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空维度的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效率研究

 2021-11-28 09:11

论文总字数:25723字

摘 要

以投资驱动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中国带来了连续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但长期看其增长效率难以持续。本文主要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研究了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效率的变化机理,利用1978~2012年各省区、各产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SFA)的方法估计各省区、各产业的经济增长技术效率,以此分析投资、技术与经济增长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论显示:(1)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但其效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技术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2)省际间经济增长技术效率差距明显,产业间经济增长技术效率下降,且下降速度日益加快;(3)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率因产业不同而效果各异。

关键词:时空维度;投资驱动;经济增长效率;SFA方法

STUDY ON EFFICIENCY OF INVESTMENT-DRIVEN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MENSIONS

Abstrac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characterized by investment-driven has brought China the rapid development for several decades, but its efficiency is difficult to sustain high growth in the long term. The mechanism of the fact that investment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economic growth studied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mensions,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each industry and province from 1978 to 2012, and the method of SFA to estimate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economic growth for each industry and province, for the purpose of analyzing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estment, technology and the efficiency of economic growth. Conclusions are that: (1) the contribution of investment to economic growth rate is higher, whose efficiency is in a declining trend, the contribution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to economic growth is lower; (2) inter-provincial gap of economic growth in technical efficiency is significant, inter-industry economic growth in technical efficiency decreases, and the rate of decline is accelerating; (3)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ffect of investmen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economic growth is different due to different industries.

KEY WORDS: spatial and temporal dimensions; investment-driven; efficiency of economic growth; the method of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SFA)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文献综述 2

1.3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 2

1.4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3

1.4.1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3

1.4.2本文的不足之处 4

第二章 投资驱动经济增长效率的理论机制分析 5

2.1投资驱动经济高速增长的理论分析 5

2.2经济效率难以持续提高的原因 6

2.3当前经济增长效率的变化趋势 7

第三章 模型构建 8

3.1 SFA模型方法分析 8

3.2基于时空维度的模型构建 9

3.2.1地域空间差异 9

3.2.2产业空间差异 9

3.3变量和数据说明 9

3.3.1经济增长指标 10

3.3.2资本投入增长指标 10

3.3.3劳动力投入增长指标 11

第四章 实证分析 12

4.1地域空间差异 12

4.2产业空间差异 15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中国即将面临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高投资难以继续促进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而维持经济的持续高增长。相应的,城市化和服务业的发展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2012)。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增长结构性加速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向结构性减速增长转换,经济增长效率面临下降,这是由发达国家的经验事实和经济长期增长统计结果得出的规律(袁富华2012)。

回顾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其高增长主要是推进工业化背景下由大量投资带动的。自国民经济建设之初,中央政府就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调拨到重工业领域,迅速开启了工业化进程。改革开放之后,政府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大力刺激投资、引进外资,并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依靠投资与出口迅速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由于经济管理体制发生重大改变,投资的资金来源与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内贷款、企业自筹、国外投资及其他投资的比重都逐渐增大,打破了国家资金主导投资的格局,企业自筹资金已取代国家预算资金成为投资资金中占比最大的来源。国家预算内资金主要投向基础建设、社会保障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以促进要素流通、社会公平。而作为投资来源主体的企业自筹资金等则普遍遵循利润机制,注重利润回报,主要投向制造业、房地产、交通运输等盈利高、回报快的领域,成为当今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受2008年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出口贸易受阻、工业化发展面临瓶颈,因而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为了应对危机,中央政府继续扩大投资规模,着重支持基础建设工程及重要的实体经济行业,地方政府也通过发放债务、土地融资等手段,扩大投资、促进地方经济、缓解就业压力。巨额投资涌入市场很快促进了经济的回升,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以投资为主导的粗放式发展通过增加净出口量、经济总量不断地吸引再投资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循环,但这样的发展模式受到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约束难以持续,其对国际环境的依赖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也会对国内产业结构、资源分配、社会公平带来负面影响(李波和李晴,2013)。

可以发现,政府盲目扩大投资,首先会导致资本的利用效率低下,低效甚至无效投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现象频发。其次造成了经济繁荣的假象,使得相关行业产能过剩。过于宽松的信贷政策使投资集中于房地产、金融等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加剧了产业结构不合理。而随着近几年产业调整,投资难以获得预期回报,违约风险提高,使得信贷政策趋紧、融资成本逐渐攀升。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的产品研发和转型升级,对资本市场的发展乃至整体经济的长期增长也会带来不利影响。最后,投资会影响收入分配格局,挤占消费,致使居民消费水平难以提高和生活水平止步不前。因此,从长期看投资并不能为经济增长带来持久的动力,经济增长效率逐渐呈下降趋势,经济增长模式亟待转型。而区域间经济差距明显,产业结构不平衡,也为可持续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经济增长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究在以投资驱动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下,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效率持续稳定增长。根据经济增长效率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中呈现出的不同效果,为政府结合经济发展的状况实施合理的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建议。根据其在不同地域空间和产业空间上表现的特征,为区域统筹规划、产业结构转型、提供合理的路径规划,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平稳转换。

