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人力资本特征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

 2021-11-30 09:11

论文总字数:28616字

摘 要

自2001年以来,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功能主要在于监督和咨询,国内外学者对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的业绩或盈余管理等关系的讨论颇多。相对独立董事制度发源地的西方国家,独立董事在我国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对职业要求、选拔程序、业绩考核等仍未建立一个十分有效、完善的规范文件。本文以“沪深300”样本股公司为样本,利用修正DD模型,采用年龄AGE、性别GEN、任职时间TIME、受教育水平EDU、海外经历OSE、学术事务所型独立董事UNI、政府型独立董事GOV、银行型独立董事BANK八个解释变量,研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人力资本特征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结果发现独立董事的年龄、职业背景能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起到较为显著的影响,而其学历、性别、任职时间和海外经历虽有影响,但相对次要。本文对独立董事人力资本特征与盈余质量的实证研究能为独立董事遴选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本文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或权威组织可根据独立董事特征建立数据库,保证独立董事有足够的精力、专业知识任职,在源头上控制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并逐步完善数据库。

关键词:独立董事 人力资本特征 盈余质量 实证研究 独立董事遴选

Human Capit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and Earnings Qua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Abstract

Since 2001,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has playe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listed companies and in supervision and consultancy. The system has aroused plenty of researches and arguments in China or overseas.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western countries from where the system stemmed, Independent Director is a relatively emerging position which lacks complete and effective selection, appraisal system. This paper adopts modified DD model with eight variables of 300 example companies, namely AGE, GEN, TIME, EDU, OSE, UNI, GOV, BANK,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capit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and earnings qua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It is found that age and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factors exert significant impacts on earnings quality, wherea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gender, working time and oversea experience are in minor position. This paper and research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to some extent, in terms of empirical analysi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authoritative organization should build up an independent director database for listed companies to choose, ensuring those people qualified, capable and independent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selection process.

Keywords: Independent Director; Human Capital Characteristics; Earnings Quality; Empirical Analysis; Selection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导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1.3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创新之处 3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3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5

2.1关于盈余质量的研究综述 5

2.2独立董事人力资本特征与盈余质量相关性实证研究综述 6

2.3关于独立董事制度对盈余质量的研究综述 7

2.4文献综述评述 9

第三章 中国独立董事制度发展现状描述和盈余质量的定义及度量 10

3.1 独立董事制度概述 10

3.1.1 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及在中国的发展 10

3.1.2 独立董事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11

3.1.3 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 11

3.1.4 独立董事的职能和角色定位 13

3.1.5 独立董事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原因 14

3.2 独立董事人力资本特征 15

3.3 盈余质量的定义及度量 15

第四章 实证分析独立董事人力资本特征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间的关系 17

4.1 研究设计 17

4.1.1 研究假设 17

4.1.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20

4.1.3变量选择 20

4.1.4模型设计 22

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22

4.2.1 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22

4.2.2 变量之间相关性分析 23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29

5.1 研究结论 29

5.2 建议 29

致 谢 31

参考文献 32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美国证监会SEC颁布的《1940投资公司法案》是其产生的标志,该法规定投资公司至少40%的董事必须为独立人士。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公司股权愈加分散,以CEO为首的经理人逐渐控制董事会,内部人控制现象愈加严重,董事会的公正性、客观性、独立性受到了质疑。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期望积极推动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从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声誉和质量;完善制衡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加强专业化地运作,督促规范上市公司运作,规范会计行为,提高盈余信息的可参考价值,不至于误导投资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独立董事主要通过参与讨论董事会决策、提供咨询培训、做讲座、发表意见等方式,起到监督约束公司管理层、制衡的职责。

中国不同于英美一元制,上市公司除董事会外还包括监事会,董事会掌握决策权,监督权归属于监事会,两权分离。但现实中,受到董事会、管理层的约束和影响以及监事会与公司利益的紧密关系影响,监事会很难做到真正独立,监事职能形同虚设,如高层管理人员的操纵、内部人控制问题或因个人私利谋利。

我国正式引入并用文件形式确立独立董事制度是在2001年,由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证监发[2001]102号),我国上市公司根据规定在董事会中都设立了独立董事职位,达到了三分之一的要求,以期望能改变“内部人控制”、“一股独大”等问题,规范完善上市公司运作。但实践中,仍会出现管理层出于私利人为干预财务报告数据进行盈余管理或操纵,进而损害股东利益、影响会计决策有用性,降低盈余质量。没有配套的市场选择机制、利益激励和声誉机制,独立董事很难发挥有效的监督职责,或认真履行义务,特别是缺乏相关财务专业知识、行业经验时,更难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因此,若上市公司外部组织如证监会、内部人员如股东想要独立董事真正发挥其对董事会或管理层制约、监督作用,提高盈余信息价值,仍然会面临诸多阻碍。制度机制不完善、不规范等都会导致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受到挑战。

