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约束条件下,江苏制造企业出口行为研究

 2022-01-17 11:01

论文总字数:19122字

目 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和目的 1

1.3研究内容 1

1.4研究方法 2

2文献综述与假说提出 2

2.1制度约束与企业出口行为 2

2.2政治关系与企业出口行为 3

2.3政治关系与制度环境 4

3 江苏制造业发展和出口现状 4

3.1江苏制造业发展现状 4

3.2江苏制造业出口现状 7

4 江苏制造企业出口行为研究的实证分析 10

4.1 样本说明 10

4.2 变量的构造 10

4.3 模型构建 11

4.4整体计量结果与分析 11

4.5分地区计量结果与分析 12

4.6稳健性检验 13

5结论 14

5.1 主要结论 14

5.2 政策启示 15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7

1引言

研究背景

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认识到国际贸易是各国谋求经济发展和富国强民的主要手段。不同国家之间,制度质量和制度环境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不同国家的国际贸易优势、贸易模式和贸易结构都收到制度质量和制度环境的显著影响。所以从制度因素的视角来重新解读中国出口的种种问题是符合贸易理论的。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与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出口作为企业走出国门的重要方略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而企业出口的推动要素和作用机制已变成目前关注的焦点。我国部分研究人员也逐步重视制度给企业出口带来的影响,然而立足于制度环境的维度探究企业出口活动的研究成果有限。

此外,身为长三角经济体的重要成员之一,江苏以制造业为主(占比超过94%)的工业对地区生产总值(GDP)贡献率长期维持在50%以上。江苏制造业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驱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江苏制造的出口行为对中国的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研究意义和目的

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制度环境不完善,产业间制度差异显著,本文为企业面临的制度约束对江苏企业出口的影响机制,能够在理论上为江苏企业出口提供一定借鉴作用。另外,还可以为不断优化制度环境促进企业出口发展提供经验支撑,甚至还有助于江苏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本论文拟联系对企业出口有一定影响的外界要素和内部特点,把制度环境与企业经营视为一体加以探究,且基于此探究正式与非正式机制在推动江苏制造业出口方面发挥的作用,该方面的探究对于目前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言特别关键。

研究内容

本论文共计包括6个章节:

第1章是引言。论述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背景、目的,简要介绍文章的研究方法、内容及思路,提出研究企业出口行为应该结合外部环境和内部企业特征;

第2章主要归纳整理制度环境和企业出口活动的有关研究资料,且提出假设性观点;

第3章论述江苏制造企业发展和出口现状的现实状况;

第4章对江苏制造企业出口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并论述计量回归结果和对结果加以剖析;

第5章是结论。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对江苏制造企业的出口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研究内容与思路

本文将通过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国家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等平台,并利用相关计量模型,将制度背景与公司政治关系有效融合加以探究,且基于此研究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在推

动企业出口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引言

文献综述

制度约束与出口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制度约束对出口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制度约束对不同类型企业出口行为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结论及政策建议

出口行为指数的构建与分析

回归结果分析

按行业

制度约束的计算

出口行为与制度约束关系的理论模型构建

按地区

图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1. 文献综述与假说提出

2.1制度约束与企业出口行为

制度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诸多研究人员立足于法律机制、专利保护、契约实行等层面对机制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功能加以探究,得出结论:制度要素的确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功能。中国经济学界对制度的理解,经历了从借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到吸收西方制度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的过程。

关于国际贸易,已有制度要素的探究大多从贸易成本的缩减和相对优势的构成两个层面进行,贸易成本本质上便是交易费用,包含关税、运输费用、贸易障碍等交易支出,还包含国际支付开支、法律开支、管控开支等。Anderson 与 Marcouiller (2002)指出和关税相同,制度质量也会对贸易成本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他们是从政策的透明度与司法在合约实施中的有效性的角度来研究的。可见,健全的机制能够让交易的费用减少,推动双边贸易的开展。在相对优势方面,商品对制度的依靠程度是依据商品的差异而有所区别的。产品技术越简单或者中间投入资源愈少则代表着交易过程中不能监控或者不能观察的要素越少,为此制度质量高的国家会偏向于出口技术含量高与繁杂性高的产品和需要诸多中间资源投入的商品。当前时期,国内的制度建设还不完善,中国的外贸阻碍是和出口目标国家的制度差异太大(潘镇等,2008;魏浩等,2010)。伴随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和外包在外贸中地位的提升,能够看出制度环境的改进对于国际经贸而言十分关键,既能够缩减制度差异所导致的贸易开支,还让技术含量高的商品的出口规模有效增大。孙楚仁、王松和陈瑾(2018)利用世界各国的贸易数据和制度数据,实证检验了制度对出口比较优势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由于行业本身存在制度密集度,国家制度会对显示性比较优势同时产生正向和负向影响;对于给定的行业,一国的制度越好,那么其在该行业上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就越强;但同时国家制度水平与行业制度密集度之间的差异会对比较优势产生负向影响。王捷(2013)通过对制约我国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制度与政策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认为当前我国贸易融资业务的供需存在严重的错配,但我国贸易融资业务创新与发展不足主要是由于受到了一些制度性因素的影响。要从根本上促进我国贸易融资业务创新与发展,就必须扩大民营金融机构和外国金融机构开展贸易融资业务的市场准入,逐渐解除对金融机构的业务控制,促进资本市场的成熟和完善。

