泯灭的人性——探究《高老头》父爱悲剧成因

 2024-02-06 10:02

论文总字数:7657字

摘 要

:本文从高老头的性格缺陷、社会时代因素和资本主义金钱关系三个视角,来分析高老头父爱悲剧的成因。高老头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而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众小资产阶级的悲剧,是一个平民的悲剧。高老头的惨死既是他性格缺陷造成的,同时也是社会的产物,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观念腐蚀人心,人被金钱化,丧失了基本的人性,导致伦理、道德、法制畸形。因此,我们析高老头父爱悲剧的成因,对社会道德、人性性格、伦理宗法的探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高老头;父爱;悲剧;性格缺陷;资本主义金钱关系

Abstract:This essay analyses the cause of Pere Goriot"s fatherly love tragedy from three respectives, which are his character flaws, social factors and capitalist money. Pere Goriot"s tragedy isn"t only concerning himself, but also many pretty bourgeoisie"s tragedy in the period of capitalism rising, and a tragedy of ordinary people. Which is unavoidable. The concept"Money is the king."of capitalism erodes people"s mind. The phenomenon that people are monetized and lose the basic human nature results in malformation of ethics, morality and legality. Therefore, our analysis of Pere Goriot"s cause of tragedy has a significant meaning ethics inquiry. 

Key words: Père goriot; father; tragic character flaws; capitalist money relationship

一、高老头父爱悲剧的性格因素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里最富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因为这个形象的创造,给世界文学吝啬鬼的形象增添了趣味的一笔。然而,高老头并不是作为一名喜剧角色出现在巴尔扎克的这部作品里,恰恰相反的是,他在这部作品里的命运是悲剧性的。

高老头是一个面粉供应商,在大革命时代的一次饥荒里,他囤积居奇,“面粉的售价比进价高出十倍,从此发了财”[1],从这可以看出,高老头的发家史并不值得为后世称赞,他不是靠勤奋踏实逐步积攒来的,而是靠投机倒把,剥削压榨小市民,大发国难财。因此,高老头的每一分钱,都充满了资产阶级的罪恶,肮脏。由于这个原因,高老头的悲剧形象显得并不突出,有学者认为这是巴尔扎克艺术上的失败之处。笔者认为,作为现实主义的开山鼻祖式人物,巴尔扎克或许仅仅是忠实地记录了他所看见的社会原貌,是一种社会再现。高老头的性格具有多面性,复杂性,也正因为这种多面性、复杂性,使《高老头》这部著作隽永,耐读,有更大的挖掘空间。

高老头的性格为何是多面性?首先,他是一个面粉供应商,在有关面粉上的事物几乎无所不知,具有敏锐的嗅觉和判断力,而且这种判断力从来没有出现过失误。可一旦离开他的老本行,他就平庸的跟普通市侩没有区别,甚至比市侩还要乏味庸俗。他娶了一个富农的女儿,过了七年美满安逸的幸福生活,可好景不长,他的老婆死了。于是高老头就把对妻子的爱全部转移到两个女儿身上,给她们请来最优秀的教师,令人遗憾地是,最优秀的教师教会了她们识字书写、穿衣打扮,却没有教会她们孝道。高老头用金钱满足她们最奢侈的欲望,这种爱甚至已经超过普通的父女之情了,类似于“基督”式的博爱,而这种基督式的爱已经达到了盲目、畸形的地步。为了满足女儿们无止尽的欲望,高老头完全牺牲了自我,初到伏盖公寓时,高老头住着每年一千二百法郎膳宿费的房间,气派十足,“仿佛多五个路易少五个路易都无所谓”,有“十八件二号荷兰细布衫”,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高老头之前是一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极其讲究。可是最后为了帮女儿还债,他搬上每个月只有四十五法郎的四层楼上,不再吸鼻烟,也不再扑粉理发了,把他最珍爱的镀金的盘子和银器绞成条子送到当铺。做这样的牺牲,让人惊讶不已。此外,人具有社会性,需要与他人的交流相处来找寻自身的存在感,然而高老头的世界里只有他两个女儿,除了他两个女儿,再也容纳不下其他人了,这是反人性的。

