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与伊壁鸠鲁死亡观之比较

 2023-11-03 08:11

论文总字数:10818字

摘 要

苏格拉底和伊壁鸠鲁的死亡观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者的死亡观非常的相似,在死亡面前都毫不畏惧,勇敢的面对死亡。但两者的死亡观也存在着差异,苏格拉底的理性死亡观认为死亡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灵魂是不朽的;而感觉主义的伊壁鸠鲁则认为灵魂与肉体是统一的,灵魂是可朽的。通过对两者死亡观产生的背景和基本内容的比较来更好的把握两者在死亡观上的异同,从而更深入的了解苏格拉底与伊壁鸠鲁死亡观的内容。

关键词:苏格拉底;伊壁鸠鲁;死亡观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ocrates and Epicurus on the Concept of Death

Li Zhong Qian

(School of Marxism,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001)

Abstract:The Death Outlook of Socrates and epicurean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world in the long river of history. Both of them have a very similar view of death. They are not afraid of death and face the death bravely in the face of death. 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view of death. Socrates"s rational view of death believes that death is the separation of the soul from the body, and the soul is immortal; and the epicurean of sensationalism thinks that the soul and the body are unified, and the soul is immortal. By comparing the background and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two concepts of death,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in the view of death, so as to get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of Socrates and Epicurus"s view of death.

Key words: Socrates; Epicurus; the Concept of Death

远古时期,由于科技的不发达,人们过分的依赖于神灵,认为神掌握着人类的生死。在社会动荡时期,由于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人们对于死亡也越来越恐惧。苏格拉底和伊壁鸠鲁对死亡的理解独树一帜,认为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生与死是循环统一的,打破了人们对于死亡的盲目恐惧,开辟了人们对死亡的新的认识。

通过对两者死亡观产生的背景和内容的分析,更深刻地分析两者死亡观的异同。通过比较得出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一、苏格拉底与伊壁鸠鲁死亡观的产生之比较

(一)苏格拉底死亡观产生的背景

苏格拉底于公元前四六九年诞生于雅典。他生于一个伯里克利盛世,在这个黄金时代,政治和商业的蓬勃发展丰富了社会生活。正是在这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时代,苏格拉底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对其哲学思想观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公元前43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这场战争长达27年之久,三十僭主的寡头统治不仅推翻了雅典的民主制,而且还实行血腥的恐怖政策,给希腊雅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彻底结束了雅典的黄金时代。

当时的雅典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们在战争中学会了争夺权利、亵渎神灵、诡辩......埃斯库罗斯和苏格拉底一样经历了马拉松、萨拉米斯和普拉提亚三场战争,他在剧本《波斯人》中写道:“为了拯救祖国,拯救妻儿,为了保卫社稷和祖先的陵墓,为了一切战斗。”[1]作为希腊的战士,作为一个强烈的爱国主义者,苏格拉底相信生命之可贵,也相信人要死得其所,这也就奠定了其在面对死亡裁决时欣然接受的原因——用死亡诠释自己对美好的、正义的和善良的生活的思考。

(二)伊壁鸠鲁死亡观产生的背景

伊壁鸠鲁处于希腊晚期,此时的希腊从民主独立走向衰落,社会混乱,城邦伦理道德逐渐丧失。正是由于社会的冲突以及人们消极的观念,导致人们的生死观开始发生变化。在这个大背景的影响下,伊壁鸠鲁追求生活上的安宁,追求生命没有痛苦。希腊鼎盛时期死亡观受到理性思想的影响,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哲学从研究自然领域转而向研究人类本身,例如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亚里士多德对人的品质、道德和生命的理性认识等。

伊壁鸠鲁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他们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认为人们是通过感觉来认识世界的。他们的区别在于德谟克利特坚持机械决定论,而伊壁鸠鲁则强调原子运动的偶然性和自由意志。伊壁鸠鲁通过原子的偏斜运动把偶然性引入人类的生活图景中,[2]因为偏斜在运动中是无法预料的,人因此也就有了有不受神和命运摆布的可能性,进而人就可能是个完整而自由的人,从而伊壁鸠鲁肯定了个体与自由的意义。除此以外,德谟克利特侧重于强调理性的重要性,轻视感觉的作用;相反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是建立在感觉上的对理性的把握。

