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文轩《青铜葵花》中的艺术美

 2024-02-05 08:02

论文总字数:9180字

摘 要

: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讲述的是由于父母双亡而被收养的女孩葵花和大麦地人青铜一家相濡以沫,一起度过诸多难关的故事。作者用平淡的语言讲述着一个纯美的故事,字里行间透出着对美丽环境与人性的赞扬,同时也诠释着苦难这一主题。本文旨在从“物性美”,“人性美”,“情性美”这三个方面来论证曹文轩在作品中展现出来的艺术美感。

关键词:青铜葵花,物性美,人性美,情性美,苦难

Abstract: Cao Wenxuan"s "sunflower" bronze is about to be adopted by the death of their parents of the girl who bronze sunflower and barley a each other, together many difficulties of the story. The author tells a story in a pure language, between the lines showing to the beautiful environmentand humanity praise, also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eme of suffering. This article from the"physical beauty", "beauty", "the meaning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disposition"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book discusses.

Key words: Bronze sunflower;Physical beauty;The beauty of human nature;The beauty of nature;Suffering

最初是因为《草房子》而开始喜欢曹文轩的作品。那个叫桑桑的小男孩,他在油麻地小学的各种故事和平凡却不平淡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天瓢》、《根鸟》,还有《野风车》,这些美丽的书名背后,都有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青铜葵花》也是如此。它叙述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故事,因为时代原因,女孩葵花跟随爸爸离开城市来到大麦地生活,这是个跟城市完全不一样的农村。爸爸作画时不幸落入水中而亡,成为孤儿的葵花,被青铜家所收养,葵花和青铜这两个同样孤独的少年成为兄妹,生活在了一起。家庭状况虽然很差,可青铜一家人体贴入微得照顾葵花,粗茶淡饭,尽全力抚养她。不能言语的青铜更是默默地百般呵护这个妹妹。然而命运的轨迹总有叉路口,十二岁那年,葵花要被召回她原来的城市生活,葵花最终在所有人的万般不舍之中离开。从此,思念妹妹的青铜就一直坐在河边大草垛的顶上,失神地望着芦苇荡的尽头,遥望着妹妹离开而去的那个地方。失去妹妹的痛楚在青铜的心里沉积着,最终不可阻挡而喷发,他仰天大叫,从内心深处喊出了她的名字—“葵花”。这喊声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曹文轩先生常常用他那细致的笔触,描绘出一张张美丽的画面,如梦如幻;一个个平凡却又荡气回肠的故事,感人至深。你仿佛能看见那迷人的物态,美丽的人性以及感人的至情,给我们呈现一个真善美的世界。他在书的后记中写道:“苦难几乎是永恒的。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苦难。苦难绝非是今天才开始的......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苦难时的那种处变不惊的优雅风度。” [ 1] 〔P245〕你可以看到他们的善良与坚韧,感受到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与信心,还有那浓郁的催化人心的温情。

一、物性美:水,牛,葵花的意蕴

作者特别注重对风景以及物态的描写。“对于小说而言, 美与思想同等重要。我们需要小说喜欢阅读小说, 甚至无法脱离小说, 其原因之一, 就是它能使我们在美的熏陶中产生快感。生成美的途径尽管千条万条, 但最重要并最容易收到效果的途径就是描写风景” [ 2]〔P317〕《青铜葵花》一书中处处都有风景的描写。这些优美的风景描写,不仅使得文章如诗如画,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同时将某些风景,物态深化成一种意象的存在,更让人在一种美好的氛围中体验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青铜葵花》一书,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一种风景美,让读者在其中徜徉,这正是曹文轩先生书作的特点。而这些风景描写里所渗透着的,正是作者以他的独具匠心所融合的各种情感的结晶。所以,风景描写已经不仅仅是在描绘景色了。其中,对“水”“牛”“葵花田”的描写可谓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首先,作者写水。曹文轩先生出生在有水乡之称的江苏,他住在大河的边上,那里有小溪流过沟渠的声音,吱吱呀呀的桨声。在所有水声的萦绕中,作者觉得自己的灵魂永远不会干涸,水浸润着他的性格脾气,人生观,还有美学情调。作者对水的感情,由此可见。《青铜葵花》必然是其中之一。作品一开篇便描写那样一个美好的水的世界。芦苇荡,大麦地,一个被水环绕着,诗与画一般的地方,水关注着也见证着这里所发生的一切。

