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探讨

 2022-01-20 12:01

论文总字数:15095字

目 录

摘要 3

ABSTRACT 4

1 公共服务的属性和基本作用 5

1.1公共服务的属性 5

1.2公共服务的作用 5

2 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现状 6

2.1 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现状 6

2.1.1以政府为主导的权威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6

2.1.2以企业为主导的商业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6

2.1.3以个人或团体为主导的志愿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6

2.2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问题分析 7

2.2.1供给主体的单一性和唯一性 7

2.2.2职责不清导致的缺位和错位现象 7

2.2.3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管体系 8

2.3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弊端的原因分析 8

2.3.1资金问题 8

2.3.2“全能型”政府的弊端 8

2.3.3缺乏足够的重视 8

3.国外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模式 8

3.1英美模式 9

3.2欧洲模式 9

3.3日本模式 10

3.4国外公共服务供给的启示和借鉴 10

3.4.1政府角色的转变 10

3.4.2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团体的作用 10

3.4.3构建合理有效的平衡体系和合作机制 11

3.4.4保证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独立性、自主性 11

3.4.5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 12

4 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改进建议 12

4.1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治理理论的启示和运用 12

4.2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一主多元化”构建:基于政府角度 12

4.2.1领导者和榜样者 13

4.2.2培育者和引导者 13

4.2.3分配者和监管者 14

5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6

当前我国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探讨

商宏彬

,China

Abstract: Present supply pattern of the public service of our country is dominated by the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al forc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little and between the government, the market and social group function is not clear, unclear responsibilities caused the government failure and market failure and failure of society problems,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growing public demand for public services, but also hindere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of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seek the ways of effective supply of public services, this paper hopes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China's public service supply mode history, and market economy under the foreign public service supply mode of China's innovation in the mode of supply of enlightenment, learn from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good governance theory as analysis tool to promote China's public service supply mode of a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better to serve the public.

Key words: public service, supply mode, market economy,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已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被广泛认同,但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必然会带来相应的公共服务的剧增。然而目前我国以政府为绝对主体的公共模式的供给模式已然满足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市场和社会力量基本参与不到公共服务的供给中来,虽然萌发了少量参与,但是政府、市场。社会力量不合理不科学的职能分配造成了当前我国公共服务效率、效能和质量的低下,这种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供给模式已经成为制约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必须摆脱这种不能有效完成公共服务供给的传统政府一元化模式,通过对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自身问题的分析总结以及国外供给模式的启示和借鉴,完成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1 公共服务的属性和基本作用

1.1公共服务的属性

所谓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基本的社会正义和凝聚力,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公共服务又分为狭义的公共服务和广义的公共服务,狭义的公共服务(也称私人服务)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竞争性、效用可分性以及排他性等。我们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广义的公共服务,即不是满足公民直接需求,比如说教育,孩子上学受到教育有助于他们的人生发展,这本来是公民个人的愿景和需求,但是教育过程中使用了公共资源,就属于广义公共服务的范畴。随着20世纪60年代危机在一些福利国家的不断出现,政府从最开始的主导型和唯一性角色逐步退出,不同类型国家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演变证实了私人服务或者一些第三部门等相关角色均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为社会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这些模式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往往更具有生命力[1]

1.2公共服务的作用

公共服务有三个基本作用:一是保障公民的基本需要,这就需要政府及社会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就业保障、基本的养老以及生活保障等;二是满足公民基本尊严和基本能力的需要,这涉及到的是公民的基本教育和文化保障;三是满足公民基本健康的需要,比说政府及社会提供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服务以保障公民的基本健康权利。公共服务的作用体现在公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教育、文化、卫生、医疗、体育到就业、科学、国防等等无不囊括其中,公共服务是是社会的“调节器”,保障公民基本的生活需要。公共服务在其他方面,譬如说提高人的可行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控制人口规模等等领域都有重要作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详谈,主要是通过这些事实强调公共服务的重要性。

