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务员“围城”现象分析

 2024-01-02 10:01

论文总字数:10924字

摘 要

中国公务员考试整整走过了20年,热度越来越高,但离开公务员队伍的人也不在少数,公务员“围城”现象已成为当今社会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由此映射出很多发人深省的社会问题。文章将对我国公务员“围城”现象进行全面的概述,并对其成因做出初步分析,在理论探究的基础上就解决这个社会问题提出建议。这对于我们大学毕业生认识社会现状,做出适合自己的正确选择,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公务员;围城;建议

Analysis of China"s civil servants “siege” phenomenon 

FangHao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300)

Abstract: China"s civil service exam passed 20 years, the heat is higher and higher, but leave the civil servants are not few, civil servants "siege" phenomenon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oday"s society, thus mapping out a lot of thought-provoking social problem. This article to our country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civil servants "siege" phenomenon, and make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inquiry is to solve the social problems are also proposed. This for our graduates know social status quo, to make the right choice that suits his,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civil servants; siege; suggestion

一、我国公务员“围城”现象概述

(一)“围城”概述

1.“围城”的含义。“围城”顾名思义就是被包围的城市,指在城市的外围用砖瓦砌了非常高的城墙,把城市包围起来。“围城”这个词语源自一个外国俗语——“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又说来自法国谚语“婚姻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Le mariage est une forteresse assiégée, ceux qui sont dehors veulent y entrer, ceux qui sont dedans veulent en sortir.)。这些句子都生动精辟地概括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

平常在媒体运用中,“围城”一词也有时会有“陷入困境”的意思。

2.“围城”的寓意。“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句话引用于钱钟书先生所著《围城》。小说围绕主人公方鸿渐的职业与婚姻展开,各描述人物基本上都不得不参加了那场让人纠结的“围城”游戏:进去的非常想出来,出来的又特别想进去,而事实上却是既进不去又出不来。作者通过“围城”这个形象的比喻,深刻全面地隐射出人们的“围城”困境:所有人都在不断的追求,而一旦追求到成功之后接踵而来的只是厌倦和更加不满足的心,这一前一后两种状态充满矛盾,不断转换,中间夹杂着的期望与失落、开心与折磨、坚持与放弃——这种种拼合成的人生万事。

(二)我国公务员“围城”现象

自1994年8月19日中央国家机关首次招考公务员开始,被称为“国考”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整整走过了20年,其影响力也逐渐扩大。近10年来,每年的国考都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而在最近几年热度更是越来越高,国考也成为当今我国诸多“热”当中最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几十人,几百人,甚至几千人竞争一个公务员岗位的情况屡见不鲜;很多大学生们更是“头悬梁,锥刺股”,拼了命地备战国考,希望能够成为中国公务员大军的一员,展现自己的价值;甚至一部分在企业拿着高薪的高管、白领也不满足当前的工作,努力竞争公务员。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我国公务员对广大民众有着极强的诱惑力。

可是考上公务员、感觉跟自己原先期望差别较大,没干满一年试用期就走人的;或者干了几年,觉得公务员工作并不适合自己因而辞职的;或者在基层辛苦工作数年,却仍看不到晋升希望,选择离开的,全国每年都有数百上千人。一边是百十万人报考公务员,另一边是数十上百人退出,体现了公务员正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挤破头想进来,城里的部分人却想出去,这就是我国典型的公务员“围城”现象。

(三)公务员“围城”现象的数据统计。

1.众所周知,国考很“热”,热到什么程度呢?根据统计,自1994年8月19日中央国家机关首次招考公务员开始到2013年11月24日全国公务员考试,国考报考人数整整上涨345倍。[1]国考热度的首次显现是在2003年,因为当年高校扩招后首批毕业生毕业,2002年6万人报名国考,而到了2003年报名人数翻了一番,达到了12万。此后,国考报名人数一路飙升,在2008年市场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后,公众更加为了公务员疯狂竞争,2009年国考报考人数首破百万,在经历2012年小幅下降之后,国考报名人数在2013年恢复增长。