水,穿梭着,流淌在整个故事的字里行间。爸爸劳动去了,无人陪伴的葵花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大河边了,因为那里是一个欢乐的、没有孤独与寂寞的世界。她置身于此,听到哗哗的流水声与沙沙的风吹芦苇的声音,就像是流水和芦苇在低声的耳语,流水在芦苇间流动着,抚摸着,一副难舍难分的样子;她看着流动的水,那一圈圈的波纹和激荡起的浪花,看各式各样的的船在她的胸膛上缓缓地远去;看中午的阳光将她的身体妆点成了金色,傍晚的夕阳在她的脸上涂上了胭脂,放佛是醉了一般;鱼儿从水中跃起,在绿波上画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然后又扑通一声跌落下去......这样一个空灵的情境里,一切似乎都变得美好无比,连孤独也暂时被忘却。

因对大麦地那边的事物充满新奇之感,葵花便坐上船随水流而来,环顾四周,好奇而又害怕。是水带着葵花,让她与青铜相识,爸爸嘴里那个与她夭折的哥哥相似的青铜。青铜给了她一种哥哥般的安全感,并且救起了她,两人从此结缘。后来,他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下雨天穿着蓑衣在田间捉鱼,在大河边采芦花,挖芦根充饥。最后,葵花被接了回去,当青铜从外面回来时,他只看到,在大河尽头,早已离开的白轮船都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白点儿。离别的痛苦突然而又猛烈地倾噬着他,然而青铜没有哭,更没有闹,他只是整天的发呆。从此,不管是灼日曝晒还是风雨交加,甚至在晚上,他也会一个人呆呆地坐在大草垛上,望着葵花回去的那个地方,守望着、期待着妹妹的归来。

水贯穿于青铜和葵花之间,可以说水就是他们关系的纽带。河水带来了葵花,却也又送走了她。自始至终,水这样一个角色贯穿于故事之中,承载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水,带来苦难,同时也净化着人们的心灵,让人们坚强。那个深夜,芦苇荡着火了,匆忙逃命的人们,有的不幸淹死在水中,青铜也在那个夜晚之后变成了哑巴。葵花的爸爸不幸落水而亡。暴风雨让人猝不及防,整个世界变得面目全非,到处是枯枝残叶,断壁残垣。当一家人返回寻找废墟寻找还能用的东西时,青铜和葵花不为悲伤所动,因在水中捕捉到一条大鱼而高兴半天,在水中又蹦又跳,激起一团团水花。这并不是孩子们年幼无知,而是他们的真情流露,在灾难面前没有被其打倒,而是用最纯洁的本性坦然对之。大人们也被这种真情的流露所感染,憧憬生活的希望与美好。大水过后,为了能够盖新房,青铜随爸爸远赴外地的百里草滩割茅草,一家人省吃俭用,相濡以沫,在共同努力之下终于盖成了被大麦地人所瞩目的“金屋”。水破坏了一切,同样也带来了新生,在苦难之中,人们没有自怨自艾,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则是人们坚韧的本质,感人的温情。水,变成了一种净化人心的力量,大水带动着生命的流动与奔腾,使人们更加有了生活的动力,让人们更加坚强,水里所倒映着的,正是人们乐观而不屈的姿态。

