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应急救援主体间的协同优化研究

 2022-01-18 12:01

论文总字数:29872字

目 录

第1章 绪 论 5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5

1.1.1 研究背景 5

1.1.2 研究意义 5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6

1.2.1 应急协同与多元主体 6

1.2.2 协同研究与博弈思想 8

1.2.3 现有研究总结 9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0

1.3.1 研究方法 10

1.3.2 内容框架 10

第2章 多元主体异构性分析 12

2.1 异构性对主体协同的影响 12

2.2 主体的客观异构性 14

2.2.1 能力异构性 14

2.2.2 时空异构性 16

2.3 主体的主观异构性 17

2.3.1 响应状态异构性 17

2.3.2 期望收益异构性 18

第3章 异构主体间的协同模型 19

3.1 合作博弈的理性基础 19

3.2 模型构建与算例说明 20

3.2.1 客观异构中的合作理性 20

3.2.2 主观异构中的合作理性 22

第4章 模型求解与分析 23

4.1 算例设置 23

4.2 参数分析 24

4.3 实践意义 26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28

参考文献 30

致 谢 31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当代社会,突发性事件的发生概率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加剧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势态,并从多方面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极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由于各类突发事件往往具有较强的破坏力和影响力,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近年来正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近年来我国多次应对突发性危机的实践证明,媒体、企业、公众等社会各界力量在事件解决中的作用亦不容忽视。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的政府部门若能积极调用其他各方潜在救援力量,快速建立起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危机处理模式,将极大提升突发事件整体的处理效率与解决效果。

由于在应急管理中多元协作已成为一种趋势,其协同应急的各主体间如何有效地协调联动,便成为提高应急救援效果的关键。在多元协同的应急救援体系中,通常以政府为主导者,在其组织协调下,营利机构、公益组织、社会公众、媒体等多方参与进来,发挥所长,共同构建协同应急网络。但考虑到多元异构主体都有不尽相同的利益期望和行为方式,当发生的突发事件较为复杂而权责分配不甚清晰时,就易造成各主体间的关系失调、整体效益降低的现象,并将直接影响到应急救援的实施效果。这迫切要求我们研究出具有不同特性的异构主体之间有效合作的任务分配方式,协调各方力量,优化整合资源,进一步提升各阶段的协同能力。

研究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不同类型主体间的合作方式既是实践的需要,也是应急管理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发展的必要方向。

1.1.2 研究意义

现代社会的复合型风险是任何部门所无法单独应对的,也因此可以说当代应急管理最基本的特征便是综合性。本文研究应急救援中多元异构主体的协同方式,试图找出参与应急救援的政府、军队、企业及组织机构基于博弈论视角下的合作方案及优化,从而帮助具有能力异构性的多元化主体提高联合救援的合作效率,最大程度地提高救援效果,减轻灾害损失。

(1)理论意义

一方面,本文对于应急救援中的合作问题的研究是基于合作博弈理论模型的,可以说是合作博弈分析框架的一个拓展和应用,具有较新的视角和研究价值。当前少有学者从合作博弈角度谈应急管理主体问题,该分支方向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另一方面, 当前我国大部分学者的课题中,研究的重点多集中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各主体可发挥的理论作用,而较为系统深入地探讨应急救援时异构主体协调合作机制的较少。

总体而言,从应急管理研究,到救援主客体研究,再到应急救援中多元主体协同研究,其反映了该课题该体系研究内容的深入和细化。在诸多研究中,对于如何量化实现应急管理多元主体间的合作共赢在很大程度上多为一些较宏观的论述,设计的政策性方案多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这为本文在基于以往学者的理论研究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预留了空间。

(2)实践意义

从我国南方雪灾、西北地震,到对于春季频繁的流感爆发的应对,虽然相关公共部门对于危机的应对处理能力不断加强,但一些基于能力局限性和灾害未知性的问题仍然存在。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尽管已在数千年历史中积累了诸多抵御危机的经验,但置身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国民创造与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我国的应急管理与救援机制还存在许多薄弱之处。