2011年、2012年和2013年近三年,政府招考公务员的岗位分别为9763个、10486个和12927个,但这三年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却达到了90万人、96万人和112万人,相当恐怖,典型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虽然政府提供的公务员岗位每年都在增加,录用的比例也从2011年的1/92.39下降到2012年的1/91.55再下降到2013年的1/87.18。但总的来说,下降幅度并不大,可以说仍然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据了解,2011年度与2012年度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报名并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分别为130.5万和123.4万。[2]2013年国考有138.3万人资格审查合格,平均每个岗位有77人竞争,其中37个招录职位的报名比例超过1000:1,最热岗位竞争比竟然达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7192:1。

此外,每年国考的报考分布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失衡现象。国家海关部门、发改委和财政部等部门的职位非常吃香。相反,国家气象局、检疫局和地方管理局却很少有人竞争。

2.公务员部分流失。数据显示,每年辞退公务员比例大约在总数的0.05%左右。根据人事部一份调查报告的结果来看,自2008年到2012年间,人事部共抽查了21个中央部委,其中本科以上公务员流失1549人,占同等学历公务员总数的9.2%。从调查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公务员流失主要有以下特征:

第一,高学历的公务员的流失比例大。一些高学历人才在基层公务员单调枯燥的工作中,无法完全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在一定时间后,选择离开公务员队伍,到能够展现自己价值的市场发挥作用。

第二,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流失的主要去向是待遇较高的私营企业、外企或出国。跟公务员只有社会中等水平的收入相比,以上选择无疑在收入上要高出不少,对于一些面临实际经济压力的公务员来说,辞职确实具备相当的可行性。

第三,在各类公务员流失的比例中,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流失尤为严重。就中央国家机关来说,信息产业部流失32人,其中信息技术类占84%,流失27人,科技部共流失25人,其中高能物理人才16人,占总数的64%……与涉外审计、国际金融、外语等涉外专业相关的机关,流失最为突出,如外交部、审计署等分别流失114和92人。而像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具有严格专业性要求的部门,流失也比较严重。

二、公务员“围城”现象的成因

公务员“围城”现象产生要素众多,影响深远,是一个全社会都难以彻底研究和解决的难题。公务员“围城”现象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面的人想进来,即全民国考热;另一方面是里面的人想出去,即在职公务员对现状不满及离职现象。对于公务员“围城”现象形成的原因,分别可以从内因即个人原因和外因即社会原因这两个角度加以分析。

(一)从个人原因来讲

1.国考热有如下成因:

(1)报考者主要是由大学毕业生和高收入群体组成,其中大学生是报考队伍中的主力。报考者基本上都受过较好的教育,或多或少享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的美好成果,国家机关在很多青年报考者中有着崇高的威望,这部分青年也对服务社会、报效祖国有着强烈且迫切的愿望。而公务员考试成为他们实现自己理想与抱负最直接、可靠的途径。

(2)大学生深感社会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在择业观的影响下,把任职公务员当成了较好的就业出路。近年来大学扩招让应届大学毕业生数量多如牛毛,本科生自不必说,数量远远超过社会需求,就连越来越庞大的硕士、博士队伍,工作也相当难找。周末全国各地的人才市场、各大学一年一度的校园招聘会,都拥挤着成千上万找工作的大学生,他们对社会岗位需求有着清楚直接的认识,这就迫使他们去寻找更好的现实选择。大学生普遍具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一些不适合自身学历、能力以及一些强度相对较大的工作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而公务员考试公平可行,相比在自行创业和企业工作来说,当公务员还是惬意不少,呆在机关成为许多不愿承担风险人的最佳选择,这在主观上造成许多人往公务员队伍中去。

