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心,公主梦——从“消费社会”解读软妹现象

 2022-02-10 06:02

论文总字数:41372字

摘 要

当代社会已经进入了鲍德里亚所说的“消费社会”。通过消费界定自我、区分群体是划分社会阶层的过程,同时也形成了各种小众的文化现象。“软妹现象”是指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女性群体,她们在生活中倾向于少女化、幼龄化的装扮,“软妹”风格是她们日常消费的价值取向和新的生活方式。本文旨在通过定性的研究方法了解软妹群体的内心世界,解答在主流文化施加的抵制和误读背景下,这些女性是如何完成自我实现的。笔者根据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的观点,从符号价值的角度解读软妹服饰具有独特的“意义符码”。

在对多位软妹进行访谈之后,笔者对这个群体进行了分析和刻画。作为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反叛,“软妹”塑造了崭新的成年女性角色,表达的是一种对主流文化的“安静的抵抗”。

【关键词】 :软妹风格, 符号价值,拟像,自我实现,个体化

Abstract

Generally speaking, contemporary society has been a kind of “consumer society” just like Baudrillard said. People used to consume in order to define themselves and distinguish between groups. In this way, they divided them into social classes as well as different subculture styles.”Ruanmei” means that there are lots of females who are already over 18 prefer to present the pose similar to a girl or a character in the cartoon from Japan .”Ruanmei-style” is the measure of everything in their life when they are consuming. This paper is going to know about the inner world of “Ruanmei” through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eir habits face to boycott and misunderstanding from society, this paper wants to answer why this women still love “Ruanmei”? The author used the theory of “consumer society” according to Baudrillard so that present the special codes of “Ruanmei”.

After some interviews with “Ruanmei”, the author describes and analyses this group. As a kind of betrayal with traditional female image, the character of “Ruanmei” shapes the new role of women in the same time brings a silent resistance.

Key words :

Ruanmei-style , Symbolic value, Seduction, Self-actualization, Individualization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从上个世纪流行的朋克文化、摇滚文化之后,许多亚文化以群体成员之间相似的服饰风格作为符号和标志。随着中国网络购物的兴盛,诸多小众服饰风格的爱好者能够购买到线下市场中难以购买的商品。全球化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理念和商品的全球流通。当代社会的消费满足的已经不仅仅是生活实用性的需要,同时也是在提供精神的娱乐、品味的选择,以及表达着个人文化价值的取向。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文化理念在迅速流通的同时,小众风格也在不断发展。与传统社会不同的是,新兴的网络社交媒体能够聚集起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亚文化群体成员,给予他们分享和展示的平台。

中国的软妹群体同样也是一个活跃在网络上的女性群体,她们以成年女性为主,日常着装风格呈现少女化,喜欢一切可爱的事物,她们并没有大规模的群体性活动,主要是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展示和分享自己软妹风格的装扮,并且通过网络预定和购买软妹风格的服饰。软妹风格最初出现在日本动漫当中,这些女性人物的服饰被日本服饰品牌具象化地生产出来。而大多数动漫里的服饰并不方便日常穿着,在对其进行调整,并加之以洛丽塔、校园制服等多种元素的糅合之后最终形成了一般意义上的软妹风格。小范围内形成了潮流,最终出现了软妹现象。即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穿软妹服饰进行日常活动,将其作为生活必需品的成年女性。

“软妹”成为指代这种女性特征的称号,其服饰大多是浅色系,同时融合了童装、洛丽塔、洋装以及日本动漫中的诸多元素。“软妹”可以说是她们偏爱的装扮风格,也可以说是这些群体成员的日常生活样态。“萌”和“可爱”是她们消费时的价值取向,构造出具有少女气质的成年女性。“软妹”成为了她们内心价值取向的外在符号表现。而这种价值取向的表达必须通过消费来获得,后现代社会中的消费被鲍德里亚称为"符号消费",即消费的目的在于商品中的符号价值而非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人们的消费追求品牌,款式,格调,与传统社会相比已经不太注重商品本身的实用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虚无消费”的市场也在不断拓宽。软妹群体的价值取向表现出明确的符号性,消费与软妹符号本身紧紧捆绑。软妹风格爱好者看重的是服饰设计中体现的意义符码——可爱、少女风,繁复的装饰点缀增加了服饰的符号价值,降低了其本身的实用性。

