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中闲暇教育之我见

 2024-02-05 08:02

论文总字数:9647字

摘 要

闲暇教育在提高中小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重要价值,对语文教育改革的具体实施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概括了闲暇教育的历史发展,尤其侧重国内研究。同时比较具体地论述了语文教育和闲暇教育的相互关系,重在阐述立足语文教育渗透闲暇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为语文教育中如何实施闲暇教育提出了几点详细的建议,以期提高人们对闲暇教育的重视和在语文教育中进行闲暇教育的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育;闲暇教育;教育实施

Abstract: Leisure education has the important value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literacy and promot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of Chinese education.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leisure education, especially the domestic research. It also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education and leisure education, focusing on the importance of penetration of leisure education in Chinese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on how to infiltrate the leisure education in Chinese education.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raise people’s awareness of leisure education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penetration of leisure education in Chinese education , so as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 words: Chinese education;Leisure education;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闲暇教育能够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素养,对语文教育改革的具体实施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概括了闲暇教育的历史发展,尤其关注国内的研究,同时比较具体地论述了语文教育与闲暇教育两者相互关系,重在阐述立足语文教育渗透闲暇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为语文教育中如何实施闲暇教育提出了几点详细建议,以期提高人们对闲暇教育的重视和在语文教育中进行闲暇教育的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一 闲暇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国外闲暇教育的发展

闲暇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闲暇与教育”,当时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自由臣民,其内容包括体育、智育和美育,闲暇是当时自由臣民生活的主要内容[1](P70)。亚里士多德极度看中闲暇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影响。他认为闲暇是一种存在状态,是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一种使人能自由地支配时间的能力;其意义是“幸福存在于闲暇”,使人身心愉快、精神放松;他支持“奴隶无闲暇”,奴隶终日劳作,非有闲者,缺乏德性;闲暇的课程内容主要是音乐,它直接服务于闲暇;他还认为最好的闲暇方式是哲学沉思,沉思给人自由空间去理解万物、认识自己本性。他的为闲暇而教育的这一思想为之后欧洲的教育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

19世纪50年代,斯宾塞提出了“闲暇教育”假想:伴随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加,闲暇教育的地位将不可小觑。进入20世纪20年代,兴起“闲暇教育”概念,即一种让人们科学地、有意义地使用闲暇时间的教育,它属于公共教育,为公众普遍所有,闲暇指工作外的空余时间。对闲暇教育关注比较早的主要有美国、日本。

在美国闲暇教育存在两方面思想:一种重视娱乐对闲暇教育的意义,主张发展学生的娱乐技能,研究达成闲暇教育的渠道以及内容;另一种观点认为确立价值观、生活方式相对来说更重要,认为闲暇教育是一个过程,建立了“闲暇教育范围与顺序的模式”去指导实践。美国非常重视发展学校闲暇教育,培训实施人员,注意对闲暇教育要求与实际采取的措施之间存在的差异、闲暇教育在学校实行存在的制约成分的研究。目前,美国学校的闲暇教育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课程设计,包括独立的和渗透的两种形式的课程。

日本闲暇教育始于明治维新的“文明开化”,政府和学校都非常重视闲暇教育的重要性,借助闲暇教育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日本注意营造良好的闲暇教育环境,优化资源分配,设置闲暇行政机构;注重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对国民闲暇生活状况展开科学调查;融合终身发展理念,调和闲暇教育和社会教育体制的关系,使它们携手共进;设置多种多样、拥有地方色彩的闲暇教育内容、形式,意识到借助法律的强制力量监察闲暇教育的实行进度;考虑到发展相关辅导人员,充当人们闲暇生活的向导。

(二)国内闲暇教育发展

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现代的闲暇教育研讨工作,实际上2000年前我国也有这种思想。《学记》记载:“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兴其艺,不能乐学”[2](p96)。这种教育思想可以归结为“藏息相辅”,它提出学生投身学习要课内外互补、劳作和休息相统一。课内学习《六经》知识,课外学习“艺”,“居学”辅助正课学习,达到乐学境界。在教学时,教师要想到帮助学生学会处理课堂学习和业余爱好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乐学的精神,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我国古代文化中也有大量闲暇意识,《诗经》中充满趣味的典雅的生活方式、老庄的“大知”者的境地、陶潜采菊时的闲适、李白饮酒作诗的乐趣、宋代读书人的游学、清代张潮“人莫乐于闲”的人生意义等都是很好的体现。

