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储福金小说中的象征意蕴

 2024-02-06 10:02

论文总字数:9936字

摘 要

: 储福金小说意象繁复,意蕴丰富。主要的意象呈现为紫楼、婚恋、围棋等。紫楼象征着青春时代的美好时光,以及人生的苍茫和生命的酸楚;婚恋象征着人生的无奈,人性的自私与时空的虚无;围棋象征着作家对是非善恶爱恨情仇等的深层次理解,即生命的本质便是平淡。这些意象所折射出的意蕴十分丰富,昭示了作家的创作意图,即对于人性本质的烛照与探究,因而富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认知意义。

关键词:储福金,象征意蕴, 紫楼, 婚恋, 围棋

Abstract:Novels of Chu Fujin are full of complicated images and are rich in connotation.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a few images such as the purple building, marriage and the game of go. Purple building is a symbol of the happy time of youth, following the author’s experience of the vastness and the bitterness of life; Marriage is a symbol of helplessness of  life, selfishness of human nature, emptiness of time and space; The game of go is a symbol of the writer’s deep understanding of right and wrong, kindness and evil, love and hate and so on, then, understands the deeper meaning of life that it is insipid. These images reflect rich connotation indicate the author’s writing aim namely explore the nature of humanity, so it is rich in unique aesthetic value and cognitive significance

 

Keywords: Chu Fujin, symbolizations of images, the purple building, marriage and love, the game of go 

储福金在文学上的造诣颇高,同时他也是围棋和象棋的高手。在创作时,储福金是一个温和、淡雅、清新之人,而在下棋时,他往往会令对方出其不意,出棋招式独特,棋艺极高。在当今文坛中,这是极为少见的。

本文主要探究的是小说中的意象,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事物本身是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作者将自己的感情施加在事物上,赋予事物以灵魂,有了感情,承载并抒发了作者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用客观的准确意象代替主观的情绪发泄。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储福金小说中的几个象征意象,女性系列小说中的紫楼,[1]婚姻小说中婚恋,以及围棋小说中的围棋,探索这几个意象所代表的含义,背后象征的意蕴。

现今研究储福金小说的人并不多,奚蓓雯的《储福金小说中的传统文化意识》和李洁非的《储福金的艺术世界》等学术论文都专注研究了储福金的围棋小说和女性小说,我的论文中有些观点有借鉴,也有补充说明,其中论文中婚恋的部分是前人没有涉及的领域。

一、紫楼色彩——人生如戏

在紫楼这个意象是储福金心灵的寄托与沉思,一方面是作者对人生中最珍贵的时光—青春期的追忆与缅怀,另一方面是随作者感受天地逆旅、光阴过客心境的深刻对应。紫楼的意象因而总是飘浮着一种时空的虚幻感,流淌着一种人生的苍茫和生命的酸楚。这种让人怦然心动的情味几乎笼罩了这一系列的全部作品:它在紫楼夯里萦迥,在《云》间飘缈,在《绿井》中蒸腾,在《红墙》内潜隐,在《黄表》上浮游,在《灰雨》下迷檬,彩色纷呈的人生,全部溶进那天地玄黄,宇宙洪荒……[1]

紫楼的传奇

储福金的紫楼,和曹雪芹的《红楼梦》颇为相似,但紫楼并非红楼,红楼里的百态仅是贵族家道中落,而紫楼更加贴近生活,折射出人生的转折而非命运的变故,紫楼里的悲欢离合并非命运劫数的更替,而是对青春的告别。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这一生会遇到许多陪你一阵子的人,却很少能有人陪你一辈子。

紫楼,这个意象是小说中众多女人的心系之地,也是她们的青春期梦想寄存地。一些普普通通的来自乡野的淳朴年轻少女,一年一度地来紫楼相聚。也许是因为这块小小的天地多少隔绝着世俗的纷扰,也许是因为改变自身命运与处境的美好意愿和人生不可或缺的精神追求,也许是因为这素朴的“舞台生涯”得以须臾满足和一度舒展,紫楼竟成了姑娘们心灵中的一块“净土”,成了姑娘们魂思梦牵的一座“伊甸园”。[1]随着紫楼的拆除,也就预示着青春的结束,主人公们的梦想也随着青春的逝去而消磨殆尽,这本是悲伤的结局,但每个进入紫楼的主人公,她们早就知道自己在紫楼里不会长久,而这一切都在她们的预料之中,同时带着丝丝感伤和顺时应命的淡然。紫楼这段青春的消失,并不代表未来,真正的人生舞台在继续绽放。从这座紫楼里,走出的姑娘们,有的功成名就,有的泯然众人。然而这些人都没有真正幸福的,成功的人怀念过去平淡的生活,不成功的向往成功。两种希望和欲求,又将何去何从?鲁阿芳和秋娲、金梅三人不同的选择,代表着不同的人生。得不到的想得到,得到了却又更加贪婪。

