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文化传播机制下的话语权研究

 2022-01-20 12:01

论文总字数:14828字

目 录

1 微博的起源与发展……………………………………………4

1.1 微博的起源……………………………………………………………………4

1.2 微博的发展……………………………………………………………………4

1.3 微博:作为文化的传播………………………………………………………5

1.3.1 微小型…………………………………………………………………5

1.3.2 及时性…………………………………………………………………5

1.3.3 碎片化…………………………………………………………………6

1.3.5 交互性…………………………………………………………………6

1.3.6 微博的文化特点………………………………………………………6

2 微博的文化传播机制…………………………………………6

2.1 微博文化如何传播……………………………………………………………6

2.2 微博文化传播的要素与模式…………………………………………………7

2.3 微博的文化传播与其他传播方式的比较……………………………………7

2.3.1 微博与传统媒介………………………………………………………7

2.3.2 微博与新媒体…………………………………………………………8

2.3.3 微博传播机制下的微传播……………………………………………8

3 微博文化传播机制下的话语权分配与话语效应……………9

3.1 话语权…………………………………………………………………………9

3.2 微博主体及其话语权分配……………………………………………………9

3.3 微博话语权的特征……………………………………………………………10

3.4 微博独特的话语权产生的双重效应…………………………………………11

4 微博文化传播机制下话语环境的反思………………………12

4.1 法律法规的制约………………………………………………………………12

4.2 内在传播机制的约束…………………………………………………………13

4.3 营造良好的话语范围…………………………………………………………13

4.4 提升微博用户的素养…………………………………………………………13

4.5 维护话语权平衡………………………………………………………………13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微博文化传播机制下的话语权研究

杨嫣然

,China

Abstract: Micro bolg come from Twitter,after several years of development has permeated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and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media in the network transmission.Micro bolg has some features like tiny, instant, fragmentation, grassroots and interactive .Micro bolg's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re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medium , also in this uniqu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icro bolg distribution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media, the public has more power than traditional media, grassroots and elite coexistence,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ower imbalance, say abuse behaviour.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spread of Micro bolg unique mechanism and the traditional medium under different power, and the use of voice and specification.

Key words: Micro bolg,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power of discourse

1.微博的起源与发展

  1. 1微博的源起

什么时候多出来一个微博?很多人可能误以为微博是一夜成名的,国内许多门户网站的微博突然迅速走红,其实从诞生到崛起,微博也经历了一段艰苦的历程。在微博产生之前,还经历了饭否,叽歪,嘀咕等一系列独立微博网站的兴盛与衰落。当然在兴盛之前,微博也饱受质疑。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种基于用户之间关系的,分享140字之内的新型互联网社交平台。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话来讲就是:微博是一种要求传播者发布140字内的信息的小微型博客(但在2016年,新浪微博已经对一部分用户开放了140字的限制),是传播者表达自己意见与看法,从而引起别人关注,从而方便快捷地与朋友和粉丝交流。中国人大教授则用“一种节点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1][1]来概括微博到底是什么;而新浪微博则这样介绍自己的产品:微博,就是无论谁无论何时何地,你可以将你所见所闻,转换成一句话一张图,关注着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你分享的新鲜事,照应了微博“随时随地分享新鲜事”的广告语。

微博这么红,魅力何在?就在它有内容精简,传播快捷,互动强烈,终端多样方便,用户广泛等特点才能吸引如此多的用户,让他们抛弃繁琐的传统媒介投身到微博中来。

对于中国狂热的“微博控”,一开始是从了解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开始的,其实,微博的“始祖”是美国的推特,而中国的微博则是借鉴和学习了推特的规则与机制的。Twitter的意思是鸟叫,创始人Evan Williams认为鸟叫是短而令人愉悦的,符合网站随时随地分享世界精彩的内涵,所以定其为网站名。[2][2]