我国对现代闲暇教育的研究主要是评介国外研究成果,主要涉及闲暇教育的研究起因、内涵、对象、目标、任务、课程内容、实施途径、意义这些方面。起因是闲暇时间的富余及全球教育改革的推动;对于内涵说法众多,至今未达成一致,而对于闲暇,多数人认为是闲暇时间,即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研究对象包括社会上的各个群体;它的目标分两个维度:对于青少年,重点放在形成合理的闲暇追求、立场上,而对于成年人,主要培养闲暇意识和能力,推动他们积极投身闲暇活动;任务是全方位的,包括帮助人们形成合理的闲暇价值观、掌握一定的技能诀窍使他们发挥个人主体性、提高业余生活质量;课程内容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前者教授闲暇价值观及一些必需的闲暇生活常识,后者开展活动发展个体闲暇能力;实施途径有:可以作为教育改革内容并渗入到学校各种教学实践中,能够依靠大众传媒等服务部门来发展,可以借助成人教育的引导价值,开展闲暇教育课程,成立专门闲暇教育机构,社区也能为闲暇教育构建有利的环境;闲暇教育的意义立足个人与社会两个角度:一是发展个人能力,提高素养,二是促进社会物质、精神两个层次的文明建设。国内也有结合我国国情对闲暇教育加以论述的,指出我国实施闲暇教育的适宜道路、在中小学实行存在的阻碍因素,为了后文的需要,笔者特把这两点放在正文第二部分论述。还有些人,针对前人的研究文章,指出我国闲暇教育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方向。不足的有:闲暇教育研究没有完善的参照系统,研究成果散乱,而且重视评介,实证性、操作层面研究较少,偏重探讨闲暇教育的功用及不可缺失性,对实践理论探讨不足,还有就是对学校中闲暇教育关注多,对家庭、社会在闲暇教育中的价值讨论不多。国内闲暇教育的发展将会呈现下面一些趋向:闲暇教育的价值趋向转向“闲暇发展”,内容集中在“乐生型”技能方面,空间将扩展到整个生活领域,方式将更加个性化[3],它将被列入国家和学校教育规划和议程且有从教育的配角转成主角的趋势,将真正成为受教育者主体需要,我国建立闲暇教育制度,为人们提供比较正规、系统的闲暇教育[4]。我国闲暇教育研究方向:要强化对闲暇教育基本原理研讨,关注闲暇教育地方特性,加强闲暇教育对发展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性能探讨,建设富含中国独特色彩的闲暇教育理论框架体制,要增加闲暇教育的实证层面内容,包含有关的调查研究和各种闲暇教育实验,让闲暇教育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 语文教育中渗透闲暇教育

  1. 语文教育中渗透闲暇教育的背景

1.实施语文教育改革的需要

2001年我国教育部发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开始了史无前例的语文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方面要求更深入的表现语文学科的特性和本身功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新课程不仅要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而且注重能力的培养及价值观的形成,这三者的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并为终身发展做好准备;改革后的课程设置九年一贯体制,且为了提高语文课程的适应性而开设综合课程、实行包括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促进课程的均衡发展;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确定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状况;新课程的教学以学生为本位,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帮助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方式上提倡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养成爱动手爱思考的习惯,勇于探究、善于交流,加强与别人的合作,能够独立的面对事情;新课程推崇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

我国虽然已经进行了语文教育改革,但有些地方仍未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以成绩的高低定位学生的成长。各个地方、学校要积极贯彻语文教育改革纲要提出的各项要求,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加强语文教育与外界的联系,寻求一切有助于学生素质提高的渠道。

2.闲暇教育在我国的实施需要依托

闲暇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们积极、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的各方面能力,帮助人们形成主动地、独立地运用闲暇时间发展自我的意识,这种自主能力与意识的获得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应该打小就开始锻炼。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的接班人,他们素质的发展是否良好关乎祖国未来的命运,因此我们应该着重关注中小学的闲暇教育。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闲暇时间的含义是说结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规定的相应的学习任务后,剩下的全然为学生自己自由利用的余暇时间;中小学闲暇教育,就是指导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念,培养有效使用闲暇时间的能力、诀窍,进而提高他们闲暇生活品质的一种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念,教授学生享受闲暇的技能,包括交际、鉴赏、体育等方面的技能,使其明白要长于借助闲暇时间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从小养成自主地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自我充实的意识,锻炼其在闲暇生活中的决断能力,并在多样的闲暇活动进一步增加自己的阅历;意义: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彰显,营建激发中学生创造力的内外部环境,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使学生得以全面和谐发展。闲暇教育对培养高素质的社会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在中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积极实施闲暇教育。

然而目前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时期并且以后也将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我国闲暇教育理论和实践还不完善,学生课业压力比较大,学校进行闲暇教育不应开展独立的课程灌注已定的闲暇价值观念、行为习惯,而应该使用渗透的方法,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渗透闲暇教育就要为其寻找一个良好的依托,从中寻找有利于学生心身发展的思想内容和事例。

