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022-01-17 11:01

论文总字数:12628字

目 录

1 导论 1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1.1.1背景 1

1.1.2意义 2

2国内外研究现状 5

2.1国外研究现状 5

2.2国内研究现状 6

3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理论基础 7

3.1基本概念的界定 7

3.1.1城市化 7

3.2.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理论 7

3.2.1区域非均衡增长论 7

3.2.2新兴古典城市论 7

3.2.3新经济增长理论 7

3.3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 8

4江苏省城市化和经济增长 8

4.1江苏省总体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现状 8

4.2江苏各个地市的经济水平分析 9

4.2.1江苏省城市化概况 9

4.2.2城市化发展阶段 9

4.2.3城市化发展水平区域差异 9

5实证分析 10

5.1 样本选取 10

5.2 变量选取 10

5.2.1被解释变量 10

5.2.2解释变量 12

5.2.3控制变量 13

5.3 模型分析 13

5.4 研究假设 14

5.5 多元回归分析 15

6政策建议 16

6.1明确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走都市圈带动道路 16

6.2结合新农村社区建设,加速农村人口城镇化 16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8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魏宇

,China

Abstract:when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its sustained and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ational incom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Alth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lars studied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Chinese City, most simply on the two aspects of city economic growth and other factors make the study, not to highlight the impact of city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Most of them adopt the single equation econometric model, and the single equation econometric model often has the endogeneity problem of variables. Therefore, the single equation model describing one-way causality between variables is not enough to reveal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ultiple endogenous variables.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selects thirteen cities in Jiangsu Province in recent 8 years of data, by constructing a simultaneous equation model, using panel data regression method,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Finally, the analysis in Jiangsu provinc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city urbanization showed the problem,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it

Key words: urbanization;economic growth;JiangSu Province

1 导论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背景

城市化又称为城镇化,是指非农业产业向城镇聚集,农村人口、资源向城镇集中的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城市化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城市化总体水平很低,城市化进程非常缓慢,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的数据,1950年左右,我国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3%,至1978年,我国城镇的常住人口仅为1.7亿人,当时的城市化率也仅为17.9%,28年的时间,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仅提高4.9%。但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开始加快,到2016年,我国的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7.9亿人,城市化率达到57.35%,年均提高1.03个百分点。

1978年至2016年期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了4倍,从13%快速增加到57.35%。同时,伴随着不断提高的城市化水平,我国的经济也一直维持着高速增长,根据中国经济信息网的数据,197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3678.7亿元,人均GDP仅为385元,到2016年,已经分别增加至744127亿元和53980元。,城市化与济增长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尽管对于两者的关系研究结论并不明朗,但从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共同发展的情况看,城市化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无须质疑疑。

1.1.2意义

有关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相关研究很多,其中许多研究是采用全国数据进行分析,还有许多研究是基于省级数据进行分析。总体来说,研究对象过于庞大。而我国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从全国看,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发展特点,这种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会对研究成果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导致研究结论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为此,本文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江苏省作为分析对象

江苏省共有13个地级市,发展存在着显著的不均衡的“苏南高、苏北低”问题,但参考全国的经济水平,省内最差的市也排在全国百强市之中,城市化水平也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可见,虽然江苏省的发展存在不平衡,但与全国相比,经济发展状况仍然较好。因此,本文选取江苏省各地市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江苏省各地市的研究,讨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更多联系。

1986年,江苏的城市化率仅为10.6%,而在2016年的城市化率达到了66.5%,在全国位居前列。1986年江苏的生产总值(GDP)仅为744.94亿元,而在2016年的生产总值(GDP)达到了76086.2亿元。江苏省的城市化率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居于前列,但相较于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化率仍然不高。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江苏省必须要顺应国家的城市化发规划,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

Berry(1961)在肯定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有很强相关性的同时,选用95个国家的资料,发现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同时指出不管是经济水平还是城市化的程度都不会对城市的规模造成影响。

Renaud(1981)在分析了数百个发达国家的数据后,发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有着紧密的关系;Moomaw(1996)分析了非平稳面板数据,认为人均GDP和出口占人均GDP受到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并存在正相关关系。

Eatona.和Eckstein(1997)通过研究法国与日本的经验和数据得出城市人口的增长表示着城市所有要素的生产率的提高,并且推算出人均GDP对数和世界各国城市化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接近0.9。

在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研究的基础上,国外学者针对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也进行了研究。

20世纪50-60年代,Perroux(1955),Myrdal(1957),Hirshman(1958)研究指出,城市化对经济发展具有累积循环的影响。

Baldwin, Brown amp;Rigby (2008)通过对1989至1999年加拿大相关地区的资料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分析,证明了城市化产生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2.2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有关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国内方面,周一星(1997)较早地运用了1977年157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从而得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明显的对数关系的结论。

王材用中国1997至1999年间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认为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的劳动人口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其贡献率达到了百分之二十。

张景华运用中国1952―2012年的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数据,建立采取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城市化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的影响下都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强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经济增长却对城市化进程没有显著性影响。在短期,每提高1%城市化率就会拉动经济增长约0.7%;长期作用更是显著,可以达到2.37%。而在短期内人均收入的增长对城市化的推动效应不到相同条件下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效用的一半。

3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理论基础

3.1基本概念的界定

3.1.1城市化

城市化(urbanization)也称为城镇化,泛指国家或者地区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的过程,国家或者地区社会由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非农业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慢慢转变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镇地区聚集,合而后分的过程,也称之为城镇化的空间结构变迁。

3.2.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理论

3.2.1区域非均衡增长论

城市的空间布局和产业的最优分布式区域非均衡理论的核心内容。城市作为社会的一种生产方式,各种生产要素大规模集聚在同一空间上;由不同的城镇个体和子系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并且各个系统之间互相作用,由于城市的集聚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大于由于子系统的分散性所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导致城市化源源不断地发展。

3.2.2新兴古典城市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提出了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是因为专业性分工所引起的聚集经济,并且指出了由于因为地理集聚因素之前城市化存在的原因。主要内容包括:①城镇人口为了节约交易的费用,一般都选择居住地作为交易地,因此慢慢形成城市。②交易效率的提高是因为交换的不断发展;人们集中的交易可以提高交易效率;城市化成为了改进分工市场专业化的一种方式③城市的大小并不是绝对的,市场会自发地分工专业化的结构模式。

3.2.3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是对古典城市理论的补充,与古典城市理论相比较:

①由于规模报酬的递增从而形成了经济的聚集;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2628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