《金野》中的秋娲经过不断地拼搏,得到歌唱家的桂冠,但她却无心琢磨这个称号,而是内心深处总是在追忆昔日的点点滴滴,更加想念童年时与伙伴们在田地里奔跑、嬉戏、追逐,其实秋娲的本名叫秋娃,儿时的名字,带着农村特有的憨厚可爱。《黄表》中的金梅在功成名就之前就想着如何成功,为了成功不惜一切,然而真正取得成功的时候,她却迷茫了,不知所措了,站在顶端的她,却想着自己在紫楼的时光,重返紫楼又会有怎样的一番情景。人是矛盾的,想要两全其美,终究是不可能的。作者把想要表达的人生的苍茫和命运的酸楚,体现得淋漓尽致。

鲁阿芳:紫楼梦想的终结

鲁阿芳是紫楼中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子,青春里不顾一切追求自己的梦想,有才华也勤奋,但在最后被现实击败,泯然众人。

鲁阿芳每次离开紫楼的时候,都会说自己再也不会来了,可是下次若有汇演,她还是会来,紫楼在,梦想就在。鲁阿芳有唱戏天赋,擅长表演,自己也是喜欢表演的,可是作为农村女子,她默认唯有乡村田野才是自己的舞台,又怎敢奢望在城里演戏。然而鲁阿芳却有着这样的梦想,每次能够回到紫楼,她都能笑出花来。“鲁阿芳再也忍不住了,便搭上车独自进了城,终于见到这座紫色的楼了,她围着紫楼转了好几圈。觉得紫楼他梦中见到的模样极为相像。”[2]紫楼这个意象就是寄托了鲁阿芳梦想的所在地,魂牵梦绕的地方。每次表演她都是最尽职尽责的,力求每个动作都是最标准的,别人都不解,她为何如此认真,我明白她大概将每一次演出都当做是离开之前的最后一次,怕是下次就没有机会了。就是这样的努力认真,本来在这次汇演中可能夺魁,可是在演出开始时便状况百出,表演时,还漏了节拍,最后一次演出以失败告终,竟无半点掌声。“终于演完了。演员们静静的卸了妆,提着乐器和道具回紫楼去。夜的小县城街道,路灯的间隔显得特别远,灯光昏昏黄黄的,一队人如同黑影在游动。”演出的失败,队员们士气颓败,这仿佛也预示着,鲁阿芳的演戏之路就将终结,最后,紫楼拆迁,鲁阿芳的梦想野随之破碎,接受家里的安排,成为乡村妇女中的普通人。“听说到文化馆要拆迁了,鲁阿芳也就在围观的人群后面,看着几个泥瓦工把绳索套在几根木柱上,吆喝了一会儿,几根绳上一起用力,只一下,房架就倒了下来。木架断裂的声音显得很干脆。一片瓦砾堆上,蓝蓝的天显得很高远。”[2]

没有了承载梦想的时光,又如何执着追梦呢,鲁阿芳的梦想很美,可是往往现实很残酷。青春的时光里,鲁阿芳有自己的梦想,但在开始的时候,她就知道不会长远,青春虽然精彩,但是青春转瞬而逝,鲁阿芳的梦想、鲁阿芳的青春,随着紫楼的拆除宣告结束。鲁阿芳故事以泯然众人为结束,虽然有才有艺,但是因为现实的限制,梦想在中途就终止了,昭示着青春的短暂。让我们在读的时候,感受到时间飞逝,光阴似箭,人生的苍凉,命运的不可逆转,往昔的无可奈何,作品中漂浮着时空的虚无之感,也能感受到作者对青春的怀念。