其次,作者写牛。牛,对农村人的作用之大可想而知,显而易见。正如牛将死之前,青铜爸爸所说的;“我们家的人,对不住你。这些年,就知道让你干活了。春天耕地,夏天驮水,秋天拉石磙,冬天里也常常不让你闲着。我还用鞭子打过你......”。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青铜一家人对牛的珍惜,热爱。然而,牛对青铜一家人却是毫无怨言,它觉得自己足够幸运,足够幸福了。这一家人为它做的点点滴滴它都铭记在心,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头牛莫过于自己。可以说,青铜一家人完全将它视为家庭的一份子对待。

其中对待牛最特殊的莫过于青铜。青铜放牛,这简直成了大麦地的一道风景。牛是孤独的青铜最忠实的陪伴,是青铜无声世界里的寄托。当青铜在学校附近,听到学校里传来的琅琅读书声时,牛就会停下吃草,用软软的舌头轻舔青铜的手,因为它知道青铜向往学校,向往课堂。

在葵花出现之前,只有牛懂得青铜的孤独,也是在与牛的交流中,让青铜找到自我。朝夕相处,青铜与牛互相理解对方的一言一举止。青铜看着牛,打着手势问道:“你喜欢葵花吗?”牛嚼着草,好像是在说:“喜欢。”“我们把她接到我们家好吗?”牛抬起头,青铜听到它的回答:“好。”最终葵花来到了青铜的家,从此变成三“人”一行,青铜,葵花,牛。

牛陪伴青铜,葵花,伴随着这个家,直到生命的完结。它遗憾没有在死之前见到奶奶,第二天就这么无声无息的离开了这个世界。读到这里你会觉得惋惜,万物皆有灵性,牛,那样一个沉重的身躯里,包含着多少感情。这逝去的绝不仅仅是条生命,更是一份厚重、沉重的情感。

再次,作者写葵花。葵花即向日葵,正如向日葵所象征的所有积极内涵:青春,温暖和美好希望,从大麦地那边飘来的葵花香,都使人感到温暖,陶醉,并使人精神为之一振。爸爸发现了葵花田并被它所吸引,那是一片葵花之林,一个个站着的葵花像是列阵的武士。葵花是最通灵的东西,它们有自己的思想,那葵花的昂首的样子像极了自己的女儿,他将对葵花的爱和对女儿的爱融合在一起,酣畅淋漓地描绘对葵花的热爱。

然而,在回干校的路上,他不幸遇到了猛烈的旋风,画稿被吹落在水上,那些画稿竟然全部正面朝上,一朵朵葵花令人陶醉地开放着,在绿水之上荡漾。他在水里挣扎,多么想最后再看一眼女儿,可是岸边只有那颗老槐树。

作者将这死亡的场面描写的如此宁静,富有画意,在死亡面前,葵花却在烈日炎炎之下,一朵朵葵花如火苗般,尽情的,肆意的燃烧,展露出旺盛的生命力。在这样的活力面前,死亡变得微不足道。作者以这样的笔法,表达着自己都葵花的喜爱,对蓬勃生命的热爱。女孩葵花和植物葵花有着同样的美,楚楚动人,虽纤弱,但遇到灾难与不幸,仍能健康积极地生活,勇敢面对生活所带来的一切,泰然处之。因此,她们有着同样的美。

  1. 人性美:美好的品质与爱

《青铜葵花》的人性美主要是通过对青铜一家人经历,事例的描写体现出来的。“青铜家只有天,只有地。只有清清的河水,只有一番从心到肉的干净。”一句话便道出了青铜一家人人心的本质。是啊,这是个多么美好的家庭,这个家虽然像一辆破旧的马车,然而过去的这些年里,它依然在困难中,风雨飘摇中坎坷地前进着,这里我们便能看出这样一家人的韧性。所以即使车轴缺油,轮子破损,它依旧能吱吱呀呀的转动着,一路向前。但自从马车上多了一个葵花,它就变得格外的不堪与艰难。然而即使这般又有何妨?细细品味之下,在苦痛的环绕之下,仍有着不一般的快乐,温情。苦中有乐而快乐背后也有苦痛,所有这些交织在一起,变成了青铜一家人所营造的,我们能看得到的,感受到的温情,永恒的爱。