(三)苏格拉底与伊壁鸠鲁死亡观产生的异同

1.共同性

苏格拉底和伊壁鸠鲁都出生于希腊,它地处地中海,由高山、海洋和低地组成。随处可见的海湾给人们提供了外出谋生的途径,拓宽了人们的眼界,形成了开放的海洋文明。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政治的发展,从梭伦到克里斯提尼再到伯里克利,希腊都实行民主政治,他们认为公民的自由是一切幸福的源泉,这对希腊文明产生重要的影响。战争是国家主权的保障,政治得以继续也依赖于战争的保障。苏格拉底和伊壁鸠鲁都处于战乱时期,当时社会的民主和道德受到了极大的摧残,社会秩序混乱。人的生存本能被动荡不安的环境激发出来,人类想要生存下去。他们在目睹战争带给人们和社会的摧残中,意识到了生命的短暂、脆弱和死亡带给人们的恐惧。

另一方面,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的早期文化受神话传说的影响。原始社会的有神论最早来源于“万物有灵”,因为对生理的不理解,原始人无法解释人类生老病死等现象,于是人们就将其归因于天神,以口头或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是原始社会的精神产物。古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体现出希腊人对待生活的现实主义乐观态度和对美的理想的孜孜追求。[3]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哲学家反对过去流传的神话故事说,他们开始了对世界本原的思考。希腊七贤之一的泰利斯的思想被视为西方哲学的开端,他最先摆脱了神创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作为泰利斯的学生,毕达哥拉斯听从老师的建议到埃及求学,这使得他的思想深受埃及宗教思想的影响—灵魂轮回转世说。他认为灵魂脱离肉体后会再进入到别的肉体,在面对死亡时,人不必恐惧。而他所提出的数是万物的本原,通过几何学、数学和音乐来培养道德高尚、灵魂干净的人。毕达哥拉斯认为灵魂净化的最终目标是达到神的智慧。他认为:“只有神是有智慧的,......只有哲学家才寻求真理。”[4]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火,“万物皆流皆变,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5]在他的眼里,“变”是万物的基本属性。第一个用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人类死亡现象的是赫拉克利特,他认为死亡是一种自然规律,生死循环,生与死是火与水的关系,生死是辩证统一的。苏格拉底和伊壁鸠鲁的死亡观都受到这些学者的影响。

2.差异性

受希腊神话的影响,苏格拉底认为神是存在的,神是“智慧”的象征,人不可能像神一样认识到自然界的全部奥秘。他把神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认为神是自然的创造者,死亡对人们是好是坏只有神才会知道。

伊壁鸠鲁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他相信神的存在,并且参加传统的拜神活动。基于对神的前把握观念,人们认为神是完全幸福的,并且与我们的世界有关。但伊壁鸠鲁眼中的诸神是不关心人类事务。受原子论的影响,他认为神是由一种精细的原子构成,连心灵也很难察觉到他的存在,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所以伊壁鸠鲁认为神是幸福的和不朽的存在,不能把神当成幸福的主宰或命运的归宿,人类的死亡也与神无关。

二、苏格拉底与伊壁鸠鲁死亡观内容之比较

(一)苏格拉底死亡观的基本内容

1.死亡与理性

“认识你自己”刻于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德尔斐神殿石碑上,被誉为“理性主义者”的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的宣言。他相信:“一个人要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要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6]就是说人要不断反思自己,从“认识自己”出发。

如何认识自己呢?苏格拉底认为神指派他过一种爱智慧的生活,考察他自己和其他人,所以他激励人们抛弃身体或者财富等外在的东西,追求德性。他认为“智慧”一词是神的象征,只有神才知道自然界的全部奥秘,人不可能像神一样认识到自然界的全部奥秘,人只有以自己的无知为基础,不断探索自己以求达到对神的智慧的认识。像泰利斯、毕达哥拉斯等哲学家,他们都从探索世界的本原出发,然而这种努力是无用的,因为有限的人不可能完全认识神创造的自然界。因此,对自然界保持‘无知’的态度就成了苏格拉底的哲学原则。人类对自然界保持“无知”的同时,也还要对自己保持无知,对人类的德性问题保持无知,比如节制等。

苏格拉底在“承认自己无知”的基础上不断地反省自己。在对待死亡上,苏格拉底也抱着“无知”的态度,由于自己的无知,所以他发掘自己的理性来回答死亡问题。在他看来死亡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泯灭,毫无知觉;另一种是灵魂的轮回转世。死亡是好是坏?生死的真理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神知道这一切。他说:“是我该走的时候了,我去死,你们去活。无人知道谁的命更好,只有神知道。”[7]通过苏格拉底对两种死亡的情形的论述,表达了他对死亡来临的态度以及认识死亡的本质,以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如果人死以后毫无知觉,就像进入无梦的长眠,那么死亡真是一种奇妙的境界......如果死亡就是这个样子,那么我要说这真是一件好事,因为到那个时候,永恒好像也并不比一个夜晚更长。”[8]如果死亡是第一种情况,那么人就像在做梦一样,安静祥和,毫无痛苦。如果死亡是第二种情况,灵魂会从这里转移到那里,在那里可以看见诗人、勇敢的战士、审判官等,苏格拉底认为在那里他可以继续考察和检验人,看谁有智慧,谁是自以为有智慧,这对他来说是极大的幸福。无论哪种情况,苏格拉底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死亡,并认为哲学就是在练习死亡,哲学家的事业就是实践死亡。哲学家们所追求的不是肉体上的享乐,因为肉体的欲望阻碍了对真理的追求,灵魂只有摆脱了肉体才能达到对真理或者智慧的追求。苏格拉底自身在死亡哲学上也是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趋向死亡,无谓死亡。