秋娲与金梅:功成名就后的反思

秋娲与金梅都是从紫楼里出去的姑娘,她们脱离了现在的生活,飞黄腾达了,却又在成功之后开始怀想当年平静的生活。

《金野》中的秋娲为了自己的功成名就,将自己的家庭作为牺牲,从农村走向城市,从普通人变成闪光的大明星,其中的代价是巨大的,母亲、弟弟的死亡,父亲的离去,让她孤独一人,这些变故都是她眼睁睁的看着的,她依旧选择为了自己成名而不择手段,漠视一切,也导致她从一个心性单纯的乡村少女变成为善于耍心机的都市歌星。当一切尘埃落定,她看似拥有了一切,其实也是失去了一切,在最孤独的时候,连个亲人也不在身边,她才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真的都有意义?她开始思念自己的美好童年,有趣的乡村乐趣,可是一切都消失了,这也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她开始希望回到过去,回到那个没有烦恼、没有尔虞我诈的过去,也不需要为了成功费劲努力。秋娲的话:“从此没有成功的诱惑,再没有痛苦、烦恼,没有秋雨敲窗的惆怅,也没有暗黑中的孤独,也没有记忆、掌声,不需用迷人的笑,不需做其他一切的努力,更没有成功。”[2]

《黄表》中的金梅成功地从农村走向了城市,但是城市生活和自身的成功却成了压力,让她无法喘息,她开始想念曾经在紫楼的生活,没有成功的压力,自己曾经活的是那么地轻松怡然。小说中,金梅在一次选人中,没有选择能干精明的夏银凤,选择了毫无才能的夏金凤,她不想让悲剧重演。夏银凤太像年轻时候的自己,机灵而又有潜力,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金梅不想再造就一个和自己一样的悲剧人物。金梅有一段唱词,就唱出了她的心声:“演戏好?不演戏好?拼命地挣扎着要出去,要得到。总想要的好,这也好,那也好,自己为什么总没有好?好是好,可是又觉得不好。不好了,又拼命地挣扎着要好。我好了,别人为什么不好?我为什么又非得别人对我好。是你不好?还是我不好,我不明白,我不知道。”[2]

秋娲和金梅看似风光无限,可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自己成功背后的悲哀,开始怀疑成功,怀疑自己为何要成功,不再眷恋城市生活,向往宁静而平和的农村生活,对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有着无尽的怀念。梦想到底是该实现,还是随遇而安,从作者写的几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生、对梦想的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也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而负责,命运不可逆转,注定发生的都会一定发生。紫楼中的故事,从紫楼里走出的辉煌人物,过得并不如意,这也验证了紫楼这个意象的另一层含义,宿命和人生的曲折与无奈。

二、婚恋——婚姻如饮水,冷暖自知

婚姻在储福金的作品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意象,折射出作者对生活的思考。

每一种婚姻变故似乎都很平常,但背后都有其发生的缘由,包括社会因素、心理因素、性格因素以及种种莫可名状的情感因素。热衷呈示这一人生现象的下面,是否潜隐着作者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之类的哲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认同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借助这剪不断理还乱的纷繁世事和情感纠葛,借助于对这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精神困扰的描状,确实托举出了人生在世不称意的诸多意蕴。[1]

婚姻的更迭异变

《怆》中的秋葵被算命的说成“帮夫命”,这么一个好的命格,本应该嫁个丈夫,随后美好的生活。可是当黄石林成为大诗人之后,他们离婚了,之后秋葵和邱益结婚了,当邱益成为大画家之后,他们又离婚了,随后秋葵又和朱田农结婚了,看到最后意犹未尽,也不知道秋葵是否又离婚了。秋葵可能真的有那么一点的运气,帮助丈夫走向成功之路,可是他们也是有才能的,只是一直没有成名的机会,秋葵在必要的时候推了他们一把。秋葵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帮了别人,成就了别人,却最终没能给自己带来幸福。

