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规划与大数据分析

 2021-12-10 10:12

论文总字数:33493字

摘 要

过去三十年,上海在增长主义的导向下,完成了城市发展资源的初步积累,也使上海能够在经济等方面参与全球的竞争。这种发展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快速的粗放式的发展过程后,城市基础设施、景观资源等城市空间环境还没有同步达到应有的水准。本研究从空间原型的角度总结了全球城市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于经济发展、交通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全球城市形态发展存在若干具有高度规律性的形态要素,通过对于全球典型性城市的比较,形成城市空间形态的若干基本原型,从中梳理上海未来全球城市空间形态的宏观发展格局,对上海30年后空间总体结构的提出提供参考。

本研究首先界定了全球城市的定义与内涵,指出了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空间发展所面临的五大问题,在全球城市骨架认知的基础上总结空间原型,并对上海现状骨架进行解析,提出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原型多情景选择,最后总结出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总体空间结构。

关键词:全球城市 上海 发展问题 空间骨架 总体结构

目录

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总体空间结构分析 1

——基于全球城市骨架研究 1

一、全球城市的空间内涵 3

(1)传统视角的全球城市 3

(2)相关概念比较辨析 3

(3)空间视角下的全球城市 4

二、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 4

(1)区域不联动:板块割裂制约大都市圈经济要素流通联动 4

(2)结构不均衡:中心城区职能吸聚过强,边缘城区疏解能力不足 5

(3)内外不连通:上海交通基础设施效率不足,内外连通存在瓶颈 5

(4)空间不紧凑:城市用地强度松散不均衡导致土地利用较为低效 6

(5)生态不友好:上海的生态特色贫乏,未能凝聚其核心魅力 6

三、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空间研究 7

(1)全球城市骨架认知 7

(2)全球城市原型范式 9

(3)全球城市骨架体系(以空间簇群为例) 10

(4)上海现状骨架解析 14

四、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原型多情景选择 17

(1)情景一:核心放射式 17

(2)情景二:环连中心式 18

(3)情景三:主副轴线式 19

(4)情景四:滨水轴带式 20

(5)情景五:滨水组团式 21

(6)情景六:有机组团式 22

(7)上海的原型选择 23

五、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总体空间结构 24

(1)上海大都市圈空间格局 24

(2)上海市域意象结构格局 24

(3)上海主城区意象结构格局 26

(4)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骨架体系 28

全球城市的空间内涵

(1)传统视角的全球城市

全球城市是指在社会、经济、文化或政治层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全球城市在空间上的分布共同构成一张全球的城市网络体系,而这些全球城市就是这张网络体系上的节点。全球城市是当代城市在发展形式和内涵上的顶峰,在全球层面发挥重要的枢纽作用,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各项要素向中心城市的集中趋势。

“全球城市”的概念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R·科恩(R.B.Cohen)提出,源于他在1981年发表的《新的国际劳动分工、跨国公司和城市等级体系》一文。科恩运用“跨国指数”和“跨国银行指数”这两个指标分析若干城市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认为全球城市是新的国际劳动分工的协调和控制中心。

1991年,萨森在《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一书中,运用经济学、社会学和区域科学的理论,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提出全球城市的基本职能:全球资本市场的交易中心、全球货币市场的交易中心、全球经营决策管理中心以及国球生产性服务的交易中心。全球城市定义为:高度集中化的世界经济控制中心;金融和特殊服务业的主要所在地;包括创新生产在内的主导产业场所;作为产品的创新的市场。萨森在文中指出,纽约、伦敦、东京市真正全球化的城市,它们位于世界城市金字塔的顶端,构成了一种清晰的、新的城市形态——全球城市。

(2)相关概念比较辨析

与全球城市相似的反映城市等级的概念还有“国际大都市”、”世界城市“等。“世界城市”由英国学者Peter Hall于1966年出版的《世界城市》中提出,从功能和影响力方面反映了城市在区域、国家、全球的地位和等级。而“国际大都市”的概念的关键点是指奠基在一定经济实力基础上的影响力。

