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对雾霾的影响研究

 2022-01-17 11:01

论文总字数:16999字

目 录

1绪论1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2

2文献综述4

2.1 国外研究 4

2.2 国内研究 5

3理论基础6

3.1 雾霾的中外比较分析6

3.2 雾霾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7

3.3 雾霾灾害的形势严峻 8

4模型研究9

4.1 变量的选取与来源 9

4.1.1 变量选取 9

4.1.2 数据来源 10

4.2 模型设置 10

4.3 实证研究 11

4.3.1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GDP相关性分析 11

4.3.2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城市化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12

4.3.3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其他解释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13

4.3.4烟尘排放量与城市化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15

4.3.5烟尘排放量与其他解择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15

4.3.6产业结构与雾霾相关性分析17

4.3.7城市化对雾霾的影响17

5政策建议18

参考文献20

致谢22

1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城市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

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2%增长到53.7%,短短30多年时间,城市化水平翻了3倍,每年有超过1000多万的人口进入城市。世界银行(2010)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出现超过80个市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同时期,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中国GDP也很久达到了10万亿美元大关,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中整个国民经济总量的90%是由集中于城市中的第二、三产业所创造的。然而与着辉煌的成果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所提供的数据中,中国共有二十一个城市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更为甚者,污染最为严重的十个城市里,中国居然有七个名列前茅。据环保部(2011)估测,中国有超过3亿人使用的水受到污染,大约20%的农田受到重金属污染。2010年,中国环境科学院对中国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详细测算,其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环境退化成本上升90%,2010年环境退化成本约占GDP总量的3.5%。环境污染带来的问题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方面,也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环境信访数量十年间増长10倍之多,群体性环境事件也在加速增长,中国环境群体性事件进入高发期(郑思齐,2013),严重威胁社会稳定。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015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当前,环境治理需要严格遵循“铁腕治理、出重拳、绝不姑息纵容”。这不仅体现出了中国政府对环境污染方面的严格要求,也从侧面体现出中国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就是治理污染。在目前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同时也是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解决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处在转型中,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城市化和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问题,即如何减少雾霾的污染和危害,这将是中国当下最严峻的考验。由此,本文将通过理论分析与建立相关模型,来研究中国城市化与雾霾的影响机理与关系,并将城市化发展阶段理论带入其中,以求深层次讨论中国在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影响雾霾的主导原因,发掘二者之间的影响机制,并为中国实现完全的城市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的理论建议和指导。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论述部分总共分为五个章节,具体研究内容与大致结构如下:

第一章:引言。本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简要地提出了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文献综述。本文从国内外经典的环境污染,尤其是雾霾治理的案例着手,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并对雾霾在当今环境下的治理方案进行分类梳理。这样,从中获得相关的理论基础以及文献知识,从而提高本文的出发点,为本文的创新性和准确性提供了方便。

第三章:理论基础。这一部分整理出了历史上世界各地著名的雾霾治理案例,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雾霾问题,针对雾霾污染问题和城市化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点明雾霾灾害的形势严峻,需要严肃对待。

第四章:实证分析。这一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本文先选取了长江三角洲十五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从中国从2005年至2015年总共11年的数据入手,分析出中国各阶段城市化的产业结构。本部分对城市化和雾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实的说理与证明,通过建立相关模型,并使用STATA13.0进行严谨的分析,在前文的理论基础上,得出得出影响雾霾的各个因素的影响机理,并由此引出第五部分。

第五章:结论和政策建议。这一部分是文章的总结部分,由上文理论与数据的分析结果出发,对中国城市化和环境污染,尤其是雾霾方面的污染与治理提出了相关建议;对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出了有效可行的建议。

2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

由于西方国家工业化发展较早,因此雾霾也出现较早,因而西方国家对与雾霾的研究更具有参考价值。Chow(2010)以洛杉矶为例,对当地的PM2.5进行了成分相关的分析,结果显示,雾霾包括了各类水溶性氯化物以及硝酸等。同时期的Harrison(2011)也对英国伯明翰进行了类似的分析,处理结果显示雾霾的主要成分包括硫酸盐的物质。Euston Quah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评估算法,他提出以杠杆原理来治理雾霾污染。Hung(2006)等在研究了香港的空气污染成分以后,提出了从源头治理污染的理论,例如严格废料的排放以及扩大清洁新能源的利用。当地政府如若能够施行清洁能源的使用,那么将可以达到降低燃油消费成本、减轻环境污染压力的双重效果。Stranlund则从污染的治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研究,他提出了对高污染企业的排放废料的严格标准。