当秋葵要嫁给朱田农的时候,黄石林找秋葵谈过一次话。他的自私已经让秋葵不幸,所以他希望秋葵能找一个平常的没有成名欲的忠厚的男人结婚,但愿她不要在新的婚姻中遭受痛苦。黄石林知道在这场失败的婚姻中,他的过错是主要矛盾,在新的婚姻中,他是幸福的,他是被呵护的,可是这也阻挡了他的创作思绪,过于安逸,让他笔缺乏穿透生活深层的能力,他过去生活的底蕴已在爆发式的创作中表现完了。秋葵和黄石林都是这场婚姻的失败者。黄石林希望自己的妻子能够敬重自己,崇拜自己,而秋葵的性子刚烈,有话直说,对浪漫之事没有兴趣,再加上婚姻中的琐事,导致了婚姻的失败。

秋葵的前两任丈夫皆有才华,只是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在他们一心想成才的时候,忽略了秋葵的感受,导致了婚姻的悲剧,然而第三任丈夫朱田农,似乎就没有了前两任的才气,更多的就是好高骛远了。在文章的最后,秋葵和朱田农吵架中,秋葵对朱田农说:“你也会成名?真好笑……你要是能成名,这世上的人除掉瞎子、聋子、瘫子,全都会成名了!”[2]秋葵的无奈与悲伤在最后终于爆发出来,秋葵是个可怜之人,她的要求并不高,简单就好,可是她的丈夫们都是不甘于平庸之人,秋葵性格刚烈,她本可以忍气吞声过一辈子,可是她不,有什么不满,她都会说出来,也就是这样,婚姻中的矛盾便爆发了,婚姻的悲剧就此造成。

黄石林之前和秋葵说过,希望秋葵能找个对成功没有欲望的丈夫,当时秋葵以为朱田农就是这样的人,可他依旧不是,秋葵最后笑到眼泪都出来了,大概就是在悲伤自己的一段段失败的婚姻,对婚姻的迟疑,对生活的失望。

婚姻的持之以恒

《苔》中的陶正明有才华,有理想,也希望能够晋升,可是他已经被婚姻给束缚了,抛弃了自己的一切,只为自己的家庭,只为自己的女人,自己的孩子。

陶正明和秀兰的爱情是懵懵懂懂的,也是美好的,可是秀兰却急切地想要孩子,甚至到要发狂的地步,她的疯狂让原本美好的婚姻生活变得不是那么地美好,难能可贵的是陶正明没有因此就嫌弃想生孩子到发狂的秀兰,依旧守在她的身边,秀兰的刻意,却一直都没有孩子,最后是无心却有了儿子,让秀兰圆了梦。“机关里陆续分进来,不少大学生来,开会时,大谈什么宏观控制、亚细亚生产方式、世界经济导向等等,陶正明几乎插不上口。有时,陶正明会借一些现代书刊杂志回来,想多少了解一点,常常拿起书,孩子便缠到膝前来。他也就搁下书,将孩子抱起来。”[2]就是这样的长相厮守,让陶正明失去了一次次晋升的机会,没有去市里工作、也没能成为机关官员。在秀兰心目中,孩子最重要,而在陶正明心中,秀兰最重要。

作者通过婚姻这个意象,写了几个人的故事。秋葵的婚姻更迭不断,陶正明的婚姻始终如一,可是他们两谁都不幸福,婚姻如饮水,冷暖自知。秋葵在婚姻中尽职尽责却一次次被抛弃,陶正明为了守护婚姻一次次的放弃成功的机会,两种人生都是如此的坎坷纠结。婚姻美好,事业就不尽完美,事业风光,婚姻往往不如意,婚姻和事业,到底如何权衡,引人发思!作者描述婚姻的百态,描述人间常事,来引发对人性的思考,对人性真实的探索。成功的婚姻,不会成为事业的绊脚石,更不会束缚发展,而是为成为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

三、围棋——步步为营的人生

棋,是储福金的爱好,储福金也是围棋高手,所以棋在他的作品中占有重要意义。棋,象征着命运的曲折发展,每个主人公有着不同的下棋风格,他们的命运往往也是可以从他们下棋的风格中看出一些端倪来。