高老头的父爱,是盲目地、自私的、偏狭的。他在临死之前,都认为是两个女婿不好,是两个女婿束缚了女儿对父亲的爱。为了女儿,他什么事都愿意做,由于纽沁根对但裴纳过于苛刻,他甚至扬言要扭断纽沁根的脖子,让他吃吃高里奥的老拳。只有在女儿遭人欺负的时候,他才会热血沸腾,面露凶光,这与他在伏盖公寓任人欺负的情形截然不同。在伏盖公寓,高老头一直作为被取笑的对象,他从来不在意,也不生气,无论自己受到怎样的侮辱,他都能跟海绵一样,把侮辱不声不响的吸进肚子里。他唯一不能忍受的就是,听到女儿们伤心流泪的事,这简直比要了他的命还要使他难过。他心甘情愿地为拉斯蒂涅和但裴納布置了秘密场所,帮助她们偷情通奸。女儿在这样畸形的父爱中,变得毫无人性,恬不知耻,她们的生活奢侈糜烂,纵欲无度,最终,她们把父亲的钱像柠檬一样榨干了,剩下高老头这个空皮囊,扔在伏盖公寓不管不问。为了赶一场贵族舞会,即使得知父亲病危的消息,也不肯停下马上去看看父亲。

学者钱东摇先生把高老头的父爱归结为:占有欲、牺牲欲、自虐性[2]。总结的很全面、很具体,具有鲜明的独创性。正是因为高老头这种内在的个性,导致了他不可抗拒的命运悲剧。两个女儿对父亲麻木不仁,冷淡漠视,然而,越是这样冷漠,高老头就越想占有女儿的感情,于是作出更大的牺牲,但高老头的牺牲在两个女儿看来,是微不足道的。这对我们当前的社会构建具有一定教育意义,中国农村有许多留守儿童,父母在大城市打工,子女的教育存在严重缺失,父母逢年过节回家,心中充满对子女的愧疚,因此都希望在金钱方面给予弥补,于是给孩子很多零花钱。殊不知,孩子缺失的并不是金钱,而是父母的关怀和爱,是温暖的亲情。高老头在富裕的时候,用金钱取悦两个女儿,当晚年穷困潦倒的时候,高老头无法再用金钱去填补女儿们挥奢的欲壑时,惨遭抛弃。这是多么惨烈的悲剧,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二、社会时代因素

小说的时代背景发生在1819年,这段时期是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可自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之后,社会出现了一个极大的转变,这一年可视为贵族社走向衰落,新兴资产阶级蓬勃发展的分水岭,新兴资产阶级在社会上掌握着重要的话语权,扮演着主要的角色。与此同时,人们的金钱观、价值观发生了极大地改变,这主要源于上帝和国王的位置被金钱取代。人们的宗教信仰开始逐渐淡薄,无论是人类的法庭还是上帝的法庭,影响力都开始减弱,此时出现了一个新的神灵,在资产阶级的社会里,人们额首膜拜,这个神灵叫金钱。

金钱已经主宰了整个人类社会,人们的关系由原先复杂的友谊、爱情、亲情关系转变为简单的金钱关系,这种关系渗透到伦理家庭中,对父女关系的影响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生命的个体并不是单一存在的,他是一定社会的产物,社会时代对个体命运的的影响,在《高老头》这部著作里,表现地尤为突出。下面,我将通过叙述书中人物的命运,来窥探当时社会的大致环境。先来谈谈拉斯蒂涅,他是本书中与高老头平行的主人公,他本是一个贫穷质朴的大学生,在巴黎念过一年大学后,开始对贵族奢侈豪华的生活充满向往憧憬之情。他的经历主要通过人生三课来完成,鲍赛昂夫人给他上了人生的第一课,她说:“社会又卑鄙又残忍”,“得以牙还牙对付这个社会”“你越是没有心肝,越高升的越快”“把男男女女当作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鲍赛昂夫人作为一个巴黎沙龙的女主人,最后因惨遭情人抛弃而被迫离开巴黎,心中对巴黎社会充满仇视,因此她对社会的认识带有个人成见,然而这种思想对于拉斯蒂涅而言却是一种启发,让他对这个社会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是伏脱冷给他上的人生第二课。伏脱冷在《高老头》里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的绰号叫“鬼上当”,是苦役场里的一个逃犯,化装成退休的商人,伏脱冷是罪恶的化身,虽然与鲍赛昂有同样的观点,主张把人当作驽马去骑或工具使用,但是,相比鲍赛昂夫人而言,伏脱冷的言行更加赤裸,更加丑恶。他说:“要弄大钱,就该大刀阔斧地干,要不就完事大吉……人生就是这么回事。”他看出了拉斯蒂涅的野心,于是就怂恿他犯罪,在伏脱冷的教导下,拉斯蒂涅完成了他的人生第二课。这一课的影响也是深远持久的,拉斯蒂涅已经濒临犯罪的边缘,要不是伏脱冷被抓走,早晚有一天,他的罪恶会东窗事发。最后一课也是最现实的一课,是高老头的苦难与惨死给他上的。高老头原先是一位考究的面粉商,他的前半身是与面粉打交道,一味地追钱逐利,并且从面粉行业里取得了突出的金钱成就。高老头的不幸是从他的妻子死后开始的,妻子的死对他的打击很大,由于残留的封建道德意识,迫使他没有续娶,他把对妻子的爱移情到两个女儿身上。最后由于对女儿无限制的爱,导致了他孤独惨死的悲剧。高老头的惨死,让拉斯蒂涅彻底看清了社会的原貌,其丑恶与残酷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另一方面,这丑恶又像一朵罪恶的罂栗花,汲取人的灵魂却吸引着无数贪婪的人前去采摘,人们甚至甘愿为之付出自己的年华和青春。从书中的结尾,我们不难看出,拉斯蒂涅走上了一条罪恶肮脏的道路,到处充满着资产阶级金钱腐朽的味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说过这样一句话:“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3]