(3)希望稳定的心理使然。报考者普遍认为公务员是“铁饭碗”:收入在我国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劳动强度不高;工作时间“朝九晚五”,相对规律;工作稳定,只要做好相关的本职工作、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基本上不需要担心辞退、抢位之类的问题;保险医疗相对完善,让人有安全感。最主要的是公务员通常能“旱涝保收”,兼顾工作与生活稳定,即便他们今后想要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公务员的经历也能更好更快地建立人脉关系,奠定一个好的基础。公务员在公众中的稳定形象,无论是对面临残酷就业竞争压力的大学生来说,还是就在企业面临创造效益压力、竞争上岗的一些高收入者而言,都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促使大家竞相报考公务员。

(4)中国自古至今“官本位”思想的影响。[3]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自古以来,掌握实际公共权力的官员都是很受公众尊重的。在当今中国社会,大家也还是认为当上了公务员就是做了官,当上了公务员就意味着有了潜在晋升的机会,也就等于拥有的权力能够扩大,在自己拥有了相当的权力地位后,就表示自己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光宗耀祖”了,能够有能力回报社会与家族了。正是出于对权力的无限崇拜,才使得大量大学生,甚至高收入群体也热衷于考公务员。

(5)“功利”心态的凸显。据了解,大部分人选择公务员都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对于公务员未来获得灰色收入的机会,也成为众多报考公务员者比较隐讳的期待。从报名情况看,一些执掌行政实权的执法部门仍是受到各报考者的一路追捧。近些年来,我们看到,公务员不仅仅能获得表面的工资收入,更有许多奖金与福利。随着部门职位的不同,所获得的福利收入也多少不等,这也是每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考存在非常明显的“冷热不均”现象的原因。特别关键的是,中国的市场经济是行政权力过多介入的“权力市场经济”,政府权力的监督机制并不十分完善。因此有相当部分人认为,一旦成为公务员,就能得到大量的好处,灰色收入、寻租收入会很多。这种并不正确的认识造成了一些人对任职公务员趋之若鹜。

2.公务员流失有以下原因:

(1)工作虽有保障,但压力很大。目前,公务员群体成为心理问题高发的典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的一份行业心理健康问题报告显示,在心理疾病患者中,公务员约占10%,比其它职业群体都要多。首先是来自职场的压力。作为公务员,当然会用百分之百的精力去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尤其是基层公务员更是为了一些难完成的任务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然后是来自家庭的压力。公务员也是人,在家庭中也扮演着很多角色,上有老下有小,必须尽到应尽的义务,但是当前物价上涨,公务员的工资虽然不低,但是生活水平只能属于中等。最后是来自社会的压力。公务员从报考到任职本身就是百里挑一,再加上公务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监督体制相当规范,考核制度也非常严格,造成晋升机会十分难得,而社会都认为公务员是一劳永逸的“铁饭碗”,当上了公务员就没啥辛苦的了,社会的不理解更加加深了公务员的压力。

(2)因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公务员的待遇也不同。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部门职责作用不同,公务员工资在地方上额度的规定,导致了相同级别的公务员之间的待遇存在较大差异。公务员之间的相互比较以及面临的压力使得一部分公务员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心理,产生了职业倦怠,在看不到改善希望的前提下,选择了退出公务员队伍。

(二)从社会原因来讲

1.国考热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1)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上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少于各高校提供的毕业生数量,供远大于求的社会问题愈发严重。大学扩招后的高校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市场,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具体就业岗位差距较大,大家都奔着一些高薪水、低强度、得到社会广泛夸赞的工作岗位去,而对一些工资不高、强度大、社会地位不高的工作漠然视之,这造成了一些岗位门庭若市,一些岗位无人问津。国家每年招考公务员都提供一万个左右的职位,这对正处于寻找合适又体面就业岗位的高校毕业生无疑具有巨大的诱惑力。

(2)国考公平公正,公务员制度也越来越完善。国家人才招聘制度经过历变,逐渐贴近群众,得到了广大青年的高度认可。公平公正一直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期望 ,通过国考,很多情况并不好的家庭看到了改变现状的希望。有了广大群众为基础,国考热成为必然。