青铜,一个听起来很是深沉厚重的名字,带着些许青铜器物清冷与古朴,充满了神秘感,给人无限的遐想,想去探索他的故事的欲望。事实正是如此,青铜变成哑巴之后他的世界就变了,他变成了一个孤独的孩子,于是他只能与孤独和自然为伴,做一些不可思议的事。他能在不可能摸到鱼的池塘里抓到好几只大鱼,手心向下来回抚摸一片蔫掉了的小草便能让它们直立起来。他甚至有点特立独行,他为河边枯萎的老树发出新芽而高兴,为芦苇荡里的鸟蛋孵出小鸟儿狂喜不已。更有甚者在十岁之前,如果某件事让他太高兴,他会脱光衣服,光着身子,满大麦地的跑。虽然不能言语,但他用着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情感,表达他的赤子之心。

“当生命的花朵刚刚绽放,在广袤而复杂的大千世界面前,儿童世界总显得那么稚嫩,纯真和美好” [ 3]即便是不幸与孤独,也没能改变青铜那颗充满爱的赤子之心,没能改变他骨子里的韧性与顽强。葵花来到家里之后,他和葵花相伴,形影不离。为了让葵花能看马戏表演被人痛打了一顿,葵花个子小看不见,就让她骑在自己的脖子上,以至于累的差点晕过去;家里没有灯,为了能让妹妹在晚上写作业,去抓了好多萤火虫给她做灯。这些,全都体现着他是多么的爱这个妹妹。

为了饥饿的妹妹能吃上点东西,同样饥饿的他忍着,在芦苇荡里抓了一只野鸭,让妹妹美美的吃上一顿。因为这事被嘎鱼家侮辱,他费力又抓了一只野鸭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所有的这些,你甚至不敢相信是个孩子所做的。大概是因为苦难的洗礼,让他小小年纪便显示出一个男子汉的品质。面对残疾,面对贫穷,他并没有屈服,而是换一种姿态在迎接着,这反而造就了一个不一般的青铜,积极乐观,正直善良,坚毅刚强。葵花与青铜相对应,青铜是冷色调的,而葵花,是暖色,是灿烂的颜色,是阳光的颜色,充满着光明和希望。是美好的象征。年幼的葵花同样饱受命运的摧残。三岁丧母,随爸爸来到异乡,七岁又不幸丧父,留在异地被人收养。灾难一次又一次的不幸降临在她身上,他却没有被残酷的现实打倒,依然像一颗屹立着的向日葵,朝着太阳,追求着希望与光明。

哥哥青铜把家里唯一的上学的名额让给她,这是个宝贵而又来之不易的机会,她学习努力且聪明,每门功课都考第一名。她故意将考试考得一塌糊涂,只是为了能因此退学以减轻家里的负担。乖巧懂事的她竟然独自一人跑去外地捡银杏,只是为了能赚钱来给奶奶治病。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她也渐渐地在学会承担,想要为这个家分担。

曹文轩笔下的葵花,可以说是寄予了他对理想人生,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葵花完全就是一块璞玉,不曾经过任何雕琢,作者任她自由的发展,成长。生活所给她的每一次际遇都是对她的雕琢,每一次经历都是在改变着她形态,最终,所有的洗礼,让她成为青铜所做的那串冰晶项链,集天地之灵气所成,高雅纯洁,如水一般纤弱柔婉,如冰一样晶莹透亮,如此美好;那纯净而神秘的闪光,震撼着所有人。