书中的主人公都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社会背景下,即新兴资产阶级走上舞台并壮大发展的时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们读出的是一个泯灭人性,毫无情感的社会。人们的关系被物质化、金钱化,一个人的价值仅仅体现为一个金钱符号,比如这是四百万先生、四十万先生或者是四铜钱先生,人们评价一个人不再是看这个人的内在品德,而是计算着他的年薪,财产。伏盖夫人对旅店客人的尊敬就是按照客人每月上交的金钱来做评定,而且做得不差毫厘,通过巴尔扎克为我们描述的这个细节,就不难窥测出当时社会的整体状态,上至王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一套统一的社会价值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用钱来衡量一个人。在中国,有一句老话,叫“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但这里的“利往”仅仅局限在陌生人或朋友之间,从来不会涉及到亲人。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种金钱关系已经堕落到对亲人之间同样适用的地步。我们看到的高老头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这个社会的悲剧,高老头只是社会上的一个典型,在众多资产阶级家庭里,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高老头的影子。

学者黄秀雯认为:高老头父爱的悲剧来源于自己不能与时俱进,也来源于社会,高老头所处的环境。[]在一个道德观畸形、扭曲的社会枝架上,只能结出丑恶的果实,高老头的惨死正是这无数丑恶果实中最骇人听闻的一粒。通过对社会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探究出高老头生存的客观背景,正是这样的一个客观背景下,高老头含恨而终,这不仅是一出个体悲剧,更是一出社会悲剧。

三、资本主义金钱关系

资本主义金钱关系,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仅剩一条纽带勉强维持着,这条纽带就叫金钱。资本主义世界里,金钱如一个打开的潘多拉魔盒,魔盒里有源源不断的灾难、罪恶飞出,人们面临这些灾难罪恶,不仅没有退避三舍,反而趋之若鹜的追赶它,崇拜它,在罪恶、苦难的泥沼里堕落深陷。年轻人臆想用这罪恶的幻象给自己编制一个奢侈的欲望,老年人更像是一个贪婪的吝啬鬼,爱惜自己的每一个铜板,仿佛每一个铜板都和他的血肉紧密相连。于是造成了这样一种情况,年轻人盯着老年人的钱财,就像猎鹰盯着自己的猎物,老年人守护着自己的钱财,就像垂死之人抓着最后一棵救命稻草,迟迟不愿松手。只有这样,家庭社会、伦理道德才能达到一种虚假伪善的和谐。

