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识别与影响因素分解

 2022-01-17 11:01

论文总字数:24375字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碳排放强度的分解方法研究 2

1.3.2制造业碳排放强度研究现状 2

1.3.3总结 3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3

1.5 制造业行业范围 3

2 我国制造业发展与碳排放趋势分析 4

2.1数据来源及说明 4

2.2 制造业发展状况 4

2.2.1 制造业产出情况 5

2.2.2 制造业就业情况 5

2.3 制造业能源消费现状 6

2.4碳排放估算方法 8

2.5制造业整体碳排放及碳排放强度 8

2.6制造业各产业碳排放及碳排放强度 9

2.7 高排放和高强度产业识别 13

3 制造业碳排放强度的因素分解方法 13

3.1制造业整体碳排放因素分解分析 15

3.2制造业分产业碳排放强度差异性分析及其因素分解 16

3.2.1聚类分析 16

3.2.2因素分解 16

4 结论和对策 18

4.1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18

4.1.1调整高碳制造业产业结构 18

4.1.2积极发展低碳制造业产业 19

4.2加快发展制造业节能减排技术 19

5 存在的不足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2

中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识别与影响因素分解

战妮

,China

Abstract: With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entered a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to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injected new vitality, improve the spee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However, due to the unique resources structur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still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high emission industries. Carbon emissions from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ccounts for more than 50% of China's total carbon emissions, therefore, China's overall carbon emissions can be analyz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rbon emission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master.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paper 2004-2013 our count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s a whole and the 28 sub industry of carbon emission levels identified high emission and high strength of the industry, and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tensity,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in the future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work.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ur count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high emissions and high strength industry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hich emission intensity and ranked by the industry's top: ferrous metal smelting and rolling processing industry, oil processing, coking and nuclear fuel processing industry, chemical materials and chemical products manufacturing, non metallic mineral products industry. Decomposition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factor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efficiency share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e following two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irst, to promote the adjustment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wo i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manufacturing,industrycarbon emission,factor decomposition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能源行业是维护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与经济的稳定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都离不开能源行业的支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对能源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现如今,世界气候问题愈发严重,能源问题成为了世界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要多角度多维度的综合考量世界能源问题,不能仅仅考虑对能源的使用需求问题。李克强总理在2009年全国能源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要着力推动科技创新,积极开发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培育现代能源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要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推进农村和城镇电网改造、节能减排改造、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大型煤炭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大型核电等工程的建设[1]

人类目前面对的最为重大的全球性问题就是气候变化问题,而引起气候变化的首要原因是化石能源燃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所造成的气候变化如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融化、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等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控制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对于控制气候变化具有积极意义。现如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的发展模式和历史潮流。

我国在2006年碳排放总量第一次超过了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我国飞速发展的制造业[2],但我国制造业多为高耗能、高排放的传统产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居高不下。并且,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向世界作出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碳排放强度要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40%~45%[3]。因此,通过分析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及其影响因素,识别出我国制造业的高排放产业,针对不同的产业对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不同的对策,对我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1.2研究意义

现如今,低碳经济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随着后工业时代时代的到来,各国都积极探索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改革的道路:英国大力推行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和分布式的能源系统,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能源的使用量;丹麦通过组建低碳生活社区,倡行零废弃物、零碳排放等生活方式;日本受本国国土面积的约束,一直是能源相对紧缺的国家,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日本政府始终大力推行低碳生活的理念,同时要求社会各界人士和各个生产部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实现从高消费型社会向高质量型社会的转变;瑞典自1997年就开始倡导国民尽可能的多使用可再生资源,政府启动了 12.5亿克朗的可持续发展计划以打造出世界上唯一一个零化石燃料的国家;美国不断进行科学技术的创新,以解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问题。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碳排放的减排趋势关系着我国的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当前,我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一直在30%以上。但是,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中,仅仅只看重行业的经济收益,却忽略了环境效益在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今这个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的时代,制造业碳排放的减排问题成为保障国民经济能否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

随着我国制造业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升高,致使我国整体碳排放量居高不下,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道路上的巨大阻碍。当前,我国制造业的能源消费量在我国整体能源消费总量的份额超过50%,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我国整体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0%以上,而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发达的发达国家,能源消费量与碳排放量不超过整体行业的20%。因此,我国制造业碳减排情况是能否在2020年完成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5%的重要保障。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碳排放强度的分解方法研究

