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诗歌的经典化研究

 2022-06-23 08:06

论文总字数:24638字

摘 要

舒婷诗歌的经典化是多种力量合力的结果。诗歌文本内容的多样性、阐释空间的开放性、情感的丰富性和技巧的巧妙性是成为经典的基础。将舒婷诗歌放入特定的时代背景中查看舒婷诗歌经典化的轨迹,它是在朦胧诗论争中走进大众视野并得到认可的。在得到认可的过程中,《诗刊》所代表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承认和推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文学史的书写则巩固了舒婷诗歌的经典地位,有助于舒婷诗歌超越时空进行传播。而舒婷的女性诗人身份让其诗歌在女性主义文学潮流中占据一席之地,批评家可以从女性主义文学的视角阐释静态的诗歌文本从而扩展其内涵。经典的生成是动态筛选的过程,舒婷诗歌要成为恒态经典,还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

关键词:舒婷,朦胧诗,经典化

Abstract

Establishment of classic status of SHU Ting’s poetry is the result of various forces. The diversity of poetry’s text content, the openness of the interpretation space, the richness of emotions, and the ingenuity of techniques are the basis of the classics. Putting into the background of a specific era to view the trajectory of the classicalization of SHU Ting's poetry, it was entered into the public view and appreciated in the poetry debate. In the process, the recogni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represented by the "Poetry Journal" has played a great role. The writing of literary history consolidates the classical status of SHU Ting's poetry and helps SHU Ting's poetry to spread beyond time and space. And Shu Ting's female poet identity makes her poetry occupy a place in the feminist literature trend. The critic can interpret the static poetry tex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t literature and expand its connotation. The generation of classics is a process. It is still a long process for SHU Ting’s poetry to become timeless classic .

KEY WORDS:SHU Ting,hazy poetry, canonisation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2

绪论 4

第一章 舒婷诗歌创作及艺术价值 7

第一节 舒婷诗歌创作概述 7

第二节 舒婷诗歌的艺术价值 9

第二章 舒婷诗歌经典化的外部动力 13

第一节 朦胧诗论争与文学话语权转换 13

第二节 《诗刊》与主流意识形态介入 14

第三节 文学史叙述与文学秩序维护 17

第四节 女性角色与女性文学批评 19

第三章 结论:文学经典的建构 21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绪论

1993年荷兰学者佛克马在北京大学做了系列学术报告,关注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问题,后结集成《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1]出版。佛克马的观点引起了中国学界对“经典化”这一问题的关注,为阐释中国文学现象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文学经典化问题成为了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的议题。

所谓“文学经典化”,就是文学作品通过文学接受被动态筛选最后成为经典的过程。既然有筛选,就有标准,那么符合什么标准的文学作品可以被筛选成为经典呢?是文学自身的审美特性还是某些外部因素最大程度地让一个作品能够成为得到广泛与长期认可的经典呢?这与关于经典化的两个观点本质论和建构论有关。

本质论者认为文学经典有其内在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因而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淘洗,具有永恒的意义。这也就意味着,文本自身的品格超越了它生成的历史,具有了普遍的价值和意义。美国评论家布鲁姆就持有本质论的观点。他认为,文学是个人的审美行为,而不是具有附加的政治道德意义的群体行为。他推崇“审美批评使我们回到文学想象的自主性上去,回到孤独的心灵中去”,[2]这样,作者和读者都脱离了社会语境,成为内在的“我”,深层的“我”,阅读就变成内在自我的沟通与交流。陶东风也认为“经典是人类普遍而超越(非功利)的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的体现,具有超越历史、地域以及民族等特殊因素的普遍性与永恒性”,经典能够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其自身具有“精妙的艺术价值,超功利的言说,深沉的思索”,[3]这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了精神栖息的居所。这些观点从文学自身的艺术性来确立经典,肯定了经典文学文本超越时空的恒久的价值。

事实上,文学经典确立的标准往往比纯粹审美价值或者艺术性要复杂得多。因为价值是一个伦理判断,它不同于事实判断去确定“真”与“假”,价值要确立的是“好”与“不好”,它本身就没有确定性的标准,因而用价值判断出来的结果往往具有建构性,而不可能完全客观、理智。也就是说,价值标准总有模糊地带,总有话语权的干预,我们无法设立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考核标准,而只能为其提供弹性化的机制和重新评估的空间,这就为建构论的出现提供了机会。

建构论者认为,文学经典化并不取决于文学自身的价值,而是取决于掌握评判价值话语权的外物。如果说本质主义者的关注点是“什么是经典”,建构主义者则将关注点转向“谁的经典”。佛克马持有的就是建构论的观点。他认为文学文本在不同的环境、标准和目标中会产生出不同的经典文本。也就是说,接受者的阐释使文学文本发生了内涵的转移,在文学经典的确立过程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建构论者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关注到了读者接受在文学经典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文学经典的本质论和建构论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要在文学自身的审美品格上有可圈可点之处,同时也必须经过受众(包括普通读者和专业的文学批评者)的检验。

在《文学理论新编》一书中,杨春时认为文学经典是“经过社会接受认同的文学作品,是公认的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或审美价值的优秀文学作品,它体现着一个时代的文学标准和超越时代的文学传统”[4]。杨春时提到了“一个时代的文学标准”和“超越时代的文学传统”。“超越时代的文学传统”指的是本质论者所认为的文学经典自身具有的永恒性,而“一个时代的文学标准”则意味着文学经典被接受认同的过程是一个当时性的话语,这符合建构论者的观点。文学经典是历史的,也是超历史的,它不仅需要具有超越历史的普世价值,也需要适应不同时代的文化场域。正是这种历史性又超越历史性,使得文学作品有了自己的流脉和传统,让其既按照一定的轨道前进,但同时不阻塞其创新之路,让它能够与不同时代融合,发展出有特色的新的文学作品。

因此,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必定是内部品格和外部话语的兼收体,那么影响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要素必定既有内部要素,又有外部要素。童庆炳提出的文学经典建构的要素就消解了本质论者和建构论者的对立,实现了文学经典化中文学自身价值和外部话语的共存。童庆炳提出的要素为: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文学作品具有的可阐释空间,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变动,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发现人或者‘赞助人’。[5]这六个要素囊括了影响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内外部要素。我们拿这六个要素去验证如今流传的文学经典,会发现这六个要素的确恰当地概括了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本质特点和外部影响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4638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