2006年3月,世界上第一个完全依赖于web(网络技术)版本的“微博”诞生了。当时它的用户只有50名,而且集中于公司员工以及亲属之间的,用短短140字来彼此交流,这种传播方式也在全球火热起来。全球语言监测机构调查表明“Twitter”是2009年全球最热门英文单词,2008年初,奥巴马开通了个人推特,在年末大选之前,奥巴马更新了200多次推特,与选民的亲密互动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Twitter就是这样一步一步,从一个不起眼的小网站,跃身成为拥有超过5亿用户的网站。

微博是微型博客(microbolg)的简称,相对于一般的博客更为简短,是一个基于用户间关系节点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私人电脑,移动手机网络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用140字的语言表达自己观点,并实现信息分享。[3][3]

1.2微博的发展

在我国,微博有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初期阶段。2006年推特在国外产生,短短一年内,校内网在中国大陆地区完成了第一个提供microbolg客服务的,跟推特很相似的网站,即饭否网。用户可以通过PC,手机、短信和IQCQ等发布消息或者图片。微博在中国发展的初期,像饭否这样的网站有五六家,但饭否则是其中功能较完备的一个。

然后是繁荣阶段。新浪在2009年8月推出了新浪微博,由此成为门户网站中首家提供发送微博的网站,从此掀起了一股微博的狂潮。而将微博发展推向高峰的是李开复发的一条关于航班延迟的微博,这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而之后就有许许多多名人纷纷加入到了微博队伍中来。在2011年7月19日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现实,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从六千三百万涨到一点九五亿,增长约2倍。而在2011年年末,我国微博用户达到二点五亿,中国跻身全球微博用户第一大国,在社会生活中,微博已经无处不在。

现在微博正在稳步前进,《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6月,我国微博用户已经超过了二亿人次。微博也逐渐成为舆论聚集地,为民众提供了一个披露事件的公共平台,而且还成为了反腐曝光的利器,微博问政,草根名人,热门事件日益火热起来,网民在微博的活跃度越发高了,而微博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忠实粉丝从而在各种媒介中稳步发展。

1.3微博:作为文化的传播

从草根到精英,从工人到官员,网民们都争着“织微博”,CNNIC统计显示:2011 年前两个季度,中国微博用户数量从六千万万增长到两亿,半年增幅超过两倍,网民使用率从13.8% 增长到了40.2%。到2014年,微博活跃用户已经达到了一点七亿人次,较上年同期层长36%。[4][4}微博因其短小便捷,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社交工具,时空的限制和技术限制变小,网络传播的舆论场正在潜移默化下被改变。微博文化传播特点如下:

1.3.1微小型

微小型传播也可以称为段子化传播。微博就是用只言片语来表达事件,这不会引起用户对长篇大论的恐惧,用精确的词句吸引受众,还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看似短短的微博中,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微力量”。这种传播方式,让微博成为了一个一个口耳相传的段子。段子化有很多优点,比如语言简练,妙语如珠,意味深长——因为传播者需要得到转发与关注。缺点是,微博为了追求眼球效应,会对社会现实做一些加减法,让短短140字的微博更加符合传播规律,在传播学中,这叫做拟态环境,即受传者接触的信息环境不是跟真实世界一模一样的信息环境,而是经过传者加工的带有传者意愿的信息。

1.3.2及时性

传播速度是评价传播效果的标准之一,突发事件是新闻,而新闻讲求一个“新”,用户发布微博除了字数,别的条件不受任何限制,任何人、任何时间地点都能发布身边新鲜事,发动广大网民的力量进行信息传播。网络时代,特别是在微博中,公民记者的速度超过了一般的媒体记者,这种全民新闻让信息传播更具真实性与时效性。对于突发事件,微博有快速反应的能力,对身边的新闻有着和一般媒体不同的敏感,有些网友随手拍的视频,照片,比新闻记者还要快。微博就是随时随地向别人分享,这决定了它的及时性。

1.3.3碎片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4828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