除了服饰本身实用功能较低以外,因为软妹商品“少女化”的特征明显,将软妹作为日常生活的风格选择甚至是生活方式,建构出的"成年女性少女化"形象与现实中成年女性的社会角色存在着冲突,主流文化对软妹风格表现出强烈的抗拒,甚至把她们归属为病态和异类。所以社会上存在诸多对于软妹的误读和污名化。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为什么软妹还能够坚持自己的价值取向,并且完成自我实现?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解答这个问题,从社会学理论的视角去"理解"她们,刻画出立体的软妹形象。

1.2研究对象的界定

“软妹”是发源于中国网络的词汇,与之类似的还有用来形容性格开朗豪放,不拘小节的女性——“女汉纸”,形容长发飘飘着装复古且元素繁复,让人联想到西欧童话的女性——“森女”。而软妹则更具有辨识度,她们多穿着颜色粉嫩的服饰,其中大量借鉴了童装、日本动漫、西方洛可可式服饰风格,总体呈现出“女人少女化”。成年女性穿着公主裙,多以蕾丝、泡泡袖、童趣图案印花为点缀,留着齐刘海,扎着双马尾,出席各种日常生活的场合。

软妹的定义,在网络中指的是“软妹,或称软妹子,讹称软妹纸,国内网络词汇,用以喻指那些具备目光柔和,嗓音温婉,腰身柔软等外部特征,性格温柔体贴且大多带有天然呆属性的年轻女性。”[1]换言之,“软妹”是一些使人感到甜美可爱的女性,多是指性格方面。后发展为形容生活中有类似身材、性格的女性之后又可形容着装风格偏向日本动漫人物,喜好浅色系、多装饰的装扮目前,软妹的内涵已被扩大,包容性广,但仍有较高的辨识度。

中国的“软妹纸”可以视作是日本甜美系公主系洛丽塔亚文化群体的衍生群体。洛丽塔风格的服饰元素在日本动漫中被大量采用,日本动漫中形态姣好嗓音柔软的人物形象催生了“软妹”的形象,所以软妹本身与洛丽塔联系密切。但是,日本的洛丽塔服饰款式复杂奢华,造价也比较高昂,并不是所有女性都能够接受的。在这样的市场中出现大量网店,将较受欢迎的款式进行仿制低价出售,同时也会销售自身所成立的工作室设计的服饰。以网店为中心,聚集起中国特有的软妹群体,她们热爱日本动漫里可爱甜美的人物造型并在日常生活中乐此不疲地“扮演”她们;同时软妹也接受具有西方洛可可式的、维多利亚时代的宫廷装、公主裙即洛丽塔风格;最后还有比较接近日常生活的款式,但是却极具童装的风格,颜色可爱、粉嫩,类似娃娃装,与前两者相比已经非常日常化。

在访谈中,“软妹”一词的内涵已经被多次扩大。不仅仅指喜欢穿着网络上流行的软妹服饰的女性,长相可爱、声音甜美、气质可人的女性也被普通人称作了软妹。

而笔者研究的出发点是聚焦在“软妹群体”的消费倾向中对于“符号价值”的判断。所以笔者将研究对象界定为,喜欢购买和穿着软妹风格服饰参加各种日常活动的成年女性群体。她们大多是在校学生,经济能力中等,是成年的女性但是却偏好具有少女风格的服饰风格,将“软妹”作为界定自己的符号和标志,喜欢一切颜色粉嫩、造型可爱的事物。日常消费以软妹风格的商品为主要对象。

1.3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框架

对软妹服饰风格的特点进行抽象,可以总结为一个特质即“成年女性少女化”。软妹群体成员对自己的定位是“可爱”、“萌”和“少女心”,但是保持主流审美的大众则对软妹有诸多非议。他们认为这样的女性行为举止与年龄不符,非常幼稚和可笑……

但是软妹仍会在各种非议和污名化之中保持自己的风格和消费偏好,并且能够得到快乐。所以本次研究的问题就是,软妹群体如何在充满非议的环境中使用“软妹”这一符号得到自我实现的。借用鲍德里亚提出的“符号消费”理论,软妹在消费中是如何衡量软妹风格服饰的“符号价值”的。

首先笔者提出了两个相互对应的研究假设:

1、主流文化抵制软妹现象是因为其表现出的角色冲突。

2、软妹无视主流文化的抵制是因为她们的目的在于自我实现。

从内外两个角度构建本次研究的基本框架,笔者并没有局限于单一的视角,也不依附于传统社会学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基本观点,而是致力于从全面立体的角度来刻画软妹现象。研究假设的提出是从内外对立的层面来划分的,两者之间又以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的观点为主要线索进行串连。