将这些城市的概念界定与“全球城市”进行对比(表1-1-1),国际大都市是城市国际化的中级阶段,而世界城市是城市国家化的高级阶段,而全球城市是当代城市发展的顶峰。

表1-1-1:与全球城市相关的概念比较

名词

概念

国际大都市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指那些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具有较强影响力、较大人口规模和集聚扩散能力的特大城市,它是全球经济活动的控制、协调和指挥中心,是经济全球化的空间产物。这类城市在国际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具有一个或多个突出功能,其影响力和辐射功能超越地区,跨越国界,波及全球。

世界城市

World City

两项基本标准,一是城市与世界经济的联系程度和形式,即作为跨国公司总部区位的作用、国际剩余资本投资“安全港”的地位、面向世界市场商品生产者作为意识形态中心的作用;二是由资本控制所确定的城市的空间支配能力。

全球城市

Global City

全球城市是全球的金融、资本、信息、流通、航空、通讯、新闻机构和文化中心,它聚集了众多跨国公司总部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在区域范围内与较低层次的资源配置中心形成了一个关系相对明确的城市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全球城市处于核心地位,靠资本与信息的流动与其他城市保持密切联系。

(3)空间视角下的全球城市

通过定义可以发现,作为一种经济学的概念,城市的全球城市网络中的经济属性和关联特征构成了其核心内涵。但随着“全球城市”成为社会的共识,转化为城市发展的综合性理念,就需要对全球城市这一目标进行全面的解读和构架。城市作为一种复杂空间巨系统,空间既是城市各项职能中的核心属性,也构成了承载城市各项社会、经济与人居活动的平台,是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从空间视角,对全球城市形态这一人类未来栖息地形态的空间特征、空间职能,梳理全球城市目标实现的空间路径。

课题组将城市这一空间巨系统细分为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交通等城市重要职能相关的具体层面,即城市各个空间子系统。这些空间字系统在空间维度上共同运行,有分工也有合作,共同构成了城市整体系统。一方面城市各空间系统合力保障着城市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每个空间系统又发挥着自己的特定作用。这些特定的作用即称作空间职能。

从空间的视角研究全球城市,即为以空间系统的视角研究全球城市,并以空间职能为标准,衡量和谋划全球城市。

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城市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今后的30年将是上海实现全球城市目标的关键时期,总结现状发展的问题与不足,创新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是上海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通过对上海区域空间、空间结构、空间联通、空间职能与空间生态效应等多个层面的分析可知,上海在向全球城市迈进的过程中,面临了区域板块割裂、建设无序、交通失衡等问题,需要从全局层面思考城市的发展模式与路径。

区域不联动:板块割裂制约大都市圈经济要素流通联动

——经济区域板结化问题固化经济要素

每个省市都力图建立大而全、小而全的经济体系,“诸侯经济”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许多方面有所表现。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长江三角洲地区17个城市分属二省一市,其中有一个直辖市,2个省会城市和1个计划单列市,行政隶属关系非常复杂,地区之间的协调难度很大。条块分割、恶性竞争,甚至以邻为壑的不良风气导致一些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工程进程缓慢,更为严重的是,还干扰和制约了区内企业之间的市场运作,形成了所谓的板块经济。因此,上海大都市圈经济网络事实上存在着上海、南京、杭州三个板快,它们各自有一个经济联系相对更为密切的核心层城市圈。如上海板快的沪苏锡,南京板快的宁镇扬泰和杭州板块的杭嘉湖绍。

——区域经济要素流动空间不均衡

从上海大都市圈的区域要素流动来看,主要集中在沪宁、沪杭、沪通、沪甬通道等辐射轴,但主要辐射江苏苏南城市与浙江北部城市。对于安徽皖南、皖北、皖东板块及苏北板块的辐射力明显不足。这种经济要素联系的空间差异一方面受到交通设施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受到省份行政板块及传统地域文化的限制。

——区域经济要素流动类型不均衡

传统的经济联系方式如经济流、交通流、物流等联系方式主要受到空间地域的限制,对于大都市圈纵深地区辐射力较弱,难以支撑上海向区域纵深地区的扩展。而近年出现的创新技术流、信息流等新的区域联系方式对于跨板块的城市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度。