2.向死而生

公元前399年,七十岁的苏格拉底被告上了法庭,在法庭上发表了正义的言辞。在柏拉图记载的《申辩篇》中,苏格拉底被阿尼图斯等人指控犯有 “亵渎神明”和“腐化了年轻人的心理”两条罪名。对于第一条罪名是因为他不相信国家认可的神,而相信自己创造的神—“灵异之声”,人们认为这是苏格拉底用来蛊惑年轻人的方式。对于第二条罪名腐化了年轻人的心理,是因为有许多年轻人愿意花大量的时间与苏格拉底相处,他们喜欢听苏格拉底去盘问别人,并且效仿苏格拉底盘问自己的长辈,他们发现“许多自以为拥有一些知识,而实际上所知甚少或一无所知。”[9]结果,那些被盘问的人生气了,把过错都推到苏格拉底的身上,他们认为苏格拉底是传播瘟疫的人,把年轻人都带坏了。因此苏格拉底就被指控为“腐坏了年轻人的心理。其实这两条罪名的症结点都归于他的“反思”。

苏格拉底的申辩也是由此而展开的,他认为控告他的人并没有讲一句真话,而自己的申辩全是正义的。他把自己的申辩分为两批,第一批是针对“无形”的原告,第二批是针对美勒托等人的控告。大众对于苏格拉底的认识是从幼年时就被灌输的,阿里斯托芬的《云》里面对苏格拉底的嘲弄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很难改变,所以苏格拉底非常明白他所受的威胁。人们有时会对苏格拉底的盘问感到疑惑不解,但是人们为了维护对自己的名声,羞于承认自己的困惑和无知,他们对苏格拉底进行猛烈的抨击。完成对“无形的原告”的申辩后,苏格拉底紧接着转入了对“腐化青年”和“亵渎神明”的申辩。

苏格拉底认为青年受到良好的教育是最重要的,他询问美勒托谁可以让青年学好,结果得出:除了苏格拉底,所有的雅典人能使青年人学好。苏格拉底则申辩说:“如果只有一个人在毒害我们的青年,而其他人都在教他们学好,那这些青年真是幸运极了。”[10]

苏格拉底还认为恶人总在伤害他身边的人,好人则对他们有益。而他在与青年人交往的过程中,要么没有毒害青年;要么毒害了青年,那也是无意的。因此,苏格拉底认为,无论在哪种情况下,美勒托对他的控告完全不成立。如果是无心犯的错,法律只需要在私下里训诫犯者,而犯者不需要在法庭上接受审问。紧接着苏格拉底对“亵渎神明”进行了申辩,他认为世界上恐怕无人能接受一个相信神子女的存在,却不相信神的存在这一说法的。“美勒托,你用这条罪状控告我,要么是为了用这个考我们,要么是因为不知道我有什么真正的罪行可以拿来告我。”[11]由此看来,美勒托对苏格拉底的控告完全不成立。

苏格拉底在法庭上并没有哀求法官的同情,因为他认为这么做是不正当的事情,不能让审判官违背公正而陷于慢神之罪。他表示自己在知道了正义后,就不会也不可能再去做不正义的事情,并表示宁死也不会去做。他说:“这座城邦就像一匹高贵的骏马,因身形巨大而行动迟缓,需要一只牛虻来刺激它。我相信神把我安放在这座城里,就是为了让我起这样的作用。”[12]苏格拉底把自己比作牛虻,警示世人是他的职责所在,所以他将自己毕生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告诫生活中的每个人,告诫他们要不断的反省自己,从而使自己过上一种德性生活。反省自己使得苏格拉底明白自己正在追求的是什么,在被判刑时,苏格拉底没有越狱,而是勇敢的直面死亡。

(二)伊壁鸠鲁死亡观的基本内容

1.死亡与感觉

不同于苏格拉底,伊壁鸠鲁是个感觉主义者。他将世界认为是感觉的世界,我们达到神的途径可以通过感觉,认为感觉是一切知识的起点,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和出发点。

