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违约风险研究

 2022-01-20 12:01

论文总字数:13804字

目 录

1.引言 4

1 研究背景 4

1.2 研究意义 4

2.文献综述 5

2.1 国外研究状况 5

2.2 国内研究状况 5

3.上市银行违约风险基本理论分析 6

3.1 违约风险的概念 6

3.2 违约风险的特征 6

3.2.1 违约风险存在收益与风险不对称性 6

3.2.2 信用悖论的存在 7

3.2.3 违约风险量化分析困难 7

3.3 违约风险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 7

3.3.1 专家判断法 7

3.3.2 评级方法 8

3.3.3 信用评分方法 8

3.3.4 现代违约风险度量方法 9

4. Merton模型原理 9

4.1 模型的基本框架 9

4.2 模型的假设 10

4.3 模型的计算过程 10

5. 实证分析 11

5.1 样本数据选择 11

5.2 模型输入参数的确定 12

5.3 样本银行违约率结果 12

6. 结论与建议 15

6.1 结论 15

6.2建议 15

6.2.1 控制不良贷款率 15

6.2.2建立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 16

6.2.3完善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16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8

上市银行违约风险研究

马仁贵

,China

Abstract: After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bank credit risk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scholars and the public. People a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credit risk management in today's complicated financi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study the credit risk,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of the theory of default risk, combined with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the current mainstream trend, and finally choose the Merton model to analyze the listed banks. 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 of 14 listed banks from 2008 to 2016, CITIC Bank has the highest default rate, ICBC is the lowest, mainly due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oan business and default risk management system. The average default rate of banking in 2008 and 2015 is the highest , Mainly due to the impact of macroeconomic.

Key words:Listed Bank;Credit risk;Merton model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自从20世纪90年代之后,世界经济一直在遭受着大大小小金融危机的影响。尤其是2008 年由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破坏,几家著名的资产大鳄也在此次危机中破产倒闭,经济损失难以计数,一时间人心惶惶。当人们反思此次危机爆发的原因,猛然发现美国当时信用风险管理早已经沦为纸上谈兵,绝大多数的资本家在美国当时的资产泡沫中忘乎所以,不管那些金融产品实际的信用评级,而只考虑眼前经济利润,只想着从中大捞一笔之后便迅速脱身。其实这些金融产品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都是在用极少数额的钱来撬动更多的钱,杠杆比率极大,一旦出事,经济情况必将出现大面积瘫痪。而且当时的国际评级机构也已形同虚设,根本不再深入考察研究公司企业的真实信用评级,只要有钱,就可以轻松获得安全的信用评级。当然,当时国家相关的监管力度也不够严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才给了违约违法的金融产品、金融活动在市场上泛滥。是这些信用风险管理失当的累积,最终导致了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在此之后,人们才更加深刻意识到信用风险管理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中,信用风险管理相当于一道安全的防火墙,一旦丧失其功能,必将引火上身。当然,信用风险管理也一直存在着难题,如何建立更有效、更准确地风险模型也一直是学者要面临的挑战。

在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下,随着银行业的大规模发展,许多问题也随之涌现出来。盈利主要靠利息差,没有足够的创新业务,金融产品的创新得不到必要的保障和政府监督,比外资银行有较多的缺陷等等,这些都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问题越发严重的原因。而近些年我国银行在经历了许多不良贷款或违约贷款的情况下开始明白一个严谨完整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而我国整体的风险管理理论还比较落后,还处于初步缓慢发展的阶段。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要加快构建适合我国银行业的违约率测度模型的进程,不然再次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损失一定极其惨重。

1.2 研究意义

因为信用活动在经济系统中不断改变,不断展现出新的方式,导致越来越多的领域面临着信用风险的问题,尤其是金融机构更需要对信用风险重点关注并进行管理。从微观角度来看,经济个体的生存发展极易受到信用风险的影响;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家甚至全球的经济秩序都可能因此而产生波动、紊乱。考虑到信用风险的重要性,运用信用风险模型对我国银行进行实证研究就可以让银行有足够的能力来防范信用风险,或是在信用风险发生后提出合理的对策,这些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此外,当Merton模型预测违约距离之后,作为Merton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变量--股票市价可以根据影响因素模型反推出来,这样就可以为银行股票的定价提供一些参考。

