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第三方支付为视角

 2022-01-20 12:01

论文总字数:17677字

目 录

1引言 1

2文献综述 2

2.1国外文献综述 2

2.2国内文献综述 2

3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分析 3

3.1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及其表征 3

3.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资产类业务的影响 4

3.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负债类业务的影响 5

3.4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 5

3.5小结 6

4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影响的实证分析 6

4.1样本的选取与分析 6

4.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8

4.3构建模型 8

4.4实证结果与检验 8

4.5稳健性检验 10

5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第三方支付为视角

陈文婷

,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led the progress of Internet finance. Internet finance is favored by the public for its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low cost.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has made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face challenges.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whether the profit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s will be affected under the Internet finance.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theory and discusses the extent to which banks' businesses are affected by Internet finance. Through wind data, it collects data for each of the 20 banks from the year 2010.6-2017.6, includ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debt ratio and non-performing loan ratio, and the macro-influencing factor, GDP, which are used as control variables, and use half a year as a unit of observation,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ls, using panel data regression, mainly to study the bank’s return rate and third parties. The relationship of payment size, using the GMM estimation, finally concluded that internet finance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profit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s. In addition, relevant data within the bank and macro factors will also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it. In addition, internet finance has different effects on different types of bank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and commercial banks to create a better financi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Internet Finance; commercial banks; profitability

1引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互联网金融加快其发展的步伐,并逐渐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曹婷(2017)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相结合的最好例子。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依靠信息通信、大数据等技术、多模式的业务发展等方式,不断渗透到金融体系的各个领域,此外互联网金融拥有开放创新的理念,简便的交易方式和低廉的成本。现如今我们甚至在家里就能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和需求。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的监测数据表明,我国互联网金融平台包括网络借贷、资产管理等各方面,其数量已经超过了1.9万家。根据2017年7月的数据显示,互联网相关的累计交易额包括网络融资、支付等达到了70万亿元,互联网金融从开始出现到如今爆炸式的发展,使得整个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都发生了更新变化,不仅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技术性的变革,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种创新的金融模式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也减少了传统金融机构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某定程度上抢占了商业银行的客户和市场份额,导致商业银行的盈利受到影响。

我国的商业银行,其自身的经营模式较为固定,存贷利差即利息收入是它收益的主要来源,这一部分的比重达到了60%-70%,相较于五六年前的80%,比重已经有所降低,但和国外商业银行的50%占比甚至更低相比,还是有所差距的。除去利息收入,我国商业银行收益的另一部分来源是非利息收入,主要是中间业务和咨询、投资等活动产生的收入。非利息收入的比重虽不及利息收入,但其业务相对稳定安全,利润率也更高,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开始逐渐意识到非利息收入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使其更加多样化,并且占用较少资金,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小,所以近年来国内银行慢慢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开始通过改变自己的业务模式来拓展非利息收入业务。

但是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极快,致使银行仍受到不小的影响。互联网金融通过自身的优势,有效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慢慢深入银行的部分业务,从而导致银行的市场份额会有所降低,并且还加速了金融脱媒,使银行这个传统金融中介的身份受到动摇。互联网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网贷虽利率比银行高,但其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甚至个人,且审批时间较短,因此会有一些银行无法满足的客户选择网贷。另一方面,余额宝等投资理财产品的出现会影响银行的存款业务,余额宝的利息比银行高,随时随地可以存取,对银行的活期存款用户来说十分方便,因此在存款方面,银行会流失一部分中小客户。在我看来,银行流失最多的是中间业务的收入。以第三方支付为例,第三方支付不仅操作方便,并且手续费比银行低,利用支付宝转账甚至不需要手续费,自然而然,银行的部分客户流就会转向第三方支付平台。根据网络公开数据,2016年第三方转账规模同比增长235%,而银行卡转账同比增长仅为15.3%,由此可得第三方转账模式在慢慢取代银行卡转账的地位,并不断影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商业银行的不同业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内外学者通过理论研究及数据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盈利存在一定的影响。针对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发展,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是否有影响,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更好的发展和监管。

本文通过收集互联网公开的报告查找第三方支付规模的数据并利用wind数据库收集国内20家商业银行的各项指标,选择时间范围2010.6-2017.6,选用半年度数据,利用Eviews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进而得出互联网金融是否对商业银行的盈利存在影响,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金融市场更好的发展。

2文献综述

2.1国外文献综述

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国外的互联网技术发展较快且比较早,所以其研究成果也相对比较多。20世纪九十年代,万维网的出现刺激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开始出现。1998年,美国电商巨头eBay成立了PayPal,开创了互联网货币基金。这一时期,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学术界对其的研究和关注。Economides(1993)从网络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互联网金融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该研究认为互联网技术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也扩大了金融市场的规模。Mishkin and Strahan(1999)讨论了美国金融市场受到了信息网络技术普及的影响,该文认为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减少了金融的交易成本,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了美国银行的规模经济,从而对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外也有学者分析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来源。其中Erasmus Famp;Josephine M(2014)以坦桑尼亚的银行为例,评估资本结构对银行业绩的影响,最终得出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取决于所用的变量和指标近似的资本结构和表现。JMK Mensah(2014)通过定量的方法,对客户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了电子银行业务对加纳银行的盈利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De Young和Rice(2004)通过研究分析美国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得出在当时非利息收入在美国商业银行收益的占比达到40%,论证了银行非利息收入、财务业绩、市场条件之间存在的联系,最终结果表明非利息收入应与利息收入共存,而不是代替利息收入。

2.2国内文献综述

由于国外的互联网金融技术比国内发展早,所以国内的学者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外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我国,谢平(2012)第一次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概念,以经济、社会及信息技术作为分析方法,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代表案例,主要研究其如何付款、信息如何处理和资源配置等各方面,认为互联网金融能够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交易成本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王达(2014)从网络经济学的角度对比中美互联网金融的规模因素,结合现状对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管理提出建议。吴晓求(2015)从互联网金融基本理论、运行框架及风险等角度切入,得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的,并且对资产收益率高的银行影响较大。李鳞(2013)等人指出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创新的商业盈利模式,会导致银行支付中介功能的边缘化,他们还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指出商业银行应审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把握契机创新业务模式。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我国有不少学者利用数据,分析其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陆静(2013)等人通过广义矩估计对144家银行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银行的盈利能力不仅与其不良贷款率、坏账存量等银行内部特征有关,也和GDP、通货膨胀率等外部宏观因素有关。另外还有王曼舒等人(2013)收集了14家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分析后认为银行的净息差和非利息收入的增加会促进银行的盈利水平。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7677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