同时,也有学者表明中小学闲暇教育在实施中还面临一些阻碍:学生闲暇欲望虽然变得愈加强烈但自身闲暇知识严重不足,闲暇活动场所增加而学生闲暇行为却表现的难以抉择,闲暇活动方式呈现多样化但没有相应的技能,闲暇教育资源缺少或利用不当,社会对中小学闲暇教育重视不到位,只重技能的闲暇教育极度狭隘,甚至还有一些错误的倾向,比如在闲暇教育过程,闲暇目标定位偏于简单、一味追求表面形式,只将闲暇教育当成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等。为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就要在众多的教育分支中寻找一个突破口,尽早渗透闲暇教育,传授闲暇知识、培养技能,立足实践,为以后构建科学完善的闲暇教育理论提供条件。

  1. 语文教育中渗透闲暇教育的依据(二者关系)

语文学科与闲暇两者的关系非常亲密,语文能力对个人的闲暇生活的品质有着一定的决定作用,多彩的闲暇生活对提高语文素养也有丰富的意义。

1.语文教育中包含多种闲暇教育成分

首先我们可以从语文课程理念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这两个阶段的语文课程理念都非常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与提高: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审美趣味,促进人格的健全;注重实践和探究,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培养创造性,注重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整合资源,使学生在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里获得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其次,立足语文课程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它的工具性表现在语文课程具有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具有实践性特点两个方面,人文性表现在语文课程具有对学生思想进行陶冶感化的文化功能以及课程所具有的学科特点两个方面。对于闲暇教育而言,语文教学的工具功能能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读书、写作、表达与倾听都能够使闲暇生活更丰富,充满情趣;语文教学的文化传承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文化素养,这对充实他们的精神领域、自主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提高闲暇生活的品味具有巨大作用。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可以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闲暇时从容地投入到多种形式的欣赏性的活动里。语文教学还具有思想道德教育功能,是学生确立科学的闲暇价值观、道德观的一个重要渠道。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闲暇生活质量,对闲暇教育有着不容轻视的价值。

2.闲暇教育对语文教育的照应

首先闲暇教育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闲暇生活提供给中小学生宽泛的随心发展的时间、空间,学生在闲暇时间里可以发现自己优点并尽情地发展长处;闲暇的氛围相对轻松愉悦,可助语文从工具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它的人文性从而得以发展,学生也会从中领会到生活的乐趣,乐于学习,不倦地汲取课外图书中的营养,开阔眼界,进而不知不觉地提高语文学习质量。

其次闲暇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等基础能力的发展,不仅依赖于正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开展的专门的课外实践活动,也不能缺少学生在闲暇时间里自己进行的学习。闲暇给学生更多自由时间、更多实践机会去发展自己兴趣、特长爱好,学生经闲暇走进社会,走进生活,结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成员、积极地交流想法。

最后闲暇教育以其自身优势,给予语文教育改革一些理论方面的参照、方法。闲暇时间的富余定会引起学生生活方式上的一些变化,它也定会导致教育在思想、内容、方式等方面的变动。闲暇教育作为教育学的一部分,重视随性安排和科学使用时间、发展个性,遵照社会发展提出的需要和自身成长需求开展全方面的自我教育与完善,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这一培养目标,鉴于这一点,闲暇教育理论完全可为语文教育倡导素质教育服务,从而充实、帮助调整语文教育的结构使其趋向于完善,促进语文教育改革决策的实施。

三 语文教育中实施闲暇教育的几点建议

在语文教育中渗透闲暇教育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积极提倡,下面是对语文教育实施闲暇教育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首先,要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闲暇理念、积累相关知识、培养相关技能。闲暇价值观指导闲暇生活方式的选择,只有认识到这种闲暇观念与自己切身相关、把对闲暇的需求转化为自身切实存在的内在需求,学生才会把这种内在需要转化成行为,积极地从事闲暇活动。

