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对退休行为的影响研究

 2022-04-18 10:04

论文总字数:11174字

摘 要

探讨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对退休行为的影响,找出制约改革的因素,从而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使改革工作顺利推进。方法:利用SPSS数据分析方法,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基础数据,对个体特征、退休行为意愿、政策的了解程度进行交叉分析。结果:研究结果发现,改革中的养老保险金待遇下降会导致一部分被访者选择提前退休,但结果并不显著。而被调查者选择提前退休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压力、身体健康等问题。同时,大部分被访者对于双轨制改革的政策了解比较少,69%的人希望可以实行弹性的退休制度。另外,研究发现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对于不同工作性质的人群来说,意义不同,接受程度也不相同。结论:本研究为我国提出了适当减轻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压力、逐步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实施弹性退休制度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退休行为;提前退休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the Reform of the Double-track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on Retirement Behavior

Abstract: Objective: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the dual-track reform of old-age insurance on retirement behavior, and finds out the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reform. The purpose is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so that the reform of old-age insurance can be carried forward smoothly.Methods: Using SPSS data analysis method, basic data were obtained by means of network questionnaire, and cross-analysis was made on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retirement behavior intention and understanding degree of policy.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cline of pension benefits in the reform will lead some respondents to choose early retirement, but the results are not significant.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respondents to choose early retirement are work stress, physical health and other issues.At the same time, most of the respondents knew little about the dual-track reform policy, and 69% of the respondents hoped to implement a flexible retirement system.In addition,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dual-track reform of pension insurance has different significance and acceptance for different working groups.Conclusion: This study ha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China, such as reducing the working pressure of employees in institutions, gradually extending the statutory retirement age, and implementing flexible retirement system.

Key words: Pension insurance; dual-track reform; retirement behavior; early retirement

1引言

“养老保险双轨制”就是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而交纳的养老保险不同,享受的待遇不同,采取的两种差别的养老保险方式[1],一般来说,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采取不同方式的养老保险制度。

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家各个部门开始对养老保险工作进行全面改革,实现并轨工作,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入手[2]

一、筹资机制进行了优化

不再是简单的现收现付,开始向统账结合制的方向转变,让职工的养老保险从单位和职工共同交纳。

二、待遇机制的转变

未进行养老保险改革之前,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发放标准是根据退休前一个月的工资水平进行发放,而且工资水平的高低与工作年限有直接的关系。一般而言,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最后一个月的工资都比较高,这样就会让退休人员的待遇能够有所提升。但是并轨改革后则不同,不同工龄的人员将会采取不同的计算方式来计算待遇,无形中减少了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养老金差距。

三、职业年金从无到有

未改革之前,事业单位的人员不存在职业年金,交纳的社会保险费用也是有财政全部支付,但是并轨以后,事业单位人员建立职业年金档案,并开始交纳部分社会保险费用。

四、管理方式从分散到集中

改革之前,财政负责对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发放退休金,而且退休单位负责管理退休人员的相关工作。并轨后,所有的社会养老保险全部都由社会保障机构负责,养老金的发放全部由统一部门发放,对社会养老金进行了集中管理,不再是采取分散管理的方式开展。同时对于人力资源和保障工作的建设,国家搭建了统一的保障平台,借助互联网来开展各项服务。这样就能够让管理模式更加集中,不再采取分散的方式,对全国的退休人员能够更好的开展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不再是简单的养老金并轨,充分发挥出社会的作用,不再单纯的依靠政府来帮助养老,让国家的财政压力有所缓解。

我国一直存在养老金双轨制的情况,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双轨制保险制度越来越不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开始向单轨制方向转变,因为如果持续推进双轨制,那么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障不公平的问题就会越来越突出,从而扩大社会矛盾[3]

双轨制养老保险存在诸多的不平衡,这几年,我国的退休提前问题比较严重。按照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男性60周岁才能够达到退休资格,而女性达到50-55周岁才能够退休。当然,如果丧失劳动力或者一直从事特殊职业的工作者,具有提前退休的资格。通过对我国2006年的数据调查发现,在我国当时所有的省市自治区中,共有退休人员1756万人,其中,提前退休人员数量为997万人,占比总人数的56.8% [5]

2014年10月份,我国开始对事业单位的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优化,采取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明确了当前的基本养老制度,缴费方面由个人和单位共同交纳,从此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双轨制彻底不再使用[6]。也就是说,2014年10月份以前退休的事业单位员工,将按照原来的方法发放养老金;以后退休的,按照当前新调整后的制度执行发放。这样按照政策调整之前的方式获得的养老金数额较高,后期的将会有明显的下降,所以许多事业单位人员开始出现提前退休的情况[7]

我国的双轨制改革之路上时间已经过半,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困难,并轨也不仅仅是看似简单的缩短不同工作性质的人群养老金差距的问题。为此,通过本文对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对退休行为的影响研究,以期找出目前存在的制约改革的因素,从而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让这一工作顺利推进。持续推动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能够促进社会公平,降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养老金差异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减轻财政压力、创造更加公正与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让所有人享受到改革的好处。