2 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现状

2.1 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现状

众所周知,我国现行的是市场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我国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有以下几种方式:

2.1.1以政府为主导的权威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这种类型是以传统的政府为供给主体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型、社会型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已经凸显出主流态势,然而政府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主体在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竞争中必然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公共服务产品的非竞争性以及非排他性使得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很轻易的参与其中,并分享了大部分利益,这就对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事业的民营化和社会化造成了极大伤害。比如说在我国的铁路建设中,政府是主要的出资方,然而建设过程中企业或者其他社会团体都可以参与其中进行竞标,这其中绝大部分的利益由这些企业和社会力量所占有,且因铁路自身项目的服务性质使得政府唯一的收益项目——票价难以定为市场价,导致政府的投入与产出严重不平衡。这样在以政府为主导的权威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下,政府承担了高额的风险和较低的利润率,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公共服务事业提供了保障,但是也给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2]

2.1.2以企业为主导的商业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这种类型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以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的方式为公众提供社会服务,作为参与主题的企业的基本目的是盈利。这种让企业做主导的商业型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有很多优势和收益,但如果缺少了有效的制度管制也会产生很多问题。对于政府来说,市场的直接参与和出资,不仅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可以使政府有更多的精力做其他服务公众的事情;对于企业来说,直接参与到公共服务事业的建设中来,以市场为导向的定价和销售模式会收获丰厚的回报和利益;对于公众来说,可以享受到通过市场竞争的高质量的公共产品的服务。然而,企业毕竟是以盈利为基本目的的,如果没有有效的管制制度,就会造成政府腐败、市场中企业恶性竞争等问题,公众也会深受其害。比如我国出现的“豆腐渣”工程,政府没有有效管控,企业为谋取利益的最大化导致公众受难。所以,这种以企业为主导的商业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需要政府制定有效的管控体系加以监管,以防其害。

2.1.3以个人或团体为主导的志愿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这种类型主要特征是志愿性和自发性。这种模式是基于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在我国这种模式比较少见,但也有很多社会团体在这方面努力,比如“壹基金”,无偿为公众提供志愿性服务和公共产品。志愿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和国家、社会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在欧美国家这种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了。这种类型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主要有志愿服务、非盈利性收费以及无偿捐献等多种方式,主要是个人或社会团体出于自愿地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因此其具有自愿性特征。这种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公共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总之,以上三种模式并不是单独运行于国家和社会中的,而是有机组合在一起共同作用,从而促进国家和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3]。基于国家和社会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合理地组合安排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才能收到最高的效益,并不是简单的并列施行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比如在国防、医疗等方面,以政府为主导的权威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更加奏效,而在社区建设等方面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力量更为重要。

2.2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问题分析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依然是以政府为主要供给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虽然商业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和志愿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也初现端倪,但不可否认的是政府的主导地位不可撼动,这就导致了以下几个问题:

2.2.1供给主体的单一性和唯一性

我国坚持以政府为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排斥市场和社会力量,主要是考虑到新世纪以来我国试行的三种供给模式并行所带来的市场失灵、社会失灵的问题,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这种单一的模式也造成了政府失灵的后果,“全包型”政府并没有完全解决市场失灵、社会失灵的问题,反而又带来了老生常谈的政府失灵问题。无可否认的是,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以支配者和垄断者的姿态为我国的公共服务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4],为公众提供方方面面的公共服务,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政府已然没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满足,却依然果决地在公共服务的筹资、建设、提供等各个阶段实行严密的政府监管,排除市场和社会团体的力量,从而为我国公共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过重的政府财政危难,也导致了整个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低下[5]