《棋语》系列中,许多小说的名,就是围棋的基本战术,这些战术象征着小说的结局走向,剧中人物的命运往往与之相关。

《引征》:世事的循环交替

《棋语.引征》中的周正刚原本是局长,在运动时落马,没有人待见他,只有陈化水夫妇依旧对他真诚相待,陈化水和周正刚是围棋上的好朋友,两人下棋的时候,周正刚总想着悔棋,可是陈化水不答应,两人总是闹得不愉快,但是下次下棋的时候,依旧能够握手言和。“陈化水的信条是棋盘上无父子,他杀周正刚的棋从不手软,也从不让他悔棋。而周正刚落子果断,可经常落了子,才发现错了,于是常常要为毁棋闹个面红耳赤。对付周正刚的悔棋,陈化水并不多话,只是手遮着棋盘,不让周正刚‘拔葱’,上次就气得周正刚叫了一声‘孙子王八蛋再来下棋’,推盘而去。”[2] 一对棋友,边下棋边斗嘴,想想也是惬意的。陈化水的棋力是在周正刚之上的。后来周正刚复职了,又被任命为局长,为人刚正不阿,被称为“刚局长”,许多人拖他办事都吃了闭门羹,但是念在旧情,周正刚还是帮了陈化水,让陈化水的回到城里,顶了自己的职位。小说中有这么一段对话:“周正刚摆摆手:‘你还常下棋吧,我现在是很少下了,时间不够啊。不过,我的棋技是长了,局里那些人都不是我的对手。要下对手棋,还得找你……’‘我的棋技反倒退了,病在家里不动脑子了。你在局里运筹帷幄,棋上会有反应,再下,恐怕你要让我子了。’陈化水说。”[1]周正刚的棋技应该是没有多大进步的,局里的人都因为他位高权重,而故意让着他,陈化水有事求周正刚,自然也是笑脸相迎,一对亲密无间的棋友,也因为生活的逼迫,变得世俗了。周正刚完成了陈化水的嘱托,晚年生活也是过得很惬意,自己的儿子也当上了局长,一切都没有脱离他的安排与猜测。然而,在周正刚去世之后,自己的儿子被“双规”了,周长刚的儿子第一次接受的礼金,也就是受贿中最大的一笔钱,便是陈化水儿子送的。单单是这一笔,就够他儿子做上几年牢了。

引征是围棋基本战术之一。即在被对方征子后,在征的路线上放上一子作为接应,迫使对方花一手棋去把被征的棋子提掉,这样,可以在引征的附近再下一子,等于在此处连下两子,从而获得一定利益。周正刚帮了陈化水的儿子,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最后给自己儿子致命一击的就是陈化水的儿子。一切都在周正刚的安排之下,可是却又走偏了,到最后还是害了自己的儿子。周正刚下棋时用引征的手法,生活中,他也用了这一招,却让自己儿子入狱。

《借用》:替代,改变人生

《棋语.借用》中的田永年原本是城里人,爱干净,后来作为知青被下放到农村,一下放,就是八年,可是田永年对农村还是有某种无法适应的感觉,他喜欢下棋,和李良是棋友,只有在下棋的时候,田永年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不再是贫乏单调,李良对这位棋友很好,下棋的次数虽然不多,但是每次来的时候都会好酒好菜的招待,并且在得知田永年想回城里,却没有办法回去之后,主动给了田永年一张乙型肝炎的检查单,帮助他回城里。自然,李良是很欣赏田永年这位棋友的。

在田永年有这个检查单之后,又是欣喜又是担心。“李良搓搓手,对着棋盘,立刻显出快乐的神态来。也不知是不是完成了这一件大事,他的精神特别放松,棋下得十分顺手,依然弃子借用,很快形成大势。倒是田永年虽然一上午复旧谱摆了好几盘棋,但眼下心思不宁,想着李良这一去动用了怎么样的关系,才弄得这一张检查单……”[2]田永年借用这张检查单顺利地回了城里,但也因为这张检查单不能结婚,后来他又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后来他又得知了,当年的病假单是李良自己的,李良就是因为乙肝去世的。

李良下棋,擅长对弃子借用来扭转局势,他用自己的检查单让田永年回到了城里,却没有告诉田永年,李良对待棋友,真诚相助,不要任何回报,是一个简单纯粹之人。围棋中的一招一式,都可以带入现实生活当中,在围棋中,不是输就是赢,可是在生活中,每走一步,都会对未来产生极大地影响,围棋中的走法,围棋中的智慧,对现实生活的意义极大。