2 调查方法

2.1 调查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笔者2019年4月8月进行的《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对退休行为的影响调查》。调查对象为我国18周岁以上,有正式工作的劳动者。此问卷调查采取网络投放的形式,截止到调查结束,共收集到有效问卷226份。对样本数据进行信度检验,巴赫系数为0.913,表明数据信度质量很高。效度检验中KMO值为0.902,表明数据效度质量同样很高。

2.2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涉及到被调查者自身的状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月收入、健康状况、工作性质、对当前工作的感知,对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的了解程度,对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的看法及改革对自身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3结果与分析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在226份问卷中,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统计

选项

人数

构成%

性别

124

54.9

102

45.1

小计

226

100.0

年龄

lt;29岁

80

35.4

30-39岁

40

17.7

40-49岁

57

25.2

50-59岁

42

18.6

lt;60岁

7

3.1

小计

226

100.0

学历

初中

26

11.5

高中

50

22.1

本科

130

57.5

研究生

18

8

博士

2

0.9

小计

226

100.0

表2 被调查者工作年限及收入情况

选项

人数

构成%

工作年限

lt;5年

59

26.1

5-10年

52

23

11-20年

25

11.1

20-30年

54

23.9

gt;30年

36

15.9

小计

226

100.0

月收入

3000元以下

63

27.9

3001-5000

84

37.2

5001-10000元

57

25.2

10000元以上

22

9.7

小计

226

100.0

表3 被调查者健康状况与单位性质

健康状况

非常健康

73

32.3

比较健康

123

54.4

不太健康

27

12

不健康

3

1.3

小计

226

100.0

工作的单位性质

机关事业单位

72

31.9

企业

74

32.7

个体

41

18.1

其他

39

17.3

小计

226

100.0

由此可见在样本中,男性占54.9%,女性占45.1%,男性略高于女性。从年龄看,大部分为60岁以下。从学历上看,大部分为高中及以上,工作年限上看,分布较为均匀,从月收入看,3000元以下的占27.9%,10000元以上的占9.7%,大部分为3000-10000之间的。大部分为健康人群,从单位性质看,分布较为均匀。

3.2 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对被调查者退休行为的影响

(1)如图1所示,“在双轨制并轨的十年过渡期内如果可以提前退休或延迟退休,您会选择怎样的退休方式?”这一问题上,大多数被调查者选择提前退休,占总人数的41.2%,34.4%的被调查者选择正常退休,延迟退休者占8.6%,还有15.8%的被调查者选择不确定。根据年龄对改革后退休行为倾向的影响交叉分析中得出,年龄越小,对退休行为的不确定性越大。

图1.退休方式的选择

(2)而在选择提前退休的96人中,如图2所示,因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导致的退休金差异问题选择提前退休的人数占比是17.7%,说明改革并不是被调查者选择提前退休的主要原因,但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人们的退休行为产生影响。其中,工作压力大是大部分人选择提前退休的主流原因。而身体健康问题、照顾家中亲属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图2 选择提前退休的原因

(3)值得一提的是,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与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是紧密相关的,但是其中大部分人对于政策的了解和理解却是不全面的。双轨制改革实施到第五个年头,时间已经过半,但在收集到的226份有效问卷中,有67.1%的被调查者并不了解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如表4,在工作单位的属性与对双轨制改革政策了解程度的交叉分析中发现,其中机关事业单位的被访者对于政策的了解略高于企业和个体。

在表5中分析了学历对双轨制改革政策的了解程度发现:本科学历的被调查者中了解政策的人占58.67%,不了解改革相关政策的被调查者占56.86%,初中学历了解政策的被调查者与不了解政策的被调查者分别是13.33%和10.46%,说明学历对双轨制改革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并无显著影响。

表4 工作单位的属性对双轨制改革政策了解程度的影响

是否了解政策

机关事业单位

企业

个体

其他

人数 构成%

人数 构成%

人数 构成%

人数 构成%

27 36.00%

19 25.33%

12 16%

17 22.67%

45 29.41%

57 37.25%

29 18.95%

22 14.38%

表5 学历对双轨制改革政策了解程度的影响

是否了解政策

初中

高中

本科

研究生

博士

人数 构成%

人数 构成%

人数 构成%

人数 构成%

人数 构成%

10 13.33%

14 18.67%

44 58.67%

7 9.33%

0 0%

16 10.46%

37 24.18%

87 56.86%

11 7.19%

2 1.31%

3.3 被调查者个体特征对改革后退休行为的影响分析

(1)性别对改革后退休行为的影响

通过调查得出,见表6,男性中选择提前退休的人数为47人,占比为39.83%,其次为选择正常退休的,人数为36人,占比为30.51%。女性中选择提前退休的人数为44,占比为42.72%。正常退休的人数为38,占比为38.83%。延迟退休人员为5人,占比最小,由此可见,女性相较于男性更愿意选择提前退休和正常退休,同时男性延迟退休的意愿也较高于女性。