这正是作者所赋予的那份美好,这样的形象,单单是从书本上读到,就足以给你很多温暖,气质脱俗,善解人意。这是一种清纯的唯美,读完她的故事,只要稍稍用心体会,你便能感受到一丝纯净。在那样一个阴郁沉重的年代,能有这样一份美好,美到给人温暖,给人力量,给人真诚,甚至让灵魂都得以释放。天有不测风云,旦夕祸福也都不算什么,仔细品读之下,那绵长的温暖与感动,正在擦拭着不幸的际遇,多舛的命运所留下的伤口,洗涤着被苦难侵蚀的身心。于是,当你抬眼一看,葵花依然如太阳般光明。青铜与葵花,冷热相对,刚强与柔美,鲜明的对比,带来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正因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温情的家。爸爸妈妈,青铜,奶奶,这个家的每一个人,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葵花。老实巴交的农民爸爸妈妈,他们只有一颗淳朴厚道的心,呵护着葵花。夏天,其他人靠燃烧蒲苇棒驱蚊,把唯一的蚊帐给葵花使用;一家人为了能让葵花上学,节衣缩食;为了给葵花拍照片,想尽了办法攒钱,还要给葵花单独拍一张,并且上色;蝗灾来临,奶奶卖掉自己的金戒指,颤巍巍的扛着一小袋米回来,为了能让一家人,让两个孩子能吃上顿饭;她甚至只身远赴东海摘棉花,为的就是能给青铜和葵花做上两件新的棉服,不想却因此将自己累的病倒。

我想,人性之美,必然是战胜苦难的重要甚至是唯一法宝,所有的善良,真诚,热心,帮助,它们汇聚在一起,便是人世间最宝贵的爱。通读全文,你感觉不到苦难所带来的悲苦,也没有人会陷入痛苦或抱怨不幸,相反的,你感受到的似乎全是苦难所带来的美好!对,这正是美丽的人性所带来的。就算是一直处处跟青铜他们作对的“反面人物”嘎鱼,也会送来两只鸭子,给生病的奶奶补身体;在葵花要被带走时,也会帮着青铜把葵花藏起来;陌生人也会给你感动,素不相识的拾杏大婶对葵花照顾有加。

大麦地简直就是一个桃源一般的地方,作者一笔一画,勾勒出一个牧歌式的田园,所有的苦难与忧伤都被淡化,温暖仿佛热气,氤氲而升,笼罩着这里的人们,人性的美好随处可见,随处而现。

三、情性美:诗意的苦难

作者没有提及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但是“五七干校”一词,很容易就让我们想到那个混乱而变化无常的特殊年代。然而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却有着这么一块桃源般的地方,安静祥和。作者特地淡化了时代背景,是想更加凸显出“苦难”的主题,人生于世,苦难是不可避免的,世事变幻,时代变迁,你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不幸,饱受折磨也历经锻炼。书中也存在着灾难与不幸,但在特有的儿童视角之中,一切都变得不那么严重。他们生活着,只是按照自己的轨迹在前进,沿途也曾颠簸坎坷,都没能改变他们行进的路线。曹文轩正是用这样的笔法,来讲述不一样的苦难,给人们不一样的启示。

作者写苦难,是大苦难。《追寻生命的意义》是弗兰克尔的经典之作,他在书中多次指出: “如果人生有其意义, 那么受苦也定有其意义, 一个人如何接受命运, 承受命运带来的全部苦难。我们承受苦难的态度, 保持勇敢、尊严、无私无畏的姿态是真正的内心世界的升华, 人的内在精神力量, 可以使人超越外在的命运。正是这种无法剥夺的心灵自由, 赋予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 4]

