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福建省晋江市主城区城市形态和生态格局分析

 2022-01-17 11:01

论文总字数:17961字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

1.2.2 国内研究进展 2

1.3 数据简介与预处理 3

1.3.1 数据与样区简介 3

1.3.2 数据预处理 5

1.4 技术路线 6

第二章 城市形态空间格局分析 6

2.1 密度类指标 6

2.1.1 容积率 7

2.1.2 建筑覆盖率 7

2.1.3 空间拥挤度 8

2.2 形态类指标 9

2.2.1 形状指数 9

2.2.2 分割度 11

2.2.3 分散度 11

2.2.4 建筑平均层数 12

第三章 生态格局分析 13

3.1 研究方法 13

3.2 土地资源生态适宜性评价 14

3.2.1 评价因子的确定和因子分级 14

3.2.2 适宜性评价过程 15

3.2.3 建立最小累积阻力表面 17

3.3相关性分析 17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18

4.1 总结 18

4.2 展望 18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2

基于GIS的福建省晋江市主城区城市形态和生态格局分析

高靖雅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with the aid of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spat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rough seven urban space shape index, analyzes the Fujian province Jinjiang city spatial pattern,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low density Jinjiang city: building coverage rate is low, construction is not too crowde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architectural form, the building form of the main urban area of jinjiang city is relatively simple, and the number of building floors is mostly about two floors, and the building is highly dispersed.

The construction of main urban areas in Jinjiang city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towns and villages in the north of the city.

Through to the Jinjiang main city construction and urban ecological space distribution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analysis of urban construction for space form to a certain extent influence the urban ecological landscape distribution, the forestland development,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urban land use aspect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ity managers.

Keywords: urban form, ecological pattern,GIS

第一章 绪论

选题背景

在城市中,多个因素如:经济、政治、文化等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同事也会影响城市居民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方式、生活环境以及就业选择。城市空间形态涉及到城市居民交通、生活、生态环境的多个方面。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是新型城市化的结果和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

城市形态学最早出现在德国,我国城市形态学研究起步较晚。早年我国研究学者研究城市空间形态多局限于在概念层面的描述。近年来,一些在定量化指标层面的城市形态描述成为研究的热点,如果我们能掌握城市建筑形态的规律,并对这些不同视角的城市建筑形态指标进行描述,建立数与形之间的联系,这对于研究者更好的理解城市和它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为学者和城市管理者对城市的设计能够提供更好的指导方向

随着国家的发展,新型城市化越来越急切地需要关于城市基于街区尺度的城市形态和生态格局研究。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扩张,需要参考我国学者关于城市形态和城市建筑形态指标研究结果,并通过对城市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设计规划来优化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功能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本文借助土地利用数据、建筑物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针对福建省晋江市主城区这一区域,对城市建筑空间形态与城市空间生态格局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进展

最早研究城市形态学的记录出现在德国。德国地理学家施吕特尔在1903年提出了三个基本研究要素,为当时德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确定了形态学研究的方向。紧接着,1930年代被称为德国城市地理学的形态研究时代,在这时,地理学形态时代研究达到顶峰。其中包括 马丁尼(Martiny) 的 《德国聚落的布局》和盖斯勒(Geisler)的《德国城镇:对文化景观形态的贡献》。而H. Bobek 认为在关注城镇形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把城镇看作一个在区域经济系统中独立的活的有机体。德国学者Christaller在1930 年代 发表了中心地理论学说。在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康泽恩开创了城市形态学研究的 “Conzen 学派”,初步建立了城市形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研究框架, 1936 年德国地理学家 Louis 最早提出城市边缘带的概念。康泽恩(Conzen) 对城市边缘带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文章指出城市边缘带与城市发展建设的周期相关性很大

在1950-1960年代,以玛拉托利 (S. Muratori) 为代表人物的文脉主义建筑设计流派诞生,他们注重研究城市和建筑的历史,从中发现和总结建筑和城市形态的内在逻辑。而同时,学者P.Lavedan在法国发表了《城镇规划史》,学者 M. Poete 也开始进行对于巴黎城市建设史的研究。在他们的研究促进下,20世纪70-80年代法国出现了大量关于城市形态发展史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一定的研究范例。这一范例对西班牙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J.W. R. Whitehand于1974 年成立的伯明翰大学城市形态研究会 ,依旧是目前最活跃的城市形态研究团体之一,其中还包括T. R. Slater、P. Larkham、K. Kropf 等学者。在二十世纪80年代,在世界上非常热门的Rossi 作品促进了意大利关于城市形态与建筑类型研究的国际传播

1981 年成立了CISPUT(国际城市和领土进程研究中心),该团体极大拓展了文脉主义建筑设计流派在意大利的影响

近年来国外对城市边缘带研究的关注点在于城市中大量的开放空间和非建设用地,如生态保留地、古城墙、农田等,研究其平面形态特征、演变模式等

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在城市空间形态研究领域基于街区尺度的研究比较多,肖亮以城市街区为研究尺度,分析总结了在尺度方面我国城市街区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提出了可实施的解决办法;刘代云研究对象为城市街区尺度,说明了街区的研究意义、影响要素和特点,提出了塑造街区合理尺度的建议;杨宇进一步总结了影响城市街区的各种因子,提出从人性化的角度优化街区尺度以及规划城市;肖彦着重考虑绿色街区尺度,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如何在环保绿色的前提下提高城市开发的效率;黄烨勍统计、对比和分析了国外近百个大中城市中心区的街区尺度,将统计结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街区尺度范围设为街区的适宜尺度,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有学者通过对我国部分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的进行建模和相关指标定量分析,研究认为城市街区单元是在外向型模式和内向型模式两模式中进行持续的演替变化;王昭以城市小尺度街区规划模式为角度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等多方面的数据,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张成绪针对苏州市,对比苏州市古城区和工业园区城市街区建设的尺度差异,指出苏州市在城市规划方面正面临的城市活力下降以及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通过梳理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发现其研究趋势正逐步由表及里,由研究静态到研究动态

数据简介与预处理

1.3.1 数据与样区简介

1、实验数据简介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7961字

相关图片展示: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