“软妹”可以被看作是亚文化群体,笔者选取的是这一亚文化群体中消费倾向的角度,主要运用布西亚提出的“符号消费”理论作为出发点,借用其观点“消费的目的不在于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在于其符号价值”[2]来提出研究假设和理论解读。

笔者的分析是以“符号”为线索的,“软妹”是这一女性群体内心幻想的外在化符号表现。所以从“软妹”的风格表现出发,笔者对“成年女性少女化”这个现象进行描述和提问。从群体外在角度分析,社会舆论中存在的误读和污名化正是软妹消费不具有实用性的表现之一。违背大众审美已经与实际年龄冲突的风格招致了各种非议,为什么没有阻止软妹对于这种风格的喜爱?再到群体内在角度,“软妹”这个符号如何为群体成员带来自我和群体的认同,在“可爱”的造型背后是怎样的幻想为这些女性构建了可以无视外界评论的自我愉悦感?从内外两个角度,笔者对符号本身进行了分析,从而解答个体如何选择符号,以及为什么选择这个符号的问题。

因为价值取向的不同,对于软妹现象的评价有褒有贬。但是站在宏观的社会角度,软妹风格的流行其实只是社会个体化进程的一个微观的表现。就像涂尔干所描述和预测的那样,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集体意识逐渐削弱[3],各种亚文化层出不穷。主流意识难以控制和约束它们,也因为个体化的发展,正确解读小众群体变得更加困难。软妹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女性群体整体退化,而是因为主流文化控制力产生的逆作用,软妹群体选择了一种"安静的反叛"。

本次研究首先整体刻画了软妹群体,继而从旁观者的角度呈现软妹在主流意识中的“异类”形象,最后则分析软妹成员自我实现的心理过程,把软妹现象作为社会上个体化发展的一个侧面,融合了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对立关系。笔者总体上是从微观出发,从侧面出发,直射社会全貌。

1.4研究方法与过程

因为本次研究的重点在于探究软妹个体具有共性但又极具多样化的内心世界,所以笔者选择了深度访谈的方法。在预调查阶段,笔者向多位软妹发放问卷,目的在于调查软妹群体成员的基本构成情况,包括年龄、学历、居住地、月收入等几个变量,综合出软妹群体的一般特征和“符号消费”的取向。

正式调查阶段中,笔者在对个别被访的初步了解过程中中认识和熟悉了软妹群体。通过网络购物渠道、网络社交媒体等多角度观察诸多软妹的动态和交流方式。深度访谈首先选择了一位知名的软妹网店店主,她向笔者提供了一些顾客构成的基本情况,以及最受欢迎的服饰款式。继而联系到了自愿接受访谈的几位软妹,通过不同的方式与她们进行沟通。包括微博的互动、微信的接触以及电话和当面访谈。因为有预调查的基础,在深度访谈的过程中笔者更想要了解的是每一位被访自身多样化的特点和对软妹偏爱的原因。通过修正,在后续的访谈中又加入了对于她们童年成长过程的了解。

除了与几位软妹的交流,笔者还访谈了几位对于软妹现象有个人看法的圈外人士,收集了旁观者眼中的软妹形象。对于描述立体的软妹现象提供了真实且独特的资料。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

“软妹”一词是起源和流行于中国的网络词汇,而近些年流行的软妹风格则是在对日本某些奢侈品品牌服饰的改造后在中国境内出售的服饰。与奢华繁杂的洛丽塔(Lolita)风格同出一脉却造价低廉,加之以国内网店和工作室的改造,更加日常化和平民化,从而造就了中国独有的软妹群体。目前并没有专门的研究,而笔者更是独辟蹊径,借用了“符号消费”理论,从“符号价值”的角度对软妹群体的消费倾向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虽然是在描述“消费”的过程,但是并没有从经济金融的刻板角度刻画,而是从社会学的视角,参与软妹,理解软妹。没有拘泥于传统社会学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教条,而是站在客体的角度与研究对象共同构建软妹内心的幻想世界,并且将其从朦胧的奇幻世界中还原为现实。同时也站在研究主体的角度客观地分析符号本身,抽丝剥茧,将软妹群体成员自我实现的过程通过社会学的角度呈现出来。传统社会学的研究往往以社会主流价值为标准,本次研究则是从客体本身出发,用小众的声音去抗辩主流文化的误读。