由于应急救援的多元化主体如民间组织、地方政府、军队、企业等,均拥有不同的救援能力、组织架构、甚至危机处理模式,任何一方都无法独自应对突发灾难救援任务。但初次合作的组织间往往协调性差,缺乏适当的协同机制,从而造成突发应急工作无法有效开展,甚至导致诸如覆盖范围疏漏、物资流通不畅等一系列问题。反之,各救援参与者之间取长补短的有效合作可以极大提高灾难救援的效率和效益,避免资源浪费和出现救援盲区,还可以为应急管理上的统筹战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方案指导。

作为应急管理系统其中一个子系统,应急救援各主体的特征、能力、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等,无不直接关系到应急救援的效果甚至成败。因此,根据参与主体间的特征及异同,进行合理高效的合作模式分析研究便具有了相当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应急协同与多元主体

随着当代学者对于应急管理的研究的不断深化,其研究已呈现出一些明显趋势:首先是研究内容的不断扩大,具体体现为从对灾害型危机、区域性突发事件的研究向与公共管理有关的、跨区甚至跨国的各个领域扩展;其次是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良,从使用单纯定性分析的政治学方法向综合运用社会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博弈论等各类学科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展;最后是研究目标的多样多元,其不仅体现在对于救援过程与效果的多角度评价,还体现在对于救援实施的主客体进行全方位探讨,从而使研究成果更加贴近复杂多变的实际操作需求,实现理论服务于实践的研究目标。

(1)国外研究综述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在传统危机管理基础上开始探讨“公共危机治理”的概念。西方国家在管理公共危机事件的实践中强调“治理”,即非单一的政府职责或政府管理,而是力求建立多元化的合作系统。自此以后,一些学者开始把目光转向对于多种非政府的社会力量的研究,更多的人开始建议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多元主体参与,诸如非营利组织、公众、企业及媒体等逐渐被纳入应对危机的各个环节中。

在对于协同主体的研究方面,米切尔·K·林德尔(Michael K Lindell)在《应急管理概论》中将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政府群体、经济群体、社会群体,并提出应急管理者应把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全部纳入应急管理的过程中考虑,他鼓励利益相关者之间积极建立联系,提出应急管理者与多个群体进行合作将有利于治理目标的实现[1]。罗伯特·希斯(Robert Heath)在《危机管理》中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企业成员、顾客、投资者、服务机构、媒体、压力集团和政府组织七类,提出在危机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存在不仅会使协同治理的合法性具有保障,同时也为共同利益的实现提供一定的可能性[2]

在对于应急模式的研究方面,美国首先采用“综合性应急管理模式”,该模式力求在不同层级的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寻求合作互助以共同应对突发性事件。支持该模式的学者普遍认为成功的应急管理应该重新建立应急管理署与地方及各州之间的合作关系,仅依靠单一的政府力量无法应对多种可能的紧急事件,必须充分调动营利及非营利组织等多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来参与救援。琼·A·布洛克(Joan A Bullock)也认为,只有实现政府和全体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应急管理效果[3]。同样,乌里尔·罗森塔尔(Uri Rosenthal)在《危机管理:应对灾害、暴乱与恐怖主义》中亦强调了危机中的公民参与,并提出若想使其在处理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危机管理沟通机制,完善的沟通机制将为多元主体间的有效协作提供平台和保障[4]

