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发展与新变——以二次元文化为例

 2022-01-19 11:01

论文总字数:13644字

目 录

1 绪论…………………………………………………………………1

2 中国青年亚文化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与规律………………1

2.1 1980-1996 前互联网时期…………………………………………………1

2.2 1997年至今的新媒介时期…………………………………………………2

3 二次元文化中亚文化元素和特点分析………………………3

3.1 耽美文化………………………………………………………………3

3.2 洛丽塔文化…………………………………………………………4

3.3 御宅文化……………………………………………………………4

4 对亚文化中二次元文化的积极作用…………6

4.1 二次元文化的积极作用…………………………………………6

4.1.1 宣泄情感释放压力……………………………………………………6

4.1.2 不同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6

4.1.3 推动ACG产业的发展……………………………………………………7

5 对二次元文化的争议和反思………………………………………7

5.1 过度沉迷影响身心健康…………………………………………………7

5.3 消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8

5.3 对二次元文化的相关反思及建议…………………………………9

6 结论……………………………………………………………………9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发展与新变——以二次元文化为例

胡方棋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青年亚文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着空前的变革 。本文以二次元文化为例来探讨中国青年亚文化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与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多媒体技术如何影响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分析二次元文化中的亚文化元素和特点的同时探讨这种边缘文化在现实社会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争议和反思。

关键词:中国青年亚文化;二次元文化:多媒体技术;互联网

1.引言

亚文化,是指部分群体创造的具有非主流性、边缘性特点的文化。青年亚文化是由一些青年群体创造的与主流文化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体制的文化,部分青年人以此反叛成年人的社会与文化来彰显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认识。青年亚文化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出现。西方工业革命使得青年亚文化逐渐发展成熟。在中国,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青年亚文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着空前的变革,其现象也受到了中国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亚文化的特性也呈现出与英国伯明翰学派文化完全不同的特点。

二次元原本的意思指的一种建立在三维世界上的平面技术,但是在青年人当中,人们更愿意把他解释成一种对“架空世界”的称呼,即包括动漫、游戏、漫画等一系列平面产物。在看待亚文化表现与研究方面,二次元文化也首当其冲的受到了关注。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发布了一份《日本蓝皮书》指出,日本动画艺术从亚文化变成为主流文化,具体体现在动画艺术学院和研究生院纷纷成立,2008 年,东京艺术大学研究生院映像研究科(横滨市)设置动画专业,这是日本动画第一次在国立大学一流的艺术部门和研究生院里设置,动漫文化在过去的草根阶层,或当前主流精英阶层,都有广泛的观众。[15]因此,从一方面来看,二次元文化也成为了当代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来说我们的邻国日本是一个动漫大国,其二次元文化的冲击使得我国很多学者专家着手研究这些二次元文化的亚文化性,他们的著作充实着我国二次元文化的研究内容。本文围绕一些二次元文化的相关元素和特点来研究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发展与新变。

2.中国青年亚文化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与规律

社会发展决定文化的发展,中国社会由农业、农村、封闭的传统社会转型走向了工业化、城市化、开放的现代社会。[1]社会的转型也出现了文化的转变,在这个时期亚文化也开始发展起来。风笑天认为“中国青年现象与青年问题的四个重要背景分别是社会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社会流动增加和社会分化加剧,社会价值观念的现代化与多元化和人口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结构变迁。”[2]因此需要仔细梳理社会发展与青年亚文化发展的关联和变化。本章将中国青年亚文化分为两个阶段:1980-1996的前互联网时期以及1997年至今的新媒介时期。并结合相关二次元文化的发展来探索中国青年亚文化发展规律。

2.1 1980-1996 前互联网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受到政治一体化的影响,国民在思想意识上面高度的同质化,导致了主流文化的单调,各种亚文化很难进行健康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前“思想领域的同质化运动导致主流文化的单一、单质和单调,人民生活领域的泛政治化色彩和强烈的政治一体化使得各亚文化的表达几乎绝迹”[3]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和思想的引入使得青年亚文化开始快速发展起来。但是当时与国外的亚文化相比较起来,我国的青年亚文化还是跟主流文化有着一些共通点。部分青年亚文化还带着青春、革命、传统的色彩。1990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青年亚文化现象例如商业化、摇滚乐、校园亚文化等。