事实正是如此。他们经历了火灾,暴风雨,蝗灾,忍受着饥饿与贫穷,一次又一次的冲击,都没能击垮他们。他们从容镇定,没有半分的惊慌失措。房子被暴风雨毁了,没了,那就重盖个新的,而且要盖个好的茅草屋;青铜一家名声好得远近皆知,却因为野鸭一事被嘎鱼爸爸误会,侮辱,这比饥饿更让他们难堪。他们可以忍受饥饿,但绝不忍受侮辱!你不禁会问“他们是怎样做到的?”这正是因为他们承受苦难的态度,他们优雅地面对苦难,从容不迫,气定神闲,共同帮助着渡过难关。相对于这种优雅的态度,村长的方式更加慷慨激昂。因为蝗灾,饥饿的人们精神不振,村长在村巷里大声吼道:“起来!起来!”大麦地的男女老少都被他叫到空地上,他带着大家唱铿锵有力的歌,他叫喊着:“熊样!把腰杆挺直了!挺直了!挺成一棵树!”这件事虽没有占多大的篇幅,但绝对是整本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相对于作者一向平稳优美的描述,这几声叫吼,无疑如一柄重锤,敲击着人们的心灵,力量随震颤传开,使人们如梦初醒,醍醐灌顶。然后大麦地人一个个的都振奋起来,都挺成了笔直的树,充满希望,迎接着稻子收割的那一刻。

读完这本书不流泪是不可能的。是这样的,合上书,闭目细想。小木船,葵花田,老槐树,芦花鞋,金茅草,冰项链,三月蝗,纸灯笼,大草垛。每一个诗意的名字都在营造一种和谐的境界没,每样事物都给你带来那些年少岁月里的回忆,带来不一样的感触,甚至令你动容。

故事里的苦难被作者特地淡化,他用诗意的笔法描写苦难,以浪漫的形式粉饰苦难,苦难背后存在的美感被一步步的挖掘而出。因而,当我们在阅读这本书时,不知不觉的被故事所吸引,用青铜,葵花的视角将苦难减轻,然后我们潜移默化地享受着这阅读,探知主人公故事的过程,甚至享受那些苦难所带来的快感。最让人心疼的莫过于葵花被带回城里,我想所有人读到这段都会有揪心的感觉。自从葵花被青铜家收养开始,两个人便如影随形,葵花简直是被哥哥捧在手心里保护着,受不得一分半点的伤害。可冷酷的命运,最终还是把葵花带回了城里。青铜傻傻地坐在草垛顶上,期待着葵花某天能够突然归来,他不进食不喝水,逐渐地消瘦下来。可命运却不会同情他们,葵花不可能再回来,不清醒的青铜看到了葵花的幻影,那是青铜整个灵魂与全部童年美好回忆所凝聚出的幻影。他发出内心的嘶吼:“葵--花!”这是夹杂着痛苦,悲伤,愤怒,思念的嘶吼。

如此震撼人心的感情表达之后,作者没有渲染兄妹重逢的喜悦与激动,而是以抒情的笔调,描写那无边的葵花田,那成千上万的如太阳一般的葵花,于是这最后一幅画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心中,任人们去幻想。青铜与葵花一路坎坷走过风风雨雨,他们之间的感情也成为永恒的记忆和对生命的意义的诠释。

结语

作家崔道怡先生评价这本书时说:“《青铜葵花》是爱的故事。这部书,就把我又带进虽苦涩却甘甜、虽清冷却温馨的一个沁人心脾的纯美境界。这部书所呼唤的,不仅是个人,而且是整个民族对待苦难应有的强劲风度。” [ 5]的确,年幼的青铜,葵花面对苦难都有这般的姿态,那我们,我们的民族面对苦难更应有强劲风度。

总之,在《青铜葵花》这样一个爱的故事中,作者用他诗意的笔调给我们描述着一个迷人的世界,一个美丽的主题:美与诗意的苦难。无论是清新脱俗的自然事物,还是淳朴充满温情的人情人性,都用不一般的方式诠释苦难以及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坚韧刚强的青铜,温暖善良的葵花,他们的年龄是那么小,他们的身份是那么普通,可正是这样的他们,用不平凡的经历,展现不一样的人生,每一个细小的片段,甚至常常给人感动也给人力量,你会会心一笑,那是向往美好生活的力量。作品以简单的叙述模式,将琐碎的日常生活表达的意义非凡,引发人们对生活,对苦难,对爱的思索。

参考文献

[1]曹文轩:《青铜葵花》,南京: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5年。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9180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