本次研究运用的创新方法在于大部分的观察和描述都来自新兴的网络社交媒体。在社交网络中,虽然因为匿名性的原因使得个体的行为多有夸大,但也因为匿名带来的安全感使得网络中活跃的个体更愿意展示自我,表现自我。除了附录中罗列出的接受了正式访谈的软妹之外,媒体中活跃的、喜欢展示自我的软妹都曾在笔者的观察视野之中。她们的言谈方式、表达形式以及透露出的日常生活方式都为笔者的研究构建了基础和背景。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关于“软妹”消费文化的研究极少,其本身也并没有得到正式的界定。现有的研究大多是针对洛丽塔风格群体,在中国称为“lo娘”,研究中有与软妹相关的部分,例如群体风格的形成、群体认同的构建、风格的选择和管理等。软妹本身与洛丽塔联系密切,所以笔者在进行检索时重点选取了大量的洛丽塔风格的研究成果。从这些研究中也获得了大量地关于洛丽塔文化发展和传播的背景,同样也适用于了解“软妹”现象的形成。软妹的消费文化本质上体现的是现代女性在消费中脱离实用性追求虚无消费、浪漫主义消费的特点,所以笔者也借鉴了个别对于女性消费文化的研究。再者从亚文化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洛丽塔还是软妹都属于青少年亚文化的范畴,所以笔者同时也综述了一些相关的成果。

2.1 符号价值理论的视角

“或者说,在消费社会中,商品已经不再是社会劳动的结晶,而是作为符号存在着”[4]。鲍德里亚提出的消费概念有着来自他的哲学思考的独特理解。在《物体系》一书中,他对“消费”作出如下定义:“事实上,可以将消费设想为一个我们的工业文明特有的作用模式……消费是一种(建立)关系的主动模式[而且这不只是(人)和物品间的关系,也是(人)和集体、和世界间的关系]”,“(消费)它是一种系统性活动的模式,也是一种全面性的回应,在它之上建立了我们文化体系的整体”。同时,这本著作系统地考察了物的意义变迁。隐晦地提出了物具有地可以被抽象为符号的作用。实用主义已经不再彻底地统治世界,马克思所说地“价值”已经不能完全解释个体消费的动机。

而在《消费社会》一书中,鲍德里亚提出的重要概念,“符号消费”和“符号价值”则可以在社会学的视角中解读软妹现象。全书的基调在于,他从批判的视角对于后现代社会中出现的物质丰盛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因为物质的丰盛,物的生产者为了其生产的商品可以被消费,从而为商品附加了更多的“符号价值”。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基本相似的情况下,符号价值中的“意义符码”开始控制世界。在人们能够共同理解的符号内涵之中,物品话语可以进行无声的沟通。“在一个已经符号化的消费社会里,人们通过消费各种作为符号的物品而获得各自的身份认同”[5],商品的分类其实也是消费者的分类。其符号价值中出了蕴含不同的文化意义之外,还代表了消费个体的品味的经济能力。

而在另一部著作《象征交换与死亡》中,鲍德里亚提出了“拟像三序列”的理论[6]。分别为仿造、生产和模拟。而后现代社会被鲍德里亚描述为“真实之死”的拟像社会,拟像秩序统治了文化、经济、社会生活。鲍德里亚认为现代社会生活中流行的许多事物都是真实已经死亡了的“拟像”。例如迪士尼乐园、丰胸整容手术等,人工打造出的“假象”被人们所接受以后反而会成为真实,而曾经的真相却成为了被拒绝的虚假。洛丽塔现象所带来的“Lolita fashion”也只是在模仿曾经维多利亚时代的装束,软妹或者角色扮演(即cosplay)也只是将动漫中人物的造型再现到现实生活之中,按照鲍德里亚的观点,这些现象呈现出的都是观众所不自知的虚拟以及对于真实无限次模仿的“超现实”。

总体上,鲍德里亚对于符号性的消费保持着批判的态度,但是笔者始终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对于符号的使用,其自主权还是掌握在个体手中的。因为对于符号内涵的赋予以及自我的界定都需要个体本身的主动性,意义符码之所以能够产生作用也是因为个体自我的肯定和自主能动性。再者,拟像与真实之间本身也是辩证的关系。软妹通过衣裙装扮自我,或许达到了“少女化”的效果,但是并没有改变那个真实的自我。真实与虚伪也只在一念之间。