早期西方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经济与环境的影响机制研究。起初,学者们工作的重心主要位于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削弱作用。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70年,学者们开始逐渐意识到环境因素与经济增长之间不仅存在着相互限制的作用,还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Beckman(1979)认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环境的需求也随之上升,正因为此,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这使得环境污染得以缓解,环境得以美化。

1991年, Grossman和Krueger提出了一个引起一时轰动的假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即EKC曲线。这一假说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猜测和质疑,Shafik(1992)通过研究了接近一百五十个国家的不同种污染物之后,认为并非所有污染物都能满足EKC假说,Vincent(1997)也证实了该假说在马来西亚并不存在,Lantz和Feng(2006)则指出,二者之间并不是单方面作用,而是相辅相成的。Roda(2001)在研究了西班牙的多种空气污染指标以后,得出结论:只有二氧化硫(SO2)才符合该假说。从那以后,研究人员用产业结构发展水平来代替EKC曲线中的收入,并成功的发现二者的发展趋势的确符合该假说。该假说认为,在某地区产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工业化程度与环境的恶化程度成正比关系;而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或者后期阶段,由于产业的不断优化升级,使得环境治理技术不断提升,环境反而可以体现出改善的趋势。

同时,部分研究人员则是从其他角度入手解决该问题。Stephen Ryan(2001)从环境管理角度出发,研究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Rhys Jenkins(2001)从贸易角度入手,来分析环境污染密度和产业结构发展之间的关系。Grossman与David Ocono(2001)的研究则是从产业结构的方面入手,他们研究了东亚国家的产业结构程度与环境污染程度,并划分出了三大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轻工业为主的阶段,该阶段对环境的污染较少;第二阶段为重工业阶段,该阶段多生产对环境污染有严重影响的石油、化工等产业,雾霾问题尤为突出;第三阶段为以生产电子器械等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环境污染问题有所改善。

2.2 国内研究

2001年,吴玉萍等在研究了北京近十五年的环境相关的经济数据之后,得出结论认为,北京的环境污染程度在政府采取相关有效措施以后得以缓解,北京已经达到了环境协调发展的地步。

戴星翼(2013)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了雾霾,并提出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以加快经济发展的理论。贾康(2013)从税收角度进行了研究,他提出了税收和补贴角度的双重调节理论。刘荣茂(2006)等在西方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进行了EKC曲线存在的证实,并提出中国应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来优化中国环境。

蔡昉(2008)在研究二氧化硫(SO2)在中国各地的数据以后,认为虽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的确存在,但中国东西部存在地理区位上的差异。林伯强在2009年将EKC曲线进行了中国化的区域分析,并且认为中国碳排放的拐点应该会在2020年实现。彭水军和包群(2006)和王维国(2007)也通过对中国不同区域的环境经济数据的研究后发现中国存在着环境污染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而有所缓解的情况。

同样的,中国的学者也有从其他角度入手研究环境污染问题。于法稳、刘永涛(1998)就重庆的相关产业结构数据研究以后得出结论:中国应当从资源配置方面着手改革,从而达到调整工业结构的目的。林翰章(1986)研究了中国的产业布局的现实性,并且认为产业布局和环境保应当同步推进,相辅相成。同时,如果能采用恰当的工业布局,则可以使经济与环境达到协调发展的理想结果,其中,部分地区的环境情况在整个工业布局中可能起到重大影响。

3 理论基础

3.1 雾霾的中外比较分析

1970年,《苏联百科全书》对雾霾进行了第一次较为全面的解释:雾霾是由于经济发展所引发的大气污染问题。

本文选取了部分地区的雾霾相关的数据进行比较,从雾霾成因来看,工业化和建筑废料等成为了主要的污染源。

具体情况如表3-1 所示:

国家

发生的时间

对人的影响

原因

解决程度

英国伦敦

20世纪50年代

呼吸系统疾病

煤炭、粉尘和有毒气体

30年解决

美国洛杉矶

20世纪40-50年代

呼吸系统疾病

石油燃烧物、汽车尾气

70年解决

日本东京

20世纪60-70年代

呼吸系统疾病

工厂排污、尾气

40年解决

德国鲁尔工业区

20世纪60-90年代

呼吸系统疾病

工业排放、煤炭

30年解决

中国北京

20世纪80至今

呼吸系统疾病

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煤炭

预计10-15年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从上表可知,各地雾霾产生的原因与表现形式惊人的相似。这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原因引起的:首先,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以后,政府和高污企业却不采取任何措施来降低污染;其次,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尤其是重工业比重过大,致使区域污染严重却又难以整改。

3.2 雾霾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6999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