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华小说的诙谐叙事

 2023-10-12 08:10

论文总字数:13738字

摘 要

余华被誉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他的作品中或多或少都带有浙江的地域文化色彩,从而形成了小说中独特的语言特色、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而这些构成了余华小说最重要的特质——诙谐。余华的诙谐与同期作家不甚相同,他早期以血腥、暴力渲染社会的黑暗,后来转型叙述生活中苦难又不失温情的一面,将20世纪80年代人们充满斗争和苦难的生活娓娓道来,令读者大为追捧。余华小说创作正是通过诙谐叙事来稀释苦难,以苦为乐,带给读者一场心灵上的盛宴。

关键词:余华 ,诙谐,幽默,《活着》

Abstract:Yu Hua is known as Charles Dickens of China. His works contain more or less the regional cultural color of Zhejiang, thus forming the unique language features, character images and storylines in the novel, which constitute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Yu Hua"s novel-humor. Yu Hua"s humor is not quite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writer of the same period. He used blood and violence to render the darkness of society in the early days, and then transformed and recounted the warm side of life, and explained the life of people who were full of struggle and suffering in the 1980s. The reader was greatly sought after. Yu Hua"s novel creation is through witty narration to dilute suffering, to take pleasure in suffering, to bring to read A feast in the heart.

Key Words:Yu Hua, witty, humorous,To Live

目 录

前言 3

二 艺术形式的诙谐 4

(一)语言的诙谐 4

(二)叙事的诙谐 6

三 情节的诙谐 7

四 主题意蕴的诙谐 9

五 诙谐叙事与时代面相 10

结 语 12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4

前 言

余华1960年出生于浙江海盐,在文革中读完小学和中学,此后从事过五年牙医,1983年弃医从文开始写作生涯,1986年余华的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旅行》标志着他走向文坛,余华的早期小说和众多先锋派作家一样主要写血腥、暴力、死亡,写人性恶,他展示的是人和世界的黑暗现象,用残忍、冷酷的方式书写死亡、书写暴力的倾向。其中1991年所写的《在细雨中呼喊》被批评界称为“先锋派给这个时代贡献的最好的礼物。”[1] (p23)直到后来余华写出了《活着》,用朴素的笔法写了一个叫福贵的农民的一生,余华的小说创作开始转型,开始关注中国千百年来底层人民的命运关注他们对命运的坚韧不拔。然后《许三观卖血记》可以看作是《活着》的延续,余华讲述了另外一个福贵式的人生,不过用一次次卖血代替了亲人的一次次死亡,显得更加温暖平静,不变的依然是对生活的顽强不屈。于是在接近十年的空窗期后,余华写出了《兄弟》。从压抑到放纵的两个极端时代,李光头和宋钢截然相反的命运中,我们都不难看出《兄弟》又是一部伟大的不同于作者以前任何作品的创新之作。

而我所要研究的余华的诙谐叙事也不是我第一次提到的,早在《融流浪汉小说与癫狂的诙谐文学为一体》这篇论文中就提到过:在法国文学中“诙谐”既可以指引起发笑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小说写作手法的一种定义,法国就曾把《兄弟》称为“burlesco”,其词源为“burla”,意思是“闹剧”。作为形容词的意思是说“能够让别人发笑的”。在法国批评界眼里,《兄弟》已经俨然是一本能够让人在阅读时不自觉发笑的小说,同时在这种笑声背后隐藏悲痛与忧虑。余华用笑来写泪的诉说方式被法国批评家们用“诙谐”一次加以点明。[2] 除此以外在《含着眼泪讲笑话——论余华作品中黑色幽默的社会内涵》中也说到过让读者感到压抑沉重的正是作品中过多的暴力和血腥,为了有效地缓解这种感觉,余华启动了幽默的机制,哪怕这种幽默是一种让人笑着流泪的黑色幽默,其间还伴随着因幽默而具有的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余华甚至自己也说过:“我想有朝一日幽默会成为我的一种理想。”[3] 可以说幽默诙谐已然成为现在余华小说创作的主旋律了,而这也是余华励志想要达到的。其实余华的早期作品中也不乏诙谐的影子,在《被遮蔽与被消解——论余华早期作品中的幽默元素》中说到,余华早期的幽默恰恰葬送在对暴力和苦难的过度消费上,人类精神的这种僵硬状态过度的展示并不能带来喜剧的效果,相反成为了一场灾难。但是并不能否认,虽然幽默的本来面貌在余华的早期作品里已经不复所寻,但其作为作者的一种叙述工具却依然存在,这也就为余华后来作品中黑色幽默的出现找到了源头。[4] 幽默因为一般黑色比较多,所以大多具有讽刺意味,而在著名幽默大师之后发生了变化。关于“幽默”的定义,林语堂这样解释:“幽默是一种人生的观点,一种应付人生的方法。幽默没有旁的,只是智慧之刀的一晃。”[5](198) 可以说林语堂模糊了诙谐和幽默的界限,使幽默不再仅仅是一种讽刺意味的,而变为一种温情式的,而温情的幽默在余华后期小说中屡见不鲜。幽默本来偏向带有讽刺意味,而余华的幽默更多地方则是用诙谐的方式和手段来展现对生活和苦难的包容,所以本文研究时将诙谐近乎等同于幽默,却又高于包含着幽默。

余华在当代小说文坛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前期先锋派小说还是后期着重于底层人物的苦难命运的小说,作者都有其诙谐之处。而这一点前人学者已经深入研究过我就不再赘述了。接下来在此基础上,我要围绕余华小说的诙谐特征的具体体现进行探讨,并且思考这个特征对于其写作的重要意义和独特审美价值,也正是因为诙谐叙事形成了余华小说的独特风格,使他在90年代的文坛上大放光彩。

二 艺术形式的诙谐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3738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