(3)公务员福利待遇好,工资高,工作稳定。近几年公务员工资频频上调,有奖金,有车补,有养老,有医疗,有公积金等等诸多福利,使公务员工资收入至少达到社会中等水平。此外在公务员系统中,升迁机会还是存在的,只要遵纪守法,做好本职工作,职位也基本不会丢。所有这些都构成公务员报考热的制度性拉动。

(4)公务员工作较为体面,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当公务员越来越难只是相比较以前而言,我们应当将公务员这一行业放在全社会的背景下看,当公务员所承担的风险还是要远远小于获得的综合收益。在广大民众心中,或多或少存在“官本位”思想,当公务员就是当官,社会地位肯定是有了,再加上规律的工作时间,不高的工作强度等许多优点,多数青年去竞争公务员就很好理解了。

(5)公务员职位能带来一些隐性收入和丰富的资源。[4]在一些地方,还是空喊着廉政、治庸的口号,在机关拉关系、请客送礼等现象依旧常见,只有极少数人是真正因无能而被淘汰的。部分公务员依然通过自身所掌握的一些权力,为自己谋得利益,在交易中积累丰富的资源,达到构建广阔人脉的目的。虽然反腐风暴愈吹愈烈,但人们对于权力的渴望,公务员权力寻租额外收益的诱惑,对于通过权力寻租来改善生活质量的期待依旧蠢蠢欲动。而一些争当公务员的人心中隐晦地存在这种期盼。

(6)我国企业社会保障制度不很完善。[5]公务员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公务员报考者所看重的,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大部分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虽然在企业可能会有不菲的工资,但在医疗保障和住房补贴等方面并没有稳定的保障,在企业经营不善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丢了工作。在社会经济受到很大影响的情况下,裁员是很多企业维持企业生存的常用手段,留下的企业员工自然也会因为市场的影响而降低收入。但对公务员来说,经济危机对公务员并不造成多大影响,公务员不会由于经济危机而遭到裁员,公务员的收入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公务员良好的保障制度自然成为大学生热衷于报考公务员的重要因素。

2.公务员辞职的原因有:

(1)公务员工作情况、收入情况并不十分美好。对于基层公务员来说加班工作是家常便饭,从事的工作也很单调枯燥乏味,一些公务员长时间做着类似的工作,缺乏激情,感觉怀才不遇,才能得不到发挥,就会离职重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在基层,如果公务员不能通过每年严格的考核,同样会面临被辞退的危险。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并不高,在社会上只能属于中等水平,此外在全国反腐潮以及相关政策出台后,之前逢年过节享受的福利也取消了,再面临着买房、生活成本高的经济压力,就会感到非常吃力。对于社会上广泛认为的所谓的“灰色收入”,其实大部分公务员是没有的。在公务员队伍中,20%的人掌握了80%的权力,真正能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带来灰色收入的,都是一些具有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一般的基层公务员是没有相应的资格去获得“灰色收入”的,技术类公务员权力寻租的机会也比较低,因此也是基层和技术类公务员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而且实际上,公务员体系有严格的监督制度,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2)公务员管理体制、考核机制、晋升制度不健全。在管理体制上,公务员的分类不全面、科学性不足,造成专业技术类与行政管理类公务员界限不明,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发展空间有限,才能无法得到完全发挥,与行政管理类公务员相比,并不受到尊敬与重视。此外在相应的工资福利、晋升机会等方面上,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也毫无优势可言。这就使得大量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流失。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辞职后步入市场,就能慢慢体现出自身蕴含的市场价值,企业发展需要这部分人才,社会财富的创造也急需专业技术支撑,在市场中,这部分专业技术类人才自身价值的实现要远远高于在公共部门中。