由于独立董事制度愈加重要并亟待完善,国内业界、学术界也愈发关注独立董事制度对盈余质量的影响,但更多地是倾向独立董事占比、薪酬机制方面的研究,人力资本特征(如性别、年龄、专业、受教育程度)的研究并不是很多。独立董事人力资本特征和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并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遴选提供参考,对于独立董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或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独立董事在我国发展时间比较晚,特别是相对该制度发源地的西方国家,也不过才二十年不到。我国尚缺乏一个专业或官方的组织来统一管理独立董事的聘用程序,甚至制定考核标准、行为道德准则和惩罚机制。目前对其监督效果没有统一的衡量指标,且聘用程序存在很大的漏洞,缺乏统一、科学的遴选指标。即便《指导意见》和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去年9月发布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履职指引》规定了不可担任独立董事的人选范围、任职必备的条件、权利与义务和发表意见的规范程序,仍然无法避免独立董事与公司内部人之间无形的利害关系。譬如,实际过程中,独立董事大多由公司控股大股东或董事长提名产生。当存在不为人知的利害关系情况下,独立董事的个人意见容易被左右,使意见内容的公正性、独立性受到影响,无法有效地扼制盈余管理、操纵行为,甚至对盈余质量起到了负作用,并误导外部投资者,亦间接影响了独立董事的外在信誉。为了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从独立董事筛选、提名、选举等初始环节就严格要求,研究独立董事人力资本特征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理论价值。

本文旨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人力资本特征和盈余质量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国内外已有的独立董事特征和盈余质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搜集上市公司能够反映独立董事人力资本特征和盈余质量的相关数据,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最后就如何改善独立董事选拔程序和参考标准等问题给出合理化建议。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研究基本思路:第一,对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人力资本特征、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及二者关系的大量文献进行回顾与综述,评述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前后对比发现本文研究的改进之处和不足。第二,从独立董事制度切入,描述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现状,推断可能对盈余质量能够产生影响的独立董事人力资本特征有哪些,了解盈余质量的定义并选择盈余质量指标。第三,分析独立董事人力资本特征如何影响盈余质量,确定模型变量,通过搜集国内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计量回归实证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第四,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从人力资本特征角度对聘用条件的筛选和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也为独立董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或改革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经验证据。

本文以2011-2013年度的 “沪深300”指数(000300)的300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总样本,剔除ST、金融类、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采用McNichols修正的截面DD模型,回归得到残差值及其绝对值|ε|,以盈余管理程度代表盈余质量,再利用SPSS22.0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论证独立董事人力资本特征与盈余质量的关系。

1.3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创新之处

本文的创新之处是从独立董事的人力资本特征(年龄、性别、任职时间、学历、职业背景、海外别经、职业背景)角度,利用McNichols(2002)提出修正的截面DD模型对分析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前人多是从董事的薪酬、参会比例、持股比例等角度分析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文本的不足之处在于本人实践经验尚浅,对于上市公司内部的独立董事制度实际的执行情况不甚清楚,且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自身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的限制,研究尚浅不够深入,还存在一些疏漏,譬如独立董事还有哪些人力资本特征能对盈余质量产生实质影响;除本文所用测量盈余质量的模型以外,是否还有其他更适合合理的模型。文本在这些方面还存在不足,有待改进。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本文分为5章来叙述,大致内容如下

导论

本章介绍独立董事人力资本特征研究的背景与现实意义、研究的思路和各章节主要内容,由前人学者的理论结果,对比发现本文的改进之处和有待完善的不足之处,以及全文的结构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本章对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人力资本特征、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及二者关系的大量文献进行了回顾与综述,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梳理。

第3章 独立董事制度发展现状描述和盈余质量的定义及度量

本章是论文的重要部分,描述独立董事产生与发展、职能和职责,以及限制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原因;人力资本特征和盈余质量的定义及度量。

第4章 实证分析独立董事人力资本特征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关系

本章是论文的中心部分,详细介绍独立董事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任职时间、海外背景、职业背景人力资本特征因素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影响的方式及途径,寻找并确定能够将独立董事人力资本特征数据化的指标,分析找寻最能反映盈余质量的财务数据,利用计量学方法分析独立董事人力资本特征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二者间的关系。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总结全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人力资本特征与盈余质量的相关关系,帮助改进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遴选机制,从而提高财务信息可信度、盈余质量,并提出合理建议。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关于盈余质量的研究综述

国际普遍认可Dechow和Schrand(2004)对高质量盈余的观点和定义,认为应该符合以下三点。第一点,盈余能反映当前公司经营的真实状况;第二点,可以预示公司未来经营情况;第三点,能够公平、客观地年金化公司内在价值,即公司内在价值等于各年收益折现和[[1]]。盈余信息质量是衡量一个公司治理情况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

关于盈余质量的概念定义和衡量指标,目前并没有严格一致的规定,但这并不影响测量盈余管理的模型发展,前人研究的结果很多,主要包括有Jones模型、修正Jones模型、截面Jones模型、DD模型和修正DD模型等。但归类一下,主要有三种界定方法,其中应用较多的是“应计项目法”。一是,用盈余管理程度来度量盈余质量。最具代表性、我国学者应用较多是Jones(1991)模型。Jones发现那些想要寻求贸易救济保护的公司倾向于调低盈余,学者采用公司预期模型和至少连续14年的数据进行研究,以可操纵应计利润DA,即总应计利润减去非操纵应计利润部分,作为盈余管理程度。研究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固定资产折旧是导致应计利润变动的两个主要因素,因此,模型包含了销售收入和固定资产原值,回归预计可操纵性应计利润。Dechow、Sweeney和Sloan(1995)考虑到管理层有操纵赊销提高收入的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于是在Jones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正的琼斯模型[[2]]。二是,会计盈余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匹配程度,即现金流量预测模型。模型由Patrica M. Dechow和Iliad D. Dichev(2002)提出,后由McNichols修正[[3]]。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8616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