2.2 消费主义与身体

软妹现象从外在表现上来看可以理解为是一部分女性群体的共同消费取向。之所以能够在当代社会流行,与后工业主义时期发生的变革息息相关。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巨大变化,而休闲消费以及以自我预约为目的的消费在生活中占据的比重逐渐提高。软妹现象是中国独特的群体现象,因为在软妹身上可以看到中国女性消费观念的改变。而以消费主义为引导的“消费身体”也是身体话语的一种解读。服饰本身就是在装饰身体,渴望将身体进行展示和表达是传统的中国女性所缺乏的一种“生理本能”。但是,软妹现象以及其他的小众风格的出现都表面,中国女性这一身体话语的“觉醒”。

2.2.1 女性消费文化的变迁

首先,需要梳理的是中国女性消费观念的变化。众所周知,传统的中国女性形象是“贤妻良母”,她们的依靠只有自己的家庭,三从四德的束缚使其只能以家中的男性为生活的主要内容。在没有经济能力的时候,消费本身就与她们无关。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参加工作的女性也依然难以转变观念。郭景萍的两篇文章则较好地展现了80后、90后女性的消费观。

她在2003年发表的文章《女性消费文化的社会意义分析》[7]中,主要是从社会性别的角度论述了女性消费文化的社会含义。文章指出,女性之所以形成现有的消费文化取向是因为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地位的不平等所导致的。男性权力的控制之下,女性消费文化系统并非建立在满足生活需求的基础之上,而是为了满足社会欲望。在文中涉及了社会性别与女性消费、社会建构与女性消费,同样论述了女性服饰风格消费的内容。笔者认为,作者的论述是建立在“女性消费是被男性控制和以满足男性为目的”这样的观点之中的。整篇文章在控诉女性地位低下的同时指出女性的消费取向是被社会建构而非自发自愿的。这一点对于软妹群体的消费研究极具启发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软妹消费取向是否已经摆脱男权的控制而完全依托于女性自我的喜好?成年女性依然保持的少女心和公主梦,是否是在反抗男权的压迫?

郭景萍在之后的研究中则提出了与这篇文章相关却有所突破的观点,在《 “80后”消费文化特征:世俗浪漫主义》[8]一文中,提出“80后”这一代人的消费观念有所改变。这一代的女性是独生子女,家中会提供经济支持,而社会上女性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她们在网络媒体、网络文学等影响下萌生了不同于上一代人的浪漫主义情怀,不仅仅追求物质的满足和享受,同时也追求精神的消费。笔者认为,这篇文章中所总结的女性消费文化的特点非常贴近现代社会现实,女性本身特有的不同于男性的浪漫情怀和爱幻想重精神满足的特质在当代社会的市场背景中终于可以被满足。而精神的满足本质无非是符号价值的获取,是文化领域的扩张。

而近期流行的社会学分支——身体社会学的视角中,其关注点之一就是以社会性别为核心的女性主义理论。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的表达,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身体话语。服饰是关键的一部分。软妹服饰充满了纯粹的女性气质,能够完整地展现女性的可爱和柔弱。只是,当前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已经不再是纯粹地性别气质,要求成功女性同样必须要坚强和果决,这也是软妹风格不被主流文化认可的原因之一。

奥尼尔提出的“消费身体”,解释为“这是需求的身体,它是商业美学所利用的资源、时装工业计算的对象”[9],在社会性别区分的过程中,身体话语的使用体现的恰恰是审美、时尚和潮流的综合体。

2.2.2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迈克费瑟斯通中提出的关于消费文化的三种视角,其一便是“消费时的情感快乐、及梦想与欲望等问题”[10],而“消费影像”的概念也与这一消费文化视角相关,作为生活方式和情感宣泄的渠道,人们能够在消费中完成心中的幻想,获得快感和满足。而针对后现代之中萌生的与传统社会不同的消费取向,迈克费瑟斯通提出的“虚无消费”概念也适用于分析软妹群体的消费。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消费者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本应以“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原则进行购物,而现代社会消费者甘愿付出高昂的、超过商品本身的代价去获取非物质的回报。奢侈品消费、炫耀性消费都属于这样的行为。软妹群体的消费取向也有这样的表现。同样一件服饰,倘若被赋予软妹风格,则需增加更多的非实用性的点缀,例如精巧的印花、装饰用的蕾丝、蝴蝶结等,继而成本和售价也相应得高于普通的服饰。这一类消费最终获得的满足是归结于华丽的装饰所带来的与众不同、投其所好,别致的装扮满足的正是精神的消费、虚无的消费而不是物质需求本身。