(2)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学术界对于不同主体之间协同合作的认识,尽管表述略有差异,但基本看法一致,其中代表性的观点例如:学者沙勇忠、解志元认为,“危机协同治理是指在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个人等多元社会要素参与合作、相互协调的过程[5]”。而在探讨危机管理中多元主体协同的必要性方面,一些文章通过对传统“单中心”危机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分析,阐释了应急救援过程中多元主体合作的重要意义,例如学者韩丹、刘伟通过多中心理论具体说明了多元主体协同的理论实践价值[6]。另有部分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多元主体协同中权责界定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分类要求等进行了研究。学者何学勤、陆宁从主体职能出发,指出各主体的角色和职能的划分已逐渐成为公共危机协同治理当中的首要问题[7]。同时,学者陈潭也以集体行动理论为基础提出,“明晰产权、明确责任、理性激励、合理监督、沟通协调、自主治理等制度安排被视为解决公共管理危机或是集体行动困境的极大可能路径[8]”。

对于应急管理机制,我国学者也从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张成福教授提出了“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模式,旨在统一的领导下,建立政府、社会公众、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协作伙伴关系,整合社会力量——多元主体分工协作,在共同承担应急责任的同时共同享受合作共赢[9]。学者刘霞、向良云则提出可以通过构建“治理网络”来完善整合机制,其中包括以社会资本为主的“柔性整合机制”和以法制规则为主的“刚性整合机制”[10]。此外,我国的一些学术课题组也对多主体参与的应急管理进行了颇有成果的研究。学者薛澜等人对“社会变革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这一课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著书:《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他们通过比较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共同参与应急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及差别,并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提出,“要大力吸纳各种社会力量,调动多方物力、人力资源,共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并消除危机[11]”。

1.2.2 协同研究与博弈思想

大规模的突发事件应急活动通常需要众多主体的参与合作,其应急决策可以说是一种群体的决策行为。而博弈论作为研究理性人之间决策相互作用的学科,其中包含的有竞争的合作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迁移应用到本文对多元应急主体协同问题的分析中。在应急救援背景下,由于不同类型主体的相互配合具有典型的合作性质,故可采用合作博弈论来定量刻画异构主体之间的应急协同救援。

合作博弈理论可以说在博弈学科中是较早被利用到生产调度排序及相关收益分配问题中的。1986年,S H Tijs最早将合作博弈理论应用到对调度和成本分配问题研究当中。他提出,除了使用夏普利值的方法(Shapley value)进行生产合作的成本分配外,还可以采用一种基于值的成本差额分配方法(Cost Gap Allocation Method)[12]。自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在其1944年的著作Theory of Game and Economic Behavior中提出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的概念后,相关理论的研究开始了快速发展。2000年以来,Pedro Calleja在研究中探讨了当客户和加工任务不再是一一对应关系时,即单个客户有多个加工任务与一个加工任务分属多个参与客户的单机调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些特定成本性能指标参考下,该问题也是平衡的[13]。随后,也有许多学者例如Imma Curiel等通过比较各类排列博弈的共性和差异,概括阐释了排列博弈的一些新近研究成果[14]。现阶段的合作博弈更多关注如何找到合理的调配方案,由于不均或无效的分配会直接导致参与者间的合作失败,因此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将更多的致力于提出或优化收益成本分配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在运用博弈论研究如何整合全社会资源能力以进行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响应和处理方面做出了贡献。Pavlova、Reniers提出的序贯博弈模型被用来构建协同管理模式来提高组织的安全水平[15];姚杰等则建立了有关应急预案的动态生成模型[16];肖建宏等运用蜈蚣博弈模型研究在Partnering模式中产生和存在信任合作机制的必然性和可靠性[17];Arora、Raghu等则探讨了了受灾需求激增情况下的应急资源调度策略[18]。还有部分学者涉及到对多主体合作的形成和演进研究当中。Axelord、Robert运用计算机实验法探索多主体合作的形成过程,并从结果筛选中提出著名的“一报还一报”策略[19];而随后的学者们也分别在囚徒博弈、蜈蚣博弈、最终通牒博弈等理论框架下分析了多主体合作形成的影响原因和最优策略,其中又以蜈蚣博弈模型的分析框架最为常用[20]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9872字

相关图片展示: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