由于战争的破坏,伊壁鸠鲁认为人们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死亡带给人们的痛苦,因为害怕这些痛苦,所以人们对死亡产生了恐惧,进而影响了他们获得快乐。人类的本性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在面对死亡的痛苦时,人们不能避免,由此也生出对死亡的恐惧。伊壁鸠鲁强调,即使死亡是痛苦的,也不必恐惧,因为不久我们便会没有感觉,坦然面对即可。伊壁鸠鲁在临终前受到病痛的折磨,但是他认为巨大的病痛在肉身不会存活很久,因为没有多久,我们就会没有感觉。既然死亡属于一种痛苦,这种痛苦不可避免,这就意味着我们没必要恐惧死亡。因此,他认为死亡是感觉的剥夺,感觉消失了,就感受不到死亡,所以死亡与我们无关。

在感觉主义的基础上,伊壁鸠鲁建立起快乐主义。作为快乐主义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应当追求身体上的无痛苦和灵魂上的无干扰。他认为应该把快乐作为人生最高的善加以追求;把痛苦作为人生最大的恶加以避之。因此,许多人就把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和享乐主义划等号,并加以指责,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快乐就是做最卑贱的事,但是他强调快乐并不是肉体的享乐,而是身体上的无痛苦和心灵上的宁静两方面。

伊壁鸠鲁从欲望和安全两个方面对快乐作了定义。他认为人的自然欲望对自身来说是有利的,而超出自然界限的欲望就是有害的。他把欲望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天生的必要的欲望,这是人们必须的欲望,比如食物和水;第二类是自然的不必要的欲望,比如过度的欲望;第三类是非自然的非必要的欲望,比如对名声或荣誉的追求。通过分类,可以看出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与享乐主义完全不同,他对欲望的追求是以人的生存为原则,并非一味的强调感觉,还强调需要审慎追求的快乐才是幸福的。

2.生死一体

人们对死的恐惧是觉得生有价值,认为生活的价值就在于追求财富、荣誉或者享乐,那么死亡就是一种罪恶,把人们追求的这些东西都掠夺。但在伊壁鸠鲁看来,生活的价值是追求“不动心”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有限度的,因此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所以对他来说死亡不足以恐惧。伊壁鸠鲁用科学知识来解释死亡的秘密,让人们对死亡不再恐惧,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只不过是建立在主体的感觉上,如果主体感受不到,那么死亡也就没什么可怕的。他对死的认识是以“原子”是世界本原来解释的:生死不过是原子的聚散和感觉的消失。从生命开始,灵魂和肉体就相互依存,灵魂不能够独立于肉体之外;而肉体也不能摆脱灵魂,当身体死亡时,灵魂也就随之死亡。伊壁鸠鲁认为死亡是件与我们毫不相干的事情,因为“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还没有来临;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在了。”[13]

(三)苏格拉底与伊壁鸠鲁死亡观内容的异同

1.共同点

苏格拉底和伊壁鸠鲁都一反常态,他们认为死亡不足以恐惧,面对死亡时应该勇敢无畏。他们同样强调对人德性的培养,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伊壁鸠鲁认为快乐的追求要德性来指导,通过对人道德的教育来改变社会的思想环境,使人类社会更和谐有序。同时苏格拉底和伊壁鸠鲁都乐生哀死,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生存质量,苏格拉底为了国家的法律尊严勇敢赴死,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认为快乐是最高的善。

2.差异性

一方面,苏格拉底认为死亡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灵魂脱离肉体独立存在,它是不朽的。苏格拉底在神灵的指引下省察自己,追求美好的德性生活。他认为哲学家的任务是摆脱了肉体的束缚从而达到对真理或者智慧的追求。哲学家们所追求的不是肉体上的享乐,因为肉体的欲望阻碍了对真理的追求。他们终生都在实践哲学,练习死亡,坚信灵魂脱离肉体后会进入神灵生活的地方,同时苏格拉底渴望智慧的天堂。

苏格拉底首先从事物的对立面对灵魂的不朽作了论证,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生与死是相互对立、相互生成;生来源于死;死来自于生,因此存在复活。其次从回忆说来论证灵魂是不朽的,他认为灵魂在我们出生前就已经存在,生者源于死者,得以证明灵魂是不朽的。最后他认为灵魂是非复合、单一的事物,它不会分解;而肉体则是复合的事物,是会分解的,最终得出灵魂不朽。在他看来,灵魂是高尚的、纯洁的并到不可见的地方寻找智者,它不会因为离开肉体而消散或被摧毁。相反,伊壁鸠鲁则认为灵魂是可朽的,他坚信人的生命是肉体与灵魂统一,死亡就是灵魂和肉体的消散。他从世界的本原是原子的角度出发,认为灵魂是一种十分高级和特殊的原子,它对于肉体具有依赖性,不能离开肉体而单独存在,当死亡来临时,肉体腐化,灵魂没有从肉体中分解出去,所以灵魂不可避免死亡。