但从目前总体上看,上海大都市圈区域内分工合作与对外开放的进程相比,还尚有差距。许多城市在积极发展对外合作的同时,却疏于区域内协调,出现了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相割裂的现象。由于经济一体化进程滞后,区域内生产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得不到优化,各城市之间在对外开放中出现了恶性竞争、肥水外流的现象。例如,外贸出口低价竞销,吸引外资不计成本,导致跨国公司在区域内的主导作用加强,而本地区大中型企业在区域内的整合能力却比较弱,这些发展趋势是令我们所担忧的。

结构不均衡:中心城区职能吸聚过强,边缘城区疏解能力不足

——中心城区人口向边缘城区的疏解动力不足

要加快620平方公里上海中心城区的人口疏解。当前上海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中心城市向心作用过强,占全市十分之九的郊区吸集作用太弱,这样的人口布局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是有矛盾的。推进6340平方公里范围内上海郊区城市的人口吸集。同国际大都市郊区城市的人口情况相比,上海当前市域内的人口密度还相当低。例如东京全市域的人口密度是5796人/平方公里,大阪为3591人/平方公里,上海则为2588人/平方公里。因此,未来发展中上海郊区城市的人口密度需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如果按照人口密度为3000人/平方公里计算,上海市域范围内的人口总量应可达到1900-2000万人之间。这意味着,除掉上海市中心城区规划目标的800万人,上海郊区城市的人口发展应该在1100-1200万之间。届时外环线外城市化地区的面积从当前规划的900平方公里扩展到1500平方公里,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中心城区建设向边缘城区的疏解动力不足

上海郊区城市的布局应该从现在的均衡式发展向非均衡发展转变。当前上海郊区城市的人口规模与上海中心城市相差悬殊,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郊区不甚相称。另一方面,上海郊区的城市化既不能搞贴近中心城市的摊大饼式发展,也不能搞天女散花式的发散型发展。上海大都市圈需要围绕中心城区为中心建设人口在120-150万之间的具有综合功能的新城,以对中心城形成强大的反磁力作用。同时于边缘城区加强郊区新城的建设,发展成为有50万人左右的中等城市。

——中心城区公共职能向边缘城区的疏解动力不足

加快620平方公里上海中心城区的空间疏解。当前上海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中心城市向心作用过强,占全市十分之九的郊区吸集作用太弱,这样的人口布局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是有矛盾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确定了外环线内的城市规划人口为800万人,而2000年第五次普查的现有人口为915万人,显然需要向外疏解115万人。因此需要加强上海边缘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上海边缘城区的人口承载能力,还要加大力度控制目前房地产开发导致的中心城市人口的继续增长。

内外不连通:上海交通基础设施效率不足,内外连通存在瓶颈

——交通瓶颈区限制了中心城区与外围城区的联系

通过调查研究上海外围城区到中心城区的到达便捷性可以发现上海的城市交通发展目前西部存在明显的交通瓶颈区,这造成外围城区与中心城区连通上的不便利,效率上的不经济。综合考虑其背后机制主要因为外围城区道路体系不发达以及公路网密度较低的原因。

——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服务能力与服务范围需要进一步增强

经分析研究得出现阶段上海交通联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心城区内外公共交通资源发展失衡,中心城区对公共交通资源呈现强烈的吸引力,逐渐形成内核集聚的垄断态势,与此同时外围城区由于自身发展水平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不足导致没有能力吸引到足够的公共交通资源。中心城区内外吸引力的差异导致公共交通设施两极分化严重,直接影响了上海城市内外联通程度,在未来土地零增长同时兼顾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利于中心城区内外的联动,无法真正实现统筹有序发展,进而影响城市参与全球分工时的竞争力。

——传统的道路交通模式无法承担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联通职能

现阶段上海路网密度现状分布呈现中心城区高密度分布,外围城区低密度分布的态势,两地两极化的现象导致中心城区内外连通不顺畅,进而影响中心城区资源无法高效率的对外输出,另一方面到达中心城区的不经济导致了外围城区发展的高门槛,不利于城市对外进一步的发展。

上海的主干道路交通发展目前是以内城为核心,分布配置有较高密度的交通设施,基本形成了以中间十字轴线加外围环状公路四周辐射联动的公路交通体系结构,目前公路体系主要存在市际交通存在将过境交通引入内城的现象,造成内外交通不清,带来较大交通负荷,不利于城市对内的连通与对外的疏解。