高老头的悲剧在于,在资本主义世界里,他没有看清资本主义金钱关系的实质,他像一个涉世不深的孩童,对资本主义金钱关系的认识可谓浅薄,甚至是一种无知的状态。他一直妄想用金钱收买女儿的亲情,可最后的结果却是惨死在伏盖公寓。高老头在临终前喊了二十个小时要喝水,然而直到生命的结束,都没有一个人来到他的床前给他倒一碗水。他的两个女儿,大女儿在看戏,小女儿要去赶赴一场舞会,即使经过伏盖公寓,也没有进去表示最起码的问候。最讽刺的是,高老头生前对两个女儿百般宠爱,自己不惜从一个考究的面粉商沦落到一个落魄无依的乞丐,死后,竟没有女儿来参加他的葬礼,女婿们连安葬费都不给,要不是善良的拉斯蒂涅,高老头恐怕是要死无葬身之地了。这种金钱关系就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覆盖在资本主义的每个角落。通过本书中其他人物的表现,我们能清晰地看出这种金钱关系的宽泛性和罪恶性。先来看伏盖公寓的主人,伏盖夫人,她在高老头刚搬进伏盖公寓时,看到高老头出手阔绰,穿着考究,以致做起白日梦,特地化妆把自己装扮的漂亮些,希冀吸引高老头的注意并与之结合,成为夫妇。当这个梦想破灭后,就露出其功利性的嘴脸,特别是在高老头搬进每月四十五路易的房间后,每天都调侃并奚落高老头,并且在私底下造谣中伤高老头,在高老头死后,她不但没表示同情,反而还向拉斯蒂涅索要高老头欠下的宿食费,仅用一条翻新的床单打发拉斯蒂涅,用之作为高老头的裹尸布。这种金钱关系体现地最突出也最明显的莫过于在高老头的两个女儿身上了。在两个女儿得到父亲的八十万陪嫁之初,他们把父亲作为上宾对待,高老头的地位在那个时候是无与伦比的,在两个女儿看来,高老头就跟照耀在大地上的太阳一般,照耀在她们心房上,填补着她们无止境的挥奢欲望。“他们恭恭敬敬地瞧着他,就像恭恭敬敬瞧着钱一样。”巴尔扎克用幽默讽刺的语言犀利地刻画出了两个女儿对父亲的伪善态度。后来处于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两个女婿并不希望看见一个保王党出现在自己的家中,于是高老头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事业,变卖了自己毕生的面粉产业。当两个女儿看见父亲停业无收入后,就对父亲逐渐冷淡了,几乎同时把高老头从自己的家中赶出去,表面上看是两个女婿的所为,其实是得到两个女儿默许的。她们认为父亲是一个不体面的人,留在家中无疑会增加自己的负担,高老头出于对女儿真挚炽热的爱,就没有计较她们的言行,把这一切都归罪于两个女婿的残忍粗暴。高老头为了让女儿过上好日子,心甘情愿的逆来顺受,搬进了伏盖公寓。此时由于高老头的金钱并未被榨干,两个女儿就时时来探望自己的父亲,每次探望的时候,都会从父亲的身上榨点钱,然后再离开,也只有在榨钱的时候,女儿们才会喊上一句“好爸爸”,当高老头的钱最后被榨干之际,两个女儿也就彻底抛弃了她们的“好爸爸”,由此也产生了高老头的悲剧。学者田景春在《爱的误区》里写道:“高老头虽然是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积极创造者,但他毕竟前半辈子生活于封建社会,因此他还不完全懂得资本主义社会里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这位学者的观点基本上详尽地阐释了高老头对资本主义金钱关系认识的严重不足的原因,是因为高老头前半辈子一直生活在封建社会里。相比较高老头的无知而言,两个女儿在资本主义金钱关系的认知方面,就显得很有天赋很有悟性,她们对父亲的压榨有逻辑有战略,懂得运用资本主义金钱关系的规律,对父亲的情感薄弱处摸得一清二楚,于是就用自己虚情假意的爱来换取父亲的金钱,一旦发现父亲再也没有可榨取之处,就立马甩的干干净净,置身于外。这种情感真是可悲而又可怕。我们仿佛看见一把金钱的杠杆横亘在人们心中,如一把天平,将爱碾的粉碎,放在天平上称,一端是金钱,一段是态度、偏见和做法。一旦称好之后,她们的言行用巴尔扎克的话说就是“不差毫厘。”

萨特写过一出哲理剧叫《禁闭》,萨特认为,一个人往往会成为另一个人的地狱,也就是他人即地狱[6]。显然,在《高老头》这部著作里,高老头的地狱无疑是他两个女儿,但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造成高老头凄凉惨死的原因不仅仅是两个女儿的不孝,更是资本主义金钱关系深入人心,导致人性泯灭,没有人性而言。高老头的临终感言,便是对资本主义金钱关系最好的解读,他说:“钱可以买到一切,买到女儿。倘若我有钱,倘若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给她们,她们就会来,会有亲吻来舔我的脸。”高老头这段经典的独白,字字敲动人心,多么痛的领悟,撕开了一切虚假伪善的外衣,将资本主义金钱关系描述的淋漓尽致。

四、结语

高老头的父爱悲剧成因,是多方面的。这不仅仅是一出个人悲剧,而且还是一出时代的悲剧,是一出新旧交替时代,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酿成的悲剧,同时也是一出情感的悲剧,人类的悲剧。高老头作为一个悲剧形象,虽然不是很突出,很感人心脾,但是从探究高老头的悲剧成因里,对我们引发的思考却是深刻而持久的。高老头的父爱悲剧不仅对我们认识当时巴黎社会的状况提供了感性的文学史料,更为我们当前探索新的伦理、家庭制度作出了杰出的参考贡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金钱观越来越趋向于资本主义的拜金观,这种对金钱的崇拜必然导致人性的泯灭和丧失,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百害而无一利,因此,我们对高老头父爱悲剧成因的探索结果,具有“警世”的作用,谨防金钱战胜道德,战胜法制,战胜人心的悲剧再现人间。

参考文献:

[1]本文所引作品译文均摘自傅雷的译本,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7657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