1.2文献综述

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带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王志刚等(2006)指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要素投入的增长,尤其集中于物质资本投资规模扩大以不断推进工业化进程;其次是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可以通过制度创新完善、资源有效配置、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演进来实现;最后是技术水平的进步,包括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有关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实证分析普遍得出结论,要素投入的持续增加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相比之下,技术进步为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比较有限(Chow and Lin, 2002;郭庆旺和贾俊雪,2005)。

可持续增长的发展目标,引发了对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质疑,也增强了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关注。从经济增长效率的角度来评价经济增长方式是否科学有效显然更符合当前的发展要求。从投资效果与社会效益的角度看,经济增长效率就是单位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其衡量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持续性,体现了对技术进步、配置效率、规模效应、激励制度、供求结构、经济福利、环境资源的综合考虑(黄琴2010)。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逐步加深对经济增长效率的理解,体现了对资源、环境与社会效益的重视,而对其的衡量方式也随之改变。经济发展初期,在生存需求的驱使下,人们往往为了加速经济总量的提高而无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因此,常以GDP的增速代表经济增长效率,以意义明确、推导简便、无需过多前提的指数法、指数增量分解法(刘凤祥2011)和主成分分析法(钞小静和任保平,2011)等方法加以衡量。但这些方法只考虑了单个因素在相应时期对经济总体的影响,而忽略经济效率自相关的性质,也无法体现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因而不能全面地反映经济增长效率的变化影响。在经济高歌猛进时,往往因为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对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这样的行为必将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已经用实践证明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不仅耗时耗力,也难以解决环境与生存发展问题。中国虽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率低,资源分布不均衡,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必然引发一系列资源与环境的问题,阻碍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中国必须吸取这样的经验教训,以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代替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环境治理方式,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抛弃一味地以要素投入促进经济增长效率提高的观点,进而关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效率的重要影响。

技术进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效率提高的观点首先是由Solow(1957)提出的,他在总产出的增长中除去要素投入增长对其的影响,而将剩余部分定义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据此运用增长核算法、索洛残差法,以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来衡量经济增长效率。这些方法体现了对资源效率、技术进步的重视,但需要较严格的假设条件,因而在研究时受到限制。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或SFA(随机前沿分析)等计量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以上局限。

近几年来,有不少学者运用SFA模型估计区域间经济增长效率状况,认为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驱动,总体效率水平相对不高,不同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呈现“东高西低”特征(朱承亮等 2009;刘瑞翔和安同良,2012)。其文中均假定模型中生产函数的形式为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隐含了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是固定不变的假设,这与资本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相违背。因此需要做出改进,可以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Albert等2010;Zaimova 2011;张健华 2012),其中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根据资本存量和劳动力的变化而改变,符合探究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效率变化的目的,直观上也更符合实际情况。

1.3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

本文从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呈现依靠投资驱动的特征出发,探究不同地域、产业空间上经济增长效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以及经济增长效率放缓的原因,探索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因素,为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平稳转换提供建议。

本文的结构框架如图1-1所示。首先,从投资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带来连续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出发,指出该发展模式在过去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由此指出,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面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读,探索投资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下经济增长效率的变化,以及衡量经济增长效率变化的科学方法,明确本文的研究要点。接着,从经济理论的角度分析以投资为经济增长效率的持续提高做出的贡献,并分析经济效率难以持续提高的原因以及当前经济增长效率的变化趋势。接着,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计量模型,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估计各省区、各行业的经济增长技术效率,研究经济增长技术效率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趋势,分析投资、技术与经济增长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如何影响经济增长效率的变化。具体结合经济发展周期及地域、空间因素解释经济增长效率下降的原因,并结合实际为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平稳转换、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给出合理的建议。

图1-1 本文结构框架图

Figure 1-1 The frames of this article

1.4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当前文献对经济增长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整体在时间跨度上的变化,通常只是对经济增长效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总结,很少有文章关注经济增长效率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所呈现出的变化。改革开放政策、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以及第三次技术革命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难以重现,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忽视外部环境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会使得研究结论缺乏客观性和借鉴意义。同时,探究经济增长效率的变化不能仅仅关注整体特征,还要关注局部差异。从历史经验的角度看,经济增长效率在区域空间和产业空间上都有明显的差异。探究区域差异时,以往研究只是对比同一时间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效率,没有结合经济周期及区位因素解释其产生差异的原因。探究产业差异时,以往研究通常对不同产业做单独分析,没有将各行业集中进行经济增长效率的比较。使得研究缺乏整体与局部的统一的视角,说服力不足,难以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效率差距进行分析评价,做出合理有效的政策建议。

本文将弥补这几方面的缺陷,假定超越对数的生产函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放宽理论约束,使之更切合实际。同时,探究投资、技术与经济增长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时,结合外部经济环境、经济发展周期、产业发展阶段综合考虑,在时间上结合经济周期及产业调整的不同阶段考察经济增长效率的变化,在空间上考虑地理环境、产业结构两方面差异,研究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效率变化的历史规律,以期合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

1.4.2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国家的经济政策、政治制度、社会生活、文化风俗等各个方面都会影响经济增长效率,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将影响经济增长效率的因素主要分为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及技术要素,并没有对技术要素进行细分。同时,利用SFA模型得出经济增长技术效率后,并没有对模型中生产无效率项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与探究,解释其如何影响经济增长技术效率水平,这需要日后的完善。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5723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