这一时期我国的动画产业较为繁荣,代表作有《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这些国产动画的造型艺术都充分展现出我国传统文化色彩。葫芦娃,黑猫警长,阿凡提等一些英雄造型的人物被青年人大力推崇,他们推举扶持自己心中的战斗英雄来积极批判社会丑恶的现象,以此来树立属于自己的文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年亚文化受到物质生活的影响渐渐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动画作品《邋遢大王奇遇记》中邋遢大王的叛逆的性格配合机智勇敢形象与现代青年产生强烈的共鸣。邋遢大王在造型上也展现出一些叛逆的元素,阔腿裤、海军服、乱糟糟的头发等形象也展现出邋遢大王潇洒自由的造型,也充分代表出当时青年亚文化的叛逆色彩,点燃了亚文化时尚的活力。当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红色动画如《歌声飞出五指山》、《芦荡小英雄》、《出发之前》、《火红的岩标》、《画廊一夜》、《主课》、《渡口》、《大潮汛之夜》等。这些动画作品都有着浓浓的革命气息。可见,当时的亚文化受到政治和社会的影响并没有完全的脱离主流文化的脚步。

2.2 1997年至今的新媒介时期

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2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增长速度趋于平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4]可以看出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青年亚文化也开始产生历史性的变革,借助网络媒介这种高速的传播方式,青年亚文化实现从封闭、小众开始向开放、普遍转化。网络空间使得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身份信息模糊化,缩小人们之间的差异,不同阶层的青年人都可以融入到网络生活中,使得亚文化从传统的圈子中突破而出,成为了青年人共同参与的话题。借助QQ、微信、微博等平台,青年亚文化的类型也从单一走向了多元化,通过网络媒介,COSPLAY文化、御宅族文化、恶搞文化、耽美文化等亚文化开始逐渐活跃起来。这一时期,二次元文化作为亚文化中的典型也进行着巨大的变革。日本和美国作为主要动漫产出国,强烈的冲击着我国二次元文化。“宅男、腐女、耽美、哥特、洛丽塔、弹幕族”等亚文化成为了新媒介时期二次元文化的典型。作为亚文化代表性的弹幕视频网络,bilibili网被广大的二次元文化爱好者所推崇和喜爱,具有娱乐性、同步性、交流性、干扰性等特点的弹幕视频组成了亚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遠藤誉在《中国动漫新人类——日本动漫改变中国》一书中,具体说明了日本二次元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现象,讲述了日本的二次元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上对中国青年人的影响,分析了日本动漫产品在中国的授权问题,肯定日本对中国"文化侵略"的既成事实,但否认这种现象是有意为之。[5]

所以说网络媒体技术为青年亚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生存环境和条件,他的转型、发展依赖于网络发展的巨大技术优势。新媒介所拥有的实时、互动、跨境、跨文化、跨语言等的传播特点,都使得作为青年亚文化中的二次元文化呈现出新的文化实践和符号意义。[6]可以说正是媒体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使得青年亚文化走向了新的高度、广度和深度。

3.二次元文化中亚文化元素和特点分析

现在很多青年人比起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他们更愿意去活在二次元世界之下。甚至有很多青年结婚的婚礼主题都是二次元动漫,COSPLAY等。这些亚文化都是由于互联网发展,日本二次元文化的传播所导致的。受到日本动漫文化影响所形成的亚文化还有哥特文化、洛丽塔文化、恶搞文化、黑色幽默文化、耽美文化、御宅文化等。青年群体为了追求个性和叛逆,纷纷将兴趣投入这些亚文化元素当中,使得二次元文化产业飞速的发展,满足了青年人精神生活上的需求。

