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平台下大学生消费行为透视--基于自我认同理论的分析

 2022-04-23 06:04

论文总字数:22701字

摘 要

大学生作为年轻消费群体的关键部分,为了满足自身需求与实现自我构建,对于信贷消费的倾向与依赖也与日俱增。但由于学生群体收入来源的不稳定性与非理性消费所产生的后果,大学生信贷市场中屡次发生财产亏空,负债累累的恶性消费事件,予以学生家庭及自我极大的创伤。因此研究大学生大学生的信贷消费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和质性分析方法,调查访谈了19个大学生个案样本。从符号消费、自我认同的角度对大学生信贷消费行为进行透视分析,发现大学生信贷消费受到个人性格、家庭背景、同辈群体和广告的影响;信贷符号消费的影响具有积极与异化双重性:既可以积极地构建自我又容易被异化,被符号所奴役;大学生群体实现身份认同的自我塑造一方面通过自我叙事来表达自己与他者之间的不同,以此表现个体的自由;另一方面,通过自己与他人的互动,获得群体认同。

关键词:信贷;自我认同;符号消费;

Abstract

As a key part of the young consumer group, in order to meet their own needs and achieve self-construction, the tendency and dependence of credit consumption is increasing. However, due to the instability of the student group's income source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irrational consumption, the financial losses in the college credit market have repeatedly occurred, and the indebted malignant consumption incidents have caused great trauma to the students' families and themselves. Therefore, studying the credit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use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to investigate and interview 19 sample cases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c consumption and self-identifi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redit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finds that credit consump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influenced by personal character, family background, peer group and advertisement. The influence of credit symbol consumption has both positive and alienation: it can be active The construction of self is easy to be alienated and enslaved by symbols; the self-shaping of identity groups of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one hand express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selves and others through self-narrative, thus expressing the freedom of the individual;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self Engage with others and gain group recognition.

KEY WORDS: Credit; self-identification; symbolic consumption;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2

第一节 研究背景 2

第二节 研究意义 2

第三节 理论视角 2

一 符号消费 2

二 自我认同 3

第四节 文献回顾 3

一 大学生消费研究 4

二 大学生信贷消费研究 5

三 研究述评 5

第二章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问题 6

二 研究方法 6

第三章 大学生信贷消费状况

一 信贷平台 7

二 信贷消费类型 7

三 还款状况 8

四 对信贷消费的风险认知程度 9

第四章 大学生信贷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个人性格 11

二 家庭背景与同辈群体 12

三 广告、互联网 13

第五章 符号消费中的积极与异化:我消费,我存在?

一 满足消费需求,建立更好的自我 15

二 过度膨胀的虚假消费需求 16

三 小结 16

第六章 信贷消费中的自我认同

一 求异:满足个性化需求 17

二 求同:通过消费渴望融入群体 18

三 小结 19

结语 20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绪论

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此基础上,大型互联网信贷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人们消费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在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单纯的满足基本生理需求已经不再成为消费的目的,消费更多的是为了满足除生理需求以外的其他各种欲望。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不具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但却有着巨大的消费能力。而互联网信贷平台的出现,极大地刺激了大学生的消费欲望。本文将信贷消费作为大学生消费的一种新常态,对大学生对信贷风险的认知、信贷消费的影响因素、以及在信贷消费中如何进行自我建构予以探索。

研究意义

对于非良性贷款的平台加强监管与扩大对于学生的安全消费教育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信用贷款消费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素塑造了大学生的信贷消费需求?而信贷消费的风险是如何被控制的?如此这般的问题不得不引起笔者的深思。拔树寻根,分析谁塑造了大学生群体的信贷消费需求,以及大学生群体是如何解读自己的消费需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了解大学生群体信贷消费的状况,为家长及校方等监护者群体架起沟通的桥梁,最终达到对青年群体的消费需求进行正面向上的引导。

理论视角

符号消费

1899年凡勃仑在《有闲阶级论》 一书中提出了“炫耀性消费”,这是对符号消费最早的研究。凡勃仑认为“有闲阶级”所进行的消费已经不仅仅只局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关注到商品的象征意义,即通过商品消费能给消费者带来商品以外的价值。在此之后一些学者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但并没有明确提出“符号消费”,但他们已经将研究重点放到商品的象征意义上。

布迪厄将符号消费从物质消费领域拓展到精神文化领域,她提出,商品消费的本质就是对符号价值的消费,不同符号的鉴赏力把消费者分为不同的种类,就是商品区别人。消费者在一定的场域下进行商品消费,通过商品的符号价值将自己与其他群体进行区分,这些区分的资源主要包括商品中所蕴含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符号资本。同时,消费者的行为又受制于消费者长久以来所形成的性情影响,即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消费行为都涉及一场符号斗争,都是一场为寻求区隔而进行的斗争。[1]通过这种符号斗争,消费者可以确立其独特的地位与认同感。[2]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2701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