2.3 亚文化群体的视角

2.3.1洛丽塔现象的研究成果

徐蓉蓉从服装设计的专业角度出发分析洛丽塔风格,首次以服饰风格的角度论述了洛丽塔形象。她在这一文章中也对中国已有的洛丽塔亚文化群体所呈现的风格特色进行的归纳和总结。在文章最后她也同样由服饰而升华到了个体心理的角度,“无论是何种风格,洛丽塔都不单是一种服饰潮流,更是年青人表达情感需要的方式,或是弥补自信不足的自我保护武装”[11],在这里徐蓉蓉或多或少也将洛丽塔看作了符号,并直接指出了其符号内涵,即表达内心的方式。

洛丽塔亚文化群体本身就是小众的消费群体,对于洛丽塔服饰风格的研究今年来随着“Lolita fashion”的流行也渐渐受到了关注。比较完备的研究成果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黄薰的硕士毕业论文。她研究的动机始于自己对于洛丽塔风格的热爱,基于文化传播的角度,综合了社会学、精神分析、跨文化研究等多学科角度,实用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洛丽塔这一亚文化群体进行了研究。她的研究角度在于这一群体成员身份认同的构建过程。在网络媒体的背景下,“lo娘”[12]们聚集在网络社交媒体之中,探讨日常的装扮互相吸取经验,同时也会有定期的线下交流,例如茶话会、服装展览等。黄薰的研究成果容纳了洛丽塔的产生以及从日本到中国的传播过程,而且指出在欧洲和亚洲其他国家同样也有类似的女性同好群体,通过相似的服饰爱好聚集在一起。文章涉及到消费文化、青少年亚文化、精神分析和文化传播理论,涵盖面广,信息量大。研究的重点在于“身份认同”的“构建”,在访谈的过程中她的侧重点也就是关于被访心理活动和心路历程的探究。笔者认为,“软妹”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与“lo娘”类似,她们同属一个体系,因为经济能力和偏好的细微差异使得两者的消费内容不同。从消费群体的类别上看,“lo娘”大多是经济能力较好,生活在大都市中的女性,能够承担高昂的服饰费用。而软妹则多为女大学生和经济能力中等的职业女性。她们生活的场合和经济能力限制了她们只能选择比较日常化的软妹装扮。但是这两个群体的起源和发展都与网络密不可分,群体的内部维系和认同感也都依托于网络媒体。

华东理工大学的刘晓娇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社会中开始大量出现的洛丽塔现象。她分类整理了洛丽塔风格呈现出的不同分支,认为穿着洛丽塔服饰的女性成为了都市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同样地,她也认为洛丽塔风格所凸显的除了外在风格偏好以外,也是其内心情感的表达。但与上述的徐蓉蓉不同,刘晓娇并不认为这是青少年对于自我的保护,而是一种“自恋自爱”和“公主情结”的表达。

2.3.2 青少年亚文化的收编与反叛

与在街头出现的朋克文化、摇滚文化类似,软妹现象也是从服饰风格上表现了对于主流文化的“反叛”。迪克·赫伯迪格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他对青少年亚文化的内涵和特质作出了完整地论述。而他提出的“反叛”一词也成为了伯明翰学派对于大众文化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迪克赫伯迪格认为亚文化之所以成为亚文化是因为其内容之中存在着对于主流文化的“反叛”,不服从主流文化的约束和限制,强调彰显自我价值、表达自我风格的目的和意义。在书中他重点描述了朋克风,特立独行地装扮行走于大街小巷。软妹群体也与之类似,将自己打扮成与普通人不同的形象,却和普通人一起行走在日常的场合之中。虽然旁人认为她们格格不入,但是软妹却能自我欣赏。“女人少女化”蕴含着一种“逆社会化”的意味,反抗主流的女性形象,在反抗的同时也能够逃避现实的压力和责任。

她们与一般意义上的青少年亚文化群体不同的地方在于,她们并没有明显地反叛性行为。软妹与其她女性一样,参与同样的活动,出席同样的场合,尽管有的软妹会更喜欢独处,或者会偏好参观动漫展览,但是却没有任何“出格”的行为。她们只是穿着了独特的服饰,出现在日常的所有场合,安静地表达着自己的幻想,扮演着自己的少女公主的角色。所以称为对于传统女性形象的“安静的抵抗”。

第三章 “软妹”的符号价值:少女般的生活

在观察过程中,笔者发现“软妹”多被用来形容女性的服饰风格,然而实质上它代表的是这些女性通过消费界定和实现的一种生活方式。从穿衣打扮到日常用品,再到消费时的价值取向,她们所呈现出的“逆社会化”的反常样态,是内在于软妹风格中的,由符号价值构建的“少女般的生活”。

