指的是由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公共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等,其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产生或者获取的,可以用于识别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信用状况的数据和资料。市场信用信息是指信用服务机构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等市场信用信息提供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采集或者获取的,可用于识别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信用状况的数据和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1497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