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美术与语文教育的共通性

 2023-07-25 08:07

论文总字数:6167字

摘 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借助艺术形象来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已经成为了一种新趋势。美术以丰富的视觉形象走进语文课堂,对语文教学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它使语文课不再那么枯燥,使得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还可以帮助学生解答疑难,增强学生记忆力,激发学生学习激情。语文文学知识的熏陶和滋养,让学生有了一些人文底蕴的积累,使学生对艺术的认识理解更有深度和内涵,在学习美术的同时,让学生成为一个文化素养全面的人。

关键字:小学美术、语文教学、实用性、趣味性、审美能力

Abstract:In the primary language classroom, with the artistic image to effective teaching it has become a new trend. Art to enrich the visual image into the language classroom, in language teaching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It makes less boring language classes, so teachers willing to teach, students willing to learn, can also help students to answer questions, to enhance students "memory,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literary knowledge and nourishment, so that students have some accumul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the understanding of art so that students understand more depth and meaning in art while learning to enable students to become a comprehensive cultural quality of people.

Keywords:The elementary school fine arts,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ality, interest, aesthetic ability

目 录

1 引言………………………………………………………………………… 5

2 美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5

2.1 美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实用性 ………………………………………………… 5

2.2 美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趣味性 ………………………………………………… 5

3.国学文化对美术教学的归正作用 ……………………………………………… 6

4 美术教学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 ……………………………………………………7

4.1 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7

4.2 以文学作品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形象造型能力……………………………… 7

结论 ……………………………………………………………………………9

参考文献……………………………………………………………………………10

致谢 …………………………………………………………………………11

1 引言

苏轼曾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苏轼《题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自古以来就有“诗书画同源”的说法,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中国的文字以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占百分之九十以上,而这些文字的产生都是与其最初的“象形”——画字分不开,可以说中国文字其实是一种图画式或者是部分抽象的图画式文字,它与美术的渊源极深,本就是同根同源,同祖同宗,只不过是后来由于各自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人为地把它们割裂开了,共同的形象性特点增加了两学科进行综合的历史可能性。加强小学语文与美术学科的联系,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这一基本特点出发,借助文学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文学语言的准确、精彩来理解,表达相关的美术知识内容,进行深入浅出、融会贯通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厚积薄发地形成知识系统,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美术丰富的形象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对语文教学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2 小学美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其辅助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在美术让语言文字教学立体化,美术让语文记忆效果最优化,美术的实用性让语文教学更具操作性,让语文教学更具趣味性,更有魅力。

2.1 小学美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实用性

语言文字相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远没有图像来得直观,教师在黑板上板画也要比直接出示示意图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原因主要在于老师的板画可以在学生心目中无形的提升教师在的地位,与此同时,老师的板画过程也是学生印证自己领悟的过程,相对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例如四年级《田园诗情》这节课,碧绿如丝绒般的大草原上,流动的奶牛,鲜艳的郁金花,彪悍强壮的骏马,不仅仅是学生脑海中的自我幻想,还有的是我在黑板上留下的流畅的线条。我的板画让学生对美丽的荷兰的理解不只是停留在字面意思上,而是直接从画面上感受到真正的荷兰风情。在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时让学生自己参与进来,学生亲自参与的活动或学习,不论是注意力、积极性,还是记忆效果都是口头传授等教学手段所无可比拟的。所以,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预设的活动中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熟练、更好地掌握。

图1

2.2 小学美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趣味性

在如今新的教育思想下,我们需要提倡情境导入,在有限的画面里诱发学生的想象力,使文字、形象有机结合起来,这就更加突出了情景导入的重要性。在《开天辟地》中,一位巨人一手持凿,一手持斧,屹立于混沌初开的大鸡蛋前。让学生画出这简单的情景,使学生生动的理解盘古的形象。让他们在边读、边画、边思中学语文,乐学、善学,有利地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学美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使语言、文字、色彩、图像融为一体, 给学生多方面的刺激。让学生将文字变成图画,表面上看是一种形式的转变,实际上是加深了学生对文章深层的理解和对知识反馈的一种手段,学生依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在头脑中构建新的形象,这是一次思维再加工的过程。

图2

3 国学文化对美术教学的归正作用

世人普遍都认为:国学,它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传统学术;是一种有别于西方学术,自成体系且独具特点的文化形态;是中国本有的人文理念、文化传统和认识方法。事实上,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如今的国际世界早已关注到了这颗璀璨的明星。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论语》就传入了日本,现在日本的许多公立学校小学四年级时就开始学习《论语》和中国古诗。在韩国甚至有句俗语:不和没读过《三国》的人说话。更多的中国经典著作在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广为流传。

反观我们的国内,天天上网的青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人的大有人在,说着流利外语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的也屡见不鲜。在“快餐文化”流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们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去钻“孔孟”之道……在世界享有盛誉的中国传统文化似乎正在被我们的青少年所遗忘。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6167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