3.1“软妹”的外延及群体辨析

软妹一词的外延具有包容性。作为网络流行用语,从网络世界走到现实的过程里,它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最初,"软妹"只是动漫爱好者对于动漫里长相甜美的女性人物的称呼。而动漫里的女性人物的可爱,大致都体现在服饰、长相、声音和性格这些方面。当某些要素出现在现实之中,有着相似特质的女性也就会被称作“软妹”。必须强调的是,现实世界里的软妹并不是机械的复制,也不是刻意的模仿,她们的性格和喜好并没有做出任何改变,只是拥有了一个的崭新的能够概括其生活方式的词语,以及随之流行的各种款式的服装。动漫里的服饰出现在了生活中,让许多女性为之着迷。公主裙、小洋装,以及在各种细节处的精致点缀,这些都是软妹风格的特点。喜欢这类风格的女性并不在少数,但是只有那些将其作为自己日常基本服饰风格的女性才能够被称为“软妹”。她们消费这种风格,并且将其日常化,而不是仅仅看作舞台上的一种装扮,这是她们内心性格和幻想的外在化表现,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并没有功利性的目的。

除了服饰,“软妹”同样被用来形容女性的性格、长相或者声音偏向少女化,幼龄化。可爱的成年女性多被称作拥有一张不老的“童颜”,或许也只有这样的才能将软妹穿着身上且毫无“违和感”。

在此,还需要将一些相近的词汇进行辨析。洛丽塔(Lolita)起源于一部同名电影,其女主角的穿着打扮引起了一股服饰潮流。主要是维多利亚时代洛可可式的欧洲古典女性装扮,充满了纯粹的女性气息。喜欢穿着洛丽塔的女性自称为“lo娘”,她们之中又分作多种不同风格。其中公主式的以可爱为主的装扮经常也被认为是“软妹”。但是她们的服饰更加昂贵,配件也更加复杂。由洛丽塔发音而衍生的“萝莉”一词是从日本流传到中国的,用来描述长相可爱的未成年的小女孩。总之,“萝莉”并不等于软妹,“洛丽塔”与软妹也不完全相同。

多位被访曾经表示自己出门的时候被别人误认为是“cosplay”(角色扮演),而且都向笔者强调说自己与角色扮演有着根本的不同。软妹或者“lo娘”虽然服饰与普通人不同,但是她们是在进行与普通人相同的日常活动。而cosplay则是在模仿各种动漫里的人物,他们追求的是与已经存在的人物相似,从服饰到妆容和发型,都有固定的模版。一般出现在动漫展览、舞台等特殊场合,参与的个体将自己定位成演出中的演员,不会将动漫中的服饰作为日常生活的装扮。而软妹是出于自己的爱好,喜欢这些粉嫩的颜色,或者是可爱的造型,她们扮演的是“自己”,满足的也是自我,而不是模仿“他人”,更不是在刻意地取悦他人。

3.2 软妹:符号价值的外在化表现

3.2.1 是什么打造了软妹?

提到软妹,多位被访都说出了相同的形容词“可爱”,或者是同义的流行词汇“萌萌哒”。软妹风格的服饰辨识度较高,它使用了较多精致的装饰——高腰的设计、蕾丝花边的点缀以及充满童趣的绣花或印花。款式以裙装为主,包括连衣裙和半身裙,对造型要求较高的软妹会在裙装内部穿着裙撑。除了裙子以外,用来搭配的还有上衣、外套,无一不是颜色粉嫩、造型可爱。同时,真正的软妹还会购买许多配件,头花、耳饰、颈饰、手饰,还有必备的白袜子和精致小皮鞋。配件的设计大多会有动漫的元素,比如说在今年日本动漫《美少女战士》纪念日活动中曾经出售过大量的动漫人物周边,吸引了许多软妹的目光。从动漫主人公的服饰到有相关印花的背包、项链,甚至还有文具和餐具。在配件中比较特别的还有软妹的背包,除了颜色粉嫩之外,软妹的背包造型像是各种造型的玩偶,有垂耳兔、猫咪、绵羊等动物,或者是比较夸张的非常规的心形、书本造型等。近来比较受到软妹青睐的是日本baby公司出售的“兔熊”包,其造型是白色或棕色的玩具熊,但是它头上还有兔耳帽子,戴上后就变成了兔子,所以称为“兔熊”。因为代购价格昂贵,国内的软妹多是购买山寨产品。这样的背包与玩偶无异,其内部的储物空间也较小,但是因为造型独特并且可爱,所以很受追捧。