  1.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状况

关于信用风险研究,西方国家已经花费了数十年时间。这个 探索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定性分析阶段。1970年之前,多数金融机构都是在依靠专家的经验来主观的定性信用风险。当时主要的分析工具有:5C分析法、5P分析法、5W分析法、CAMEL分析法、4F分析法、LAPP分析法、五级分类法等等。这些方法受到主观因素太多,随着银行业务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涉及信用风险的业务越来越多,这些分析方法便不再能够满足银行的需要。在此情况下,许多银行便开始着手建立更加严谨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第二阶段是基于财务指标的分析模型阶段。1980年奥尔森首次将Logit模型利用在预测公司财务危机的领域上。后来相继出现多种相似研究,其中Zmijewski提出的Probit模型同样得到许多人的关注。Altman在1967年构建了Z模型,率先将其运用到违约风险管理上面,得到广泛关注,其后不久,又对Z模型完善修改,设计出了Z’模型。1977年Altman、Haldeman和Narayanan在原始的Z计分模型上扩展了一些内容,最终构建出了主要就是针对大型公司的ZETA模型。在此基础,多种多样的分析方法被提出来,神经网络分析法(Artificial Neural Aetwor,简称ANN)、聚类分析法(Cluster Analysis)、K近邻判别法(K Nearest Neighbor)、层次分析法(AHP)等,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第三阶段就是综合性模型阶段。JP摩根的Credit Metrics(信用矩阵法)、KMV法,瑞士第一信贷银行的Credit Risk (信用风险加成法)和肯麦锡公司的Credit Portfolio View(信用组合观法)等等。这些方法虽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足,但已经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后来许多学者都对其有效性进行检验,结果都表明这些模型能够适应当前的信贷市场。

本文决定主要关注KMV模型。KMV模型是由KMV公司开发的,以莫顿模型为核心,配合其信用风险资料库,于1993年发展出的用于度量信用风险的预期违约率模型。自从KMV模型被创立之后,迅速成为国外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随着而来的是大量对该模型有效性的全方位研究分析。

首先,他们将研究重点放在使用KMV模型来预测违约风险的真实可靠性上,并使用其他类似的信用风险模型进行比较,大部分研究表明,KMV模型更加符合信用风险的可靠而有效的衡量标准。最先对KMV模型有效性进行验证的是KMV公司和后来的穆迪公司研究人员。杰弗里(1999)研究表明,信用质量最高的是企业信用评级分销与标准普尔一致。 Crodbie和Bohn创立了金融公司形成检查样本KMV模型,以表明主要事件和KMV模式的默认预期是有效的。 Kurba和Korablev(2003)使用了时间跨度为10年,涉及4000家美国公司的数据通过KMV模型系统计算出不同时期企业的默认值与实际利率协议完全对应,证明了KMV模型是信用风险的有效防范措施。 Sobehart等人(2000)和Roger M. Stein(2005)测试了所有的信用风险分析和技术方法。Duffie and Wang(2004)研究得出KMV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计算出企业违约概率。 Roger M. Stein(2005)指出模型的一些陷阱并经过认真研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2.2 国内研究状况

目前,中国学者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和对KMV模型进行了符合国情的修改。国内对KMV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上。张玲和张佳林(2000)将KMV模型与其他模式进行了研究比较,发现KMV模型与其他模式相比更是有利于评估信用风险。王琼和陈金贤(2002)从期权理论的角度介绍了信用风险定价方法与模型,杜本峰(2002)在KMV模型的基础上突破性的运用实值期权方法,弥补了传统方式的诸多不足。阎庆民(2003)、鲁炜、赵伟(2004)、张玲(2005)、张泽京(2007)后来等人都对KMV模型进行了多方位的检验应用。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本文尝试测试Merton模型在我国上市银行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1. 上市银行违约风险基本理论分析

自从金融行业发展以来,违约风险就一直是其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风险形式。虽然在近几十年来各种市场风险表现得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金融不断向自由化趋势发展,银行经营的范围愈发广泛,商业银行也因此开始接触更多的市场风险,但是这些改变都无法动摇违约风险作为银行业最主要的风险形式的地位。

到了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通过大量的管理实践对信用风险衡量模型不断完善改进,管理工具也得到不断的的创新,目前信用违约风险管理研究已然成为现代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且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3804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