基于此,本人进行下述假设。

假说 1:制度环境的改进会推动江苏公司出口的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

2.2政治关系与企业出口行为

Rauch (2001) 经过探究商业和社会关系对全球经贸所产生的影响,得出结论是其一能够公开成员的违约情况加以惩处,提高成员的违约成本,监控合约的全面实行,其二为成员提供经贸信息,减少不对等信息造成的配对开支与搜寻开支。对于另外一种社会资本也就是“政治关系”对国内公司出口活动影响的探究在当前资料中较少见到,只有孙楚仁等(2014)通过探究指出政治关系的确可以推动公司的出口,但是政治关系无法经过减小筹资制约而推动公司出口。有关政治关系对公司筹资成效与运营效益影响的探究资料中,均有提到政治关系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力。罗党论和甄丽明(2008)指出在国际贸易中,对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贸易信息不充分、合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作为其中的一种社会关系,也会因为信息不对等产生贸易费用。政治关系作为体现公司运营效益和商业信用的信号,打破阻碍双边贸易的非正式贸易壁垒。进而推动公司间贸易合同的签署,和降低相关的违约风险。此外,具有政治关系的公司可以帮助他们更好构建业务关系,从而提高公司在市场上的反映水平,缓解信息不对等的问题(Chen 和 Wu,2011)。在企业出口的固定开支亦或沉没费用方面,政治关系能够让其的沉没开支减少。政治关系是沉没开支的资本来源,沉没开支是公司为开展出口活动所支付的初期资本,亦或为提升商品技术含量而付出的资本(Cole 等,2010)。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准备走出国门,拥有政治关系的公司通常可以更顺畅实行全球化发展方略,且提升其全球化水平。齐朝顺和杜晓君(2018)通过研究发现相对于合资模式,拥有政治关联的中国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独资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企业所处的地区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没有通过验证;东道国制度质量对政治关联与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更多还原

基于此,本人提出下述下设。

假说 2:政治关系可以推动江苏公司出口的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

2.3政治关系与制度环境

政治关系通常以一种特殊资本的身份,在各个领域起着不可忽视的效能。Stiglitz (2001) 通过研究认为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社会关系起着特别关键的调节功能,可以有效解决市场机制的缺陷,弥补制度存在的缺陷,所以社会资本与正式制度之间是倒U型的关系。余明桂和潘红波(2008)在我国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和法律机制还不健全的发展时期,私营公司或许面对着法律保障缺失、产权流失和金融发展滞后等机制的约束,但伴随社会的不断前进、正式制度的健全、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将逐渐减弱。在制度环境良好的地区,政治关系发挥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王永钦(2006)认为伴随经济的增长和分工水平的提升,合约的边际交易成本将逐渐减少,而常规合约将逐渐替代关系合约。魏下海、黄玖和立林涛(2017)发现企业选择的纠纷解决途径是多元化的,其中有政治关系的企业更愿意诉诸“法院仲裁”和“政府渠道”的国家解纷机制;在更“差”的环境中,有政治关系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法律诉讼而非寻求政府渠道。此外,政治关系有助于提升纠纷解决的事后满意度,而且在“差”制度下,这种影响更大。秦玥(2014)认为政治关系对公司业绩既提高和抑制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同时存在。在我国制度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考虑政治关系的正负两方面效应,政治关系促进公司的整体绩效果,但其抑制作用仍然影响着公司经营。

为此,本人提出下述假设。

假说 3:政治关系和制度环境在对公司出口的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影响方面是互相取代关系。

3 江苏省制造业发展和出口现状

3.1江苏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3.1.1江苏制造业产值

江苏省作为我国的制造业大省,制造业总体规模大、活力强、基础雄厚,在当今全球化市场经济条件下,迫切需要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制造业也是江苏省最大的工业经济部门,在全省经济结构中所占比例最高,达40%以上。目前,江苏制造业已形以农业机械、机床工具、仪器仪表、汽车制造、电机电器、工程建筑机械和重型通用机械为主体的生产体系,纺织、化工、轻工、冶金等各类特种机械制造业协调发展,产品种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按照2011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我国制造业共有31个子行业。但由于社会需求差异,制造业中不同细分行业的规模存在较大不同。就江苏省层面而言,规模以上企业主营收入排名前20位细分行业的收入集中度为90%。不仅如此,除制造业整体收入和利润位居全国第一外,江苏收入规模前20 的细分行业均位居全国前4 位。在制造业31 个细分行业中,江苏有8 个行业收入排名位居全国第一、 6 个行业位居第二、其余6 个行业位居第三、四位。其中,有7各行业收入和利润占比超过20%。

表1 江苏制造业收入表

行业名称

主营收入占比

利润总额占比

收入全国排名

制造业

14%

14%

1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

19%

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

24%

2

电子器械和器材制造业

23%

24%

1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5%

57%

2

通用设备制造业

18%

21%

1

纺织业

18%

16%

2

汽车制造业

9%

10%

2

金属制造业

16%

17%

1

专业设备制造业

16%

20%

1

非金属矿物制造业

8%

8%

3

农副食品加工业

7%

8%

3

纺织服装、服饰业

20%

23%

1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8%

12%

4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

24%

1

医药制造业

14%

13%

2

仪器仪表制造业

38%

39%

1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6%

19%

2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0

10

3

化学纤维制品业

36

33

1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6

11

4

数据来源:凤凰网

3.1.2江苏制造业产业集中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9122字

相关图片展示: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