“其实我就是一开始在淘宝上看到卖那种衣服的店,看到这些衣服和以前见到的什么"韩范儿"啊,那些随大流的衣服都不一样,就是很可爱很精致,然后就经常关注。……主要就是觉得很可爱,然后穿上以后,比如那些小花裙子啊,上面刻着一个动物啊,或者印小草莓啊什么的,觉得非常可爱,感觉就像是回到童真一样(笑)。”——babysukio

“我觉得吧,我卖的这些小裙子都特别花心思,那些喜欢小裙子的姑娘能够感觉到一种快乐。”——sankousan

“嗯,我觉得软妹的衣服就是超级可爱,很特别!我平时会穿着逛街和上课的。”——是露露不是撸撸

“减龄。穿上以后给人的感觉不一样,会像是个“小姑娘”。比较可爱吧我觉得。“——隔不久

多位被访都提到了软妹风格的“特别”。可爱和与众不同是她们选择这些商品的主要原因,然而也使得她们成为了被旁观者议论的焦点。与普通的成年女性装扮不同,软妹服饰多装饰,并且是充满童趣的图案或元素,以凸显可爱和娇美。在接受主流价值观念的群体看来,软妹服饰本质上就是幼稚的“大号童装”。普通的成年女性服饰大多追求简约和剪裁的得体,以表现成年女性的温婉和成熟。但软妹与之相悖,装饰多样且复杂,代表性的裙装多是高腰,裙身比较蓬,类似欧洲古典时期的女性裙装。在现代社会,除了特殊场合以外,穿着类似服饰的大多是幼龄女童而非成年女性。

一位被访表示,自己感觉穿着的是“很正常”的一件软妹衬衫时,却被室友认为是童装。

“就是刚开始的时候,我第一次买软妹的衣服,我买了个衬衣,然后我宿舍那个女生,她就说"啊,你的衣服我小时候就穿过",我听了就特别不爽”——babysukio

软妹的风格可以说是“成年女性少女化”,她们不是追求成年女性的优雅和干练,而是向往少女般的童真和可爱。不穿软妹的时候觉得自己只是普通人,而穿上软妹的小裙子以后却变得像是“小女孩”了。少女化的服饰风格打造了软妹群体,而当较多的软妹穿着了与众不同的服饰出现在课堂、图书馆、商场等生活场合中时,则形成了软妹现象。她们在各种生活中穿着自己的公主裙、过膝白袜子以及高跟小皮鞋这些自己认为很日常的装扮,却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异类”和反常。

无论如何,从服装到配饰,再到各种款式的生活用品,"软妹"所带来的不只是一种可以消费的风格,更代表了这些已经成年但仍在追求少女气质的女性所钟爱的生活方式。

3.2.2身份认同与符号价值

“概而言之,在一个已经符号化的消费社会里,人们通过消费各种作为符号的物品而获得各自的身份认同”[13],软妹圈里成员身份的获得就是来自个体对于软妹服饰的认同程度。不同的服饰风格具有不同的意义符码,商品的符号价值里所传达的不仅仅是物本身的价值或个体的消费能力,还有个体独有的审美水平,即“格调”。同类的商品传达着相似的符号话语,其中的符号秩序也将消费者进行了分类和界定。

根据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的观点,人们处于被“物”所包围的社会。而为了吸引人们的消费,物的生产者为商品增添了许多其本身以外的价值。人们的消费不再是为了使用物本身,而是为了存在于其中的“符号价值”。软妹服饰只是日常生活用品,其特别之处在于精巧的设计和精致的造型。但是相似的,不同风格的流行服饰大多都有着独特的设计,而软妹服饰之所以能够吸引这些成年女性去进行消费,就在于其本身的“符号价值”。颜色粉嫩、设计可爱的服装代表着纯真美好的少女时代,是完整的、纯粹的女性气息。它并不是那么的日常化,装饰的繁琐以及层层叠叠的布料在实用性上并不占优势,所以更接近与舞台上演员的装束。然而有一部分成年女性却愿意选择它们,并且穿着它们去上课、逛街、约会等进行各种日常活动,如果按照戈夫曼的拟剧论,生活和社会本身就是一场戏剧[14],那么这种充满可爱气息、减龄甚至童装化的风格就是软妹在永不谢幕的生活戏剧中所扮演的角色[15]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41372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