另一方面上海对外的主要公路多数为封闭式的收费快速路,一般性的通过功能难以担任外围城区与中心城区之间发展通廊的角色,同时也造成发展无轴统领的现象,容易造成开发效率低下。

考虑未来有效合理疏散内城过度集中的交通资源,逐步引导外城交通设施的发展是打破目前制约瓶颈的有效手段,同时合理规划外城与内城连接的主要生活型道路,以此作为带动腹地发展的主要轴线,合理有序、以点带线的发展,逐渐向两翼辐射是打破城市发展困境切实有效的方法。

空间不紧凑:城市用地强度松散不均衡导致土地利用较为低效

——城市用地强度松散不均衡导致土地利用较为低效,街区尺度偏大导致城市用地不集约

城市发展模式从空间形态紧凑与否层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欧洲为典型代表的紧凑型模式,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布置较高密度的产业和人口,节约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土地的配置运转效率。另一种是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松散型城市模式,人口密度偏低,但消耗的能源反而要比紧缩型模式多。

-----边缘城区的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效率与顶级城市仍有较大差距

上海目前建设开发强度不均衡,中心城区的开发强度较大,但仍然与其他全球城市有一定差距,较低强度的开发建设难以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珍贵的土地资源潜力,造成土地资源的隐性浪费。而外围城区的低密度开发更是加剧了城市土地整体的低效率使用,难以取得长远的综合效益。同时也限制了外围城区进一步的发展。

----粗放式的大街坊土地开发模式需要优化

中心城区小尺度街坊对于整个区域的高效率开发具有重要作用。经过研究表明上海中心城区小街坊率仅为6%,远远低于全球其他重要城市的比率,这反映出上海中心城区开发建设空间形态上的不紧凑。外围城区街坊更是因为城际公路的划分而导致尺度过大,尺度上的失衡进一步导致粗放式的土地利用,在街区内部造成经营性和通达性较差的低效率地块。

(5)生态不友好:上海的生态特色贫乏,未能凝聚其核心魅力

全球城市对生态宜居的要求日益提高,绿色城市文化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一种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绿色生态城市可以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海丰富的水系资源没有充分转化为城市魅力资源

上海水系资源丰富,拥有优良的海岸线,黄浦江,苏州河等众多水系,属于江南水网城市。但目前上海水系资源在城市外显空间中存在”形态消隐”现象,由于开发建设的低效利用加之与高附加值的公共空间开发空间脱离,进一步加剧了上海水品牌不彰显,滨水资源浪费严重的现状。上海作为江南水网城市,未能形成东方式的城市环境与空间特色。

——上海丰富的滨水岸线没有充分转化为城市活力资源

上海滨水空间与商业、商务等公共属性较强建设空间发展脱开,濒水空间潜在巨大的经济效益无法充分挖掘,造成环境资源的浪费,使得城市水品牌无法与开发建设完美结合, 从侧面造成空间-环境互动发展受阻,不利于上海全球宜居城市品牌的塑造。

——上海的公共绿地布局斑块化特征显著,影响生态效益发挥。

经过研究分析上海的绿地体系雏形基本形成但外围城区绿地呈现斑块无序化布局,难以形成生态效益较好的生态绿廊,内城绿地零碎密集化分布,整个绿地体系缺乏完整的绿核,难以取得集聚效应。总体来看上海绿地体系空间形态总体存在斑块孤立,有绿无团的现象,绿地体系的不完善影响了绿色效益的取得。

三、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空间研究

(1)全球城市骨架认知

如图3-1-1所示,是芝加哥城市空间形态都市骨架图。图中表达出“点-线-面”三个层次的信息。面的部分是城市的建成区范围,包括与大的洋流水系的关系及城市内部的江河湖泊关系;线的部分包含两个网络,一方面是重要的骨架道路交通网络,另一方面是核心的骨架轨道交通网络,两套网络的嵌合共同构成了城市的交通骨架;点的部分也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市的门户枢纽体系,即机场港口等重要的枢纽点,另一方面是城市的空间簇群体系,即城市形态及功能的重要中心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33493字

相关图片展示: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