表6 性别对改革后退休行为的影响

性别

提前退休

延迟退休

正常退休

不确定

人数 构成%

人数 构成%

人数 构成%

人数 构成%

47 39.83%

14 11.86%

36 30.51%

21 17.80%

44 42.72%

5 4.85%

38 38.83%

14 13.59%

(2)学历对退休行为倾向的影响

由表7所示,初中学历人群中,选择不确定的人数占比为32%,选择提前退休的占比为28%,选择正常退休的为40%,略高于提前退休和不确定性的人群。在高中学历人群中,选择提前退休的人占比为40.82%,正常退休的占比为28.57%,选择延迟退休的占比为10.20%。在本科阶段中,选择提前退休的占比最大,为45.31%,选择延迟退休的占比最小,为8.59%,选择正常退休的占比为33.59%。在研究生学历中,选择提前退休的占比为29.41%,选择延迟退休的占比为17.56%,占比最高,选择正常退休的占比47.06%。博士人群中,选择提前退休的占比为50%,选择正常退休的占比为50%,其他为0%。说明学历越高,对人生规划越明确,不确定性越低。同时说明学历的高低对改革后退休行为倾向别无显著影响。

表7 学历对改革后的退休行为倾向的影响

学历

提前退休

延迟退休

正常退休

不确定

人数 构成%

人数 构成%

人数 构成%

人数 构成%

初中

7 28.00%

0 0%

10 40.00%

8 32.00%

高中

20 40.82%

5 10.20%

14 28.57%

10 20.41%

本科

58 45.31%

11 8.59%

43 33.59%

16 12.50%

研究生

5 29.41%

3 17.65%

8 47.06%

1 5.88%

博士

1 50.00%

0 0%

1 50.00%

0 0%

(3)收入对改革后退休行为的影响

通过调查得知,见表8,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人群,选择提前退休的占比为45.9%。选择正常退休的占比为32.79%,月收入在3000-5000段中,选择提前退休的占比为42.86%,选择正常退休的占比为34.52%。在5000-10000元收入段中,选择提前退休的占比为37.50%,选择正常退休的占比为32.14%,三者选择提前退休和正常退休的人数占比相差不大,但在5000-1000元收入段中,选择延迟退休的人数最多,占本段收入的人数的19.64%。收入在一万元以上的人群中,选择提前退休的占比为30%,相较于前三组选择提前退休的人数占比较小。

无论收入的高低,大多数人倾向选择提前退休,但在收入较高时选择延迟退休的人数占比会相应增高,且退休行为倾向的不确定性更小。

表8 收入对改革后的退休行为的影响

月收入

提前退休

延迟退休

正常退休

不确定

人数 构成%

人数 构成%

人数 构成%

人数 构成%

3000元以下

28 45.90%

1 1.64%

20 32.79%

12 19.67%

3001-5000

36 42.86%

5 5.95%

29 34.52%

14 16.67%

5001-10000

21 37.50%

11 19.64%

18 32.14%

6 10.71%

10000元以上

6 30.00%

2 10.00%

9 45.00%

3 15.00%

3.4 退休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1)提前退休的原因

通过调查显示,见图3,选择提前退休的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工作压力大,占比为41.7%,其次为家里有人需要照顾28.1%、个人身体状况28.1%,再次为收入减少和养老保险改革导致的退休金差异,均占比为17.7%。

图3 提前退休原因分析

(2)延迟退休的原因

调查发现,被调查者中,延迟退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保持社会参与程度,占比为61.9%,其次为身体状况良好,占比为57.1%,再次为收入高,占比为38.1%,其他依次为:家庭因素,工作轻松等。见图4.

图4 延迟退休的原因分析

(3)对弹性退休制度的认同度

对于“您希望我国实行可以选择提前退休或者延迟退休的弹性退休制度吗?”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发现,69%的人选择是肯定的,希望实行弹性的退休制度。15.9%的被调查者选择不希望,另有15%的被调查者选择不知道。见图5.

图5 弹性退休制度认同度调查结果

(4)您如何评价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

由表9可知,45.6%的人认为改革很好,促进社会公平,减轻国家财政压力,38.9%的人认为“一般,落实下来没有什么感觉”,15.5%的人认为“不好,降低了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退休后待遇”。通过将工作单位的性质与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的交叉分析中发现,见表10,机关事业单位的被访者认为“改革不好,降低了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退休后的待遇”占比最高,为29.17%。而企业的被访者则在“很好,促进社会公平,减轻国家财政压力”这一选项中占比最高,为52.63%。工作性质为个体的被调查者大多数认为“一般,落实下来没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对于不同工作性质的人群来说,意义不同,接受程度也不相同。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1174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