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边缘区产业空间联系的特征分析

 2023-08-05 06:08

论文总字数:11900字

摘 要

产业经济是区域发展的本质,产业空间联系是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直接映射。本文基于产业关联系数与区域产业势能差,构建产业联系综合测度模型,以江苏三大都市圈及其边缘淮安为例,探讨都市圈边缘区的产业联系方向、特征及发展模式。结果表明,淮安与南京都市圈的产业联系强度最大,苏锡常都市圈次之,徐州都市圈较小,但并不存在占主导地位的单一经济联系单元;其中,淮安与南京都市圈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业和化学原料制造业,与苏锡常都市圈主要集中于计算机、通信产业,与徐州都市圈主要集中于木材加工和酒、饮料食品加工业以及化学原料制造业。未来淮安市应努力构建次区域增长极,并坚持产业错位发展。

关键词:都市圈,边缘区,产业联系,淮安市

Abstract:Industrial economy is the essenc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spatial relationship is the direct mapping of the evolution of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potential energy difference of regional industrie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comprehensive measurement model of industrial linkages, taking Huai"an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dire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industrial linkages in the marginal areas of the metropolitan areas. The results show that Huai"an has the strongest industrial connection with 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 followed by Su Xichang Metropolitan Circle and Xuzhou Metropolitan Circle, but there is no dominant single economic link unit. Huai"an and 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lectrical machinery industry and chemical industry. The raw material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Suxi-Changzhou metropolitan area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industries, and the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wood processing and wine, beverage, food processing and chemical raw materials manufacturing. Huaian City should strive to build a sub-regional growth pole in the future, and adher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dislocation.

Keywords:Metropolitan area, marginal area, Industrial Link, Huai"an City

目 录

1 引言 4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4

2.1 产业联系强度模型构建 4

2.2 区域案例选择 6

2.3 数据来源 6

3 结果分析 7

3.1 产业关联系数分析 7

3.2 产业联系强度测算与分析 8

4 产业空间的发展策略 11

4.1 利用自身优势条件,构建区域次增长极 11

4.2 积极产业对接,坚持错位发展 11

结 论 12

参 考 文 献 13

致 谢 14

1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极大提高使得我国的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区域的各种经济资源在集聚效应的影响下,纷纷向区域的中心城市汇集,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悄然形成,并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中逐渐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位于都市圈边缘地区的城市或位于多个都市圈交际处的城市,我们称之为边缘城市或者是边际城市[1]。由于边缘城市在区位条件方面的不利地位使其难以享受到都市圈辐射力所带来的有利影响,反而由于都市圈中心城市产生的集聚效应使其不断输出各种资源,导致了边缘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缺乏竞争力,经济发展的速度缓慢。而且都市圈的经济建设往往集中在于其中心城市和中心城市周边的城市,对位于其边缘地带的城市支持发展的力度不足,这无疑导致了都市圈的边缘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难以和区域的中心城市相媲美,这也使得都市圈边缘城市在都市圈中的地位不断下降[2]

在都市圈的理论研究领域,国外较早地对其展开研究并取得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其中美国和日本对其展开了深入研究。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提出大都市区的概念,在20世纪中叶,又提出了“标准大都市区”和“标准大都市统计区”的概念,与此同时,日本在其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正式提出并阐述了“都市圈”的概念,之后又丰富和拓展了这个概念,在60年代提出了“大都市圈”的概念。我国在都市圈的理论研究领域起步较晚,主要借鉴欧美和日本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并结合自身实际状况进行创新型研究[3]。对于“边缘区”这一概念的探索,国内外众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他们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大城市或大都市的边缘区的研究;二、位于省际或者是区级际的边缘区的研究[4,5];三、对一个都市圈边缘区[6]的单独研究;四、对都市圈边缘城市理论[7]的研究与探索。目前来说,在都市圈边缘区产业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少,需要学者们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另外,如何进行产业联系研究,目前产业联系的研究方法偏向于单一指标的评价与分析,比如说基于产业势和产业关联度,而基于区域产业势能和产业关联系数综合分析的较少。本文以位于多都市圈相互作用和交际处的淮安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测度方法,从产业方面对淮安市与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在产业联系强度、产业关联系数等方面对其深入分析,来为淮安市未来发展提供一些策略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1 产业联系强度模型构建

理论上来讲,两个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总量可以用相关的引力模型来表示,而促使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能够不断产生的驱动力我们可以用产业势来表示,所以本文基于都市圈边缘区制造业联系,并且结合物理学上面的万有引力思想及其测度模型[8],构建城市之间产业联系强度模型,,并建立下面的相关公式:

(式1)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1900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