这对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出以下一些要求:(1)进行自我闲暇教育。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才引入闲暇教育概念,所以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语文教师自己就没受到过闲暇教育,闲暇知识淡薄,闲暇技能不足,从而也就不能自如地将闲暇意识渗透在语文教学中。作为一个教师,还具有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文化品位、价值取向等对学生的言行具有熏陶和导向的作用,所以学生的健康的闲暇观的养成依赖于语文教师的观念及修养。教师要正确认识自身的缺失,丰富闲暇知识储备,系统学习闲暇教育理论,掌握一定的闲暇技能,认识到闲暇的意义,树立健康的闲暇观,提高自身闲暇生活质量。(2)具备挑战与创新的精神,要有对学生进行闲暇教育的思想意识,并且将这中思想融入到整个教育观念以及确切的教育行动中去。语文教师要有一个长远的目光,不仅要看到学生眼前的发展,也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对闲暇教育要有充分的认识,敢于突破创新,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观念,敢于创新,形成闲暇教育意识,并加强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尝试从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等多方面入手,寻求语文教学与闲暇教育的完美融合,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继续学习能力,能够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3)树立大语文观。教师要认识到生活即语文,生活中处处有闲暇,因而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沟通语文与生活,善于把生活中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学习兴趣的东西纳入课堂选材范畴,丰富教材资源,以便于在课堂教学当中很好地渗透闲暇教育;也要加强语文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联系,加强课内与课外的整合,善于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体悟,让学生课后继续学习语文。(4)关注每一个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闲暇的本质是自由,闲暇活动是极具个性和自主性的愉悦身心的活动,闲暇教育是为了帮助人们以科学积极的方式享受闲暇、提高闲暇生活质量,所以语文教师要全面关注到每位学生的爱好特长、个体的发展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在教学中创设宽松自在的有利于闲暇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以便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闲暇技能,为学生的闲暇生活开拓一片自由的空间。(5)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形成,观察和理解社会的能力不足、不能准确把握是非善恶标准、法制观念也很淡薄,这种情况下他们的闲暇生活极易偏离健康范畴,所以在对他们开展闲暇教育时要考虑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方式、手段和生活中学生容易接受的有益的闲暇资源,使学生接受美好的事物、高尚情操的熏陶感染。(6)语文学习评价要看到每一位学生的不同,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该体现出以人为本原则,尊重、体现个体差异,激发学生主体性,以促进每个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自己意义,所以为了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素养得到发展,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并以激励、赞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运用适当的语言,尽量从正面给予引导。对于学生的优点要及时的表扬并进一步的推动其发展,对于学生的不足,要善于激励、引导,帮助学生弥补不足或发现自身的闪光点重拾信心,提高参与学习的热情。新课标也指出:实施评价时应考虑使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合理的评价自己后做出恰当目标规划,从而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学生互评为学生提供思想交流的机会,更易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丰富自己的认识的同时,训练思维能力,敢于表达自己的同时胆于批判别人。(7)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比如在讲解李白、陶渊明等人的诗时,除了发展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诗句、课文插图想象诗人所描绘的那种优美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还可以以一个背景介绍或课后补充的形式引入这些诗人的积极的闲暇生活状况,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进一步体会诗歌所传达的情感、诗人的人生追求及美好人格。这样的教学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审美能力,也让学生对闲暇思想先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对闲暇时间的科学利用、闲暇生活方式的种类等闲暇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初步体会闲暇生活给予个人身心的美好感受。

其次,学校、家庭、社会要发挥协同作用,为闲暇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各种服务。学校要有强烈的鲜明的资源意识,用心认识本地以及本校的资源特点,全面的运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主动发掘暗藏的资源,为语文教育提供服务,为闲暇教育服务。比如在学习介绍祖国名胜古迹课文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播相关视频、图片,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又比如淮安或离淮安较近的学校在学习《西游记》中片段时,除了观看相关影视,学校也可以在节假日在社会相关机构或管理人员的协助下、家长的支持下组织学生去西游记博物馆、吴承恩故居去参观学习。学校、家庭还要注意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尽可能少安排或不安排语文课外作业,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自由时间去享受闲暇生活。学校、社会还可以开展多种语文学习活动,比如图书阅读会、主持人大赛、课本剧大赛、故事会等语文学习活动,在学生享受娱乐的同时巩固并有价值的、有选择的地运用闲暇教育知识与技能。

最后,要树立一个明晰的、坚定的、长期的目标:将闲暇教育进行到底。利用闲暇教育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促进其全方位发展与长远发展,而且闲暇价值观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历程,闲暇教育也是一个长远的进程,所以语文教育者应该确立长远的闲暇教育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将闲暇教育进行到底。要求语文教师要关注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爱好特长,以便调整闲暇教育内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多种闲暇教育技能,促进人格的完善。比如在讲戏剧时,可以请学生模仿一下对话,提示模仿时注意语气、情感色彩,也可以请爱好表演的学生上台表演。再比如,小学生写日记形式比较单一,也不讲究文采,而中学生写日记,形式多样,行文比较随意,情感丰富,文采出众。

总之,立足语文教育,要实现对闲暇教育的科学利用,就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极力配合,积极调动各方面的资源,改革语文教育,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实施闲暇教育,发展中小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庞桂美:《闲暇教育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8。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9647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