另一方面,苏格拉底提出理性至上即“善”至上的原则。他用理性来审查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他承认自己对死亡的无知,用理性智慧指出了人死之后灵魂去往何处,人面对死亡时应该勇敢无畏。伊壁鸠鲁则提出感觉至上的原则,他认为世界是感觉的世界,我们达到神的途径可以通过感觉,认为感觉是一切知识的起点,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和出发点。

三、苏格拉底和伊壁鸠鲁死亡观比较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个人的利益应服从于整体的利益,个体应在国家和社会中实现自己。”[14]“苏格拉底之死”完美的诠释了死亡的崇高价值。面对国家法律的裁决时,苏格拉底并没有选择向法官求情,也没有选择在朋友的帮助下逃到外邦苟且的生活下去,而是用自己的死证明了“守法即正义”,他提醒着人们无论法律正确与否,我们都应该遵守法律,服从国家的命令,这样社会才能和谐,国家才会安定;伊壁鸠鲁则认为正义是避免人们相互伤害、获得内心安宁的保障。在面对国家、群体和个人利益冲突时,他们都会牺牲个体的利益来实现群体和国家的利益。这种思想对当代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指引当代社会公民遵守法律,做个合格守法的人。

当代社会同样被恐怖袭击、车祸、癌症以及各种自然灾难等充斥,死亡每天都会在我们身边发生。面对死亡,我们该怎么做?苏格拉底对死亡抱着无知的态度,认为死亡的好坏只有神知道,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死亡。发掘自己理性思维,以自己的无知为基础,不断探索自己以求达到智慧。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从物理角度认识死亡,他认为死亡与神是无关的,与人也是无关的,他所提倡的快乐主义生存观强调人们要珍惜当下的生活,学会满足,不过度追求欲望。他们都认为死亡并不可怕,不要把死亡看成是灾难,鼓励人们积极的追求知识,追求快乐。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虽然束手无策,但是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当灾难发生时,怎样紧急避险。这启示人们在当下,面对癌症时,不要恐惧,自己给自己压力;要向苏格拉底和伊壁鸠鲁一样,换个角度看待死亡。死亡的结果是好是坏只有神才会知道,我们无从可知,所以不要畏惧,我们只需珍惜当下的生活,追求快乐。

苏格拉底还认为美德即知识,在他看来人应该追求智慧以达到神的智慧,并认为哲学家的毕生都在追求知识;伊壁鸠鲁将人类的欲望分为三类,在面对社会上的各种欲望时,人们应该有所选择。他认为人们追求的最大的快乐就是身体上的无痛苦和心灵上的幸福,而这种快乐离不开智慧辨别下的德性。他们都认为人们应该追求智慧,人们只有通过对智慧的学习,才能达到真正的快乐。伟大的哲学家在达到学术最高境界,他们依然对知识有着狂热的追求,这启示当代社会我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不要忘记对知识的学习,并把知识当作人生最大的财富。

通过对苏格拉底与伊壁鸠鲁死亡观的比较,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死亡。一方面从理性主义出发,承认自己的无知,因此智慧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只有具备知识,才能对死亡有所了解,在面对死亡时才能无所畏惧,才能成为哲学家,因为哲学家就是要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趋向于死亡。“苏格拉底之死”完美的诠释了要敢于直面死亡、反思自己、追求智慧。另一方面从感觉出发,依据原子论,认为死亡就是灵魂与肉体的消散,我们毫无感觉。这种观点强调在我们活着的时候要注重自身的感觉,追求快乐;当死亡来临之时要坦然接受,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伊壁鸠鲁的死亡观强调死亡带给人们的不再是恐惧,死亡与人是无关的,人们要享受现实的生活,追求身体上的无痛苦和心灵上的无烦恼即一种智慧的生活。

总之,通过对苏格拉底和伊壁鸠鲁死亡观的比较分析中,当代社会从理性主义和感性主义出发,从更高层次认识了死亡,逐渐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同时两者都强调过一种德性的生活,哲学家要拥有对知识不懈追求的精神。我们只有全面的理解死亡,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参考文献

[1]爱斯库罗斯著,王焕生译.爱斯库罗斯悲剧[M].江苏:凤凰传媒出版集团,2007:6.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0818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