2.2.2职责不清导致的缺位和错位现象

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分配不清和职责紊乱现象造成了权威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混乱性,主要表现为政府部门的缺位和错位。政府为了避免市场失灵、社会失灵的问题对公共服务实行“一手包办”的政策,但由于财力、物力的限制又不能提供全面的系统的公共服务,一些本应该由政府作为主体提供的公共服务无法实现,却又排斥市场和社会团体的力量,就导致了公共服务的缺位现象。另外,一些由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三方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中,三方的职责分配不清,政府也没有合理有效的管制体系,宏观调控与市场调控不和谐运作造成了公共服务供给的错位和不足。这不仅阻碍了我国公共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对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造成了极大伤害。

2.2.3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管体系

上文已经提到目前我国的公共服务事业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管体系。在有些公共服务领域,政府无力提供或者提供的代价过高,就允许市场和社会团体的参与,由于市场竞争的盈利性和盲目性,政府又缺乏有效的监管,就会导致市场恶性竞争、公共产品质量不合格等问题的出现。所以,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化、社会化必须配以合理有效地监管体系,政府在监管的前提下,允许企业和社会团体甚至个人的加入,既可以促进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又可以确保我国公共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2.3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弊端的原因分析

公共服务事业想要得到发展是需要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的,这些年来我国的公共服务事业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很大的进步,但相较于发达国家,对比不同行业领域的公共服务,我们仍有诸多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的空间。当前我国的公共服务仍然是以政府为主要供给体,所有供给都依仗政府是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的,除此以外还容易造成比如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不高、供给效率低以及成本过高等问题。下面我就针对为何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来具体分析一下:

2.3.1资金问题

公共事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而如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常政府都是直接走财政渠道来支持我国公共服务事业的,但是当公共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政府是不可能一直给予大力的扶持的,所以我们急需找到稳定的资金流作为支撑,而这也是解决这一难题[6]的关键。

2.3.2“全能型”政府的弊端

在我国的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一直处于支配和垄断的地位,小到公众的生活起居,大到公众的生老病死,政府都一手包办,这种模式下,政府的压力过于繁重,而且事事亲为并不能保证面面俱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了一些公共服务的质量低下、效率低下的问题,也阻碍了权威型政府的建设。

2.3.3缺乏足够的重视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政府更加注重的是“GDP”的增长速度, 有了“争十”、“保8”等口号现象,国家最在意的是经济的发展,政府的绝大部分财政收入都投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上,而在公共服务领域投入不足,也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无法满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的需求。相较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已严重落后。

3.国外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模式

前文我们已经提到过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在相对发达的欧美、日本等国家,商业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和志愿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已经非常普遍,但因各国国情、历史文化、认知等方面的不同,这些国家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侧重点也有些不同。公共服务的性质就决定了政府必须在供给中占据主导地位,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业限制了市场在公共服务供给中承担更重大的责任,社会团体的散漫性和无组织性也决定了社会力量的参与者地位。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几种较为先进的公共服务国家模式,以便为我国的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做参考。

3.1英美模式

英国虽然在地理上位属欧洲,但远从中世纪开始,英国在欧洲就一直保持着我行我素的风格,因其临海,以英国为首的文化又被称为“海洋文明”,与欧洲内陆国家的文化着实有些区别,在此,我们也不做过多讨论。以英美国家为代表的公共服务是以市场为最终导向的供给模式,也成为“盎格鲁——萨克逊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参与者是市场和社会团体,而政府的作用是宏观调控和监管。在1970年代中期之前,经历过第一次金融危机的洗礼,英美为首的发达国家深受政府宏观调控的益处,在公共服务的各个阶段都实行政府供给,并且设置了很多政府代理机构,实行政府权威型供给模式,然而在这些传统的福利国家,这种模式大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对于公共服务的很多领域,政府开始显现出疲态,也无力承担更多公共服务的责任。自1970年代后期以来,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逐渐被认可、接受,市场的参与和竞争不仅大大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而且带来了高质量、高效率的公共服务,深受公众的欢迎。英美政府也做出了重大转变,合同外包形式被引入了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允许和支持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目标一致的企业进入,并以合同的形式进行约束,在允许企业盈利的同时为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提供了保障,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化也成为了英美国家的主流方式。另外,由于英美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较高,一些个人和社会团体也自发地参与到公共服务的供给中,为英美国家的公共服务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提升了公共服务供给的高效性和灵活性。

