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看丁玲的文学观,1985-86

 2022-01-30 10:01

论文总字数:21729字

摘 要

1985年丁玲创办了文革后中国第一份民办公助形式的全国性大型文学刊物《中国》,这一刊物体现了丁玲80年代的文学观。本文从杂志的形式、《中国》的内容和民办公助的体制三个方面来阐释丁玲的文学观。丁玲认为杂志是最直接有力的文学组织和引导的形式,办刊能够促进老中青年作家的团结,纠正文坛风气。《中国》中与丁玲相关的选篇内容表明,丁玲认为文学的艺术性与对政治、历史的批判功能是统一的,现实主义文学是时代的反映。丁玲坚持民办公助的体制,表明她希望顺应时代潮流,扩大文学市场的活力。同时,也要对良莠不齐的民刊进行引导,提高民办刊物的文学标准和质量。

关键词:丁玲;《中国》;80年代;文学体制;文学观

Ding Ling’s Literary Ideas in China,1985-86

Abstract: Ding Ling launched a national literature magazine China in 1985, which was the first journal that administrated by an unofficial editorial team and sponsored by the government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 argue that China reflects Ding Ling's literary ideas in 1980s. This thesis discusses Ding Ling’s literary ideas from three aspects, which are the form, the content and the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gazine. Ding Ling believed that a magazine was the most powerful form to organize and guide literature. Running a magazine can help to promote the unity of the old and young writers, and also correct the national literary atmosphere. The articles related to Ding Ling in China indicate that she thinks the literariness is coherent with the politics and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the realistic literature is the reflection of the times. China is an unofficial magazine sponsored by some official institutions. It indicates that Ding Ling hopes to follow the trend of the times in 1980s and expand the literary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what she did also shows that she wanted to guide the chaotic private literary pub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ir standard and quality of literature.

Key Words: Ding Ling; China; 1980s; Literature System; Literary Ideas

目录

引言 4

一、丁玲为什么选择杂志这种形式? 5

二、 从《中国》的内容看丁玲的文学观 11

1.文学与政治、历史的关系 11

2.文学与时代的关系 14

3.老中青作家的关系 16

三、民办公助与丁玲的文学观 19

结语 24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6

导论

“文革”结束后,中国大陆的文学届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焦点主要是讨论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而“文学是人学”的观点获得了普遍的认同。这很深地影响了直至当下的我们关于文学的看法。近年来,反思80年代、重审80年代文学的研究,获得了学术界的重视。[1]而丁玲在80年代的文学活动,是我们重新理解80年代的一个非常特殊的渠道。丁玲有很长的从事左翼文学、革命文学的历史,1979年她得到平反后,进入一个文学活动相当活跃的时期。她被选为全国政协常委、文联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1981年应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之邀前往访问,1984年开始筹办《中国》。由于丁玲晚年创作的文学作品较少,所以学术界对她80年代的写作的研究不多,而办《中国》则成为讨论80年代丁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中国》的研究,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分析《中国》被停刊的原因,二、分析丁玲晚年的编辑思想。但总的来说,目前学术界对丁玲办《中国》的研究,还有待更深入的细读与史料发掘,这篇论文就是这一方向上的尝试。我认为,《中国》是我们了解丁玲在1980年代的文学观的重要材料和途径。而80年代的丁玲有什么样的文学观,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这是我们理解丁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丁玲如何在80年代看待左翼文学、革命文学的传统;第二,研究这一时期丁玲的文学观,也是在80年代众多当红的新人作家之外,获得重审这一时期文学状况的视角,这一点在今天看可能是更加重要的。

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是,《中国》这一刊物体现了丁玲在80年代怎样的文学观?本文的主体由三部分组成:从刊物的形式、《中国》的内容和民办公助的体制来阐释丁玲的文学观。作为一个作家,晚年的丁玲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办刊上,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而《中国》中,经查证有一部分文章是因丁玲的参与而发表出来的,这些篇目的选择,丁玲肯定有她的考虑。在当时,民办公助的道路并没有得到作协的认同,但丁玲依然在坚持,这一行为背后的动机,渗透着丁玲对文学体制的看法。本文主要采用历史材料分析和文本细读的方法,借助《丁玲办lt;中国gt;》、《丁玲传》等研究著作以及《中国》等文学刊物,来讨论丁玲在80年代的文学观。

  1. 丁玲为什么选择杂志这种形式?

从1985年1月到1986年12月,《中国》这个文学期刊历时两年,从最初的双月刊到1986年1月调整为月刊后,共发行18期。在双月刊时期,《中国》实行双主编制,丁玲和舒群为主编。月刊时期的前六期,丁玲一人为主编,此后封面上无主编。丁玲于1986年3月辞世,自此,副主编牛汉一直担任执行主编。副主编除牛汉外,早期还有雷加、魏巍和刘绍棠。编委有邓友梅、西戎、杜鹏程、陈涌、秦牧、贾平凹、姚雪垠、王中忱等人。本文以集中分析丁玲的文学观为目标,因此在文本分析的过程中,只选择1985年1月至1986年3月间《中国》上所发表的与丁玲有关的文本。

1979年初,75岁的丁玲回到北京。晚年的丁玲,计划写完三本书,一本《在严寒的日子里》,一本南京回忆录,一本北大荒回忆录。而此时,回忆录《魑魅魍魉》和《风雪人间》,只是大概写完,《在严寒的日子里》尚未完成,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丁玲开始倾尽心血地做另一件大事:创办《中国》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大型文学期刊。丁玲本可以专心写作,也可以安心做好作协副主席的行政工作,但她为何要选择把精力放在了办杂志上呢?当时的很多人都不明白丁玲,并且认为以她这样年迈的状态,很难肩负起一个全国性的文学刊物。但是,事实证明,丁玲凭借她的满腔热情和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很快就将《中国》办得初具规模。总体而言,我认为丁玲之所以选择办一份文学杂志,一方面是有其个人和历史的双重机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刊物这一形式的特点符合丁玲的几个方面考虑。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1729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