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开放与女性劳动参与:基于亚洲的经验研究

 2022-01-17 11:01

论文总字数:19880字

目 录

引言 4

1.问题提出: 5

2.文献综述: 7

2.1对外贸易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率的理论分析 7

2.2对外贸易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实证分析 7

3.数据和描述性分析 8

3.1计量模型 8

3.2变量说明 8

4.实证分析 11

4.1 回归分析 11

4.2 稳健性检验 13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15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7

贸易开放与女性劳动参与:基于亚洲的经验研究

姚子骏

,China

Abstract:Owing to the acceler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witnessed the burgeoning international trade. However, a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elevates the GDP of a nation to a large extent,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tends to alter the structure of the nation’s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in which the female participation rate takes the brunt. Si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trade and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is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concerning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this paper approaches the problem by using panel data from 31 Asian countries in the period between 1993 and 2012. Moreover, in order to cope with endogeneity, this paper manages to construct an instrumental variable on the basis of geological features of each nation. As is illustrated by the analysis, in general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exerts a positive effect on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Keywords:foreign trade; FLFP; Asia

引言

21世纪是全球化的新时代:通讯设备、交通设施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消除了阻碍,而世界各国也战略性地抓住全球经济和贸易一体化的机会。毫无疑问,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作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贸易能够通过改变各要素之间的相对价格来引导经济要素在各个环节中流动,从而为国民经济带来活力。同时,对外贸易也显著着影响着我国劳动力结构,特别是女性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贸易能够改变不同群体中不同性别的劳动力之间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分配(关凤利和孟宪生,2006)。在过去十年中,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相应的妇女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比例大大增加。据统计,约三分之二的东亚女性拥有正当职业,并且这一比例在东南亚超过了50%(加雅提·戈什,2012)。虽然对外贸易能够为女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对提高亚洲女性劳动参与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些研究则表明,对外贸易的发展可能会减少企业对女性雇佣的数量,其原因例如工厂自动化程度的提高(Ozler,2000),并主要表现在女性劳动参与率逐年下降(蔡昉,2004;姚先国,2005)。鉴于此, 本文对对外贸易与亚洲女性就业参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1.问题提出

本文首先利用1990年至2012年的数据对亚洲四十八个国家的平均男女劳动参与率进行了比较,其中FLFP代表女性劳动力占十五至六十四岁女性人口的比率,MLFP则代表男性劳动力的比率。

从图一中可以发现,在样本时间段中,亚洲国家男性平均劳动参与率存在着平稳下降的趋势。相反,女性劳动参与率则处于一个平稳上升的趋势。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样本时间段中,各国男性平均劳动参与率的标准差的平均值为6.14,而各国女性平均劳动参与率的标准差的平均值达到了21.64。这表明虽然从整体上来讲亚洲女性劳动参与率正逐步提升,但是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图二和图三中中各国男女平均劳动参与水平的柱状图也很直观地展示了这一差异。

图一:亚洲各国男女平均劳动参与水平随时间的变化

图二:亚洲各国男性平均劳动力参与水平

图三:亚洲各国女性平均劳动力参与水平

为了刻画各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在样本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并捕捉对外贸易近年来逐渐扩大的影响,本文利用年份进行加权计算了每个国家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平均值,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亚洲不同国家之间的女性劳动参与率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尼泊尔的女性劳动参与率最高,达到了83.37%,而约旦河西岸和加沙的女性劳动参与率只有14.02%。另一方面,在样本时间段内亚洲各国男性劳动参与率都比较稳定,并没有出现显著地变动,然而在不少国家女性劳动参与率在24年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马尔代夫1990年时的女性劳动参与率只有20%,到了2013年就已经达到了58%,以色列、塞浦路斯等国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以上结果表明,女性劳动参与率,与男性劳动力参与率相比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完善我国劳动力结构以及改善我国女性就业情况,有利于平衡我国目前的劳动力结构,对于对外贸易的优化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汇总国内外学者对于“对外贸易对女性就业率”这一命题的研究,并具体阐述相关影响机制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第三部分对本文的数据、变量和模型进行解释分析;第四部分汇总模型估计结果并分析;第五部分依据实证结果得出结论,同时提出相应建议。

2.文献综述

2.1对外贸易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率的理论分析:

在21世纪初,Fontana(2003)和Fofana(2005)就通过运用经典贸易理论和Heckscher-Ohlin模型提出了对外贸易对女性就业的影响机制:通过改变不同商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对外贸易能够促使生产要素在各部门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从而对不同群体以及不同性别经济参与者的就业和收入分配产生不同的影响。Wood(1994)的研究则表明该影响程度取决于所在国的客观经济条件:通过对比亚洲和非洲女性就业的就业情况,其研究发现亚洲女性与非洲女性相比较之下,由于拥有有限的自然资源支配权和财产权,更可能从劳动密集型生产机会的增加中获益。具体而言,随着贸易的不断扩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会随之上升,并促使收入分配向有利于劳动要素的方向转变,在增加了亚洲女性就业机会的同时,也相应提升了其实际工资水平。

另一方面,关凤利和孟宪生(2006)的研究表明,女性所在国的劳动市场制度是贸易自由能否对女性劳动参与产生积极变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具体而言,该劳动市场制度包括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弹性、自由化水平、工会参与程度和反歧视法规的完善程度,而这些制度之间也是互相影响的。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性别歧视, 女性劳动者相关技能培训和劳务保障的缺失等因素都会严重减少女性劳动力供给,并制约女性跨部门的自由流动,尽管对外贸易的发展能够为女性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除了国家客观经济条件和劳动市场制度之外,Diah(1998)的研究表明,女性劳动力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婚姻状况也显著影响着其就业水平。对外贸易的发展能够为女性劳动力带来新的就业机会,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劳动力(或者说技术水平较高的女性)更容易把握新增的机会。就婚姻状况而言,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的大小往往与其劳动力参与水平成反向关系。

2.2对外贸易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实证分析:

虽然学术界对贸易开放对女性劳动参与影响机制的研究已经较为完善,但不同学者进行实证分析后往往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在针对贸易开放是否对女性劳动就业水平有积极影响的研究中,大部分国外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对外贸易有助于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并且重点体现在加工业和服务业。 Wood(1991)通过对35个发展中国家从1960年至1985年女性就业数据的研究发现,在这些国家正处于贸易自由化飞速发展阶段时,制造业的女性就业密度明显增加。该结论得到对孟加拉国和马达加斯加进行研究的Paul-Mazumdar amp; Begum(2000)和 Nicita amp;Razzaz(2003)的支持,具体表现在:1)1998年,妇女参与的工作占了孟加拉国的服装业创造出的近200万个工作机会中的三分之二;2)在马达加斯加当时拥有的14万名纺织和服装工人中,女性劳动力占比近75%。另一方面,对于印度、加勒比等一些新兴工业国家中,贸易自由化带来的服务业出口扩张成为妇女劳动参与扩大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关凤利和孟宪生,2006)。

然而,另外一些文献的实证研究表明对外贸易对女性劳动参与率有抑制的作用。Helpman(2010)指出出口贸易规模的增大会使得企业招聘的要求提高,而劳动力往往无法在短时间内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因此总体上来说女性劳动参与率会下降。Ozler(2001)的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一说法,他认为贸易规模扩大在提高企业招聘门槛的同时,也会促使企业去扩大机器化生产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而这种做法也会相应地降低女性劳动力参与率。

我国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结果偏向于对外贸易的负效应:赵宁(2015)的研究指出虽然出口贸易能够拉动女性劳动力参与水平,但是对外进口对女性劳动力的负效应更为明显,因此总体上对外贸易的发展会降低女性劳动力就业水平。冯其云(2013)则指出女性劳动力作为市场中弱势群体,很难被包含在对外贸易的利益中。具体来讲,冯其云的研究采用构造FMA工具变量的方法来巧妙地处理了内生性的问题,但其样本数据局限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赵宁虽然利用了82个国家的信息对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却未能将这82个国家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划分,由于不同地区的国家文化上存在显著地差异,而该部分差异未能反映在实证分析中,也就无法用结论来指导我国的发展政策。

鉴于此,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结合上述两份研究的特点,本文利用亚洲国家的面板数据,构造工具变量解决模型内生性,来对该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同时,以往的研究通常只注重于对外贸易总体的研究,而并没有更加细致地去探究对外贸易中各个类别的贸易对女性劳动率参与水平的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依据世界银行数据库对对外贸易的分类,通过将贸易分为货物贸易以及商品和服务贸易两大类来探究不同种类的贸易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然而,由于个人研究水平的限制,以及部分数据存在的缺陷,本文对于各国市场机制作用的量化做的并不完善,无法全面地衡量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对外贸易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

3.数据和描述性分析

3.1计量模型

利用亚洲三十一个国家跨度为二十年的面板数据,本文构建了如下计量模型: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9880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