(3)根据《公务员考核规定》,公务员主要受到部门领导和部门群众的考核,而公务员自己评价自身的工作绩效,这种评价在公平公正性上确实有着相当的问题。部门领导掌握考核,就意味着掌握下属公务员的奖励和升迁,决定着下属公务员的发展前途,这会造成广大公务员拍领导马屁,“全心全意为领导服务”。当今中国,约束力不够和动力不足问题依然存在于各地方和各部门的公务员群体中。竞争机制不完善,辞退体制不健全,很容易让一些拿着工资不做事、握着权力不为群众谋利的公务员沉淀下来。一些实干型的公务员不适应这种状态,就会辞职。

三、解决公务员“围城”现象的建议

  1. 个人建议

1.对于报考公务员,无论是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还是作为一个想改变现状的高收入者,我认为都应该客观地看待国考。诚然,国考是一个大热门,周围的同学和同事可能有很多人都在报考,但切忌不可因此而产生“从众心理”,自己也盲目跟着报考,缺乏明确的目标,把任职公务员当成实现理想的最佳途径。在决定之前,我们要先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考?我考入的可能性有多大?我的专业、性格、能力是否适合具体的公务员工作?总之,要做一个会独立思考且具备理性的人。

(1)如果觉得任职公务员能够更好地实现人生抱负和人生理想,达到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无论如何都应该尝试去竞争公务员,因为公务员确实是达到以上目的最直接的途径。

(2)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职业平等观。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行行出状元,只要踏实肯干,认真学习,仔细思考,所有职业都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国考必须耗时耗力地精心准备,结果也仅是极少数人如愿以偿,即使最优秀的人才有幸挤进公务员队伍,也必须论资排辈。除了刚入职时有一定的新鲜感,可能以后就会厌倦、烦闷与后悔,所以职业选择务必权衡仔细。

(3)报考公务员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基层公务员面临的竞争和压力并不比直接进入市场少,甚至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与挫折,要锻炼做好平凡、单调工作的能力。我们对于成功的认知不能过于狭隘,目前的大学毕业生在克服困难,朝着人生理想、奋斗目标努力的劲头和行动上,明显相当缺乏。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需要一大批青年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在企业工作的报考者,更加应该权衡稳定与收益之间的轻重,有的时候,有了竞争,有了风险,才更能锻炼人,才更能发挥自己的价值,获得更大的利益。报考公务员只是诸多可行选择的一种,对有的人而言,迈向市场有时更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在公务员队伍中,真正有能力的精英也是那些不安于现状,不满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不透明的晋升机制而辞掉公务员职位选择投入市场创造价值的人。

(4)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有很多,虽然社会上依然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但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在任何一行做出傲人的成绩,都会受到别人的尊重与称赞。

(5)公务员有着比较严格的监督、考核、管理体制,权力寻租的机会并不多而且是违法行为,如果指望通过任职公务员达到一些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那么报考公务员会让你万劫不复。所有公务员职位存在自有其价值所在,没有必要盯着热门职位挤破头,在冷门岗位上发挥作用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2.对于部分公务员选择离开公务员队伍,我觉得应该仔细考虑任职公务员与辞职后去向各情况的对比,切不可因为一冲之性辞职。

(1)能当上公务员的都是在国考中与千军万马竞争的胜利者,这确实很不容易。公务员虽不像广大群众所想的那么美好,但也有其可取之处。如果的确是因为公务员工作使自己才能、价值得不到发挥,或者是公务员工作实在解决不了当前所面临的情况,辞职后所得到的能够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那么辞职是一种好的选择。

(2)如果是因为不满于一些隐晦的期望得不到满足或者由于时间造成的职业倦怠打算辞职,那么建议最好端正心态,踏实做事,因为即使换了工作,也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简而言之,我们应以冷静和理智的心态对待国考,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作出适合自己的择业选择。

(二)社会建议

1.对于大热的国考,虽然有很多的正面效应,但是负面影响还需要社会推行一些措施来加以改善。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0924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