3.2欧洲模式

像挪威、瑞士这样的福利性国家的公共服务供给主要是以国家福利为主要的供给方式,欧洲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北欧和欧洲大陆国家略有差异,但核心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供给模式。在欧洲大陆,公共服务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允许市场有限参与的供给模式,政府与市场的职责划分比较清晰。在国家公共服务的核心领域中,比如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国防等方面完全由政府政府提供,且不允许任何非政府组织或市场因素的参与,而在铁路、电气等公共服务领域允许私人企业的加入,以竞争的形式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另外,引入业绩责任考核制度来应对市场的盈利性和盲目性。而在北欧国家,高税收高福利一直是这些国家的标签,政府往往通过这种形式来完成公共服务的供给。与欧洲大陆国家相比,在公共服务的核心领域依旧是政府主导把控,而在相对开放的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并没有完全交由市场去供给,而是采取合作的方式,选取代理机构,让私人企业代表政府去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获取一定的利益,而政府则以监管者的角色参与其中,一旦市场失灵,政府会及时接管,进行调控。但是政府的无限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国有企业的活力,限制了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近些年来政府部分逐步将一些公共服务领域开放,允许市场的进入,公共部门购买私营部门的服务和产品,使公共服务价格更加有竞争力[7],打破政府垄断,给予市场资本一定的自由,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公平竞争,以增添国有企业的活力和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3.3日本模式

日本的这种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比较特殊,主要表现为政府的强制、直接干预。在日本,虽然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也是多元化的,政府、市场、社会团体都参与其中,但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政府包办,公共服务领域的企业、社会团体都是政府指定的,虽然不是政府直接进行公共服务的供给,但是这些企业或者社会团体都是政府委任或者政府委派代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在国家公共服务的核心领域,日本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法人机构,由政府一力承当,尤其是教育、科研、文化等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而在公共服务的非核心领域,比如慈善、福利事业等领域,政府同样设置了民间法人机构,由其代表政府进行公共服务的提供,并且其财政支出基本都是由政府给予支持的,同时日本政府还设定了一些条例对这些民间法人机构进行监管。总体来说,在日本的公共服务事业中,政府占据着无可取代的领导者地位,市场和社会团体只是补充手段。而新世纪以来,日本政府也认识到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并作出一些改变,希望借助政府以外的力量推动公共服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3.4国外公共服务供给的启示和借鉴

研究分析了以上几种国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本文发现在发达国家,无论以市场为导向还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都保持或开发了供给方式的多元化,政府、市场、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力量都有发挥的空间。借此,本文希望通过我国和国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差异对比,为我国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总结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3.4.1政府角色的转变

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就决定了政府必须在我国的公共服务事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公共服务供给要政府全部承担,或者直接承担,政府是我国各项事业建设的核心,必须承担起主要责任,为了促进我国公共服务事业的改革发展,政府必须适当地转换角色。目前我国的公共服务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权威型供给模式,我国企业和社会团体在公共服务事业中参与较少,这与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严重不符,也导致了我国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滞后。参照北欧模式和日本模式,政府依然是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参与者,但是要注重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政府作为领导者引导企业和社会团体的行为,调节和监控市场的不稳定、不合理因素,发挥多方面的力量推动我国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