《黑白》:棋如人生,非黑即白

《黑白》是储福金写关于围棋的长篇巨著,小说的主人公陶羊子命运坎坷,每当生活迎来光明的时候,生活总是给他重重的一击,把他又重新打回到生活的最底层,一层层地往上爬,他的棋艺随着命运的坎坷一步步变化。[3]《黑白》中的意象以黑、白最为明显,黑棋和白棋本身是对弈的工具,但是在小说中,被作者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黑白象征着阴与阳、黑暗与光明、生与死。陶羊子童年时期,母亲死亡,生活无依无靠,围棋让他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他执白棋,他赢的时候,可以吃掉黑棋,这是他内心对黑的恐惧,对死亡的厌恶,所以他希望自己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打败黑棋,忘却母亲的死亡,对抗自己无依无靠的孤独,这时候的他受到师父任受一的指导,整日与方天勤下棋,方天勤用卑鄙的手段赢棋,从陶羊子那里得来好处。初期的陶羊子,对围棋有着单纯的一腔热血,为了缓解心中的苦闷而下棋,是“棋人”。[4]

黑白象征着正与邪、善与恶。陶羊子生活贫困,就在此时他发现赢棋还可以挣钱,他便为了赢而赢,着了魔似的。陶羊子本只会执白棋,这只有方天勤知道,方天勤便让陶羊子执黑棋,陶羊子就不会下棋了,这给了陶羊子沉重的一击,但是后来,陶羊子开始会执黑棋了,但当他执黑棋的时候,仿佛换了一个人,变得狂躁、暴戾、凶狠,下棋只为赢,什么招数都使得出来,与执白棋的那个温婉沉着的陶羊子完全不同。这个时期的陶羊子下棋只为了赢,因为赢棋可以给他带来钱财、带来社会地位,这时候的他不再具有原本的灵性,与方天勤无异,化成了“棋魔”。

黑白象征着爱恨、是非、顺利与厄运。陶羊子与任秋结了婚,有了孩子,生活比较美满,可是厄运降临的毫无预兆,战争夺走了妻子与好友的性命,陶羊子万念俱灰,犹如行尸走肉一样活着,经过家仇国恨的生死离别的巨大冲击,陶羊子万念俱灰,就在这时他觉醒了,卖棋捐钱给国家,独自一人漂泊,此时的他心中有棋,实体的棋不再是束缚他的工具了,心中有棋哪里都可以对弈。他迷茫过,可也很快就觉醒,重新振作,实现了退化旧我,实现新我的蜕化,整个人有了质的飞跃,不再被现实束缚,这个时期的陶羊子是“棋神”。

黑白象征着万物因果循环,超脱自然的平淡。当陶羊子经受了身体的折磨,九死一生之后,重新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孩子,这时候的他悟出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一切都有因果循环,强求不来,他挣脱了外界和内心的束缚,一身轻松地行走在人世间,无拘无束,从此过上了超脱自然的生活,陶羊子的棋艺已经出神入化,很难找到棋手了。陶羊子生活的村子,曾经袁青也在这里生活过,可以看出一切仿佛冥冥注定,命运早已安排停当。这时候的陶羊子已经棋与人合一,达到了“棋圣”。

结语

储福金对各类意象信手拈来,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人生哲学都寄托在这些意意象之中。小说中的人物命运谁也无法改变,冥冥之中,阐述命运的不可逆转。小说中的大人物是从底层爬上来的,在面对成功后,往往会不知所措。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往往会使得他们想要逃避,回到原始的自然中去,无忧无虑,没有压力地过活,通过回忆过去,来释放自己。

储福金小说中写的人和事,都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可是在这普通的背后,作者通过这些意象寄托了对人物灵魂的思考,对心理意识的思考。由表及里,揭开社会背后的虚伪面具。作者从小处着手,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美,写出小人物的心酸,大人物的曲折,一个个小故事,读起来干净、自然、美好,一气呵成,在细节中透露着不露痕迹的淡然洒脱和超凡,可以看出作者的佛学造诣在作品中体现,其中还渗透着传统文化意识。[5]

围棋是我国的国粹,在作者的笔下,宣传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将围棋小说写的好的作家,必然下围棋的功力也不会差。作者将围棋作为意象,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作者从哲理、文化、道行等方面来写围棋,妙趣横生,读起来,既能感受到围棋背后的含义,也会想为何要这样下棋。

参考文献:

[1]奚蓓雯:《储福金小说中的传统文化意识》,《文学教育》,2014年7月。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9936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