3.1耽美文化

说起二次元文化中的亚文化元素,人们经常第一个想到的是耽美文化。耽美文化是现代青年亚文化中的重要典型之一。“耽美”一词由日本人民创造出来的,原意为“罗曼蒂克、纯粹之美”。但是到了20世纪,随着日本动漫和漫画的发展,这一词引申为男性和男性之间的恋爱之情。可以说,耽美文化就是青少年亚文化的种类之一,是青年人表达自我、追求时尚的一种文化。因为很多耽美爱好者都是受到了日本动漫的影响,所以这种亚文化的流行与日本二次元文化在我国的传播有着密切的联系。同其他的亚文化一样,耽美文化的受众群体比较小,而且多为女性。这些女性就被称为“同人女”,意思为:创作和喜爱耽美文化的女性群体,也被称为“腐女”。[7]有关耽美的日本动漫作品有很多,例如:《无法逃离的背叛》《世界第一初恋》《东京巴比伦》《咎狗之血》《恋爱暴君》等等。可以说,耽美作为日本少女漫的重要题材之一,被很多漫画家所推崇和喜爱。在日本,耽美文化传播形式非常之多,例如耽美小说、耽美漫画、耽美动画、耽美广播剧、耽美游戏等,传播载体包括书籍、杂志、广播、电视等[8]。耽美文化在我国的传播较为稀少,但是仍然不乏一些优秀的耽美小说作品,例如《凤于九天》《纨绔风流劫》《天神右翼》《扬书魅影》《桃花债》等作品受到同人女们的喜爱和追捧。即便如此在中国受到我国国情和国家政策还有传统观念的限制使得耽美文化的传播载体基本上局限于互联网,所以导致这一文化在我国不缺少购买人群但产业化却已经落后于日本,耽美文化在中国还是被受到了很多限制。例如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作者唐七公子被指出抄袭耽美作家大风刮过的作品《桃花劫》。那段时间,唐七与部分造谣者在晋江文学的网站上面假冒原作者笔名,谎报称其写的同人作品是违法的,并大言不惭的发表言论说抄大风的作品是正确行为,还到处传播。抄袭文学作品确实是一种卑劣的行为,但是通过这些发言也可以看出作为亚文化之一的耽美文化在我国的传播确实受到了重重阻碍和不待见。

3.2 洛丽塔文化

洛丽塔文化是“ACG文化”里面的重要一部分,是西方文化和网络传媒文化融合所诞生出的结果,是青年亚文化中的典型文化形态。随着网络和媒体的发展,洛丽塔文化渐渐成为一部分青年的文化潮流。洛丽塔文化是混合法国洛可可风格和英国维多利亚的华丽蕾丝服装为主要类型,其后又加入朋克和哥特元素的文化,是青少年爱好者追捧的青少年亚文化。其拥有梦幻、叛逆等特点。洛丽塔的起源是一名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创作的作品《洛丽塔》里面中一名女孩的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洛丽塔文化到了现在已经演变成了穿着多蕾丝荷叶边泡泡裙公主打扮的小公主形象。[9]很多二次元爱好者收集购买洛丽塔服装来装饰打扮自己,甚至影响着他们现实生活的装扮。这种文化作为二次元亚文化中的典型,其中也反射出了当代青年的典型心理:为了逃避现实生活,将自己融入到一个充满蕾丝,洋装的童话世界当中,抗拒现实社会,保持着与成年人的距离,为了满足自己幼时的公主梦想。

洛丽塔文化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被广泛的传播着,参加漫展甚至走在街上时都能时不时看见有“LO娘”的存在。洛丽塔文化的传播介质经历了从书籍、到电影到再到网络的过程。就算是现在他的传播途径依旧主要依靠网络传媒。日本电影《下妻物语》的上映使得洛丽塔文化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普及。围绕洛丽塔这一主题创造出来的动漫作品也很多,例如《GOSICK》(又名,哥特萝莉侦探部)里面的女主角维多利加平时喜欢蕾丝边荷叶帽身穿黑色和白色为主的长裙就是典型的哥特洛丽塔的装扮,另一部有名的少女漫《蔷薇少女》讲述的就是七位身着华美洛丽塔服饰具有生命力玩偶少女的故事,每一个少女的服饰都有着不同洛丽塔风格特点。除此而外还有一些典型的洛丽塔角色如《海猫鸣泣之时》的贝阿朵莉切、《潘多拉之心》的艾丽斯、《死亡笔记》的弥海砂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3644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