目前,国内外有多种对于碳排放强度的分解方法,这些方法各有所长,但计算结果或许会有所差异。Laspeyres指数法在1864年被德国的学者E.Laspeyres 提出,并以他的名字命名。学者Park S.H,Howarth R B对此方法进行了很好的归纳与总结,并且很好的运用了此方法。Laspeyres指数法是将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权重的加权综合指数,其优点是可以研究任意一个因素在碳排放中的贡献度。Boyd在1974年率先提出了简单平均分解法,该方法是求出考察期间的能源消费量的基期值与终期值的算术平均值,并把该值作为权重,通过使用对数方法,计算分析在碳排放变化过程中影响碳排放强度的因素的变化程度。 在1998年,Ang B W和Lee S Y对简单平均分解法进行了改进,得到了一个新的分解方法,即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并且通过利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等三个国家进行了实证分析。在1992年,新加坡学者Liu X.H与Ong H.L提出了自适应权重分解法。自适应权重分解法是将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均假设为单调函数,把影响碳排放的权重设为各个因素单项积分的结果。因为此方法将每个影响因素都进行了积分计算,所以最终得出的结果误差更小,更加接近与现实。但是由于自适应权重分解法的计算过程过于复杂,使它在实际研究中的应中并不如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广泛。

1.3.2制造业碳排放强度研究现状

Wang等选取1957-2000年间的数据,利用对数均值迪氏分解法将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解为能源结构、经济增长和能源强度,并且得出以上三个因素都对碳排放强度产生影响。Ma amp; Stern与Wang等人采取了一致的方法,即对数均值迪氏分解法,研究了1971-2003年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其创新之处在于在影响因素能源结构中引入了生物质能这一因素。徐国泉等采用1995-2004年间的数据,利用简单平均的迪氏分解法将影响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的因素分解为经济发展、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胡初枝等选取1990-2005年的数据,通过利用平均分配余量法将影响碳排放强度的因素分解为产业结构和经济规模,研究它们对碳排放强度的贡献率。李艳梅等构建因素分解模型,研究我国在1980-2007年间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以及碳排放强度的变动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产生的影响。徐盈之等(2011)选取了1995-2009年的数据,通过利用对数均值迪氏分解法,研究了制造业总体以及其细分产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薛智韵(2011)使用指数分解方法考察了我国1996-2007年间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对碳排放强度产生的影响。魏一鸣等(2008)研究发现碳排放量的减少与改变能源结构与能源强度没有直接关系。

1.3.3总结

当前对于碳排放强度因素分解的研究已十分广泛,国内外学者也对各种研究方法进行不断改善与扩充。在现有的研究中,基本上都将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分解为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增长等,并且研究结论中都认为这些因素对碳排放强度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国内外的研究中提出了很多有关碳排放强度的研究模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建议,给本文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指导和理论借鉴。

但现有的研究很少有研究我国制造业的细分产业的,基本上都将制造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但是,实际上对于制造业中不同的产业,影响其二氧化碳排放的因素可能有所不同,政策导向也就有所区别;在以往的研究中进行碳排放估算时,能源消耗种类往往至选取了一次能源,及煤炭、石油与天然气,与实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会存在较大的误差。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选取2004-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采用IPCC提供的参考方法,选取原煤,焦炭,原油,汽油,煤油,茶油,燃料油和天然气为能源消耗种类,对制造业总体及其28个细分产业进行碳排放估算,并对碳排放强度进行识别,识别出高碳排放强度的产业,基于高碳排放强度的产业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将影响制造业整体及其细分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变动的因素分解为效率份额和结构份额并提出相应的测算方法,从效率和结构两个维度分析2004-2013年间碳排放强度的变化特征,识别出高碳排放的产业。

1.5 制造业行业范围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分类标准,制造业企业可以分为30个中类产业,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等。但是,《中国统计年鉴》中数据不够齐全,且“其他制造业”与“回收加工业 ”的总产值占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比例很小,所以本文将不在考虑这两个产业。因此,本文中制造业范围包括了制造业中28个中类产业,如表1-1所示。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4375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