3.4.2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团体的作用

以英美模式为例,“公共官僚部门是以外部对效率的控制无力和内部的激励微弱为特征的”[8]。这说明在公共事业领域,政府垄断性和支配性虽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也有很大的缺陷,就是竞争不足,使得国有企业或者政府机构效率质量都没有很好的保证,也缺乏活力。就像一个人已经确定在将来的某段时间会得到某样东西,那他努不努力、用不用功都没有重大关系,最终的结果都一样,如果让他仍然对自己保持高度的要求,只能从这个人的素质或者精神状态出发,看看他对自我的价值认知是什么,外界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同理,在我国的公共服务事业中,无论项目有没有收益、质量和效率怎么样,最终都是由政府去做,考虑到我国自身的发展水平,政府难免会有懈怠、糊弄的情绪出现,就会衍生出很多问题。所以,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是很有必要的,政府部门与市场、社会团体的公平竞争大有裨益:首先,对于政府来说可以起到警钟效果,促进政府的重组和改革,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其次,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加入,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求他们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使其拥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再者,市场竞争是有效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途径,公众可以享受到更高质量和更高效率的公共产品[9];最后,在我国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和经济水平发展严重不平衡的今天,对促进我国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是重要的推动力量。

3.4.3构建合理有效的平衡体系和合作机制

目前在我国的公共服务事业中存在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少量参与,但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符,也制约了我国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做出了一系列改革,试图放手一些领域的公共服务供给让于市场,以便发挥其重大作用,但其中政府与市场职责混淆、职能错位等问题使政府改革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参考欧洲大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政府在公共服务事业的开放领域,合理地划分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的职责,协调三方的利益,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事实上,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已经不是一种供给方式就能解决的,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的合作,构建合理有效的平衡体系和合作机制刻不容缓。

3.4.4保证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独立性、自主性

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共同参与并不意味着三方共同参与到公共服务供给的各个阶段,而是合理有效地做好职责分配、职能换分,在各自的服务供给领域中独立地、自主地完成供给目标。举个例子,在政府机构的行政过程中,领导是事业的核心,领导的想法和做事风格关系到行政事务的各个环节,如果领导的做事风格比较严谨、行政很有计划性,那么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政风格大概也如此,如果领导的处事风格比较松散、倾向自由行政,那么各级行政机关也基本上是想到什么事做什么事。同样,在我国的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如果一段时间是政府主持,一段时间是企业主持,一段时间又是社会团体主持,那么实行供给的部门会变得杂乱无章,毕竟各自的侧重点、行事方式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国政府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参照英美模式,拥有自主权和独立权才能保证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4.5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

政府是公共服务事业的核心,允许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介入,不仅要发挥其引导作用,还要做好监督事宜。在上述研究介绍的几种模式中,有个共同点就是市场和社会团体代表政府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都受到政府的严密监控。毕竟市场的逐利性、盲目性和社会团体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客观存在,如果放任其行事,不加以监管,必然会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保证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不意味着放任,而是政府不过分干预,但是要在其供给过程中进行监管,一旦出现企业和社会力量不能解决的困难,政府要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予以改正和支持,避免不可估量的损失。

4 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改进建议

正如前文所述,目前我国的公共服务事业存在着很多问题,传统的政府权威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急需变革,目前的供给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经过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后,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得到了一些启示,但是国情的不同注定了不能生搬硬套,本文希望在此基础上,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等分析工具,为我国的公共服务事业改革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4.1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治理理论的启示和运用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强调的是竞争问题,我们已经多次分析竞争的重要性和有益性无论从我国公共服务事业的现状还是国外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轨迹来看,竞争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此不再赘诉。善治理论强调的是合作关系,具体来说在公共事业中政府不再是国家的唯一权力中心,各种公共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行使的权力只要得到公众认可,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公共事业的权力中心;治理过程中存在权力依赖、主体互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合作伙伴关系,最终建立起共担风险的公共事务管理联合体。多元治理也就是在社会普遍信任和互助合作的基础上,通过营造社会关系网络运营社会资本,使得政府与公民、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能实现良好的合作,最终促成善治的过程[10]

