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对中美文化冲突的消解:以电影《孙子从美国来》为例

 2022-01-19 11:01

论文总字数:10571字

目 录

引 言 1

电影中的文化冲突 1

(一)饮食习惯的冲突 1

(二)语言的隔阂 1

(三)家庭观念迥异 2

(四)不同文化偶像的碰撞 2

(五)教育方式的差别 3

二、电影中的文化融合 4

(一)布斯开始接受中国式饮食 4

(二)老杨为布斯做了一个蜘蛛侠皮影人偶 4

(三)祖孙俩相互学习歌曲 5

三、 审美对文化冲突的消解 5

(一) 理解文化变迁 5

(二) 保护本土文化 6

结 语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论审美对中美文化冲突的消解:以电影《孙子从美国来》为例

卢江宁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closely in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Th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two countries collide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This article from the movie "the grandson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o explore cultural conflict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n.The solution to culture conflict is mainly to protect local culture and understand cultural change.

Keywords: the grandson from the United States ; cultural conflict; cultural integration

引 言

《孙子从美国来》是一部以保护传承并弘扬陕西传统文化皮影戏为生活背景的电影。该片讲述了布鲁克斯的父母为去西西里参加保护藏羚羊的活动而把他留下给爷爷老杨照顾,在这期间,爷爷老杨和小洋人布斯之间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不同的思想观念等从相互冲突、相互对立,经过不断的碰撞,到相互融合、相互接纳,最终产生深厚的感情并变成朋友的故事。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从该片中探讨中美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以及文化审美在面对文化冲突时所产生的消解作用。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由于这种文化的差异性,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读。所谓误读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正是因为这些误读才导致了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冲突。 电影中老杨和布斯之间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差异和冲突:

电影中的文化冲突

(一)饮食习惯的冲突

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饮食习惯反映了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饮食文化是指人类的各个群体对自然食物的分配方式的不同所引起的一切文化现象,是人们在饮食活动中所体现的物质和精神现象的总和。中国人一贯推崇“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重视菜肴的“色、香、味、形、器”俱全, 烹调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炒、煎、炸、炖、煨、烤、爆、拌等。因此,对饮食追求口味,而缺乏对营养的关注。电影中的老杨作为传统的中国陕西华县人,对油泼面情有独钟,而且特别喜欢与大蒜一起进食。

而美国人认为饮食只是一个手段,所以,他们的态度也就比较随便,食物烹饪方式简单,以烧、煎、炸、闷为主,菜肴主要讲究原汁原味,不会过分追求口味。电影里的孙子布斯是美国人,他经常吵吵嚷嚷要吃hamburger(汉堡包),老杨只能去村里的小卖店买,而小卖店里没有只有省城才有卖,幸好小卖店的老板娘帮忙做了一个中国的汉堡包才应付过去,老杨看着布斯吃下汉堡,嘴上念叨着:“我还以为啥高科技产品,不就是把我们中国肉夹馍的面饼子换成你们的面包而已。”由此可以看出,老杨作为中国人注重口味丰富的油泼面,而美国人布斯则追求原汁原味的汉堡包。

影中还有一个场景是老杨去小卖店给布斯买牛奶,老板娘却说上次进的牛奶全部过期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村里几乎没人喝牛奶,这体现出中美之间饮食结构的差异,即美国人喜欢牛奶、肉类等普通产品因其发达的畜牧业,而中国自古以种植业为主,喜好五谷杂粮等素食,但不喜欢吃乳酪、不爱喝牛奶。

另外,在饮食方面,中美用餐的器具也是有差别的。自古以来,中国人习惯以筷子进食,而美国人习惯用刀子和叉子。电影中,老杨用筷子吃油泼面,布斯却用叉子吃方便面。

(二)语言的隔阂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语言形式判断和分析不同的文化特征,也可以从文化角度去解释各种语言现象。语言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多样的语言依附于多样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在当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这片神州大地寻求发展与合作,而只有悉知对方的语言及其中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才能进行无障碍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否则会给交流带来许多困难和阻碍。而身处异国文化的人会在文化冲击的影响下很难适应,感到“不舒服”,“疲倦”,“不在状态”。电影中的老杨是地地道道的陕西农村人,说着一口带有浓厚口音的陕西普通话,而说英语的布斯虽然在美国学校学习过中文,但却很难听得懂老杨的“陕普”,甚至不太适应与老杨交流,这样就导致了爷孙俩的交流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布斯在院子里对着蜘蛛大喊“spider”,老杨以为“spider”是麻雀的意思,便告诉他树上鸟窝没有麻雀了,而这也间接引出后面布斯自己爬树抓蜘蛛而摔伤的事故。此外,老杨因害怕村里人知道自己多了一个洋孙子,进城把布斯的黄头发染成了中国人的黑头发,傍晚回村时又不敢进村,生怕村里人发现,这时他向布斯道出心里苦水说害怕村里人笑话他有一个小鬼似的孙子,布斯却问他“笑话”是什么意思。即使“笑话”这一个简单的中文词汇,也包含着耐人寻味的含义。这里突出表现了老杨和布斯之间因语言不通而存在着沟通交流的屏障。

(三)家庭观念迥异

中国人及其注重家庭,自古以来便有“先成家,后立业”的说法,除此之外,对于家庭,中国人推崇“长幼有序”的等级观念,因此,晚辈一定要听长辈的话而且还要孝敬长辈。此外,中国的家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进行繁衍和发展。因而,当今中国的现代家庭成员数目仍然较多,还存在着许多祖孙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的现象。电影里的老杨独自居住在在陕西华县的一个小村庄,本应是坐享儿孙福的年纪,却因为儿子工作的特殊性而无法实现,没想到快到四十岁的儿子领回一个洋媳妇和洋孙子,对于思想保守的他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反观美国人,他们对家庭的依恋程度相对较轻,家庭成员数目相对较少,儿女满十八周岁成年后便会立刻搬出家里,独自居住。同时,他们会以一种非常轻松的方式来处理父母和子女的之间的关系,如父母和子女通常以朋友的方式相处,没有中国的“长幼有序”的等级的观念。布斯的母亲爱华,她丧夫后来到中国开展慈善事业,后来遇到小杨并与其订婚,全然不在乎自己是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的身份,大胆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保守的老杨对这对母子的抵触和爱华与小杨订婚的义无反顾表现了中美两国人对家庭观念的不同看法。

(四)不同文化偶像的碰撞

孙武空是《西游记》中的经典人物之一,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他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影响遍及全亚洲。自从中国在1982年开拍第一部《西游记》电视剧起,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把孙悟空当做自己心中的英雄,并将它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孙悟空这一人物性格中的诸多优点更是为许多中国人称颂,甚至将它视为成为英雄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从纸质的读本,到电视剧电影,再到中学课本,孙悟空的形象一直活跃在中国人的视线里。电影中的老杨是一位热爱中国传统的皮影文化的老艺术家,他压箱底儿的一套孙悟空的皮影人偶是他心头宝,而布斯却称它为monky(猴子)。一次布斯没经老杨允许,随便翻动这套人偶,老杨发现后气急败坏想要赶他走,可见这套孙悟空这一精神信仰在老杨心中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而蜘蛛侠是美国漫威漫画旗下的超级英雄,自1962年漫画出版以来,深受大众欢迎,而且从2002年开始推出《蜘蛛侠》系列电影,直到现在仍有大批影迷追捧。而蜘蛛侠在美国人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他本身的草根性是众多美国人视其为信仰的重要原因之一。布斯最喜欢他手中的蜘蛛侠玩偶,常常幻想自己是蜘蛛侠,可以吐丝上树。布斯对老杨手中经常转的核桃十分好奇,一次他趁老杨睡觉时用门夹核桃把门弄坏了,老杨被门声惊醒后十分生气,便开始追赶布斯,在追赶的过程中,老杨不慎把布斯最心爱的蜘蛛侠玩偶踩坏,这让布斯茶不思饭不想,后来老杨托王站长到县城里买却只买回了一堆其他的美国英雄玩偶,唯独没有蜘蛛侠,老杨本以为这么多美国大侠总该能让布斯开心起来了,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由此可见蜘蛛侠在布斯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可以称之为一种信仰。

(五)教育方式的差别

中国家长和美国家长在小孩的培养教育问题上有很多差异。自古以来,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重点过多的放在孩子成绩上,他们认为培养孩子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孩子的成绩突出,特别关注孩子的功课和学校表现。其次,中国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总是喜欢以一个更高一级的身份来说教批评孩子,他们认为这样的身份能更加具有说服力,孩子能更加听话来达到一个令父母满意的效果。最后,在面对孩子的各种成绩和表现时或在孩子需要得到父母某种回应时,大部分的中国父母会吝啬赞美之词和缺乏积极的回应,因为他们认为过多的赞美会使孩子骄傲而不切实际的幻想则会浪费时间。

而美国父母对孩子的成绩不会过分关注,他们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父母需要过度关注的问题,他们更加注重对孩子个人人格独立的培养。其次,美国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给予充分的尊重,不会像中国父母以高一级的身份来说教批评。最后,美国父母对于孩子想要做的正当事情都会给予充分鼓励和支持并及时作出反馈和给出意见,不会过分干涉孩子的个人选择。

电影中,老杨看布斯在院子里盯着蜘蛛网发呆,然后便问他有没有暑假作业,让他回来做,这里体现中国父母注重孩子的成绩和功课。布斯画了一幅关于蜘蛛侠的画像并展示给老杨看,老杨却回应他说“画画是讲究天赋的,就你这东西,我脚趾头都比它画得好”,这里体现了中国父母对孩子吝啬赞美。布斯爬树后摔伤,老杨批评他说“你咋不爬到天上去,把你胆子肥的,你们国家是咋教育你的,没告诉你鸟是人类的朋友,不能乱抓吗,下次在爬树之前,先拿个镜子照照自己”,这里充分表现了中国父母喜欢说教孩子的这一特点,即使孩子已经犯错并尝到了苦头,家长还是要再批评教育一番。而美国孩子布斯在面对自己尿床的事情上,不是第一时间找爷爷,而是自己把床单拿出来晒干,这充分显示出在美国式教育下孩子的独立和自主。再有,布斯用王站长的手机给自己的母亲爱华打电话时,他没有像普通中国孩子直接在他们面前打而是他背开老杨和王站长,自己到一边去打电话,这里又显示出他对个人隐私的看重,虽然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但他知道要保护自己的隐私。

二、电影中的文化融合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0571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