4.2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一主多元化”构建:基于政府角度

无论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的竞争机制还是善治治理理论强调的合作体系,都提示着目前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一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已完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脱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开放部分公共服务事业领域交给市场和社会团体,促进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一主多元化发展。在“一主多元化”的进程中,政府依然扮演者领导者的角色,市场和社会力量也得到广泛参与,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共同合作、共同竞争、共同承担责任和风险。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一主多元化发展大有裨益,对各方都有重大意义:对于政府来说,合作伙伴的加入,可以帮助政府减轻财政负担和工作压力,减少政府的投资风险;对于市场来说,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扩大了市场的经营范围和投资运作空间,操作得当的话可以获得高额的收益,同时也是对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巨大推动;对于公益性的社会团体或个人来说,这是个很好的回报国家和社会的途径,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有效方式,也倡导了公民和社会团体要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对于公民来说,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得以满足,公共服务的质量、数量、效率等有了保障;对于国家来说,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可以赶上社会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在我国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探索中,政府已经开放了一些公共服务领域,比如说教育、环保事业等等,最近几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有不少都是投身于山区教育事业的伟大教师,政府给予表彰和肯定,为有志投身于教育事业的青年提供了榜样,另外,什么动物保护协会、自然环境保护协会雨中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还有护林员、绿化员等等,说明我国政府已经肯定了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并且希望更好地发挥市场和社会的力量。然而,在“一主多元化”的实验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政府在一些公共服务事业领域的公开招标,往往与某些政府官员“有关系”的企业更容易竞标成功,这就涉及到腐败问题;一些社会团体和个人打着公益的幌子进行敛财,在汶川大地震时期最为明显和严重;甚至一些社会组织以公益为借口干扰政府行政等等。这就要求政府在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一主多元化”进程中为自己做好科学合理的角色定位。

4.2.1领导者和榜样者

政府依然要在国家公共服务的核心领域进行直接供给,尤其是在国防、国家科学研究、义务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这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但是在政府绝对领导下,也可以做出一些改变,比如在科学研究领域,允许私人或企业进行投资研究,科研成果由政府出资购买;在教育领域,允许企业学校、私人学校的建立,与公办学校进行竞争,提高教育水平,民办教育由公众直接购买;在医疗领域,允许民办医院的出现,提高医疗水平等等。基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政府必须做好领导者的角色。另外,政府还要做好榜样角色,如何为公众提供高质量、高效的公共服务,政府要为企业和社会团体发挥模范作用;在公开竞标中,政府要公开公正,不能徇私舞弊,弘扬社会正气。

4.2.2培育者和引导者

目前在我国公共服务事业中,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参与还比较少,一方面是因为国家体制不健全,企业和社会团体难以参与其中,另外一方面是企业和社会团体自身的发展不完善、不健全,导致政府不放心将公共服务供给的重任交付给他们,所以,政府就要做好培育者的角色,无论是公民的自身素质、还是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做事能力,政府都要去引导和培养,甚至可以由政府出面挑选指定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或社会团体作为模板进行培训和教导,帮助他们获得为公众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公共服务的能力。另外,在企业和社会团体负责的公共服务事业领域,政府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企业和社会团体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进行工作安排等等,培养他们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全面性和安全性。

4.2.3分配者和监管者

市场和社会团体更多地参与到我国的公共服务事业建设中已成为必然趋势,如何合理地将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责任分配给企业和社会团体是政府的必修课。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制定一些合理的标准来划分企业和社会团体的能力,从而妥善地将公共服务供给的责任分配给政府部门单位、企业和社会团体,达到最佳效果。另外,政府还要做好监管的角色,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在部门单位、企业和社会团体实行公共服务供给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政府的监控不仅可以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的行为,在必要时也可以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避免一些不可预估的损失。

5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公共服务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然而目前我国的公共服务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我国以权威型公共服务为主的供给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在总结自身问题的同时,也要积极地发现和学习国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优点和经验,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把握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要害,构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一主多元化”模式,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质量、效率和数量的需求。虽然我国在“一主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试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我们要保持乐观心态,政府也在积极地寻求改变。本文希望通过对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现状的分析和国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总结,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治理等分析工具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一主多元化”提出有益的建议,促进我国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5095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